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辟市场蹊径

次贷危机对中国制造的冲击集中体现在市场层面上,企业对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的依赖性越强,受到的冲击就越大。中国企业只有改变单一的市场方式,避免市场过于狭长化,学会“狡兔三窟”,才有生存的可能。

虽然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但也不都是旋涡,除了欧美是重灾区,中东、南美与非洲则要“和平”得多,如果稍稍改变市场的风向标,也能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

江苏春兰进出口有限公司的海外市场重头戏在欧盟、中东、南美、非洲等地,避免了与次贷危机的正面交锋,2008年上半年春兰在国外市场的销售额增长224%。

在义乌市,虽然有大批中小企业倒闭,但也有逆势飞扬者,很多中小企业嗅到次贷危机的苗头,转而开拓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市场,给自己留下了转身的空间。因而,义乌市外贸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月至9月,金华海关接受义乌小商品出口报关单2125万份,还比2007年增长了2838%。

当很多企业虎视眈眈盯着世界的市场版图亮剑海外,甚至连一个犄角旮旯都挖空心思要占领时,却犯了“骑驴找驴”的错误。与疮痍满目的美国经济相比,稳健的中国市场才是最大的避风港。有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尝试“两条腿走路”,内销外销两手抓,且两手都要硬:

武汉服装出口大户爱帝服饰原来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开拓海外市场上,受次贷危机“毒害”,他们开始放眼国内市场,并一口气在国内开了五六百家店。外贸巨头美尔雅也跃跃欲试,在保证不丢掉出口贸易的同时,向国内市场试水。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是生产太阳能热水器的大户,主要靠向海外销售昂贵的太阳能设备赢利。这些昂贵设备之所以在国外畅销,在于很多欧美国家对绿色环保设备的大宗采购有补贴。经济不景气,一些国外政府砍掉了这部分支出,没有政府撑腰,海外客户也不那么财大气粗了。皇明借坡下驴,借中国的环保热向国内市场转移,如向基础建设部门推广太阳能交通灯、草坪灯等产品。

一场次贷危机,彻底粉碎了中国制造的“世界工厂”梦,也让企业感受到了欧美市场依赖症所带给他们的煎熬。这次危机,把他们带出了安乐窝,“出口转内销”对企业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

然而,外销转内销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些100%依靠外销的中小企业,在国内不但叫不响自己的牌子,甚至因为做OEM,连牌子都没有,也没有足够的渠道,内销无疑是白手起家,风险也不小。

控制成本

在西方,有这样一则民谣: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勿以恶小而不制。当丢失一个钉子时你可能还认为是微不足道,那么,当一个帝国岌岌可危时,你已无力回天,再回头寻找那个致命的钉子时,却发现为时已晚。一场小小的危机足以让企业毙命。

勿以善小而不为,任何看似微不足道的省钱细节,都可能救企业于危难之中。控制成本是一个庞大的命题,精打细算也不应在压低原材料与劳工成本上止步。

对于那些擅长漂洋过海与外商打交道的企业,对采购成本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外商为了降低采购成本,会逐步减少商务旅行和参加展会的数量。为了弥补这种缺陷,电子商务开始大行其道,国内有不少企业已经尝到了追赶电子商务这种交易潮流的甜头。嘉兴市日信塑胶实业有限公司从2007年2月成为阿里巴巴“高级中国供应商”会员,在8个月内的时间积累了20多位海外客户,该公司负责人对此乐此不疲,“订单不会从天而降,通过电子商务直接与外商面对面交易,不光可以减少交易环节,也增加了拼单的胜率。”

武汉诗发绣品工艺公司意外地通过网络承接了美国陆军部队制服肩章的刺绣工作,网络外贸生意已占该公司80%的收益。谈起网络生意,该公司的负责人津津乐道:“网上谈生意,常常让你意想不到,从不认识到成交,30分钟搞定。”

在美国,有一位女性从孕妇难看的内衣找到了商机,她认为难看的内衣大有文章可做,于是给当地的商会写信,建议生产漂亮的孕妇内衣,但当地商会不予理会。后来,这位聪明的女性通过互联网与浙江一家生产内衣的企业合作,以差异化赢得市场,双方实现了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