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第三章 心理诊断在某些领域中的应用(23)

咨询师:你们好!你上几年级了?(咨询师注视着儿子)

儿子刚刚要开口,母亲比较柔和地替他回答:小学五年级。

儿子也重复了一下:五年级。

父亲眉头紧锁:这不都快上初中了。

父亲叹了口气:唉,就是不听话。

母亲下意识搂了搂儿子。

儿子低下了头。

咨询师微笑着,环视了全家人问:怎么不听话?可以谈谈吗?

父亲指了指儿子:以前都挺好的。这个学期以来数学很差,我被他的数学老师叫到学校三次了,成绩一次比一次差,这次倒数第一。这不,回去又发现他在贪玩,气得我就去打他。他就跑,结果我去追他,磕倒了,我肋骨还磕伤了,上了医院,花钱不说,还耽误我的事情。

母亲在父亲诉说的过程中,目光没有离开过儿子。

儿子在父亲的诉说过程中,眉头多次皱起来。

咨询师问:还有什么其他不听话的地方吗?

母亲没有说什么,摸了摸儿子的肩膀。

父亲:还偷着打游戏。有时我从厂里回来,发现门被从里面反锁,叫了很长时间,他才打开门,我看不对,问他是不是在打游戏。他自己倒先发火,冲我大嚷大叫说没有。我感觉他不像小时候那样听话了。

咨询师建议:你们俩先到隔壁的房间休息一下,我想单独和小孩谈谈。

父亲和母亲离开后,儿子仍是沉默,抬头看着咨询师。

咨询师注视着儿子,微笑:我们谈谈可以吗?

儿子点点头:嗯!

咨询师:你喜欢玩游戏吗?

儿子:喜欢。

咨询师:你喜欢玩游戏,有没有告诉过爸爸妈妈?

儿子:没有。

咨询师:为什么没有?

儿子:他们肯定不会让我玩的。

咨询师:为什么他们肯定不会让你玩?他们这样说过吗?

儿子:他们没有对我直接说过,但是电视上演过上网打游戏的小孩,他们就在一旁指责那些小孩。他们肯定也不会让我玩的。

咨询师:那好,你喜欢玩,但是你觉得你爸妈不会让你玩,那你是怎么解决的?

儿子:那就不要去玩。

咨询师:如果你很想很想玩,怎么办?

儿子:还是不要玩。

咨询师:要是自己都控制不了?怎么办?

儿子:强制自己。

咨询师:连强制自己都不行了呢?

儿子沉默了,睁大眼睛注视着咨询师。

咨询师轻轻说:偷着玩,趁爸爸妈妈不在家里的时候,对吗?

儿子点了点头。

咨询师:那你偷着玩的时候,害怕被发现吗?

儿子:害怕,还有些恐惧。

咨询师:那你玩得开心吗?

儿子:不开心。

咨询师:那这样,我们一起想,你喜欢玩游戏,大部分在你这个年龄阶段的男孩子都喜欢玩,是吗?

儿子:是的。

咨询师:你觉得你多长时间玩一次比较好?

儿子盯着咨询师,不出声。

咨询师:一个星期玩一个小时,可以吗?

儿子摇摇头,疑惑的表情。

咨询师:两个星期一小时?

儿子摇摇头,表情舒缓些。

咨询师:一个月一小时?

儿子点点头。

咨询师:我明白了,你想一个月之内玩一个小时的电子游戏机,你觉得这个要求,爸爸妈妈会接受吗?

儿子摇了摇头。

咨询师:你试着问问他们,看他们同意不同意。

儿子:不行,他们不会同意的。

咨询师:是你觉得他们不会同意,你试一试,愿意吗?

儿子摇了摇头。

咨询师停顿了一下,笑着:我们先放一放这个话题,我现在感兴趣的是想问问你喜欢数学吗?

儿子摇了摇头:不喜欢。

咨询师:从来就不喜欢数学吗?

儿子:不是,以前还喜欢,现在不喜欢了。

咨询师:现在不喜欢了,是吗?

儿子:嗯。

咨询师:为什么?现在发生了什么让你不喜欢数学的事情吗?

儿子:嗯。

咨询师:是什么?可以告诉我吗?(目光注视着儿子)

儿子低下头,又抬起:有次我数学考试没有及格,才考了四十几分,数学老师把我叫到讲台上,说:"以后你就照着这个分数考就行了。"

咨询师:是吗?他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这样说的吗?

儿子点了点头,眼里有了泪光。

咨询师:当时你有什么感受?

儿子:我很恨他!真恨他!

咨询师:还有什么?

儿子:我觉得太丢脸了,不知道其他同学以后会怎么想。

咨询师:后面这个数学老师有什么其他举动?

儿子:他告诉了我爸,说我成绩差,叫我爸去学校三次,我爸回来就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