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第三章 心理诊断在某些领域中的应用(22)

④独生子女的社会化要早抓

独生子女的社会化要从小抓起,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就曾经说过:"教小孩要从小教起。"否则,不良的行为习惯已养成,要改变就难了。因此,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思想和行为上有不正确之处,就要防微杜渐,及早纠正教育。

⑤采取以"儿童榜样"教育的方法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是从模仿开始他的学习生活的。因此模仿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模仿的最好对象是儿童伙伴。为了使独生子女的性格获得良好的发展,父母必须想方设法为儿童创造良好的集体环境。要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因素,创造条件,帮助孩子选择一些年龄相当的小伙伴,使他们彼此交往,有意识给他们讲一些诸如"孔融让梨"等故事,启迪他们有好吃的不要争,有好玩的不要霸,从小养成大方、合群、热情开朗、团结友爱等好的性格品质。

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对独生子女加强家庭心理教育,会使孩子有一个民主、和谐、安全的成长环境,使之健康、活泼地长大成人,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

4.1.5单亲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不少单亲子女的家长,他们最为头痛的问题是:如何消除苦恼,使自己的孩子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呢?总的来说,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①家长首先应调整思想认识,调整心理情绪,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夫妻离异大多是有无法化解的矛盾,离异虽然会出现新的问题,但毕竟从更大的痛苦纠缠中解脱出来了。面对新问题,要敢于正视,并逐步去解决。对孩子不应长期隐瞒离异的事实,那样反而会给自己增添一层苦恼。瞒是瞒不住的,蒙在鼓里的孩子知道实情后反而会怨恨父母。

②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同学。家长要鼓励孩子在班上有几个要好的小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度周末。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有个别同学说了刺激性的话,家长不妨找那个同学聊一聊或者写一封信。诚恳的态度和有理的分析,会使孩子懂事的。而找孩子的班主任反映一下情况,请班主任以适当的方式在班上讲清道理,造造舆论,正确对待这种情况。

③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事情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及时跟孩子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的就及时疏导。有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要进行更多的调查分析,考虑妥善的解决措施。

④让孩子接触其他长辈,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影响。如果是离异子女,不管谁带孩子,都应该让孩子与另一方面有接触和交流的时间,感受父母之爱。双方都要讲理智,切忌在孩子面前"争宠"。如果有可能,应该让孩子与父母同时团聚,这在现代社会不仅应该,而且可能。不是夫妻,也可以是朋友嘛,何况还有共同的下一代。还要让孩子与其他亲友中的长辈接触,扩大孩子的交往面,家长的同事也是交往对象。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

此外,单亲家庭的家长,要多给孩子当家做主的机会,让他们多为家长分忧解难,这会有利于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如果包办代替太多,唯恐苦了孩子,反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4.2心理诊断在家庭教育问题中的运用

家庭教育是一门很大的学问,贯穿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希望他(她)们优秀。但是作为一位明智的父母,一定要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来处理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心理工作者从咨询的角度也应该为家庭教育中的问题进行诊断。心理诊断的辅助测验也有家庭关系融洽测试、如何批评孩子测试、是否了解孩子测试等。心理工作者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诊断也可以从家庭关系融洽度、家庭气氛等角度进行。此外,对孩子的个性、能力、气质方面也可以进行测试。许多孩子的问题,实际上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这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也和夫妻双方的感情、行为方式有关。一般来说,和睦的夫妻,孩子问题较少,家庭冲突也较少;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家庭,孩子问题也比较少,家庭冲突也少。

【案例1】

一家三口同时来到咨询室,父亲走在前面,母亲搂着儿子的肩膀,半推着儿子进来。儿子的身子是往后倾斜的,身高齐母亲的肩部,年龄约十二三岁左右。咨询师起身欢迎之后,让来访者们随意坐下。父亲单独坐在一个两人沙发上,母亲和儿子紧紧靠在一起,坐在一个两人沙发上。父亲的脸上有些痛苦、无奈和气愤;母亲微笑地望着咨询师,目光在儿子身上停留的时间较多;儿子紧张地看着咨询师,同时目光也总是和母亲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