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流通规律和通货膨胀(1)

货币流通规律

在商品流通中,货币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实现商品的价值。当货币实现了商品价值时,就把商品从卖者手中转到买者手中,货币则从买者手中转到卖者手中,如此循环不已。货币的这种不断地由买者手中转到卖者手中,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与各种商品调换位置的运动,就是货币流通。

货币流通是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为商品流通服务的。为了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流通领域需要一定数量的货币。决定一定时期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规律,就是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1)待售商品的总量;(2)商品价格水平;(3)货币的流通速度。前两个因素的乘积,就是商品价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总额越大,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便越多,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但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同一单位货币可以流转多次,因而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可以大大少于商品价格的总额。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这就是货币流通的规律。

当货币同时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时,一方面,由于商品交换中的赊购业务而不需要马上支付货币;另一方面,由于到期偿还债务而需要更多的货币,因而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就会发生变化。这时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商品价格总额减去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加上到期支付总额,减去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然后除以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

以上所说的是金属货币流通的一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这一规律就必然起作用。

当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流通时,也不否定上述规律。由于纸币只是价值符号,它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所以,纸币的流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的。马克思说:“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如果纸币发行量符合这个要求,它的购买力就会同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的购买力相等;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这个限额,那么,单位纸币所代替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减少,其后果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称为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1. 通货膨胀的含义

为了说明通货膨胀的程度,需要测量社会上总物价水平的变动情况。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通过以下几种物价指数来表示通货膨胀程度的。

(1)消费物价指数。又称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反映一定阶层居民所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通常由政府有关部门选定一组有代表性的家庭消费物品和劳务,然后逐月收集数据,表明为购买这一物品和劳务所需的货币额。这些货币额与初始月份的货币额之比,就是各月的消费物价指数。

(2)批发物价指数。指反映了不同时期商品批发价格水平情况的指数,它反映了大宗初级产品的市场批发价格水平,其编制方法与消费物价指数类似。一般来说,批发物价指数的变化迟早会影响到消费物价指数,但这两者的变化并不完全同步。

(3)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它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涉及社会生产的所有商品和劳务,所以它能比较准确地反映社会总的物价水平变动情况。只是编制这种指数的资料较难收集,不能做到逐月公布。

2. 通货膨胀的类型

(1)温和的或爬行的通货膨胀。这是一种使通货膨胀率基本保持在2%~3%,并且始终比较稳定的一种通货膨胀。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每年的物价上涨率在2.5%以下,不能认为是发生了通货膨胀。当物价上涨率达到2.5%时,叫做不知不觉的通货膨胀。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温和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因为提高物价可以使厂商多得一点利润,以刺激厂商投资的积极性。同时,温和的通货膨胀不会引起社会太大的动乱。温和的通货膨胀即将物价上涨控制在1%~2%,至多5%以内,则能像润滑油一样刺激经济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润滑油政策”。

(2)疾驰的或飞奔的通货膨胀。疾驰的或飞奔的通货膨胀亦称为奔腾的通货膨胀、急剧的通货膨胀。它是一种不稳定的、迅速恶化的、加速的通货膨胀。在这种通货膨胀发生时,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达到两位数以上),所以在这种通货膨胀发生时,人们对货币的信心产生动摇,经济社会产生动荡,这是一种较危险的通货膨胀。

(3)恶性的或脱缰的通货膨胀。恶性的或脱缰的通货膨胀也称为极度的通货膨胀、超速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一旦发生,通货膨胀率非常高(一般达到3位数以上),而且完全失去控制,其结果是导致社会物价持续飞速上涨,货币大幅度贬值,人们对货币彻底失去信心。这时整个社会金融体系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正常的社会经济关系遭到破坏,最后容易导致社会崩溃、政府垮台。这种通货膨胀在经济发展史上是很少见的,通常发生于战争或社会大动乱之后。

(4)隐蔽的通货膨胀。隐蔽的通货膨胀又称为受抑制的(抑制型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是指社会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或潜在的价格上升危机,但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政策,使通货膨胀并没有真正发生。但是,一旦政府解除或放松价格管制措施,经济社会就会发生通货膨胀,所以这种通货膨胀并不是不存在,而是一种隐蔽的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