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编新物种之壮大篇--国际化一个洋人很难真正理解中国人在想什么。而同样地,一个中国人也很难理解洋人到底在想什么。但是在他们中间,又有另一种人,有一种说法叫国际自由人,我称其为环球人。当你在国外呆上一到两年,无论是工作还是读书,对国外的文化有一次比较深入和长久的接触,你就会发现中国人和外国人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当你和洋人打交道的时候,你能够完美地理解洋人的弦外之音。当你跟中国人打交道的时候,你又能够完美地理解他到底在想什么。那时,你的优势会非常明显。你说面对那些有着美国或者加拿大教育背景的外国同事,感觉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其实你将来的优势会是他们的五倍、十倍。
我曾经发明了一个词叫“中国美梦”。什么意思呢?我们都知道有美国梦,但很少有人会说中国梦。希望获得成功的中国人,包括很多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人,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土财主,他要想实现财富的最大化,最终必然是要通过高盛、摩根斯坦这样的投资集团去香港或者纽约上市。而这些又都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尖端文明的内容。所以我称之为“中国美梦”。这个美有美丽的意思,也有美国的意思。当年在美国实现美国梦,没有任何的其他因素。但是今日的中国人要想实现中国的梦,则必须要有美国的因素,因为今日的中国处于一个更加环球化的时代。虽然这个词还没有流行开来,但它迟早一定会流行。我想这是我一个比较伟大的发明。
环球化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好处是各个方面的。有人说环球化正好强化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这种低端地位,而不是世界研发中心这种高端身份--担心这个问题的人,更应该出国留学啦!因为高端研发,人家只留在他们国家啊!你不去他那里,如何能够发展自己?!
所以,对于你而言,就是需要更加环球化。你还比较缺乏融入世界大环境的素质。如果你大学四年是在哈佛读的,你就不会问我这个问题。相反你就会问我,徐老师,我也是中国人,怎么和中国人打交道有那么多的障碍?不过,准确地说,这已经不是一个问题,是一个关于文化差异的永恒的话题,所以我就不去回答了。
环球化并不只是中国学习西方,优秀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一样可以影响世界。我最早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是因为中美教育交流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一件小事。
2006年夏天,为了给小儿子Adam找到一个合适的寄宿中学,我带着他在美国东部访问了好几所学校,其中就有一所甘纳瑞寄宿中学。不久,甘纳瑞招生办主任Tommy Adams先生给我发来一封信,告诉我他要来中国旅行,宣传他的学校,他们准备扩大在中国招生--其实每年也就在中国招收“五六个新生”,希望我帮忙。
使我感到惊奇的是,从Tommy给我寄来的甘纳瑞学校资料中我才知道,这所学校,曾经接待过容闳发起的第一批留美幼童!容宏曾经把两位留美幼童,送到这个学校度过了难忘的学习岁月!这个掌故,一下子把甘纳瑞和我再次拉近,并使我意识到,当我进入这所学校时所感到的那种亲切感,原来是有历史根基的!
Tommy寄来的资料里,有这么一段记述。两位幼童来到美国,寄宿在一个美国老太太家里。当时美国人的卫生习惯,还停留在每周六晚上洗一次澡的时代,两个幼童对此非常不习惯,“很不开心”,因为他们在中国已经养成了每天都洗一次澡的习惯。这个习惯很快在小镇上传染开来,结果导致当地小镇上的少年们,都喜欢上了这个“不良”习惯,开始了每天都洗澡的现代生活!
查两位留美幼童,基本来自澳门珠海,那里气候炎热,当地居民可能自古以来都有每天“冲凉”的习惯。每天洗澡当然是一件舒服的事情,符合人性需求。所以,这两个孩子把这个“先进沐浴文化”带到美国康州这个小镇,带动地方上孩子们养成更加卫生的个人习惯,堪称中美教育交流史上一件有趣的往事!
我看到很多懵懂未开的中国学生从美国学到了知识技术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报道,但很少看到中国学生教给美国人什么东西的新闻。所以,当我从甘纳瑞寄来的史料中发现,一百多年前曾经有两个留美幼童教给美国人洗澡习惯的逸闻之后,立即让我喜上眉梢,忍俊不禁,一定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如果不是我的挖掘就会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留学往事。
须知,小到个人、大到民族的自信心,都是通过无数件小事累积起来的。环球化的历程,也是中国和中国人不断积累自信心的过程。
徐氏新物种成长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