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第三章 心理诊断在某些领域中的应用(18)

幼儿园放学后,许多小朋友还不愿马上回家,想在游乐场多玩一会儿,父母们也只好在旁边等着。突然滑梯上,宁宁和荣荣吵起来了,"我先到!""我先到!"而且两人还推推搡搡起来,谁也不让谁先滑。别看宁宁个儿小,真把荣荣推在一边,自己一溜就先滑下来了。荣荣哪肯服输,紧随其后滑下来,一下子把他撞倒在地。宁宁被撞疼后,哇哇哭叫着,爬起来,扭转身就打荣荣。荣荣自然就和宁宁对打起来。

宁宁的妈妈看到儿子被人欺负,心里气不打一处来,冲上前去把荣荣拉开:"你这孩子,太不像话,把人家撞伤了,还要打人,真没教养!"荣荣被吓一跳:"是宁宁先推我。""看不出,这么小,你真厉害,打了人还抢嘴。"荣荣的妈妈看到一个大人数落她的孩子,好不心疼:"嘿,你这个人,怎么跟孩子一般见识。""你没长眼呐,我的孩子被撞成这样,还要打人。""你他妈的是什么好东西,玩不来就别来玩。""……"双方的父母越吵越激烈,谁也不饶谁,一个伸手,一个跺脚,两个孩子吓得站在一边发呆。此时几位老师迅速赶到现场平息了事态。两位妈妈还在怄气,可两个小家伙又一起爬上了滑梯。 

【案例分析】

双方家长应从理解孩子的情感出发,来处理两个孩子之间的纠纷。作为宁宁的妈妈,看到儿子被撞疼了,应该明白儿子的心里自然不好受,他会气愤,他想报复,且立即动手,这是孩子的自卫心理。母亲要支持孩子的这种想法,但要制止孩子攻击别人。应把自己的孩子拉到一边,安慰他说:"儿子,那孩子把你撞痛了,你现在很生气,对吗?妈妈知道你的感受,那孩子撞了你,当然不对,但你打了别人,人家也会痛的。"如果孩子得到安慰,心里平衡了,他就不会计较要如何去报复别人,且会原谅别人的过失。而荣荣的母亲知道儿子撞了别人后,首先是让他知道自己撞人是不对的,尽管别人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不能伤害人,若是无意的,也要带孩子向对方道歉:"妈妈知道是别人先推你不对,可是你接着追人,把人家撞了,那就是你的不是了。快去给人家赔礼道歉,和好了,你们还是好朋友。"这样孩子心服口服,他会高高兴兴地向人道歉。

孩子之间打打闹闹,这本是正常现象,一般情况下大人最好不必干预。让孩子在相互磨合中,促进了解,互相配合,而成为好玩伴。当然有时他们之间的冲突太大,自己无法解决时,老师或父母就应出面交涉,使孩子的火气降下来,或暂时分开,或游戏重新开始。不要打骂自己的孩子,更不可打骂别人的孩子,因这既影响孩子又伤害大人自己。 

作为父母来说,从孩子孕育的最初那刻起,就对他(她)们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和付出了最深刻的感情。"可怜天下父母心"说的就是父母对儿女的那片舐犊之情。是啊,从怀孕的准父母,再到自己的孩子出生,然后一天天地看着他(她)们成长,作为父母那种心情是多么复杂和喜悦。可是当你发现你孩子大了,不再那么听话了,什么事情都唱"对台戏",怎么办?当你忽然发现你的孩子喜欢上了网络游戏,不管你怎样打骂,他都不听,偷偷拿钱去上网,你们怎么办?当你的孩子面临高考,他们那么焦虑那么紧张,作为父母除了物质上满足他们,你们还需要做什么?……关于家庭教育的话题也是现在很热的一个焦点,因为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儿童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也和以前父母的成长环境大不一样,再加上独生子女缺乏同伴等,家庭教育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比如,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的出现,专家认为父母教养方式不当,应负较大的责任。家庭环境的影响集中在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教养方式上。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网络成瘾者父母的教养方式显现出更少的情感温暖、理解,对子女的行为过分干涉,子女有过错时严厉处罚,看不到子女的优点,一味地拒绝否定孩子的优点,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中国父母经常不把子女视为独立的个体,而将他们作为自己的私有物和附属品,从而对子女进行明显的操纵、控制和惩罚;同时,中国父母更注重通过严厉的管教培养孩子的顺从、孝敬等良好品德,更倾向于按自己的意志去培养子女。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由于在现实中得不到心理满足,就转向虚拟的世界寻找自我满足。

4.1对家庭教育的理解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作为成年人,他自己在事业上很成功,很辉煌,然而一提到他的孩子,这个成年人就仿佛"矮"了一大截似的,提不起精神。所以说无论你的事业是否成功,人到中年之后,子女的教育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