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包括了对孩子的设计。很少考虑孩子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他愿意成为什么样的人,从而影响到我们的孩子也只懂得照着父母的意愿去生活,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很模糊,一旦学习生活偏离了预设的轨道,便无所适从,心理无法承受。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往往都没有正确的、积极的人生目标,只能到虚拟的网络世界去寻找平衡感、成就感、幸福感。
制订最合适的目标,主动提升自己,并在提升过程中客观地衡量进度,这样才能获得成功,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制订具体目标时必须了解自己的能力。目标设定过高固然不切实际,但目标也不可定得太低。对目标还要做及时的调整:如果超出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提高;如果未达到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调低。达成了一个目标后,可以再制订更有挑战性的目标;失败时要坦然接受,认真总结教训,一步步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②提高心理素质
克服网络成瘾,就要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自我约束能力,要加强对不良情绪的调节,保持健康的情绪。克服网络成瘾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很难戒除。相当数量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缺乏自信心,缺乏上进的勇气。长此以往,很难振作起来,结果成为一个被自卑感笼罩着的人。不但会延迟进步,甚至可能自暴自弃、破罐破摔,那将是很可怕的。一方面,学校、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经常鼓励孩子,另一方面,青少年要进行自我磨炼,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法,遇到困难、挫折或失败,能够自己鼓励自己,自己安慰自己,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③理性认识网络
理性认识网络,也就是要求青少年能够科学地使用网络,正确地利用网络信息。电脑、网络是我们信息时代自然而然出现的高科技产品。科学家发明它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工作中的难题,青少年利用网络最科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取信息以及做研究性的学习和进行创造性的工作,要将电脑、网络当做一件工具,而不是一件玩具。
④丰富课余生活
要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如进行体育锻炼、爱好特长的培养。也可参加一些适度的社会活动或公益劳动,如社区活动、帮助残疾人活动等。使其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培养其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良好品格。对于网络交友,家长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既不要彻底"封杀",更不可"放任自流"。应当鼓励孩子结交一批有共同爱好和志向的朋友,在互相交往中共同进步。当然,现在利用网络进行不法活动的人也不在少数,家长和孩子都应有防范意识。
⑤接受心理咨询
青少年网络成瘾后或疑似成瘾,视情况接受必要的心理咨询,使其摆脱。通过心理咨询,让心理医生与网络成瘾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精神上给成瘾者理解和支持,树立治愈的信心;同时,心理医生会根据成瘾者的痴迷程度,用准确、生动、专业的语言引导其认识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与危害,实施心理矫治。不要把青少年网络成瘾看成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而应看成是一个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挫折之后出现的暂时障碍,需要多方面的教育、引导、关心和帮助,要帮助他们超过这个障碍,只要他们能跨过这个坎,就能很好地面对将来的人生。
尽管对于网络成瘾的研究仍处于摸索阶段,但是根据以往对冲动控制障碍类问题的治疗经验,临床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对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行为疗法,主要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学习理论,认为成瘾行为作为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既然可以通过强化的方式加以习得,同样也可以通过强化的方式加以消退。对网络成瘾使用的行为疗法主要包括:
a.强化干预:具体做法为一旦发现成瘾者有了减少上网的行为时,就给予奖励、表扬或肯定性评价;而一旦发现上网时间增加时,立即给予处罚。处罚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
b.厌恶疗法:常用橡皮圈拉弹法、社会不赞成法、内隐致敏法等。
Young在对网络成瘾现象的大量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的干预技术:a.在相反的时间上网;b.借用外力制止;c.制定目标,即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上网计划而不是一下子停止上网;d.戒绝,Young指出若能证实某种网络应用是导致成瘾的主要原因而且节制失败,则应停止一切与该项目有关的行为,但允许其使用网络的其他功能;e.提醒卡,在卡片中列出五个由于网络成瘾所导致的主要问题,以及由于减少或戒绝使用网络而带来的五个好处,并将卡片随身携带;f.个人清单,让成瘾者列出由于上网而被减少和忽略的其他日常活动,并给这些活动排序;g.参加支持小组,支持小组可以增强成瘾者与处于相同处境的人交往的能力,同时减少其对在线群体的依赖;h.家庭治疗,强大的家庭支持可以促使成瘾者恢复。
近年来随着网络成瘾问题研究的深入,心理学家和心?咨询工作者发现团体咨询是治疗网络成瘾的一种有效方法。团体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与传统的一对一个体咨询相比,团体咨询具有以下有利于治疗网络成瘾的特点。首先,团体为成瘾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其次,成瘾者在团体中可以获得归属感;第三,团体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另外,在团体中通过助人与自助也可增强成瘾者的自信心,帮助其注意到自身的优势和力量。团体咨询的小组成员人数以六至八名为宜,由一位或两位咨询师主持,通常每周会面一次,每次的会面时间为两小时左右。在小组内,通过自省、谈论等方式帮助成瘾者找出造成网络成瘾的具体原因、了解其上网行为;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成瘾者体会到现实中人际交往的乐趣与重要性,并练习社会交往的技巧;同时教给成瘾者一些有效的控制上网行为的方法,帮助其逐渐摆脱对网络的成瘾状态。目前在国内已有研究者将团体咨询应用于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研究发现经过约三个月的团体干预,成瘾者在生活无序感、心理防御机制和人际关系方面均得到了显著改善,而这三方面与网络成瘾都有显著关系,成瘾者对网络的依赖也有大幅度下降。
另外,药物治疗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研究表明,通过使用抗焦虑类、抗抑郁类精神药物可以缓解成瘾者的不良情绪,为心理治疗创造有利条件。目前,药物干预加心理疏导已作为一种综合治疗手段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