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社会背景
a. 网络、网络游戏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发展日新月异,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足不出户,尽知天下资讯,也可以尽情与天南海北的人交流。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现代生活中很重要的联结外界的途径。
网络游戏则以其独特的强大的吸引力令无数的网民尤其是青少年朋友着迷。很多网络游戏的沉迷者都提到,网络游戏很吸引我,才让我下不了网。网络游戏的情节紧张刺激,画面鲜艳丰富,可以满足青少年感觉寻求的需要;网络游戏的内容各异,但无一例外,晋级的难度越来越大,每一级别的目标设置能充分激励青少年过关斩将,满足自我成就感;网络游戏中多有团体协同作战设计,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中组成作战小分队,明确分工,互相支持,符合青少年群体依赖的心理需要;随着级别的晋升,个人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多,装备越来越精良,对于长期上网,辛苦"创业"的网瘾青少年来说,这些都是自己在网络世界中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网瘾少年甚至可以在网络中结婚生子,抚养下一代,这种婚姻生活的体验完全不似现实生活中那样复杂烦琐。如此可见,网络虽是虚拟的,但它与现实有太多相同的涉及,同时又省却了现实世界中太多的枯燥与无奈。网络构建了孩子们心目中一幅理想家园的图画,他们沉迷其中,已无法分清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们很难理解青少年为什么如此沉醉于网络游戏,殊不知孩子们在网络中苦心经营的世界,正是他们逃避现实、追求个性独立的体现。
b. 网吧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游戏的不断开发,随处可见的网吧客观上也为青少年上网提供了非常方便的场所。据统计,目前北京市中小学周边平均网吧数量为四至五所,每到中午或下午学生放学时间,网吧里往往座无虚席,青少年由于存在爱模仿、爱表现的心理特点,各种网络流行语言也极易在校园内盛行,因此上网也成为一种赶时髦的行为。
另外,网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网吧经营者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现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大多数网吧以青少年为主要的客户群,因此网吧经营者为了个人的经济利益,可能会置有关的管理规定以及孩子的健康于不顾,普遍存在刻意吸引学生上网的现象,"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警示形同虚设。因此有关部门应严格审查各个网吧的从业情况,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实行长效管理。而网吧及其他娱乐场所业主也应该严格遵守国家规定,不赚昧良心的"黑钱",还社会一个干净有序的环境,及时地将那些边缘少年拉回岸边。
如果我们的社会能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娱乐场所与设施,比如足球场、少年宫、溜冰场等,使更多的孩子能在课余时间有个交流与玩耍的场所,那么网吧也就可能成为孩子们众多的娱乐放松方式中的一种,而不仅仅是唯一的选择。
综合分析后可以看出,导致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因素既有其自身发展中的心理原因,也有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不同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各不相同。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案例,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案例1】
吴爽(化名),二十岁,女生,大学二年级学生,现在正休学一年中。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是一个典型的听话的好孩子。
"我小学、初中、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爸爸妈妈都以此为荣,经常在别人面前炫耀。高中毕业那会儿,爸爸坚持让我学习国际贸易,我虽然不喜欢,但也没有太反对。本来嘛,我喜欢文科,可是他们让我学理科。自己喜欢的方向都不能做主,那还在乎什么专业呢?干脆他们喜欢什么我就学什么吧,反正从小到大我都是听他们的。只要他们不吵不闹,我也就无所谓了。"此时,吴爽的神情严肃了起来,"不过我没有留在他们身边,而是去了一个美丽的海边城市,这也算是一种抗议吧。现在看来多亏我离开了他们的视线,否则我现在也不能摆脱他们对我的控制呢。""其实我数学成绩不是太好,但是英语和语文很好,所以考大学对我来说很轻松,其实我上的学校还是录取分数很高的,刚去的时候,老师也很器重我,毕竟从大城市来的嘛。可是第一学期开始不久,我就感到了压力。大量的数学方面的知识让我感到非常疲惫。因为刚开学时老师说过如果压力大,可以换专业,本系内就有偏文科的专业。但是父母死活不同意。因为这个专业是爸爸的一个梦想。这么多年了,他都苦苦等待着我给他实现梦想呢。大一国庆节回家时,我因为这件事和他们闹了矛盾,带着一肚子委屈回到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