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说:“人之生也,不能无群。”夏雪霏残缺的大学生涯,社交能力的缺失是关键因素,由于她在大学缺乏与同学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以致表达能力十分欠缺,不敢面对陌生人,害怕和别人说话,最终出现“通向梦想的大门似乎会在这一刻轰然关上”的困境。“高材生的寂寞与苦恼”其实也是自己孤芳自赏、自视清高、不善合作造成的。拿破仑·希尔指出,合作产生力量,分裂就会退步。一个人如果过于注重自我,最终将被别人鄙视,而且招人厌恶,永远也无法找到一个可以容纳自己的世界。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更是今后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个案主人公要想达成自己的梦想,实现生涯成功,必须在人际关系、个性优化、职业品质塑造方面进行积极的改变和训练。
识别并克服人际交往障碍
两个个案的主人公在人际交往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我中心”的行为,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只关心自己的得失,而不考虑别人的兴趣和利益,完全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识和解决问题。克服的办法有以下几点。
1. 学会真诚待人 真诚待人是人际交往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保证,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才能相互理解、接纳、信任,才能团结相处。
2. 学会认真聆听并积极主动地参与交流 大自然赋予人一个舌头和两只耳朵,为的是让我们先学会听再学会说。
3. 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在与别人的交往中了解自己的缺点所在,正确的自我评价是自信而确切地判断你的全部思想和感情的能力。
4. 学会体谅别人,赞扬对方的长处,向对方学习 赞扬是一种用语言和体态语言来表达对人的理解、欣赏、关注、肯定、接纳、鼓励、帮助的交往技巧。
把握处世技巧,拓展人际关系
凡社交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均能在合适的场景使用一定的交际技巧,这是深入交往与持续交往的增效剂。
1. 把握分寸,积极有度 每个人都有不可随意步入的心理敏感区,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是如此。所以,正确的人际交往必须把握好度:一是交往的广度要适当,既不能过广,过于分散精力,也不能过窄,形成排他性;二是交往的深度要适当,对交往对象有的浅交,有的深交;三是交往的频率要适当,即便是好朋友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双方才有新鲜感、愉悦感;四是在人际交往中要把握分寸和尺度,说话要有分寸,莫提非分要求,力求自己的言谈举止文明规范,合情合理。
2. 善解人意,角色换位 人际交往中的摩擦和冲突常使大学生耿耿于怀、心情烦躁,只有换位才会给你更广阔的视野、更宽容的心态、更平和的心境。所谓“角色换位”,也就是常说的“将心比心”、“感同身受”,即走出自我中心,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
3. 整饰自己,展示魅力 所谓整饰自己是指交往中的个体以适当而得体的语言或行为来表现自己,以获得他人对自己好印象的过程,这是一种社交技巧。通过整饰自己,就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社交魅力,获得别人的赞美,满足自尊的需要,保持人际关系的协调。每个大学生都要学会整饰自己,展示魅力。
优化自己的个性
1. 改正错误偏差 改变自己不正确的认知,多参加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充分体验和感受生活;多看些进步的书籍和伟人、哲人传记,看看他们的成功史和为人处世之道。
2. 不要总用不信任的眼光去看待别人 相信他人是成功的基础,每个成功人士身边总有一大群帮助他的人。因此,大学生要正确地看待别人,看待我们共同生活的社会。
3. 尝试着帮助别人,从中体验乐趣 主动去帮助别人,帮助别人能体现你的价值,给你带来快乐,使你对人的看法和态度也随之改变,从而有利于性格的改善。
4. 有意识地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改造 自觉地确立个性锻炼的目标,不断进行自我改造,完善自己的个性特征。
5. 培养积极情绪 乐观地生活,胸怀开朗,始终保持愉快的生活体验。
6. 与人和谐相处 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互谅、互让,善意地评价人,热情地帮助人,助人为乐,努力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7. 加强修养训练 提高文化水平,加强道德修养,积极进行个性优化训练。
8.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善于正确自我评估,辩证地对待自己的优缺点,取人长,补己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