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析 点 评

以上两名研究生的不同经历,充分说明了适当的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的成才具有积极意义。郁菲的成功并不意外,是她朝着目标脚踏实地努力的结果,也是她合理规划意料中的结果。“毕不了业的研究生”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树立大学生涯规划的观念,没有掌握大学生涯规划的方法;不清楚大学期间的任务和环境与工作后有非常大的不同,大学期间的生涯规划与毕业后的生涯规划在内容上也就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基于终生视野进行规划

大学期间的生涯规划期限只有区区四年的时间,但如果我们的视野仅局限于这四年时间,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正确地认识这四年的真正任务是什么,最多只能根据一般性的认识,当一个批量生产下的“好”学生,一个没有未来目标、没有个性特点、没有独特知识结构的“好”学生。大学生应该用终生视野来规划大学四年的生活,把大学阶段作为终生生涯发展的一个阶段来看待,明确大学阶段在个性化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然后再对大学四年进行规划。

认真进行生涯探索,充分利用生涯探索结果

了解自我和了解环境(机会)是生涯规划的两大基础,这如同孙子兵法中所说的“知己”和“知彼”,因此包括大学期间在内的生涯规划制定都必须认真地进行生涯探索,在大一生涯探索的基础上,大学生可以初步选定职业方向,从第二年开始,个性化的大学生活就要围绕这个职业方向展开了:根据选定的职业确定辅修专业和选修课;根据选定的职业确定个性化的实践项目;根据选定的职业确定考取什么证书;根据选定的职业确定自学的知识内容;根据选定的职业确定参加什么样的商业培训;根据选定的职业去收集就业单位的信息;根据选定的职业进行求职。

结合大学教育规律和本校教务安排

与大学毕业后的生涯规划不同,在制定大学期间生涯规划的时候,必须充分认识并运用大学教育的基本规律。高等教育历经数百年的探索,在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日趋合理,因此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生涯规划的制定要认真运用大学教育的基本规律,根据各高校具体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进度来进行设计。大学生在第一个阶段必须制定公共课和基础课的学习计划;在第二个阶段则要制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计划;在第三和第四个阶段则必须制定实践课程的学习计划。

分阶段进行规划

根据前面的介绍,大学四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对独特的任务,因此大学期间的生涯规划不能太笼统,而应该根据四个阶段的不同任务,制定分阶段的生涯规划,从而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