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青春有理,爱情无罪

青春有理,爱情无罪

每年寒暑假我都会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开办青少年的课程,这些学生的来源大多是我成人班学员的孩子,这些爸爸妈妈希望我在课程里所教的价值观能够让孩子也知道,而孩子比较容易接受老师的意见而不是父母亲,换一个人、换一个场合,于是我们都有了一个很难忘的暑假或寒假。

父母亲常在上课前告诉我孩子的状况,希望我能多“注意”一下,其实这些问题除了学习之外,大概就是和父母亲相处的问题,另外就是“早熟”。父母亲不希望孩子在十五六岁就交男女朋友,担心遇人不淑,也担心影响到学习以及未来的考试。于是有些家长就不断地防堵,甚至举家搬迁到他乡。

青春如绽开的花瓣,除了阳光之外,也需要露水的滋润,那男女结伴一起读书、一起上学的甜蜜悸动,美得像一首诗,有时酸、有时甜、还带着涩,那是成长回忆的一段篇

章,可是有时却染上了不该染的颜色,尤其是父母亲若视此事为洪水猛兽,一味阻挡,最后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父母亲应该先从家庭的气氛去改善,试着了解其认识的对象,导往男女相处的正确方向,有些事公开后就会降低新鲜感,而每个人也都会从中得到成长。

在历史里最有名的故事应是《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是莎士比亚最知名的爱情悲剧。这两人彼此相爱,但因为双方父母反对,这段爱情路走得更坎坷,家长们透过各种方式压迫这对恋人,希望他(她)们分手,这些手段非但没有拆散这对爱侣,反而更强化了他们的爱情,甚至最后以殉情结束。后来心理学家也曾经找了许多未婚恋人及已婚夫妻做调查,回忆过去交往的过程,发现当父母亲干涉程度越高时,有情人爱得越深,也更难舍难分!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心理与行为现象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这种效应也不只是在爱情上,父母亲或学校总会有许多的规定,画了许多不能逾越的界线,这些限制越多、想要挑战的人也越多,有些是原始个性使然,有些却是希望获得他人的另眼对待。叛逆的心像一枝彩笔,为素白的画布画上了绚烂的色彩,强而有力的挥洒运握,像是对生命的一种宣示。

爱情本身无罪,要告诉我们的孩子那是一堂在学校没有教的课,爱情除了要有勇气之外,更要有智慧,光逼孩子就范是最坏的示范,要孩子有智慧,父母亲就更要有智慧,让这张画布成为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