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学术的正面意义(1)

S:

我一直都能获得最好的机会。我也曾分析自己为何如此顺利的原因。我觉得我最大的长处是学东西特别快。不过再顺利的人生也会有困惑产生的时候。眼下最困惑我的,就是我是不是该继续在学术的道路上走下去。

当初我选择读研的一个深层原因,在于我特别欣赏那些独立的知识分子。在北大呆的时间很长,见到学校里很多真正的学者,让我觉得那些知识分子活得特别有意义,对社会亦有特别的帮助。可是如果做一个职业人士呢,和做知识分子的感觉比起来,似乎就很有欠缺,特别是在社会责任感上面。

徐小平:

无论多么优秀的人,也总是需要寻找自己,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定位和机会。我常常看到各方面条件优秀得不得了的学生,最后却一事无成,收入很低,心情很坏,生活质量很差,心情很郁闷。对于现在的你来说,你的转折点不在于你放弃了出国,而在于你放弃了学术制度。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一个职业人士,就是资源的配置者和调度者。资源配置调度得好,你就可以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它的意义绝不亚于任何一个公共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贡献。

现在的中国,最缺的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指点江山,激扬思想,唤醒民众。现在的中国,缺少的是能走到创造财富的第一线,走到配置和调度社会资源的第一线,为社会带来繁荣和富有,同时改变更多人命运的那种知识分子。

※※※

S的基本资料:

2001年,考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财务专业。

2005年,继续在本专业念研究生,希望从事学术研究。

2006年,在高盛投资银行部实习,萌生了放弃走学术道路的念头。

S:

我在北大本科念的是财务专业,毕业后推荐直升了本专业的研究生。

我感觉自己一直都挺顺的。我是福建人,高考的成绩大概在全省排到二十名左右。在本科阶段,我的成绩在本专业基本上一直排第一,奖学金拿了好多。本科时在学生会也做过,一直做到学生会主席。我还被选为学校的校际交流代表,当时全北京一共选了五个学生。本科时去了三四次美国,前后加起来在国外应该呆了一年左右。还在香港实习过一段时间。

这样一直到本科毕业,又顺理成章地直升了研究生。

简单地说,我一直都能获得最好的机会。我也曾分析自己为何如此顺利的原因。我觉得我最大的长处是学东西特别快。同样的东西,我总是比别人花少得多的时间,就可以很容易地加以掌握了。

不过再顺利的人生也会有困惑产生的时候。眼下最困惑我的,就是我是不是该继续在学术的道路上走下去。现在回过头去想,假如学校依旧推荐我读研,我是不是还会接受,恐怕就比较难说了。当时读研的目的,是想继续读博士。但是现在这种愿望已经不是那么强烈了。当时想读博的原因,是因为我对财务方面的研究特别感兴趣。

可现在我觉得自己做学术研究不是特别适合。这种心情的改变从何而来,我也不是十分清楚。但有一天莫名地,我忽然感觉自己在学校里呆的时间太长了。很想出去看看实际的资本市场是什么样的情况。这样的愿望一旦产生,就一天比一天强烈起来。在研一的时候,我在高盛实习了一段时间,做投资银行。

另外我比较后悔的一点是,即使读研,也应该选择国外的名校。因为如果要走学术道路,必须要找到最好的导师,否则他的研究方法不正宗、不先进,读研就有点近似于浪费时间。所以我有了出国申请念研究生的打算,自己也为此考了托福。

当初我选择读研的一个深层原因,在于我特别欣赏那些独立的知识分子。在北大呆的时间很长,见到学校里很多真正的学者,让我觉得那些知识分子活得特别有意义,对社会亦有特别的帮助。可是如果做一个职业人士呢,和做知识分子的感觉比起来,似乎就很有欠缺,特别是在社会责任感上面。这一点也让我在做未来道路选择的时候,觉得特别困惑。

徐小平语录

观念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