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伟大的中国模式(3)

“我们这样做确实很难,因为缺钱,我们不断地去求人,银行不理我们,我们求别人,别人给钱给得也很苛刻。但是,20多年过去了,我们成功了。我们每年让一两千万人从农村走进城市,使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功。我们的本事就是一分钱掰成两半去花。现在你郎先生告诉我一个方法,说这个两分钱可以当成一分钱去花,当然你说的话没有错误。”

严介和先生一语点破:但你那是正确的废话!

严先生这一立论,非常了不起。“你是正确的,但你那是正确的废话。”这种正确的废话,有什么资格来讲呢?有什么道理来讲呢?!

我进一步讲了自己的看法:第一,如果光靠国家的政策好,企业就能发展,那还要企业家干什么?有政治家就足够了。

第二,我办企业,初期的钱是靠自己东挪西借凑出来的,后期是靠上市融资,我没有从国有银行贷过款。家族企业要发展,最缺的就是钱,但没有钱我们也得发展。作为教授你总要把所有的东西总结到自己的逻辑轨迹上,我告诉大家,所有的成功都因为创造,是百花齐放的,是多样化的。这是我们的本事,这就是一分钱掰成两半去花创造的成果。

第三,德隆为什么倒闭?因为银行最后不给它支持。李嘉诚的企业在香港,香港没有国有企业,他可以得到金融机构的平等支持,而中国的金融改革还没有进行到让家族企业能够得到与国有企业同样的金融支持。

我对郎先生说,伟大的增长、健康的发展,表明它的背后一定有一种伟大的模式,有一种创造型的企业制度像东方一轮火红的太阳在冉冉升起。只不过有很多学者依然用惯性思维来观察,拿欧美、日本公司的优点来对比我们的缺点。中国企业的成功,中国家族企业的成长,如果完全按照别人的模式发展,我们将永远跪在别人的面前,这是不行的!

郎先生,你错了,你看到了德隆的轰然倒下,但是你为什么没有看到伟大的雅虎,在进入中国市场以后是怎么败北的,过去几年Google是怎样被百度打败的,MSN是如何被QQ超越的?我老实不客气地告诉他,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听着别人说怎样做,自己猜着来做;市场化以后我们是看着别人怎样做,我们来学着做;而今天,我们已经有能力跟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我们是用自己创造性的实践,才战胜了那么众多的世界强手。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企业一样可以与外国企业在市场上同台竞技,并且已经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功。

三、中国经济奇迹引发的反思

那天在台上我有些激动,因为有人指着鼻子在糟蹋你。但作为家族企业的代表,我认为我应该有理有节地回应他的攻击。假设郎咸平先生所讲的都是对的,那让我们看看他这些伟大理论存在怎样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一个伟大的经济奇迹正在被一种落后的管理模式创造和支持吗?

我们面对的是人所公认的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从1979年到现在,30年中国年经济平均复合增长率10%左右,而日本在创造经济奇迹的时候也只有16年。

1978年我国的外汇储备是全世界大国中最少的,只有一亿多美元,而今天我们有一万八千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20多年来,中国新增的非农就业人口将近两亿,接近于日本的总人口,其中绝大多数是在家族企业就业。

中国制造的空前成功。以前日本产品风靡世界,现在中国的服装、玩具、电子产品等大规模走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