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节:第五章 健康性心理问题(29)

她说,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她都有正常的社会交往,但是在结婚之后,她就几乎与世隔绝了。她认为自己没有能够管好孩子以及丈夫的吸毒问题,造成了邻居的女人都看不起她。这是她没有和她们交往的一个主要原因。

她最主要的抑郁症状是内疚感、自我责备、缺乏乐趣、易激惹、社会退缩、不能做决定、易疲劳、缺乏完成每天所要做的事情的动力、孤独感和缺乏性欲。

【案例12】

来访者,男,四十八岁,已婚,肉厂冷库工人。

来访者想要刺杀一个同事,于是他不得不辞掉了工作。

来访者最初的症状包括早晨易醒、流泪、无兴趣、缺乏动力,体重在四个月之内增加了十公斤。他一天睡十四个小时,并且觉得前途无望。他不能想象再回去工作,并且和家人、朋友渐渐疏远了。他为自己没有尽自己的职责,以及有悲观想自杀的念头感到非常羞耻。

辞职之前,他有一个"冰外套"的想象,就是让自己在工作的冷库里冷冻自己,直到死去。但是,"这样做会对家庭有影响",他不相信自己真的能杀死自己。他发现集中注意力很难。他过去是个很喜欢读书的人,而现在,他不能读完一份报纸或杂志里的一篇文章。他对性也失去了兴趣,他和妻子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性生活了。

抑郁发作之前,他和妻子的关系很好。在半年前,妻子过了自己的四十五岁生日,而后回到学校,重新开始教书,开始了新的生活,并常在周末和朋友一起聚会。

来访者说,妻子善良,他很爱妻子,但是抱怨她不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他又因为这样的抱怨而感到内疚。他再也不打算去见妻子了,现在,他们的关系越来越远了。两个孩子也相继离开了家,到外地上学去了。

【案例分析】

来访者对自己既往的过失和错误痛加指责,甚至还对自己的自杀想法也产生了自责自罪感,认为自己的一些作为会让别人感到失望。这是来访者比较明显的一个表现。

另外,自杀观念在他身上也很显著。值得注意的是,他还曾经想要刺杀自己的一个同事,这叫做"扩大性自杀"。所以,需要明确,抑郁症绝对不是一种可治可不治的良性疾病,积极的治疗干预十分必要。咨询师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评估这样的情况,以避免恶性后果。

【案例13】

来访者:

第一印象,七十岁,皱纹满脸,下巴微颤,泛白的头发稀疏蓬乱,手上布满瘦巴巴的青筋。十分拘谨,拒人千里的态度,面无表情。

第一次治疗:

来访者(一坐下,深呼吸):我陷入情网,不可救药,不能自拔。八年前,我和我的心理医生有过一段情。从那以后,他一直没有离开过我的心头。有一次我差点自杀,下一次一定会成功的。我把希望全寄托在你身上。

如果你觉得我说得难以置信,我拿给你看。

(来访者递给咨询师两张自己的照片)那一张,大概是八年前照的。你看到了吧,我已经不在乎外表了。

十一年前,我开始在他那里治疗。我喜欢他。他对我关怀备至,充满爱心。我没见过别的心理医生满怀温情,让你如沐春风,但是他就是不一样。他真的是在关心我,诚心诚意接纳我,不论我做什么,不论我想到什么讨厌的事情,我知道他都听得进去,而且还--怎么说才好呢--证实我的话--不对,还确认我说的话。他是按照心理医生的正常渠道来帮助我的,不过他做得更多。

咨询师:比方说?

来访者:他引导我去体验生命的真谛,是宗教的层面。也教导我去喜欢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他教导我去思考我活在世上的理由。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不管别人死活的人。他始终陪着我。我喜欢看他跟我斗嘴的模样。不论什么事,他都不会轻易放过我。

我们的治疗结束之后一年,一次我们在街上遇到。我们聊了一会儿,然后一起喝咖啡、散步,一起去了他家。

那天晚上其他的事情,我就不太记得了。事情是怎么发生的,谁先碰谁,怎么说要上床的,想不起来了。我们也没有说决定要怎么样,反正就是水到渠成。我记得最清楚的是,躺在他手臂里面,真是心荡神驰,是我生平最美妙的时刻。

咨询师:告诉我接着发生的事情。

来访者:接下来的二十七天,真过瘾。一天要通好几个电话,又见了十四次面。我无牵无挂,走起路来轻飘飘的,就像跳舞一样。

那是我生命的巅峰。在那以前或者以后,我都不曾那么快乐过。不论以后发生什么事,我永生永世忘不了他当时带给我的。

咨询师:在那以后还有什么事?

来访者:我最后一次看到他,是有一天,我一连打了两天电话,都找不到他,只好去他的咨询室,让他措手不及。他正在吃饭,还有二十分钟就要去主持一个团体治疗。我问他,为什么不回电话。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那样不对,你我都知道。"(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