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其才,稍远其人
用好人、用高道德标准的人。但如果有才无德,还能用吗?曾国藩的用人智慧,值得参考。
一个主管来问我:他有一个非常能干的部属,但是人缘差,会欺压同事,经常弄得团队鸡犬不宁,他想放弃这个人,又觉得可惜,因为此人能力实在很强,因而这个主管犹豫不决,不知如何是好。
这让我想起一次惨痛的经历。创业初期,公司混乱不堪,好不容易来了一个管理的长才,对公司的制度化帮助很大。我正在深庆得人之余,却发觉有些老同事纷纷离职,经过深入了解,发现原来这位新进的管理长才,也是一流的办公室政治高手,结党营私、欺压同事、阿谀奉承、争功诿过。刚开始,我也一样爱才,没有断然处理,一直到公司的核心团队向我摊牌,我才醒悟,让这位令我又爱又恨的管理长才离开,公司才稳定下来。
想起这段经历,我对这个主管的回答当然是清楚明白:对有才无德者,应立即断然处置,绝不苟且、贪用其才,而使组织陷入是非不明、鸡栖凤凰食的混乱状态,因为再好的能力也抵不过整个组织离心离德、好人蒙尘、小丑跳梁的后果。
不过这样的回答,无法满足这位主管。他又问了一个更复杂的问题:有才无德,当然绝不可用,但是如果这个人只是行事作为上是个麻烦人物,还说不上道德有亏、行为不端呢?
这确实是个好问题。在组织中,如果有人真的贪赃枉法,罪证确凿,当然要立即推出午门斩首,绝不宽贷。但主管用人的困难,在于有些人恶行未显,只是为人处世有不良评价,无法让人放心,又将如何对待?
用其才,非信任其人
清末名将曾国藩先生,在对其弟的家书中就提到“不负其才,稍远其人”八字诀。这是对待有才能但风评不佳的人的用人方法,意思是可以就其才能来运用,但主管一定要远离这个人,不要给予太大的肯定,以免这个人变成组织中的主流派,让这些道德操守可能有问题的人,变成主管身边的不定时炸弹,一旦发生问题,组织与主管都不至于受到太大的伤害。
好一个“不负其才,稍远其人”,一语说破了主管对待问题人物的方法。用其才干是就事论事,给有特殊能力的人适当的舞台让其发挥,绝对正确。但因对其人格、品德不完全有把握,这时远离又是明智的策略。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主管是用其才,非信任其人,要小心谨慎地观察其言行,以免这个人狐假虎威,欺压善良,成为组织的凶手。
“远其人”更精准的定义是:绝对不是主管的二把手或培养中的接班人。因为让有才无德者成为组织的二把手,代表这个组织不重视品德,代表主管做事可以无所不用其极,这不是一个健康的组织应该认同的逻辑。
主管用人,品德至上是帝王法则,远离有才无德者,不可须臾或忘。对那些不确定道德有亏但又能力很强的人,“不负其才,稍远其人”又是最安全的用法,曾文正公提供了最实用的主管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