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好环境给你好能力

好环境给你好能力

在台湾长大的人会讲普通话、闽南语或客家话,这是环境的影响,但是如果你有马来西亚的朋友,你会发现那里的华人会讲的语言更多,除了华语之外,闽南语、客家话、潮州话、福州话、广东话,再加上马来话、英语、印度话等,这些语言能力也来自于马来西亚是个多种族的国家,因为彼此沟通的需要,那频繁使用的情形很自然的练就成一种能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思考与行为的确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从中国历史去寻找,最耳熟能详的例子应该是“孟母三迁”,为了让孟子不变成屠夫及道士,孟母几次迁居,最后终于搬到私塾旁边,孟子才对读书产生了兴趣。几千年过去之后,这种人性心理并没有太大改变,如果父母亲能力许可,都会尽可能住在较有文化水平的地区,让孩子念较好的学校。

当我们进入社会后,我们本身与我们所选择的环境互相也会产生影响。好的职场环境与氛围会刺激我们的士气,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反之亦然,我们的作风也一样会在职场里产生涟漪,好的会如春风化雨,坏的也可能会被形容成一颗老鼠屎,坏了团队的那锅粥。

讲一个相关的故事,在越战期间,美军的统帅魏摩尔将军到伞兵基地校阅军队时,特别一一询问这些伞兵的家乡,也问他们成为一位特种兵的感觉。第一位伞兵向魏摩尔将军敬礼,然后大声说:“我热爱跳伞!”这种精神饱满的态度让这位统帅很高兴,不禁频频点头;魏摩尔将军走向了第二位伞兵,这位伞兵也同样热情高亢的回应:“跳伞是我这一辈子最棒的事情!”魏摩尔高兴地伸出手拍拍这位士兵的肩膀;接着走到了第三位伞兵前,问:“你喜欢跳伞吗?”没想到这位士兵回答:“我不喜欢跳伞!”现场气氛突然降到冰点,没有人敢应话,魏摩尔将军不解地问:“那你为什么选择来当伞兵呢?”这位伞兵面不改色地回报:“我希望和这些热爱跳伞的人在一起,因为他们可以改变我。”

一个人愿意接受训练是成长的开始,愿意接受改变是能力的突破,因此在选择工作时,我们不只是要选择工资的多寡,更要选择一个可以让自己更好更进步的环境。如果一开始就进入一个太稳定或氛围不对、彼此埋怨又推卸责任的环境,那么即使钱很多,也不是一个太好的选择。别忘记,一只凶猛的老虎如果自小生长在牢笼里,它可能已经忘记猎杀的本能、忘记只要一声怒吼就足以让动物闻风丧胆的本事。

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训练,你旁边是些热爱工作的人吗?请放开心胸地让他们来影响你,因为这些人不只是你的同事,更是改变你人生的贵人。

错误,是一朵智慧花朵

在一幢漂亮的写字楼,朋友正在做项目策划总监的面试,他请我从旁观察面试者的表现,来的求职者条件都不错,最后有两个是友人比较属意的,他想听听我的看法。

从事人力资源与培训工作多年,我觉得面试固然重要,但是现代人也很聪明,懂得有效地包装自己。这两个人在工作资历上都很完整,但是A的表达能力比B要好,而且A在陈述自己过去的成功案例时,表现得很有自信,好像他是原先公司的救世主一样,的确A的临场表现是非常完美的,几乎无懈可击;而B讲话就没有那么大气,他并没有太着墨于项目最后的成效,而是谈团队中他们怎么面对困难,B也很真诚地揭露出他所犯的错误,虽然他没有丰富的肢体语言,也没有丰富的辞藻,但是你会觉得B这个人比较真实,比较能够亲近。

这样的观察与陈述,其实我很明白受到心理学里“犯错误效应”的影响。太完美的东西会让我们觉得不真实,接纳错误的心态会让我有平等的视野,就像是歌手的演唱会,偶尔的忘词,歌迷反而会更兴奋,更有现场效果,甚至台上台下可以一起合唱。这里所谓的错误仅是偶发状况,如果是常态的话,那么恐怕许多人都会敬而远之,歌迷也会认为这样的歌手很不用心。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卓越的人物如果犯过错误,人们会更加喜欢他,会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于是专家们设计了一个实验,让参与者听四个人的讲话录音,第一个是能力出众但是愿意承认犯错的人;第二位是能力出众并且没有犯过任何错误的人;第三位是能力平庸且自称没有犯过错误的人;最后一位是能力平庸但有承认犯过错误的人。听完以后,让受测者评断哪一个人比较有吸引力?结果是第一位最有吸引力,而不是如圣人般无瑕的第二位。

但允许大人物的错误是有限度的,就像美国小布什总统,用词遣字有误就算了,几年下来错误的军事政策,让共和党失去了江山。另外也有些大人物的错误因为面子关系而不承认,硬是找一些理由搪塞,更是让人民憎恶。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一样,那些永不凋零的花都是假的,从来没有怨言的对象只有在洋娃娃的世界里出现。是人就有情绪,就有喜好与偏执,伟大者并非不会犯错,而是即使犯错也无损其价值。

我没问友人最后选择的是A还是B?因为真正的错误或正确也需要时间的验证,重要的是允许自己会犯错,这错误才会开出智慧的花朵,带来满室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