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总倒霉(3)

从心理层面,在能力相似的情形下,积极的人在遇到挫折和打击时的态度和反应与那些消极的人是完全不同的:前者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坚持不懈;后者则会选择放弃,停滞不前。积极地对己对人,及时调整自我期许,我们将会收获快乐和满足的人生。当然,期望效应对自我同样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为我们还会对自己产生消极的期望,这在心理学中,叫做“自我击败”。当我们认为自己不能完成某些事情的时候,就真的不能完成了;总认为自己会生病的人,结果真有可能生一场大病。

是怎样的人,就会做怎样的事

还记得农夫和蛇的故事吗?寒冷的冬天,善良的农夫在路边发现了一条冻僵的蛇。他觉得蛇很可怜,把它放到怀里温暖它。蛇感到温暖以后苏醒过来,一口咬在农夫的胸前,农夫死了,蛇也因为得不到温暖冻死了。

为什么农夫会救起毒蛇,他不知道蛇会咬人,还是不知道那是条毒蛇?蛇为什么咬农夫,农夫死了,它不是还要冻死在路边吗?

农夫的行为是不是愚善,我们姑且不论。在这里,我们只想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究这个问题。行为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行为。农夫会救起毒蛇是因为他的善良,善良让他无法坐视一个生命被寒冷夺走;蛇咬农夫是因为它是蛇,蛇的本性就是咬人。通过行为分析心理,可以这样说,是怎样的人,就会做怎样的事。

如果把人的心理和行为比作一棵树,露在地面上的树干、树枝、树叶等,属于行为部分,而地底下的树根则属于心理。只有根部(心理)得到滋养,枝干(行为)才能开花结果。另外,只有枝干(行为)良好成长,才会让根部(心理)更好地成长,更好地汲取营养。相反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总会从心理不健全的人身上,看到一些异于常人的行为,并且这些行为会让他的心理更加不健全。比如,一个在单亲家庭长大的人,虽然也会恋爱,但很可能对婚姻极度排斥。因为在他小的时候,得到类似的“心理给养”,所以,长大后不知道如何与另一半和谐相处。如果他们结婚的话,也很可能因为自己的行为造成婚姻破裂,让自己更加恐惧婚姻,恶性循环。当然,如果在他的婚姻中,行为得到了纠正,婚姻关系得到了改善,那么这个人的婚姻心理也就会变得正常起来。

近几年流行的访谈节目,受访人在主持人的循循善诱下,慢慢回忆起取得如今成就的来龙去脉。是因为小时候的不甘人后?是因为当时自己在很多人看来拥有的怪思想?……人的思想和性格就如同行为的导航图,很难想象一个内心脆弱、患得患失的人能在危机中力挽狂澜,懦夫的心中住的只能是一个软弱的灵魂,勇士胸中必然有着山一般坚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