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可是你的这个爱好难免要与人接触啊?
来访者:这就是我的苦恼所在,我真的不喜欢与人接触,包括我的爸爸妈妈我都不喜欢与他们多说话。我从小就不爱与人说话,爸爸妈妈经常批评我,可是我改不过来。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我以为从此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了,可是不是这样,大学里面还是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根本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我就是喜欢一个人。
咨询师:你最长一个人待过多长时间?
来访者:将近三个月,高考结束后,到大学报到,没有出过门,父母上班,我一直在家看有关汽车的书。
咨询师:没有觉得寂寞吗?
来访者:我觉得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光,到现在还怀念……
……
咨询师:这里有一个现实问题,你必须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靠父母的力量没有办法照顾你一辈子。
来访者:这就是我最痛苦的地方,我不知道该如何克服我现在的问题,我知道我必须要和别人交往,我这样是不正常的,也无法适应这个社会。可是我觉得我无法理解别人的感情,也没兴趣与别人交流。
咨询师:那要是交流汽车的相关知识呢?
来访者:这个我觉得还行,可是我只会聊这个,宿舍的人早就受不了我了……
咨询师:这样,我可以联系你班里的同学和父母,共同制订一份社交训练计划,你同意吗?
……
1.1.2.10攻击型人格障碍
在我们的生活里,有一类人我们经常会碰到:年龄不小,可还是像青春期的孩子那样充满了好斗精神,为了一点小事就可以拼得头破血流,拿起板子就能与你玩命。
攻击型人格障碍又称爆发性人格障碍,从字面意义上,就可以看出此类人的情绪特点是不稳定,如同汽油,一点火星子就能燃起熊熊大火。这种情绪通常都是用暴力攻击他人的方式来进行宣泄,且不计后果,比较容易受他人的唆使利用。这种行为表面的背后原因,生理上可能是小脑成熟迟缓、内分泌腺和雄激素分泌过多。心理上可能是自尊心过强或内心的自卑情绪,在社会环境因素上可能是父母的错误行为方式、不良的同伴影响。
对于攻击型人格障碍,可以采取系统脱敏的方法,让患者学会正确地放松自己的紧张情绪,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患者学会正确地处理各种情境。
【案例1】
女,四十岁,中专学历,已婚,有两个双胞胎女儿。母亲性格比较泼辣,碰到事情经常的处理方式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在上学期间,曾经因为别的女生不愿与其结拜姐妹而与别人发生肢体冲突。该女结婚后,与丈夫的关系迅速恶化,经常为一些小事与丈夫大打出手,家中的笤帚、拖把等更新换代频繁,皆因经常用来作为打架工具,毁坏迅速。与周围邻居和同事的关系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处理,得知邻居可能在背后批评过她脾气不好,就找到邻居家里和邻居大打出手。如果怀疑谁有可能不利于她,就会破口大骂。两个女儿因为父母的关系,变成两个阵营,一个站在妈妈一边,性格泼辣,一个站在爸爸一边,性格内向,姐妹之间互相仇视。
【案例2】
男,二十五岁,专科学历,未婚。从小脾气暴躁,在小学的时候,曾经因为与人发生冲突,纠结同学在半路上将别人门牙打掉。高中的时候,因为不服班主任的批评教育,白天发生冲突之后,趁天黑又埋伏在班主任家附近,将班主任打得头破血流。多次参与打架斗殴。曾经谈过恋爱,但是在发生冲突时扇了女朋友耳光,后断绝关系。考虑到前途问题,在上大专后,学校从来不敢让其参加竞赛性质的活动,因为其一参加比赛,一定会与对方同学或者裁判发生肢体冲突。同学了解他的脾气后,不与他多接触,有时候碰到不如意的事情之后,心情郁闷无从发泄,他的冲动性便会从外在的爆发转为对自己的内在爆发,会用手捶墙,多次将自己的手捶伤。
【案例3】
来访者,男,四十七岁,银行职员。因为忘记银行资料的截止日期,抵制高年资职员的监督,并且对客户不友好,由主管介绍来治疗。
来访者行为表现抑郁、焦虑和严重易激惹症状。他认为银行管理很不公平,而且,他们误解了他的意思。他相信自己为录入数据创造了一种更有效的方法,但是他的努力没有得到认可,所以非常沮丧。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表面上唯唯诺诺,实际上,继续用自己的方法处理数据。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违规了。他对主管介绍他来治疗感到非常愤怒。他陶醉于幻想中,认为主管最终会认识到他的天分。
来访者在尊重权威人物、主管和规章制度方面有严重问题。他基本是个"孤独者",很少有朋友、社会关系或户外活动。他很容易通过恼人的、作对和挖苦他人的交往方式来疏远他人,又很少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影响。来访者会对自己设定长期目标和计划,但总是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