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简单坚持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即把股东边加长了,员工边和用户边相对变短了。这个时候,就不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了,相同的总投入(边长),三角形的面积,也就是企业的总产出,却变小了。当单纯加大股东这边,强调股东利益,而员工边缩小的时候,员工就会消极怠工,甚至罢工,那时还有股东利益吗?以系统学观点来看,这是在子系统追求其自身最优化时往往会出现的系统“次优化”。
股东利益最大化是所有股东的要求。为了达到股东的要求,一个成熟的企业家应该把自己的位置摆在“等边三角形”的中央。他应该是“长三只眼睛”的人,一方面照看股东利益,一方面顾及员工利益,另一方面也关注市场用户的利益。位置错了,一切都会错。这是企业家精神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企业家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图3-2
现在不少家族企业的领袖与社会和员工产生矛盾,往往表现在,他们总把自己放在股东边上,过度强调股东利益而忽视了员工和市场用户的利益。比如,总想让公司员工的工资低一点,干的活多一点,让自己的利润高一点。这种想法当然很自然,但要是超过某种限度,他们的利润反而会更低。
企业家的位置,涉及他们的利益和心态,当企业再创业、企业做大之际,问题就更为突出了。
企业规模小的时候,经营相对容易,企业家挣了钱大部分可以自己使用。当企业家使企业变大的时候,挣到的钱多数不能用于自家消费,而要用于员工收益和企业积累,它们渐渐地变成了一个个符号。
对于企业家来讲,创业是由穷变富,主要是为自己,这个过程相对容易做到,因为几乎没有人不愿意由穷变富。而再创业的时候,增加的财富主要是为社会,对其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关联度已不大了。这个时候,企业家怎样使自己更高高兴兴、心甘情愿,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一升华不完成,多半会出问题。
比如,当你的钱很多的时候,还与员工争利,你的企业是做不大的,企业做大了你心里也总会不平衡。以我自己为例,我一年给员工发一亿多元的工资,而我只有60万元的年薪。我时常在想,我到底是剥削别人还是别人剥削我?我像出租司机一样,一睁眼就欠别人钱,只不过他欠的是他个人的二百元份钱,而我却是欠三千人的几十万工资。想到这点,有时我也会感到极不平衡。
但是,无论你愿不愿意,这些钱你都在欠着,你是高高兴兴、任劳任怨,还是勉勉强强、怨天尤人,直接决定着你的工作水准、工作态度和生活质量。很多企业家就是过不了这一关,经常发牢骚,而无法平衡自己心态的时候,就往往会出现违规、违法的行为。这也是不少企业家难以把事业做大,中途出问题的重要原因。
企业家最终追求的不应该仅仅是物质财富,也应该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精神财富。
五、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责任
这是目前被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不少企业家因此受到批评责难。关于这一点,我希望家族企业的领袖要找到一种理性,而社会也要对他们有公正客观的看法。
1.中国家族企业领袖特殊的社会责任
让我们来看这个问题的起点。有人常常以欧美、日本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企业家捐了多少钱来谈论中国企业家的责任,我不否认这有一定道理,但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他们的社会责任,其最核心部分的体现,必然是有巨大差别的。
欧美大部分国家已经在几十年前完成了工业化转变,现在其农业人口的比重非常小,往往不到5%。而中国现在还有60%的人口在农村,中国土地资源又非常稀少,被束缚在土地上是造成农民贫穷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