第三章 家族企业的领袖们(8)

知识经济正在进一步改变穷人变富的环境,近十几年世界和国内富豪主要都出自于普通人家,而不是富人家。我们社会产生的几个中国富豪,第一个要说到的是丁磊,第二个是陈天桥,第三个是李彦宏。他们三个人,没有谁是高干子弟;他们三个人,都是从普通人家中走出来的。难道他们致富不对吗?如果他们不应该富,谁该富?

所以,中国虽然今天有了穷人和富人,但穷人和富人之间的转换,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市场规则而相对公平的。除此之外,以权力作交换当然不公平,解决之道是更为彻底的市场化。而简单地谈论贫富差别,往往导致质疑市场化,却放过了以权力牟取利益的恶行。重要的是,有了依据市场规则而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人们才会努力,国家才能够进步。穷人才会去努力,富人也必须努力,这才是公平的机制。

不少老百姓对于高官之后是显贵往往易于接受,因为他们原先就和自己不一样。他们难以接受的恰恰是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变富。你原来也是穷人,你凭什么能成为富人?你变富了,我心中就不平衡,我就要骂你。他们不明白,骂那些变富的穷人,实际上是在骂趋向公平的社会机制,也可能是骂将来的自己或自己的后代。

第二,贫富差距拉大应引起人们关注,但关键看它是怎样的。

企业家用于社会生产的财富增长得快,还是他们用于个人消费的财富增长得快?如果前者是主要的,社会就要大力保护、积极支持。目前中国企业家,前者增长比例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贫富差距拉大还能维持稳定的原因之一。企业家致富的过程伴随着解决大量就业,就是在一部分人致富的时候,带着几百倍的人脱贫了,这种致富是伟大的。

武克钢致富了,他让几万农民从每年几百元钱的收入变成了几万元钱的收入;朱新礼致富了,他同样让几十万果农从几百元钱的收入变成了几万元钱的收入;牛根生致富了,他让几百万养牛的贫苦农民也同时致富了。奶农说:一头牛能脱贫,三头牛就致富,养上十头八头牛,比蒙牛的老牛还要牛。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企业家在其中运作的作用。这也是老牛和胡总书记面对面汇报的硬道理。

所以我们的社会应该尊重企业家,而企业家更应该尊重他手下所有的普通劳动者,这是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

制约简单靠资本致富的状况,属于再分配问题,应由国家以法律手段调节;制约简单靠权力致富的比例,则国家要通过反腐败的措施和制度建设加以解决。这些责任不在企业家身上。

至于穷人基本生活和教育条件的拥有,责任的主体应是政府,不是富人,更不是企业和企业家。这方面出现问题是政府负责,不是产生了富人的结果,政府应有效解决社会福利和基础公平问题。

重要的是,保护企业家致富的社会才会有公平,不保护企业家致富的社会,一定没有公平。今天大多数中国富人是从穷人中走出来的,不保护这些富人,其实就等于不保护穷人。如果不保护从贫穷走向富裕的人,还有人被保护吗?所有的人都将不被保护。因此,社会应创造一种环境,让企业家当得心安理得,当得自豪,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不抛弃不放弃。

现在是和平年代,没有战争。然而,这些企业家正带领中国军团与别人竞争,每天都在“流血”、“拼杀”。广大公众应理解企业家、支持企业家,不要让今天的企业家成为当年的岳飞、袁崇焕,相反,应该像当年支援解放军渡江一样支持他们,把中国从一个稳定的小康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和谐的富强之国。

5.历史被扭曲——杜厦的嗟叹

中国自古以来,人们对商人的评价就有失公允,这种评价至今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现在广为流传的几句话,让我们的企业家非常无奈。

在企业家中,有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大哥——杜厦(天津家世界董事长),他告诉我,有几句话听起来最让他心疼。

第一,为富不仁。就是你富了就不仁了,那么穷的就仁吗?

第二,无商不奸。你只要经商你就得奸,但不经商的人就不奸吗?

第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你想要利就变成了小人,不想要利才不是小人。那么谁不要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