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那一群中国学生,当然实际上他们就是我们同校的同学,强烈要求日本学生道歉,不然就会去学校告我们这群组织者,并且威胁要把照片公之于众之类的。我们作为组织方当时就被迫做了很多协调的工作。那些日本学生觉得整件事很不可理解。对他们而言,可能这些问题根本不存在。因为大家处的立场不一样,他们不能够意识到为什么这些本来无所谓的事情会在中国学生里引起这么大的反应。我们去给他们解释了很多,说了很多委婉致歉的话,最终日本学生那方面还是同意向中国学生道歉。当时我印象非常深,就在我们学校的草坪上,很多中国学生围着他们骂,你们日本怎么样,你们日本学生怎么样,你们不要再来我们中国了。当时无论是他们那些日本学生,还是我们这些组织者,都咬着牙没有说话,就等着他们把指责的话说完,等他们把气消掉。这件事情才总算结束了。
可是这件事留给我的震撼还是蛮深的。我这才强烈地意识到,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大家的观点会完全不一样。就像这件事中要求道歉的中国学生,他们一定觉得日本学生无礼之至。但反过来讲,日本学生也会觉得中国人很无礼。所以有的时候,即使相当简单的问题,也会变得非常棘手。我也得出一个教训,如果你不了解别人的情况,或者不想了解别人的情况,最好还是不要去以你主观的意志去强制别人做任何事情。很多时候大家真的需要增进一些了解,才能互相理解对方的立场。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在开阔视野的过程中,你心里更明白你自己以后的定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点太重要了。它和以前那种每天读书然后去考试的状态下产生的思考,会得出完全不一样的结论。在这方面,我也有特别深的感悟。
我当初刚进这个组织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太多,只觉得做这些事情蛮简单的,只要去做就会OK的那种。等到具体做事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有很多之前没有暴露的缺点开始凸显出来。比如以前与人交往时,我通常总是看别人的短处,所以刚进去的时候,我就老想着要怎么给他们指点出来。后来我在这件事情上有了很多反省,可能是自己在做工作时候会比较着急。我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慢慢学会了欣赏别人的长处。包括我们每个部门的负责人,他们不同的风格给我留下的印象都非常深刻。包括我下面的一些人,他们也都各有所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团队里的每个人发挥最大的作用。就像木桶一样,你要把诸多木板拼在一起,这样才是一个完整而有用的木桶。
同时,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我也渐渐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所在。以前虽然读了那么多年的经济和金融,但到最后,自己都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自己到底更喜欢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可是,在参加这个组织以后,在其中做事的过程里,我发现自己已随之慢慢地改变,而且渐渐找到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和适合做什么。
大二加入AIESEC后,我就认识了一个原来就是做投行的朋友,可能是受到朋友的影响,我在AIESEC里做事情总是非常有条理、善于进行各方面的分析。我觉得投行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是可以很多人一起讨论来完成一个项目。我是比较喜欢teamwork的人,大家一起讨论,甚至一起熬夜,最终做出一个东西来,感觉很好的。说实话,当我有一天忽然明白自己以后要从事什么职业,心里真是长长地舒了口气。
徐小平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