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分裂型人格障碍
如果向你描绘这样一幅画面:一个人夜以继日地在家里忙活着自己喜欢的东西,戴着一副黑框大眼镜,穿着邋遢,对人际关系木讷迟钝,过着苦修般的生活,除了自己工作的领域,对各种人际交往都不感兴趣,更不要说结婚了,可能结婚了也对性生活不感兴趣,最后还是以离婚收场。父母如果生病了,淡淡地来一句:你们自己去医院吧,我这事还没做完呢,父母要是摔跤了,没准还会说一句:别把我刚做好的东西压坏了!气得父母牙痒痒的,可是也觉得无可奈何,因为他一直都这样啊,要是责怪和批评有用的话,他不早改了吗。
其实这是一幅分裂型人格障碍者的画像,每一种人格障碍类型的特点基本上从名称上都能够看出来,但是分裂型人格障碍如果从字面上理解的话,很多人会想到精神分裂症,但是就目前的研究而言,精神分裂症和分裂型人格障碍之间的关系目前并没有确实的证据。这里的分裂不是指人格分裂成两个极端,而是指与现实社会环境的分裂。
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突出的表现就是情感疏远,情绪冷漠。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爱情,儿女绕膝下的亲情,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友情,这些我们人类看起来美好无比的情感,在他们的眼里都味同嚼蜡,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事物。无法感知情感的一个后果就是不可能去对别人的情感反应做出反馈,比如面对别人的表扬或批评,均会无动于衷。就好比他们是生活在玻璃罩里,与我们这个世界的七情六欲俗世生活是隔绝开的。
在行为表现上,分裂型人格障碍的人一般只喜欢从事一些比较安静、肢体运动有限的活动,比如读书、音乐、思考等,有些人可能会终生沉醉在一样事物当中,不能自拔。
在人际关系上,根本不会有兴趣去维持一些人际关系,一般不会结婚,即使结婚,最终也都是以离婚为结局。这样的特征让他们无法良好地适应社会,但是有些时候他们是可以从事一些与人接触比较少的工作,比如录入员等。
对于分裂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一般采用兴趣培养法和社交训练法,在认知上让其意识到孤僻、退缩生活的危害,在社交训练上使用小步进行的方式,布置社交任务,给予适当奖励,由简到繁,从易到难,逐步纠正他们孤独离群、情感冷漠及周围环境的分离性。
【案例1】
男,五十五岁,半文盲,某偏远山区护林员,未婚。兄弟姐妹七个,家中排行第三。出生时候的年代背景决定了不可能有较好的亲情爱护。从小性格比较冷淡,不爱与人说话。九岁的时候,因为偷吃集体食物差点被管理人员一刀砍死,逃回家后大病一场。病好之后性格更加孤僻,不愿与人说话,上了两年学之后不愿再去学校,喜欢做木工,后来附近林场招看护人员,家人将其送去,基本上一年绝大部分时间待在山上,极少下山。父母去世时,也仅仅是回来看了一下,就淡淡地返回山上。兄弟姐妹均视其为怪人,平常也不会主动去答理他。
【案例2】
来访者:我不想上学了。
咨询师:为什么呢?
来访者:我讨厌与别人接触,我只想干自己想做的事情。
咨询师:你想做什么?
来访者:我对汽车特别感兴趣,不相信你只要报出你想买车的价位,我就能给你报出可以选择的车型、性能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