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未必为实(4)

其实,在这些事情的背后,都有大脑无形的运作。我们得到的直觉,更多的是大脑从生活中进行推演的结果,这个过程是大脑感知区域进行的,而不是认知区域,所以我们并不能理解为什么是这样,但是我们就会觉得是这样。

17世纪的哲学家兼数学家帕斯卡关于直觉说过这样一句话:“心灵活动有其自身的原因,而理性却无从知晓。”经过三个世纪,这一观点得到了证实,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要知道,在我们的思维中,自动的那部分要比主动的多很多,这些自动的思维是我们无法把握的。而这些自动思维的外显,在生活中就构成了直觉,而生活又为直觉提供了“土壤”。

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些危险事情的时候,大脑会就从那些已经得到的“生活”中给我们一些警告。比如,当我们害怕一个人的时候,身体就会在大脑的支配下,出现一系列不舒适的信号:起鸡皮疙瘩、胸口发冷、恶心、手心出汗等。相反,如果我们面对一个人感到安全的时候,身体就表现得比较舒适,比如肩膀放松、胸口感到温暖,整个身心都会比较轻松。

不过,千万不要以为直觉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毕竟所有的直觉都不是偶然获得的,是我们长期积累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象棋大师一眼就可以看到什么是关键的棋子,而新手却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炼,才会有这样的直觉。除了生活之外,下面是心理学家提出的一些锻炼和启发直觉的小窍门--

(1) 质疑日常的思维方式和对传统问题的处理方法。

(2) 有勇气去冒险。

(3) 回忆自己的经验。

(4) 详细地陈述问题。

(5) 让思维紧张。

(6) 与其他人交流。

(7) 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捕捉自己瞬间的猜测,记下来。

总之,如果你处于两难之中,用知性和理智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妨考虑一下引发自己的直觉,让直觉来帮助自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