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π”型人吗?
最近社会上都在谈“π型人”,我觉得社会学家或经济学家很有独特的眼光,用很简单的字句或符号来表达出一种社会现象,例如之前日本的大前研一提出的“M型社会”,指的是我们的社会将朝两极化发展,M型的两端包括富人与穷人将更加明显增多,而过去最重要的中产阶级将会势微,这种社会趋势也让生产与订价朝这完全相反的方向挪移。
“π”是希腊符号,也是数学符号,过去在社会上我们可以靠一招半式闯江湖,靠一张文凭从基层干到老总,而“π”的下面有两只脚,新的世纪要求人最好要有第二专长,有两个支撑的力量,才能把脚步站稳。
第二专长的涉猎可以很广,第一个可能跟你的家族有关,现代的年轻人自主性较高,如果家里有事业,并不一定会选择回来继承家业,但是家永远是最好的避风港,家里的活最好懂一些,因为说不定外面受挫了,家里还有一口饭可以吃。在台湾我有一位很优秀的同事,他是我公司的业务主管,他的爸妈在市场开包子馒头店,他常常一早起来帮爸妈擀面,过年前也常带家里卖的馒头请大家。这个技术让他也属于“π”型人。
这种专长可能是专业的延伸,例如要做一个全方位的理财顾问,你可能需要不同金融商品的证照;同样的道理,有些知识与资源是可以整合的,从知识的角度而言,每个人的工作都有上、下游的企业或人员,对他们工作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扩大你在整个行业的影响力;从资源的角度而言,我有一个卖进口车的朋友,多年前也考到了保险经纪人的资格,现在在卖车的同时,也可以兼卖保单,增加自己的收入、提高自己的价值,这也是“π”型人的特点。
第三种纯粹的兴趣,但是这兴趣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台湾前阵子经济受金融海啸影响,许多科技业员工都在放无薪假,我有一位友人也深受其灾,不过因为他从16岁就开始学吉他,所以就去上网登录,当一个教吉他的钟点老师,这份教学收入让他可以拥有原先收入的水平。另外有两位女性友人,她们都是家庭主妇,其中一人日文很好,文笔流畅,可以在家当个日文翻译作家;另一位的兴趣是拼布,内人及女儿许多的包包都是出自她之手,许多人从网络上看到都很喜欢、想要订购,这也是“宅经济”的代表群,她们的第二专长不只满足了个人,还增加了家庭收入。
演讲培训与写作出书也让我成为“π”型人,让我在“裁员滚滚”的浪潮里,依旧可以站稳双脚,希望这个新观念也可以为你带来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