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准备篇(2)

案例1:残缺的大学人生

夏雪霏(系化名)是某重点大学的大四学生,父母是双职工,尽管家里不是大富大贵,但是她作为家中的独女,仍被父母捧为掌上明珠,对她期望很高。爸妈从小就告诉她要好好学习,雪霏也没有辜负父母的希望,在学习上,从不让父母操心。从小学到高中,雪霏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除了有些不爱说话,一直是老师眼中的“乖乖女”。雪霏高考时以高分考入重点大学,但是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并没有给不爱说话的雪霏带来更多的快乐。

在夏雪霏18年的生命词典里,找不到与学习无关的词汇,因为在爸妈眼中,学习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在老师眼中,成绩好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而雪霏也相信爸妈和老师的话,就像相信成绩单上的分数一样。

为了成为爸妈眼中的好孩子,雪霏从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每天的课外时间都是在图书馆与自习室中度过,坐累了就站一会儿,站累了再坐一会儿。有心人,天不负,雪霏就在这一坐一站之间,连续三年蝉联年级专业成绩的一个又一个第一。但是同学们眼中的夏雪霏,除了绝无仅有的连续第一,却是不食人间烟火、孤僻、敏感、与世无争的代名词。她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也不想承担学生工作,甚至很少和同宿舍的室友打招呼,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过了很久,雪霏不但没有一个朋友,甚至很少有同学和她交往了。

沉默寡言的夏雪霏,尽管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但是孤独十几载的她并没有把这种状况看得很严重。因为在夏雪霏的心中,她对于快乐与幸福有着另一种理想的解释。

雪霏的态度,并没有能够阻止对于她来说十分惨痛的一次经历。

在一次三好学生评比中,雪霏凭借自身毋庸置疑的优秀成绩,作为候选人参加评选,然而由于她很少与班上同学交流,班上竟没有一人投票给她。她带着难解的困惑落选了……但是这个巨大的打击并没有能够使雪霏走出原有的生活模式,她依然故我地把自己埋在漫天书海之中,而离她的同学们越来越远。同学们眼中的雪霏也越来越沉默寡言。爸妈因为女儿成绩好,又是重点大学的高材生,在亲戚朋友面前脸上光彩许多,对于女儿的沉默寡言没有在意,认为女孩子就该端庄矜持,少说话。

时光如箭,岁月如梭。漫长的大学四年,就这样被雪霏一页一页地翻过。回首过往,雪霏的大学青春,除了一次失败的落选,其余都是一个个第一!还有爸妈看到成绩单后,溢于言表的喜悦与装满期待的微笑。

载着夏雪霏的时空列车终于驶入了大四,无论是快乐的同学,还是沉默寡言的雪霏,又一次被推上了命运的转盘,不得不选择自己下一段人生的方向。有的同学步入职场,有的同学重回考场,为了下一个人生的辉煌,开始了新的奋斗。

以夏雪霏优异的成绩,保送研究生本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可是沉默寡言的雪霏反而整日愁眉苦脸,无论老师、同学还是爸妈都不知道这个一向无往不克的孩子被什么困难纠结至此。爸妈打电话有时旁敲侧击地加以探问,可是却没有找到所谓的答案。后来,雪霏的一个室友在和老师谈心时道出了个中玄妙。

原来夏雪霏成绩虽然优异,可要是想保送校外研究生必须有教授推荐,一向沉默寡言的雪霏,这下子可犯了难。因为她平时除了听课之外,很少和教授接触,性格内向的她更不知道在教授面前,应该如何表达她的请求。老师得知雪霏的难处,向教授说明了雪霏的情况。可是教授对于雪霏一点儿印象也没有,仔细看了一下夏雪霏的档案,扫过那一个个不容忽略的数字,教授边看边感叹“学习这么好的孩子,却不会自我表达,实在是可惜了!”最终雪霏还是在老师和教授的热心帮助下,顺利获得了保送外校研究生的资格。

可是这次顺利保送的愉快,并没有在雪霏的脸上盘踞太久。很快,新的愁云再次纠结于雪霏的心头。雪霏虽然获得了保送研究生的资格,但是向来沉默寡言的她由于三年来很少和同学交流,逐渐发现自己面对陌生人时难以开口,害怕和别人说话,更害怕面试。一想到外校研究生的面试,雪霏就不寒而栗。

夏雪霏能否抵达梦想的彼岸?能否跨越人生旅途的藩篱?老师、家长、同学都为她的未来捏了一把冷汗,雪霏也感到自己通向梦想的大门似乎会在这一刻轰然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