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邮购分类目录到虚拟购物车(6)

这种时间调度系统提高了邮购的效率,使得芝加哥邮购工厂的业务处理能力高达过去的10倍之多。在很短的时间内,该系统便以商业界 “第七大奇观”而闻名于世。据说亨利·福特曾经参观过芝加哥邮购工厂,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其高效的组装线技术。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福特自己的组装生产线,最终促使西尔斯采取了下一步措施-逐步建立了很多商场。有了物美价廉的汽车和四通八达的现代化道路,西尔斯的农村用户已经不再局限于分类目录购物。与此同时,美国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开始了,从前居住在农村的消费者纷纷离开家园,涌进城市,进入工厂工作。1900年,美国的农村人口仍然多于城市人口。然而到了1920年,美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

城市消费者更愿意在商店购物,而不喜欢分类目录购物。1925年,西尔斯在芝加哥的邮购工厂开了一家商店,这一尝试立即获得了成功。到了那一年年底,西尔斯又开设了7家零售商店,其中有4家商店就在邮购工厂内。截至1927年年底,西尔斯已经开设27家商店。丰富的选择和低廉的价格吸引着每一个人,西尔斯为邮购业务开发的高效供应链,也让公司在零售店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选择(这为沃尔玛模式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无穷无尽的选择令美国消费者着迷,超市以低价位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他们倡导的是规模经济(商店越大,效率就越高),要理解这种观念,你只需对比一下传统零售商店和超市的价格标签。这种观念能持续多久呢?

助长尾巴

食品是下一个有待开发的领域。第一家食品自选超市是金库伦商店(King Kullen store)。金库伦商店位于纽约皇后区,于1930年8月4日正式营业,当时正值大萧条最为严重的时期。与今天的廉价仓储式商店相比,金库伦商店出售的商品超过1 000种,促进了食品零售业的发展,开创了食品零售业的一个新纪元。就像西尔斯一样,金库伦商店提供了更多种类的商品、更低的价位,满足了消费者一站式购物的需求,同时为客户提供了直接从货架上选择产品的机会。

与以前杂货商时代的那种每日一次的膳食采购不同的是,随着自助购物的推出和商品种类的增加,人们需要把每周一次的食品大采购所买来的东西搬运和储存起来。超市早期的成功秘诀就是超市提供了购物车(首次推出的时间是1937年),后来人们有了小汽车,有了免费的停车场,家里和超市里也都有了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