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咨询师:你已经给我讲了你做过的很多事情了,在我看来,你做的都是,从逻辑上讲,应该做的事情。你做的都是合理的事情,这谁都能看出来。你努力地想,努力地做。你探索问题的各个方面。现在你来找我做治疗……这也是一种努力。既然你找到我,我就要为你工作。所以我有责任指出:"这没什么用,嗯?!"
来访者:啊?什么意思?
咨询师:换个说法,就是:就算弄明白了也没用。
来访者:还是没懂。
咨询师:还是没懂。也许永远不会懂?如果整件事情本身就是个圈套局,你感觉怎样?
来访者:圈套?
咨询师:对啊,要是在其他方面,你这么努力,你不早就成功得一塌糊涂了?你难道不是这样认为的吗,以你的经验?你越是与坏情绪和烦人的想法奋争,你就越想干掉它们,就会变得越困难。它们好像对有意的控制没什么反应。结果是,这些害怕没有变少,反倒更多了。
来访者:我不知道怎么干掉它们。我希望你能帮我。我应该如何干掉它们?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咨询师:这些问题很重要,因为这显示发生了什么,但我们先不要开始这个问题。让我们直接从你所知道的开始。你感到进退维谷。
来访者:对极了。
咨询师:下面要做什么并不清楚,但是好像没有出路。
来访者:没错。
咨询师:那我现在说:"你被困住了。没有出路。"……在你努力的系统中,只有一件事情会发生:其一直都在发生。考虑那是种可能……看,你知道其并没起作用。现在让我们想想其没起作用的可能性。并不是你不够聪明,也不是你不够努力。这是一个局。一个陷阱。你陷进去了。
来访者:那我没有希望了。我应该放弃。那我干吗要来这里?
咨询师:我不知道。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没有起作用。不论如何,我并没有说你没有希望,我说的是这个没有希望。说的是一直在进行的整件事情。这种挣扎是没有希望的。是的,如果挣扎是无望的,那就该放弃挣扎。
来访者:那么我应该做什么?
咨询师:好……让我们先从这里开始。如果整件事是个骗局,是个陷阱。我们需要开放自己,面对事实,这样就会有不一样的事情发生。你来这里期望我会有某种办法。你一直在寻找办法,并且认为也许我会有。但也许这些所谓的办法正是问题的一部分。检查看看是不是这样--也许对于你不是这样的,但是只需看看是否这样:其实你并不相信有什么办法。如果我再抛出一个聪明的点子,你的部分意识会想:"哦,是的。当然。对。"你的直接经验说这是没有希望的。你的心里说:"当然,有办法的。一定会有办法的。"这里我问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会相信什么--是想法还是经验?
又一次治疗,咨询师处理病人的无望感:
来访者:听你这么说,我再也好不起来了。那我干吗来看你?
咨询师:我的目标不是帮你赢得挣扎。但那并不意味你没有希望了,也不意味你好不起来了。事实上,我的目标在于帮你把生活运转起来。如果你愿意面对你一直在逃离的这些怪物,那我百分之百地相信能帮到你。
来访者:如果运转(我的)生活那么容易,为什么我做不到呢?
咨询师:我从没说过容易。这很难。不是难在需要努力上--而是很难处理。这是个危险的陷阱--能逮住我们所有人。看,事情对我来说很清楚,如果你知道要做什么,早就做了。我根本不相信你有问题,不相信你是离奇的、反常的,不相信你在自我破坏。你已经做得绝对是最好的了。你拥有所需要的一切,这能让你离开这里,去过充满活力的、具有责任感的、有意义的生活。我们要做的正是从这里开始--从你这里开始。你看看,你会发现你的经验是否没有告诉你,你被似乎不可能赢得的挣扎给困住了。你愿意信任经验吗?让其影响你?然后离开这里?那是你的生活在邀请你。
【案例分析】
咨询师开始的语气非常的温和,让来访者感觉到咨询师对于自己所做的一切是理解的,是合情合理的。这让来访者没有受到太快、太直接、太强的质问。最后咨询师还是用温柔的方式转折,开始工作。当然,仅从字面上是看不出来温柔还是强硬的,这和不同的咨询师的语气有关,所以不是照着书本的内容说话就可以做一个好的咨询师的。
咨询师几近武断地判断了来访者的情况。咨询师成功地激发了来访者的无望感。咨询师将来访者的无望从自身转移到方法上,好像把人投入深渊,又从中往外捞。难道这就是创造性无望的实质,可是目的是什么?好像在带着别人坐过山车一样,把其情绪调动到最高,才开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