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第三章 心理诊断在某些领域中的应用(24)

咨询师:嗯,我现在明白了。

【案例分析】

儿子是一个自尊心强、自律性很高的孩子,处于青春期自我同一时期。一方面,"超我"开始形成,社会道德观念开始形成;另一方面,"本我"也开始了一个新的活跃阶段,内心比较矛盾。儿子的问题集中在:①与父母权威的沟通交流上出现障碍;②学业上出现厌倦敌对情绪。

【案例2】

该咨询系电话咨询。

咨询师:您好!这里是某某某心理咨询中心。

来访者:您好!(声音有些急切)您是心理老师吗?

咨询师:是的,我是。

来访者:你说现在的老师为什么这样不负责。

咨询师:具体是怎么回事?

来访者:我孩子的老师又叫我把孩子领回家了,不让我孩子上学了。

咨询师:为什么会这样?

来访者:老师不愿意管他了,让我们自己管。

咨询师:为什么老师不愿意管他了?

来访者:我家孩子上网,还逃课。

咨询师:您孩子多大?上几年级?

来访者:十五岁,上初二了。

咨询师:他从什么时候开始上网、逃课的?

来访者:初一就逃,有两个月没有上学,一直在家,我们没有办法,只好把他转学了。现在这个学校的老师又不管他了,让我们领回家。你说这些老师怎么就不管,他们自己没有孩子吗,不知道我有多难,还说什么"我就不信你们用链子锁不住他"。我能用链子吗?呜……(开始抽泣)

咨询师:孩子的父亲是什么态度?

来访者:他爸很凶,打了好几次,打得那个狠啊,你就别提了。心理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

咨询师:孩子在哪上网?上网干什么?

来访者:在网吧,打游戏。我找过他,他还生我的气,现在小网吧又多。

咨询师:他上网的钱是怎样来的?

来访者:唉,心理老师,你不知道,我是开小商店的,总是有些零钱,我不给他,他就偷,偷了四次了。

咨询师:这么说,你是知道他上网的钱是从家里偷来的?

来访者:我知道。实话告诉你,今天晚上他又去"包夜"(在网吧玩通宵,俗称"包夜")。他向我要钱说:"妈,你给我六块钱吧,你不给也要去的!"呜……(停了一会儿)我怎么办?我明明知道他去玩,我不给他,我怕他去偷去抢;我给他,我心里又难受。我还不能告诉他爸,他爸知道了又会打他的。孩子的个儿都一米八几了,块头也不小,他爸打也不是办法。

咨询师:你和孩子交流过吗?他喜欢学习吗?

来访者:我问过他是不是不喜欢上学,他不上学那段时间也很无聊,他又想上。给他转了学,他又不好好学。你说我该怎么办?

【案例分析】

该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问题。母亲很包庇维护儿子,父亲的教育方式很粗野,父母在教育方式上存在严重分歧。儿子逃课、偷窃等行为有严重问题。母亲在教育上把责任过多推卸给老师,并且将自己的身心置于一种疲劳焦虑状态之中,和丈夫的沟通上也存在问题。

【案例3】

母亲和儿子一同来到咨询室。

母亲是一位稳重娴静的中年妇女,儿子是一位壮实的小伙子,大约十八九岁。俩人和咨询师礼貌地问候后,坐下。

母亲:请您帮帮孩子!

咨询师点头安慰母亲,目光注视着孩子:有什么困难吗?

儿子低头不语。

母亲:他现在读第三年"高三"了,现在五月份了,马上就要高考了,我怕他压力太大,怕他经受不住。

咨询师:愿意和我谈谈你现在的感受吗?

儿子抬起头看了一眼咨询师,又低下头:不知道。

母亲鼓励地拉了拉儿子的手:没事。

咨询师:不知道怎么说,还是不知道自己的感受?

儿子抬起头,眼里满是泪光:我不知道怎么说,我很难受。

咨询师递过纸巾,母亲也开始流泪。

儿子:都第三年了,再不行,怎么办?

咨询师:前两次怎么样?

儿子:第一次是上了二本线,他不让我上,说丢不起那个脸,再读一年,结果……(哭泣)比第一年还差,二本线都没有上,今年会怎么样?

母亲:孩子,我的孩子(哭泣)……

咨询师:他是谁?

儿子:他是我爸爸。

咨询师问儿子:你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儿子:很厉害,很少在家,我读高中时就极少见面。本来我的学习很紧张,他又整天在厂里,没有怎么见过。一见面就是很严肃,很凶,总问我的成绩。

母亲:他爸爸是单位的领导,同时自己还开了?个工厂,事情很多,很忙,对他要求太高了。

儿子(痛哭起来):他根本不理解我。我考不好,就是丢他的脸。我的高中同学都快读大三了。我就算去读大学,他们都快毕业了。他有没有想过我的感受?!

咨询师:你和你父亲沟通过吗?

儿子:他从来不给我说话的机会,他只会说"你应该怎样,怎样"。

【案例分析】

案例中的父亲是位各方面很成功的人士,又有很好强的个性,在儿子高考这点上也很好强,尽管儿子能读二本也不让他上,给儿子造成的压力很大。儿子在面对第三次高考时,心理压力极大,情绪极激动。母亲与儿子关系良好,处于儿子与丈夫之间,角色很难处理,心身也很矛盾、痛苦。整个家庭气氛很压抑,父子关系很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