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发展性心理问题
1认识自我
1.1认识自我的基本问题
1.1.1自我的有关概念
自我意识也叫"自我知觉",是个体对自己的知觉,包括形象、态度以及价值观等。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总之,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同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由于自我意识,个体能洞悉自己的一切,因而能对自己的行为加以控制与调节,而且也形成了对自己固有的态度,如自爱、自怜。
中国古语有云:"人贵有自知之明。"西方哲人苏格拉底也说过:"认识你自己。"这些都告诉我们,对于自己的认识有多么重要。其实我们一生中都在探索着一个问题--我是谁?同别人相比,我是个怎样的人?如果我们能够对自己有很好的知觉,很多心理问题可能就不会出现,或者心理问题不会陷入恶性的旋涡。在诊所内,我们经常能见到这样的来访者,他们对自己不能很好地认识;还有的来访者,他们求助的直接原因就是希望咨询师能帮助他们看清自己;也有些人到诊所来就是想看一看自己到底和他人有什么不同,如果能对现实生活有个解释,似乎所有的问题就都得到了解决。自我意识或者自我知觉,是说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尺子,如果这把尺子和社会常用的尺子不同,测量的效度有了差距,而自己不自知,就会出现问题,自己不舒服,别人也感觉不舒服,而严重的自我意识降低,或者临床医生所谓的自知力下降,就离精神疾病不远了。
增强自我意识水平,经常对自己进行反思,这对每个人都会大有裨益。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这可以使人保持清醒的头脑、开阔的眼界,以及坚强的自信;在他人都持某种意见时,能够坚持自己正确的主张,不会轻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1.1.2有关个人问题的论述
1.1.2.1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指的是,我们怎样来应对这个世界的问题。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成长史不同,导致了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如果环境对于我们的这些方式以正强化,这就逐渐形成了我们长久固定的应对方式或者防御机制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清楚自己的应对方式是什么。
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焦虑。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人物形象,他们永远镇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遇到任何事情都处变不惊。生活中真会有这样的人吗?应该不会。除非是脑死亡的人,他才会永远镇静;只要是一个普通的人,一定会有焦虑,只是焦虑的多少而已。而你有没有一个良好的防御机制去处理你的焦虑,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有一种防御机制叫做幽默。幽默是一种高级的防御机制,之所以高级,是因为当你把一件最痛的事、最无奈的事、最尴尬的事,说得比较幽默的时候,你也高兴别人也高兴。
升华也是一种防御机制。比如我们熟知的巴顿将军,他从小就最能打架,绝对是一个反社会的人,没有一个邻居说他好。整天打架,迟早是要进监狱的,恐怕连工作都找不到。他最后选择了军校,最后成为了一名将军。抗德战争刚结束,他就说了一句震惊全世界的话:"总统,你再给我一个任务--消灭苏联。"总统意识到这个人太可怕了,不但有了名位,还掌管了那么多军队,那么好战,肯定会出问题的。于是,把他解雇了。之所以巴顿能最终成为大家有目共睹的优秀将军,就是因为他把自己的野性升华了。他知道自己控制不住,于是将野性升华成社会能接受的方式。当然,并非每个优秀的将军都是从小好战的。
把你内心的冲动跟社会所能接受的事务完美地结合起来,你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还能最大限度地被社会所接受,这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