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决策篇(2)

案 例

案例1:难以抉择的生涯

当我在大学的前两年里带着成功的自信轻松地完成了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之时,并没有预料到我会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面临着整个大学也是整个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次选择。这个选择是由人生和命运带来的,选择保研还是考研理所当然地成了摆在我这个大三学生面前的艰难抉择,我不敢轻易做出自己的判断,因为家庭包袱的沉重和人生的残酷让我顾虑重重。

我是农家孩子,家里四口人就靠几亩地过活,生活不宽裕,弟弟在念初中,为了我上学爸妈欠了许多债。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终于如愿以偿,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于是我靠着国家助学贷款,开始了我那洒满阳光与鲜花的大学生活。我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爸妈没有多少文化,但是我相信自己能够靠双手养活自己,养活爹娘,我也坚信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轨迹。凭着这些想法,我每天刻苦学习,早出晚归,一日也不肯放松。为了能够更好地拓展自己的综合素质,我积极竞选学生干部,组织参与各种活动。经过两年的大学生活,我不但获得许多荣誉,还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这使我得到了从来未曾体验过的自信以及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

在大学走完两年人生路的我,转眼间,成了大三学长,不得不挥别象牙塔的安宁,面对残酷的现实,打点下一段旅程的行囊。

这些年,高校扩招,就业形势严峻,好多同学为了积攒决战职场的砝码,都选择了考研或者留学。

尽管家里穷,但爸妈不想耽误孩子的前程,也建议我读研究生,以便寻找一个更好的职业起点。暑假爸爸送我到村口,临别前拍着我的肩膀说:“娃啊!咱们乡下人穷惯了,没文化,你是咱们村第一个大学生,全村人都看着你哪。你尽管往高了念,家里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你凑足了学费。到了那边,别苦了自己,买点儿好的补补身子,别老惦记给家里省钱。”我打断爸爸的唠叨,向他挥挥双手,走上了去往车站的路,可是爸爸的那些话,却总是在我的耳畔回响。妈妈为了我上学,尽管腰不好,还帮人家做些活计,赚些小钱。为了给我凑学费,弟弟前年辍了学,去深圳打工,贴补家用。在大学学了两年的我,尽管日记里写满了许多鲜花和快乐,却由于在大一、大二时没有进行具体的大学生涯规划,前两年的学习成绩并不是十分突出。如果保研的话,很有可能只能保本校的研究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当然希望自己下一段的人生蓝图能在更高的平台上铺展,但自己的成绩又不尽如人意,一下子成了保研的边缘群体。如果考研的话,“一将功成万骨枯”,经历过高考的我,一回忆起那时的艰辛,就倒吸一口寒气啊!况且,家里为了我上学,东挪西借,已经是债台高筑。我如果考不上公费的研究生,无疑给本已沉重的家庭经济带来更大的负担。

站在人生岔口的我,不得不做一次痛苦而艰难的抉择。

就这样,在选择的踌躇与思想的挣扎中,我挨过了大三最初的一段岁月。父亲临行前的叮咛,弟弟从深圳寄来的一张张揉皱的钞票,母亲在田间拄着腰劳作的依稀身影,写满日记本上的一簇簇鲜花与快乐,还有绵亘在面前隐约可见又触手难及的飘渺前程,万般愁绪纠结一起,追逐着我不堪重负的疲惫心灵。

有时候路过招聘会的门口,真想放弃读研究生去找份工作。我也想通过看一些职业指导的书籍,给自己找一些启迪,可是只是一时起兴,三分钟热度,难以坚持下去。学习状态因此受了很大的影响,逐渐失去了自己原有的学习优势,心里更加忐忑不安。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能摆脱目前的心理煎熬,重新振作,我实在是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