匮乏世界、丰饶世界与80/20法则的灭亡(6)

第二个条柱中的收益数据反映了幂律分布的自然结果。最好的2%的产品仍然占据了不成比例的销售份额,但这里的比例是50%。接下来的8%的产品占据了另外25%的销售额。剩余的90%的产品占据了最后25%的销售额。(尽管这只是个假想的例子,但这些数据与来自Rhapsody和Netflix的实际数据非常相近。)

但长尾经济学的真正闪光点在于第三个条柱:利润。由于存货成本极低,非热门产品在长尾市场中的利润可能远超过传统的砖块和水泥市场。

以DVD为例。下图大致反映了一个沃尔玛一类的传统零售商的DVD经济学:

你可以看到,现在的新DVD生意相当难做。电影公司的DVD要价在17美元~19美元左右,而“大盒子”(big box)零售商们(沃尔玛、BestBuy等)在前一两个星期内只能标价15美元~17美元,平均每盘DVD损失2美元左右。(这还没有考虑管理费用,实际损失更大。)

图8-4?DVD零售经济学

大约一个月之后,DVD批发价(分销商对商店的要价)的下降速度开始快于零售价(商店的标价),销售DVD渐渐变得有利可图了。但几乎有80%的销售额是由发行历史不超过两个月的DVD贡献的,而它们的利润率还不算高。商场为什么要以这么低的价格销售新DVD?原因很简单:至少对大盒子零售商们来说,这些新DVD属于廉价诱饵,全是为了吸引顾客们购买DVD区的其他影片或商场其他区域的产品,这些东西的利润就比较高了。DVD分销商们也鼓励这种做法,他们允许商场退还卖不掉的新DVD,大大降低了零售商们的经营风险。

问题是,尽管这样的策略对产品种类较多的大盒子零售商们来说是有意义的,但它也为其他所有商家设定了一个价格标准,包括百视达这样的DVD专卖店。所以,大盒子零售商们实际上压低了整个行业的新DVD销售利润,把曲线头部的经济学变得更加严酷了。难怪百视达正在困境中挣扎。

但是,如果你能让需求向长尾深处转移,创造一个不太依赖于新产品的市场,你的利润水平就会飞跃一步。你在上图中已经看到,发行历史越长,销售利润越高。这就是长尾的优势所在-它们有摆放老DVD的货架空间。这也是推荐系统和其他过滤器对长尾市场的重要性所在。聪明的零售商们正在鼓励人们从大热门世界(高采购成本)转向利基世界(低采购成本),完全有能力戏剧性地提高零售业的经济效率。顺便说一句,这就是Netflix的做法:它的新影片采购量往往低于市场所需(尽管缺货和延误也惹恼了一些顾客,制造了不少矛盾),因为这有助于它保持自己的利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