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宾州大学的塞利格曼教授曾对人类的消极心态作过深入的研究,他指出了三种特别模式的心态会造成人们的无力感,最终毁其一生。它们是:
1永远长存。即把短暂的困难看作永远挥之不去的怪物,这是在时间上把困难无限延长,从而使自己束缚于消极的心态不能自拔。
2无所不在。即因为某方面的失败,从而相信在其他方面也会失败。这是在空间方面把困难无限扩大,从而使自己笼罩在失败的阴影里看不到光明。
3问题在我。即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一味地打击自己,使自己无法振作。这里的"问题在我",不是勇于承担责任的代名词,而是在能力方面一味地贬损自己,削弱自己的斗志。 女性朋友,你有过这样的情形吗?如果有,请尽快从消极心态的阴影里解脱出来。记住德国人爱说的一句话吧:"即使世界明天毁灭,我也要在今天种下我的葡萄树。"下文中的惠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大学毕业,惠进了一家刚起步不久的展览公司,该公司位于一所著名的办公楼里,按照目前的说法,惠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白领了。在这家公司里,惠做得很辛苦,很投入,经常不计报酬地加班,她终于脱颖而出,工作刚满一年,就荣升为项目主管。就在此时,惠远在日本的男友决定回国发展并与惠结婚,惠等了五年终于修成正果,众人都为惠而高兴:婚姻美满,事业顺达。婚后不久惠就怀孕了,而且是双胎,医生嘱咐她最好静养保胎,但这在工作超繁、压力超强的展览公司里是很难做到的。惠的先生犹豫了:"你还很年轻,事业刚刚起步,孩子我们以后还是可以有的。"惠却一脸的坚毅,"不,这是最好的礼物,我能拥有它,就是最大的幸福。"惠义无反顾地辞了工作,得到了两个可爱的双胞胎儿子。
现在,惠在虹桥区一家公司里做协调员的工作,毕竟停了两年的工作,惠还将从头做起。而她以前供职的展览公司一跃而为沪上的著名跨国展览公司,主办了上海的龙头展会,以前的同事也大都升为项目经理,职位、薪金比惠要高得多,但惠依旧快快乐乐地工作着,生活着。在新的公司里,以她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博得了上司青睐,家庭也相当和睦。朋友们都羡慕她的生活,认为惠将生活节奏掌握得很好。其实,原因就在于惠无论在哪种生活情形下,都保持着一种很好的心态,不患得患失,以自己现在手上拥有的就是最好的角度出发,努力生活,努力工作,结果生活、工作都很称心、完美。
心中怕做"强人",注定就是弱者
很多女人常常不愿意像男人那样争取成就,她们害怕因此变得不像个女人。因此,"比人优秀和有成就是可怕的。"这种想法常常在女性心中出现。正是"成功导致对失去的东西的畏惧"限制了女性。
在此处出现的,就是对成功的畏惧这种观念。阻碍女性在社会上成功的,就是存在于女性心理上的障碍。
一般而言,能力、独立、竞争、积极、强硬等都通用于男性气概,而女性气质则与此相反,这是社会上一般的观念。因此,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及领导力,对男性而言是被冀望的,并且给予这样的男性正面的评价。
然而,假如女性发挥了这样的能力时,则又会怎样?如果依照社会上一般的观念的话,在通用于男子气质的领域上成功,便是女性往后退了一步。于是,具有成功动机的女性,在预想成功时所获得的东西之类同时,也必须预想因成功而失去的东西。如此一来,在女性方面会产生对成功的畏惧,进而限制了对成功的渴望,而要求水准便下降了。
赫那为了测定对成功的畏惧,开发出了其独创的方法,并施行于男女大学生。其结果发现,在女性的90人中有59人(66%)显示出对成功的畏惧,而在男性方面,显示出对成功畏惧的,88人中只有8人(9%)而已。
但是,有关男子气概、女性气质的社会上的一般概念,时时都在改变。在传统价值观念动摇,而大人与小孩、男与女等等各种界限变得不明显的今天,男子气概、女性气质的传统样板,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具有很大的拘束力了。因此,被认为具有温柔倾向的现今年轻人,对成功的畏惧已不再是女性特有的东西,而成为男女共通的一般倾向了。根据在某大学所进行的某项调查,显示了男女各有五成的人对成功感到畏惧,特别是在社会上成功之可能性极高的场合似乎可以看到,不管是男是女,都有相当多的人陷入了内心纠葛的状态,他们把为成功付出的艰辛拼搏看成是一种不正常的生活。这样的男人和女人,就注定了一生是"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