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创新的出现和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互联网所发挥的作用就是使企业能够把各种创新融合在一起,增强其实力,拓展其市场范围。换句话说,网络只是使酝酿了几十年的供应链革命的诸多要素简单地结合在一起了。
事实上,长尾和无限货架空间的真正起源要追溯到19世纪末期和全球第一批大型中央仓库出现-那个时候,在从芝加哥开始的美国中西部铁路线枢纽中心附近的工业区中,矗立着一座座巨大的建筑物。在这些巨大建筑物的钢制屋顶下,一层层木质货台上摆放着数不清的货物,当下时兴的大规模生产为大宗采购提供了保证。一个使消费者可无限选择、容易买到所需商品的时代到来了。铁路运输网络把这些五花八门的产品送往各地,改变了美国的经济和文化。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第一个向美国消费者展示铁路运输网络意义的人是一个明尼苏达州北红杉地区的铁路代理商,他的名字叫理查德·西尔斯。1886年,一箱手表从芝加哥的一个珠宝商那里被错误地运给了北红杉地区的一个商人,这个商人并不想购买这些手表,于是西尔斯就将这些表全部买下来,然后转售给铁路沿线其他车站的代理商,这项业务让西尔斯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从此,他开始采购更多的手表,并且开办了一家手表经销公司。
到了1887年,西尔斯就把他的公司搬到了芝加哥,并在《芝加哥每日新闻》(Chicago Daily News)上刊登了一则广告,招聘手表维修人员。(西尔斯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把因质量问题而退回来的有缺陷的手表当做废品处理。)埃尔瓦·C·罗巴克加盟他的公司。6年后,这两个合作伙伴成立了西尔斯-罗巴克公司(Sears, Roebuck and Co.),他们采用商品分类目录①的形式销售手表,把手表邮寄到乡村的农民手里,而这些农民过去买东西时常被当地的普通商店和很多中间人索要高价。
从公司的历史来看,西尔斯-罗巴克公司的承诺非常简单:“基于批量采购、铁路系统、邮局,以及后来的乡村免费投递和包裹邮寄,该公司提供一种令人满意的选择,代替了乡村的高价商店”。
始于经营手表的销售模式迅速被用于推销乡村家庭和企业所需要的每一样东西。西尔斯-罗巴克公司把商品分类目录送到农民手里,这些带有浓郁的民间文化和民俗特点的宣传册都是西尔斯自己编写的,而且为了满足顾客的订单需求,公司在芝加哥建起了一座又一座更大的仓库。最后,两个合作伙伴在芝加哥西部投资建造了一个占地40英亩、价值500万美元的邮购工厂和办公大楼。1906年开始营业时,厂房面积超过了300万平方英尺,邮购工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用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