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为家族企业正名(3)

2.文艺作品中家族企业老板的形象

中国的文艺作品中,描写商界的有很多。在这些作品中,通常把家族企业的老板描绘成为富不仁,甚至违法乱纪的形象。在《黑洞》、《黑冰》等“黑”系列著名电视剧中,家族企业的领导人不是贩毒就是杀人犯。人们很难在文艺作品中找到一个应被社会尊重的家族企业的领袖。

在这样的现实里,即使家族企业的领袖们自己,也往往不认为“家族企业”是一个好的称谓。他们会在自己的名片上注明自己的许多社会头衔,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之类,却一般不愿意清晰地表明自己是某某家族企业的CEO、合伙人,自己就看不起自己。

在中央电视台《商务时间》一次讨论家族企业问题的节目制作中,我亲眼目睹一位餐饮业的老板退出了那次节目的录制。她明白地告诉人们,她的企业不是家族企业,所以不参加录制了。然而在场的人们都知道,她领导的企业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她退出的具体原因很清楚——家族企业不光荣。

相比较而言,比尔•盖茨在美国受到何种待遇呢?1996年我在美国参观一个展览,举办方邀请了比尔•盖茨做演讲,当比尔•盖茨走进大厅的时候,全场起立鼓掌将近十分钟。据说,即使美国总统来了也难受到这样的欢迎。陪同我的美国人告诉我,现在许多人已记不清前几届美国总统是谁了,但大家都知道洛克菲勒、福特等伟大企业家的名字,再过一百年,人们或许会忘记里根、克林顿,却会永远记住比尔•盖茨,因为他是美国人民心目中,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民族英雄。

微软一直是由比尔•盖茨家族控制的家族企业,而美国人依然把比尔•盖茨视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在中国,家族企业的老板却得到完全不同的评价。家族企业真的应该接受如此的评价吗?

家族企业到底是恶魔还是美女?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

三、家族企业的综合评述

目前,在中国大陆非公有制(民营)经济中,家族式经营的企业至少占到了99%以上,它们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在绝大多数竞争性行业里,甚至唯有家族企业才能生存。

要想公正评价家族企业,就要客观地考察家族企业的实际贡献。据统计,家族企业的产值在各国占GDP的比例如下:

韩国家族企业占48.2%;马来西亚家族企业占67%;菲律宾和印尼,最大的十个家族占50%;美国的家族企业创造了78%的新增就业机会,雇用了50%以上的劳动力,创造了全美GDP的50%。

国际权威调查机构的调查显示:日本、韩国、印尼、美国和欧洲各国的华人企业中,成功企业的90%为家族企业。

在中国,家族企业创造的GDP占到60%以上,而且会继续快速增大。特别是工业化过程中,把农民转化为工业人口方面、解决城市就业方面,中国家族企业所发挥的作用,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目前中国每年大约有1400万左右新增劳动力,加上现存的失业人口,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000多万人。此外,中国农村尚有15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过去十几年,国有企业解决的就业人口数一直在递减。1993年城市国企下岗职工300万,以后每年增长4%以上,1997年1151万,1998~2000年为2740万。

2003年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民有9400多万,现在至少有12亿。我们知道,跨国公司解决的就业是很有限的,所以,每年2000多万的新增就业主要是家族企业来承担。过去20多年中国发展的本质进步是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的转变,毫无疑问主要是家族企业完成的。在这个意义上,今天的中国社会里可以没有国有企业,可以没有跨国公司,却绝对不能没有家族企业。没有了家族企业,就不会有国家的安宁、人民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