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出国的好处(2)

我还被选为新加坡大学的交换学生,在那边上了一个学期的课。那个学期一共就四门课,感觉一下子到了天堂。那边英语授课,注重实践,有很多case study。感觉自己基本知识有些欠缺,处于劣势,但数学能力占优势。英语写作方面就感觉和那边的学生有些差距。半年呆下来,英语听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当时整个选拔和面试的过程也是很有意义的体验。

如果要我概括在本科阶段几次出国的最大收获,我觉得就是看问题的高度一下子提高了很多。我称之为眼界。它会让你接触到很多以前你仅仅呆在自己学校里接触不到的东西。这些接触可能不仅仅是提高我哪一方面的能力或者技能什么的,更重要的是,会让你反省你之前对于中国和世界的许多看法。眼界这个东西说起来很抽象,但也很具体。比如说到职场方面,现在中国最赚钱的行业,几乎都是把国外的先进东西引进来在中国搞。网络时代,把互联网技术一移植到中国,马上就造就了一批新富豪。还有新东方,这个让我有很多感触的名字,其实就是引进了国外的“教育咨询”的概念。

我的体会是,在大学阶段,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申请大学交换或一些暑期学校等。或者还可以参加一些跨国际院校的交流合作项目,现在国际合作部这样的活动也越来越多。我发现现在校园招聘时,有国际交流背景的学生越来越多了,有这样的经历,在求职时自然会比较有竞争力。

徐小平语录

留学的价值

留学当然要学知识,要学技术,要拿学位,但留学最要学的,是要把发达国家以语言为基本载体的文化价值观念思维学回来,这样才能改造中国,才能发挥作为留学人员的独特价值。

三点一线

个人特点(你的所长)、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目的(学习后的职业目标),犹如射击上的“三点一线”,只要你把这三点想清楚,尤其是把“靶标”即学习目的瞄准好,你就能成为自己人生射击场上的许海峰,摘下自己的人生金牌。这就是人生设计的一个最主要的理论。

徐小平:

从你的故事,我想起自己前段时间刚去过台湾后的一些感受。当然台湾不算出国,但怎么也算是特别区域。台湾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做演讲时就曾说过,要想跟上世界的潮流,每年都要出一次国。我自己也是这样,现在每次出国到一个地方,都有特别崭新的感悟。

我出境访问无数次,到过不少国家和地区,但第一次来台湾地区。印象中如此熟悉的祖国宝岛台湾,实际上对于我本人而言,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社会。一路走来,我非常强烈地感到:我对台湾实在是太不了解了!不了解就会产生误解,误解就会产生偏见,偏见就会产生矛盾,矛盾就会产生冲突……短短一周宝岛之行,使我对可爱的台湾有了亲密接触,对两岸未来也有了新的思考。

台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人的素质。从各种类型的服务人员,到我们接触到的各级官员、公务员、学者,甚至农民、渔民、花农、厨师……总之,我这次旅行碰到的所有台湾同胞,男性个个都是谦谦君子,女性人人是优雅淑女。连战、宋楚瑜大陆之行给我们展示的君子风度,邓丽君、林青霞向我们散发的淑女魅力,我在此行接触到的大部分台湾同胞身上都能强烈感觉到。一直关注人的素质的我老人家,在台湾看到了中华民族素质的高贵。这事使我感到非常震惊,也使我看到了巨大希望。

每个人心中的台湾一定和实际的台湾不一样,我就刚刚经历过这个观感的冲击。如果中国大陆都能像台湾一样,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成为世界超级强国,就为时不远了。因为复兴也有指标,台湾和香港地区,在许许多多指标上已经实现了。比如在大学教育方面,台湾人就说在台湾要想不上大学非常难,因为台湾的大学能招30万人,但是现在只有20万的毕业生。中国内地也实现了好多指标,但是如果我们大陆整体的指标能和台湾、香港一样,比如人均的GDP,比如人的教育水准,中华文明的复兴就绝对是超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