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四:
来访者:在这二十年中,我为了抚养孩子,放弃了工作。在抚养中,我获得了很多满足,而且一直很快乐。这是我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我享受了作为母亲的乐趣。周围的人总是因为我能幸福地拥有这三个好孩子,而投来羡慕的眼光。在这之前,我因为自己事业的发展而困惑,感到压力很大。当有了他们三个孩子之后,这一切都消失了。
三十岁的时候,我老公劝我放弃工作,做一名全职太太。从此,我和老公的关系就变得更加亲密了。
片段五:
来访者:我来自一个非常优秀的家庭。我还有两个姐姐,她们在很多方面都非常出众。我的父母都是专家,很受到大家的尊敬。当我们姐妹三个在什么方面表现得好的时候,他们从来不吝惜表扬我们。但是,如果做得不好,批评也是非常严厉的。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一直担心让父母失望,一直担心父母给我的赞扬随时都会被他们再拿回去。
……
来访者:我常常反复地做这样一个梦,从十几岁就开始做,直到现在还在做。我梦到我在学校里,准备参加某门课的考试。但是我知道,整个学期,我都没有上过这门课。我知道自己一定考不及格。在梦中,我感到很挫败。我也对老师感到生气,因为整个学期,老师都没有特别帮助过我。同时,我对自己也非常失望。
咨询师:你对这个梦有什么想法吗?
来访者:这个梦表示,我不但害怕失败,而且当我不成功的时候,我马上觉得自己怎么那么差劲,同时我也对父母感到生气,因为他们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给我的鼓励太少了。
【案例分析】
来访者的突然哭泣传达了更多的信息。哭泣的突然性和强度,表明了哭泣并非来自之前描述的内容,因为这之前,在描述女儿的情况的时候,她是非常平静的,这两种情绪是无法符合的。
了解到来访者的象征性表达的倾向,这一点对于接下来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来访者会在治疗中频繁地运用象征的手法,咨询师需要清楚来访者在说什么。所谓的"听话听音"。经过对象征手法的理解,咨询师明白了,来访者的主要抱怨主要是针对她自己的工作情况。
按照心理动力的动机来看,来访者似乎并不是一个会受心理动力作用,而倾向于将愤怒转向自己而变得抑郁或做出自我伤害行为的人。
来访者的困扰来自于自我的成就感,来自于自己的自尊感。当她重新开始逼迫自己要有所成就的时候,她对失望的感觉有过度的敏感反应。这让她很不快乐。基于这样的假设,咨询师应该考虑把焦点集中到来访者的家族史上。
来访者能够参与梦境的解析,也能觉察到自己对父母的愤怒,能够处理自己的心理状态。来访者也觉察到自己的自尊问题是从自己的儿童时期就已经开始在心理组织中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