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总倒霉(4)

古训有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既然心理和行为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心理来改变行为,通过简单的重复使行为养成习惯。

心理学有关研究表明,同一个动作或想法,重复21天会变成习惯性动作或想法;重复90天可以让这个动作或者想法变成下意识或者信念。所以,习惯是可以养成的,它是我们有意识的选择。如果我们可以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那么我们离成功和快乐的人生就近了一大步。

如何来养成好习惯呢?

幻想你在养成这个习惯后的美好生活

促使一个人自然而自觉地去做一件事,背后很大的原因是“具体的成果”激发了强烈的欲望,这个欲望足够促使人坚持下去。在组织行为学中,就是“愿景”的建立,愿景越真实、越生动具体,我们实现它的可能性就越大。你想得到什么,就让什么在你脑子里每时每刻生动起来吧,那样你必然会努力得到它。

立即行动

没有配合行动的思想,最终只能停留在思想上。迈出第一步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你可以深吸口气,数三秒,然后立即开始行动。

坚持下去

从某种意义上说,成功其实就是简单地重复去做。很多人失败不是因为没有能力,只是被重复带来的无聊或者无望击倒而选择了放弃。那些笑到最后的往往是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坚持下来的人,让屡败屡战成为你的一种性格吧。

下次,当身边有人屡受挫折,抱怨自己的命苦时,告诉他:成功的机会尚不成熟,因为你还没有具备成功的习惯。

自负与自卑可能是双胞胎

陈玉是一位自我膨胀的“侃爷”,无论走到哪里,无论面对熟人还是陌生人,他都能和别人侃得天昏地暗,不说得别人点头称是就不罢休。从天文到地理,从科技到人文,没有他不通的。乍听起来,陈玉说的还挺像一回事,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很多时候他对这些东西都是一知半解,甚至有时候,为了给自己制造声势还编造“事实”。

起初,有人还会纠正陈玉的错误,但是他听到之后,却像遇到敌人一样,非要和人家争个对错高低,最后弄个脸红脖子粗,以至于再也没人去纠正他了。渐渐地,陈玉变成了一个盛气凌人的孤家寡人,因为从他的夸张表现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自负的家伙。在心理学上,陈玉这种心理现象就是“自我膨胀”,大多自我膨胀的人都有很强的自卑心理。相对那些因为自卑而有逃避行为的人,自我膨胀的人则是用一种过度的表现来补偿自己的自卑,让自己看起来更自信一些。其实,自卑和自负从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相对内心,一个表现得不及,一个表现得过火。很多自我膨胀的人,都有很强的表演欲望。而在表演的时候,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权威,更有影响力,他们就不由自主地编造“事实”,不允许别人有反对意见,渐渐地就给了旁人自负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