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两大工业生产基础产品—石油和钢铁均大幅涨价,这或将引发国内更大的通胀压力。2008年2月22日,中国钢厂谈判代表宝钢宣布,与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VALE)就2008年度国际铁矿石基准价格达成了一致,持续了将近3个月的2008年铁矿石谈判基本上尘埃落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张晓刚2008年2月25日发表声明称,由于国际铁矿石大幅涨价,钢铁生产成本增加,中国钢铁企业普遍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
据统计,中国每年从巴西、澳大利亚、南非和加拿大进口长期合同铁矿石约2.5亿吨。按照65%以上的涨幅计算,平均成本估计增加33~34美元/吨,中国钢铁行业需要多支出84亿美元,约合600亿元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有长期合同的中国大中型钢铁企业总共年利润仅有1400多亿元。
近几年来,几乎每次钢价暴涨时都会有人发出警示,但是钢铁市场却偏偏让长期看跌的人错失良机。钢材价格是否会长期涨下去,取决于影响钢价波动的多方面因素。
我国钢铁行业价格波动特点
1. 2008年我国钢价爆发式上涨
2008年铁矿石上涨65%的消息公布后,全国钢厂纷纷调价,宝钢最高上调幅度为1000元/吨,一次性调价幅度之高前所未有,线材产品上调幅度达到600~800元/吨,成本推动性涨价非常明显。从2007年年底开始,看好2008年行情的经销商就开始囤货,随着2008年年初的冰雪天气出现,市场对2008年上半年的需求爆发更加坚定了信心。
2. 我国钢价自2000年以来存在大幅波动的特点
由于我国钢材定价机制还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市场炒作的味道一直很浓厚。钢材市场从爬出低谷以来一直存在大涨大跌的波动,大涨以后必有一个调整期出现。这是因为每次大涨的幅度都超过了市场需求所能推动的范围,而市场最终只会认可需求所能承受的价格范围。就此次涨价而言,经销商一天3次涨价的不在少数,“惜售”在疯狂的市场中成了智慧的代名词,这样的炒作必然助推价格的高涨。
3. 钢价在近20年内的绝对涨幅并不高
早在1993年,被称为泡沫市中的螺纹钢最高价格达到3900元/吨,随后便进入长达7年的下跌周期,均价最低跌到2000元/吨;到2005年年中,螺纹钢价格还在3000元/吨左右徘徊;2008年2月27日,我国螺纹钢品种价格区间在4670~5450元/吨,以中间价5056元/吨计算,从3900元/吨涨到今天5056元/吨算,涨幅约为30%,以最高价5450元/吨算,涨幅约为40%,而同期成本却上升了1倍以上。
钢价变化的因素分析
首先,2008年刚刚结束的铁矿石涨价是最重要的成本推动力。铁矿石谈判结果价格上涨65%,成本推动性明显,但是原因并不仅限于此。国家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导致的产能缩减是一方面因素,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和钢价高涨。目前,俄罗斯钢坯报价700美元/吨,东南亚国家钢坯主流价格已达815美元/吨,其价位已经大大超过了中国的线材、螺纹钢成品价格。
其次,世界经济正在减速。美国的次贷危机被反复强调,因此次贷危机并不会只影响低收入欠贷家庭和相关房地产。作为金融资产,次贷的影响已经波及所有参与到这项资产融资再融资的企业和个人,它影响的几乎是数倍、数十倍、数百倍人的利益,由此产生的影响将对美国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阻碍作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自2007年入夏以来,美国经济状况变得极为不利,房地产市场下滑,信贷危机日趋严重,就业情况也在变化。与美国贸易关系密切的欧洲经济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欧美两大经济体系的走势还不明朗,这将成为世界经济环境最不确定的两大变数。
钢价上涨背后存在的风险
目前虽然还无法判断钢铁市场确切的拐点,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永远上涨的钢铁市场,有涨必有跌。尤其是在目前我国信贷资金从紧的环境下,活期储蓄难以预计,不能期望过高,而且短期内蕴含着大风险。
1. 钢厂、贸易商成本与利润之间的消长变化,说明了钢材暴涨未必是有利于我国企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
跨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材价格的逐步回升得益于我国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随着钢铁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的生产成本应该逐步降低,但是,我国的钢铁生产成本却在逐年升高,并且与铁矿石供应有着莫大的关系。自新世纪以来,每年的铁矿石涨价确定以后,钢材价格就会出现一轮暴涨。并且随着钢价的上涨,世界铁矿石协议价格一涨再涨,海运费也水涨船高,高成本进一步推动钢价上涨,从而诱使更多的资金进入钢铁行业,进一步加剧资金短缺,抬高资源成本。从这个角度来看,钢铁产业的实际利润在一步步被蚕食。
2. 钢价暴涨暴跌对我国钢产业会产生不利影响
钢价的暴涨让人产生错觉,好像钢价一直在上涨。其实,有涨有跌才是钢铁市场的正常运行。首先,15年来的钢价上涨总幅度并不高,却总能隔两年就上涨一次,但生产成本却实实在在升高了。其次,钢价的每次上涨都会诱发新一轮的产能扩张,而随着产能释放,钢材总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再次,钢材下跌阶段,形成巨大的国内外差价,我国钢材纷纷出口,又引来了反倾销的打击。最后,钢价长期大幅度上涨之后的暴跌,具有巨大的杀伤力。1993年钢价整体跳水后,一大批年产能低于15万吨的小型钢铁企业都停产。2005年、2006年下半年都出现了钢价暴跌,其结果是大量贸易商亏本退出了钢材贸易领域。而大批落后产能对环境、资源的破坏,致使政府必须出台涉及上亿吨落后钢铁产能的淘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