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家族企业的领袖们(5)

从农业社会转到工业社会,就要让农民有进城的工作机会。每逢春节,几千万乃至上亿人次的农民工往返于城乡之间,如此大规模的人群移动,再清楚不过地表明,城乡二元社会所体现的贫富差别。1984年我在内蒙工作,曾亲眼看到一个贫穷的农户,他们连碗都没有,在土炕上挖了几个窝,每个窝都拿稻草擦得亮亮的,把粥倒在里面,几个孩子就对着那个泥窝窝喝粥,我至今不能忘记当时的那个场景。对他们发发善心,给他们些钱,不会解决根本问题,重要的是提供工作机会,让他们自己可以靠劳动脱贫。中国企业家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要把自己的企业尽量做大,从而容纳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在欧美国家,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了,企业现在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解决的是城里人收入差距的问题,是对已经进入城市的穷人提供帮助的问题。

我不是说,现在中国城市中的穷人不需要帮助,但是那几亿农民更需要得到帮助。对他们最有效和可持续的帮助不是发放救济,而是为他们提供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让他们更有尊严地生活。这个责任,就放在了中国企业家的身上。同时,大量的国有企业员工下岗,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得到缓解和解决,主要的功臣也是家族企业。人们看到的是,家族企业较为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的下岗静悄悄,而在黑龙江、内蒙古这样的地方,下岗就是天大的事情。所以,过去、现在和未来几十年,中国企业家最核心的社会责任,是解决社会就业。

在解决社会就业之后,如果他们还有能力和精力,就再去做别的。不过,他们最擅长的是做企业,他们手里的资金在自己企业里可以高效益地运作,使社会本身的“造血”机制更有效率。企业家的本事是运作企业,责备他们没有更多地做慈善事业,至少道理是不充分的,因为对于做慈善事业,他们大多数人是外行。

我有位朋友,是很著名的地产商任志强(好像还是我人大的校友),他曾直言他就是为富人盖房子的。这个说法遭到许多人的激烈批评,但是,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假如他盖了一座价值三千万元的别墅,那确实是卖给富人的,穷人买不起。然而,盖这样的房子,有30%以上的钱是支付地价,交给政府,政府拿到这笔钱就可以为穷人做事、救济穷人。其次,在整个房地产的运行成本中,有20%~30%是直接或间接支付干活儿的人的工资,这些工人大多数来自农村,或是城市的穷人,这些钱直接帮助了穷人。其余部分,还有政府的税收,剩下才是企业的利润。购买原材料等方面的费用,有些也可以转移支付给穷人。所以,任志强的道理,人们只悟出了一半:好房子是给富人建的,但也是为穷人修的。这体现着富和穷的关系。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富人,全是穷人,这个社会就不可能有充分的就业机会。没有充分就业的机会,穷人就会更多,也会更穷。

总之,西方实现了工业化,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企业家面对的主要是解决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城市人口的贫富问题,如调整工资结构、提高福利待遇等。而中国企业家今天主要的责任,是帮助那些束缚于土地的农民,让他们进城来摆脱贫困。要求中国企业家按照欧美的方式来尽社会责任,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企业家做好企业,为解决就业出力,同时照章纳税,也就支持着政府去解决社会问题。企业家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尽到他们的社会责任。这是最大的慈善。

很多人说企业家应该捐钱,因为穷人需要救助,但企业捐款对穷人只能是杯水车薪。中国企业的税负在全世界是很高的,而且本土企业的税负多年来高于外资企业。企业家要发展企业,只能靠利润。是把企业利润的相当一部分捐出去做慈善事业,让穷人花掉,还是用利润办一个非常好的企业,让穷人进来就业,有尊严地活着?我会选择后者。

中国企业家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把企业办好。用二三十年的时间,使中国的农业人口低于10%,真正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再来重点解决城市里贫富差距的问题。现在,我们首先要帮助那些有劳动能力而缺少劳动机会的农民,让他们有就业的机会,再去帮助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人。这是一个社会效率最浅层次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