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第五章 健康性心理问题(4)

①情感上,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比较冷漠无情,无责任心,缺乏一般人违反法纪时所具有的焦虑、内疚、羞愧,所以不能吸取惩罚所带来的教训。

②行为上,从小时候开始就多有违法乱纪的行为,有一部分人还具有较高的攻击性。在行为上无计划性,受本能的愿望和情绪冲动驱使,不能够持久地从事某项事务,比如上学、工作和婚姻。性生活随便,常因为微小的事情引发冲动及暴力攻击,因为缺乏反省能力,会将一切责任归罪于他人。但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的行为表现并不一定都那么外显,在外表上他们并不都是我们想象的那种穷凶极恶的坏人,有很多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都给别人留下极好的印象,显得很有魅力,甚至有些人会做到企业家、演员等成功人士。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那种撒谎、坑人、冷酷、没有人类情感、不负责任的特点就会显露出来。

③成长经历上,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一般都有痛苦的童年经历,遭受过抛弃、虐待或者冷落,没有与父母亲建立起依恋关系。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一般采用药物治疗、精神外科治疗和心理治疗,在矫正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时候,往往会发生的情况是患者会采取"欺骗"的方式来控制治疗情境,觉得矫正对自己有利,就配合,觉得无利,就开始无理取闹。如果使用认知疗法无效,而且患者违犯了国家法律,咨询师可以将其送入少管所或者成人劳动教养机构。也可以采取厌恶疗法,当患者出现反社会行为时,给予强制性的惩罚,使其获得痛苦的体验,从而达到让其主动改正的目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一般都不会主动寻求治疗,矫正起来比较困难,而且效果一般不会很好,所以对于各种人格障碍来说,都是预防重于治疗。

【案例1】

王某,男,十九岁,半文盲,独子,因为家中几代单传,幼时父母对其极其溺爱。他小时候在家里是人人头疼的小霸王,小学只上过一年级就辍学,不管父母如何打骂,都没有再返回学校。与父母、邻居发生多次肢体和语言冲突,在冲突严重时会离家出走,一般一两天后返回。经常偷盗邻居财物,但是因为是未成年人和父母的袒护,邻居一直未曾报案。十八岁时曾经长时间离家出走一次,长达二十天,回家之后,症状有明显的改变。原因是在离家出走期间,由于身上未带钱财,被困于某大城市,在该城市中靠乞讨和睡桥洞过了半个月,饱受饥寒之苦,才体会到自己行为造成的后果,有所收敛。

【案例2】

来访者:我妈让我来接受咨询,她觉得我可能有问题。

咨询师:妈妈想让你来咨询什么问题呢?

来访者:她觉得我经常撒谎,还有经常离家出走,她帮我找了好几份工作,我也没干下去,还有,她反对我和一些男的交往。反正她看不惯我的地方可多了,我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再不来她说她不养我了。

咨询师:都在哪些情况下撒谎和离家出走呢?

来访者:就是要钱呗,家里又不是很富裕,有很多东西我想要,可是我妈她死小气,从来就舍不得给我,没办法我只好自己想办法了。

咨询师:想的什么办法?

来访者:以前小的时候从我叔叔婶婶那里说我要买学习用品,骗了一些,还偷偷拿了我舅舅舅妈家的东西卖了,也拿过邻居的东西和钱。现在是从我的那些男朋友那里弄。

咨询师:那你拿到的钱都做什么了?

来访者:出去玩啊,买吃的喝的用了。

咨询师:那你妈妈是如何处理你的这种行为的?

来访者:我妈就会打我呗,你看我这腿上,还有她打的疤呢,我都恨死她了,有时候被她打急了我就离家出走。

咨询师:去什么地方?

来访者:去我爸爸家,我爸和我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是我妈先有外遇的,不要脸,我老这么骂她,她差点没把我给打死,要不是我现在打不过她……

咨询师:那你为什么没有和爸爸一起住呢?

来访者:我爸更穷,跟他一起我什么都没有,没钱干吗要跟他在一起啊?他们俩都不是好东西,从小到大我净看他们打架了。

1.1.2.3自恋型人格障碍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有一点爱臭美,或者为了给予自己鼓励,会站在镜子前对自己说:哎呀,我长得可真漂亮(帅)啊。可是绝对没有一个人会像古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纳喀索斯,因为美貌举世无双,无意中在水中发现了自己的倒影,一见倾心,再也无法注意到其他人和事,在水边一直看着倒影不肯离去,郁郁而终。倘若爱自己爱成这样,认为自己的美貌、才学是世界上举世无双,无与伦比的,人人都该拜倒在脚下,我们便会称之为纳喀索斯,也就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