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决策篇(5)

案例3:徘徊在现实与梦想之间

“我要执著于我的梦”

两年前,距高考只有五天,烦闷时,我抱起一本小说,是林白的《子弹穿越苹果》。曾经,我有一次失败的高考,被H大学的一个听起来很美的专业录取—戏剧影视文学。我对它全然不了解,选择它只是因为它美丽的名字。戏剧影视文学,我以后写的剧本也会拍成电影、电视么?是不是进了大学后会看成千上万部电影呢?林白不也是在广西电影厂工作了很多年,看电影看得想吐,最后成为一名有才气的女作家了么?我的白日梦正做得如痴如醉时,家人强烈反对的声音却将我惊醒,他们要求我再复读一次。

第二次高考后,我如愿以偿被现今的某大学录取,我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违抗了家人的意愿,第一志愿选择的就是汉语言文学这个较冷门的专业。我好静,性格内向,喜欢看书。闲暇时,会在纸上涂鸦构思小说。五彩缤纷的小说世界常常让我流连忘返,我会因为看文学著作而废寝忘食。由于初高中接触的文学书籍非常有限,我特别向往大学的图书馆,一想到那些数不清的好书,我会兴奋得睡不着觉。一个学中文的大学生对我说的话更是让我坚信了自己的选择。他说:“学中文专业,最大的好处就是上课看小说老师不会管。”虽然这句话至今并未被我验证为真理,但它在当时确实是鼓励我这只小船航行的帆。

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让我迷茫

入校后我才深刻感受到梦想与现实的距离。由于教学体制的改革,我所学的专业在大一根本就不开设专业课,这对于我来说就是当头棒喝。当得知要学代数、会计、经济等这些让我头疼的学科时,我一下子就蔫了,尽管有不少师兄师姐安慰我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缓冲时机、可以扩大知识面等,我仍是觉得自己一年的光阴会被耽搁许多,一腔热血灰飞湮灭。听着隔壁某大学和我同级的中文系的朋友唾沫四溅地说着他们所开设的专业课程,我嫉妒得眼红,恨不得立马转学。我们学校中文专业的学习气氛不浓,再加上同学们的抱怨,我一下子看不到未来了。开学那段时间,我一直比较低沉,常常是抱一本叔本华或林语堂的书歪坐在床上看,和周围的同学形成强烈的对比。他们热衷于干部的竞选、活动的组织,他们的生活总是那么忙碌充实,很快便步入了正轨,这些让我焦急、迷茫。

有人说,中文是万金油,哪里都可以用。也许正因为如此,学中文的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到学的东西多而不实用。很多人都质疑:别人学的是技术,将来可用来端饭碗,我们学到了什么呢?也许因为这样,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选择,我们才会更容易迷失。

加上在学校里每个人都在讨论就业的问题,个个谈到如今当一个文学青年实在没有什么发展空间,金钱社会金钱至上,个个羡慕经济学科专业同学的金饭碗,这个浮躁的环境让我再次动摇了。

我在徘徊反复中探寻梦想与现实的切合点

由于性格的原因,我不太爱参加活动,在我看来,把参加活动的时间用来翻几页喜欢的书,会更有价值。我就在这样的状态中挣扎了很久,直到一次班会。那次班会上,我们的班导谈起他自己的求学经历,他说他毕业于某某大学的中文系,后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他非常爱看书,即使是在参加工作后,也坚持每个月看100万字左右,他一再强调文学院学生读原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班会结束后,我激动不已,想了很久。班导的爱好和我如此相像,为什么我要被周围的环境所迷惑而放弃自己的选择呢?条条大路通罗马,也许跟班导一样,考研,便是我的最佳选择。想至此,我便豁然开朗,自此以后,在没有开设任何专业课的情况下,我更加孜孜不倦,勤奋翻阅文学名著。一年下来,我几乎熟悉了中国当代所有作家及其作品的风格和流派等。

时间在悄悄地流逝,大一的我在无数个平淡的日子里度过,周围的同学们也在潜移默化地变化着。有的培养了出色的工作能力,有的学习成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的工作、学习双丰收。我们班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女生,成绩并不是特别突出,但她的理想竟然是去印度教书,她要考对外汉语的研究生,所以在大一时期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学英语上,同时,她也在不断努力提高她的普通话水平,普通话水平测试考过了二级,她还要再考直到拿到一级证书。她说,到了大二开专业课后,她更要好好学习专业,为将来考研和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他们都将自己的爱好、特长与专业协调发展,在纷繁的大学世界里为自己找到了立足点;而我……

我的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我就这样再次被周围的环境所困惑,看了一年的书,又有什么用?那么多不看书的文学院学生,不是照样当协会会长、当年级干部拿奖学金么?他们不也是照样雄心壮志,对未来把握十足么?我心里特别不平衡,狠狠地把书扔掉,又一次陷入迷茫。

慢慢地,我开始寻找锻炼的机会。很快,我便加入了学校的一个媒体,尝试着做一些策划和编辑,发表了一些文章,拿过一些奖。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寝室的姐妹们又开始了对未来畅想的卧谈,她们问我:“阿芸,这次你该有目标了吧,毕业了会进媒体,到报刊杂志社工作吧?”这句话却问得我一时语塞。仔细想想,一开始我进入学校媒体,只是想调整自己的状态,目标并不十分明确,更不用说以后会找这样的工作。但是……去媒体工作也未尝不可啊,于是我向一位在报社实习,最终又放弃在报社工作的师姐打听情况。她说僧多粥少,媒体的门槛又高,没有一定关系、背景和能力的人哪里容易进去呢。她的话也许是一面之词,但在将自己的情况仔细分析一遍之后,我还是失望地发现自己确实没有很强的优势。相比而言,我更喜欢纯文学,既然已经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在纯文学上面,为何又半途而废呢?我是绝对不能放弃对原著的阅读啊!于是,我又赶紧捡起了曾经丢掉的书本……当然,编辑的工作实践能调节自己的枯燥生活,又能学以致用,我同样不会放弃,打算在今年报名参加网络编辑的培训,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不知道这样行不行,如果以后两者有冲突,我迫不得已要二选其一,我或许会选择前者,毕竟坚持了最久的东西我不应该轻易放弃!

毕竟还在大二,未来虽然可以设想却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我没有勇气将一条路走到尽头,就只好尽可能地多铺设大路,谁能料到以后我还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呢?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茫雾中,我千辛万苦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目标,也许正如王国维所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但我却始终不知道我冥冥中一直所坚持的文学梦会不会偏离我的轨道,那样的目标又距我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