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的要素和内容
1. 生涯规划的五大要素
生涯规划有五大要素,包括:知己、知彼、抉择、目标、行动。
所谓知己,就是了解自己的各个方面,包括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个性、性格以及父母的管教态度、学校与社会教育对个人产生的影响等。
所谓知彼,就是探索外在的世界,包括行业(职业)的特性、所需的能力、就业渠道、工作内容、工作发展前景、薪资待遇等。
所谓抉择,包括抉择技巧、抉择风格,以及抉择可能面临的冲突、阻力、助力等。抉择之后是为自己制定目标,然后采取行动。
以上这五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环环相扣,是大学生在做生涯规划时必须考虑的关键。可用下图形象地说明这五个要素之间的联系。
2. 生涯规划的内容
大学生可以从自我探索、职业探索和环境资源的掌握等方面逐步发展自己的生涯规划。
对自我的探索 了解个人所追求的生活形态、了解自己的兴趣、了解自己的能力、了解自己的工作价值观、了解自己的性格。
对职业及教育资料的探索 包括对职业信息的了解与对工作世界的认识。在了解职业信息方面,需要思考探讨的问题也不少,如自己目前拥有哪些可供选择、可尝试的机会;考虑中的各项职业的工作条件、环境、资格等。在职业信息的掌握方面必须透过个人的主动出击,收集信息或请教该领域的师长、前辈、实务工作者来增进了解。若发现个人能力不足时,则可通过学习予以补足。
认识工作世界的途径包括:收集职业资料、举办座谈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作经验分享,进而配合个人的需求,主动寻求信息,然后作客观的探索和分析。必要时也可至学生辅导中心或相关单位寻求个别辅导。
对环境资源的掌握 生涯规划不能仅限于个人资料与职业或升学资料的整合,还要善用个人的基础资源,增进生涯发展,包括父母、家人、师长、朋友的期许和协助,社会资源的助力,来自不同意见的限制和阻力,乃至个人的经济和知识资源等都是具体落实生涯规划不可或缺的思考层面。一般而言,在个人生涯规划过程中可以运用的基础资源包括人际资源、经济资源和相关知识。
生涯规划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在这个进程中个人要不断评估自己的能力及价值系统,以便与实际环境的需求相结合。如果能够随时关注自己的生涯规划,注意与自己及环境有关的信息,就有可能做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决定。然而,若一时之间仍无法做出确切的生涯选择,则不妨保持开放的态度,让自己保有更多的生涯探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