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创业,我一辈子不是在创业,就是在准备创业中。
从年轻时的家族式小生意,到后来纠集同好共同创办台湾《商业周刊》、《PC home》等杂志、图书出版机构,我从不断的犯错中慢慢体会学习,把一个创业者所需要的技能,一点一滴逐渐学会。分享这样的创业历程,让创业者少走一些冤枉路,是我的另一个心愿。
就这样,“自慢三部曲”自然成形,这也正是我人生学习的三个阶段。
被管与管人
找一份工作、领一份薪水,这似乎是现代人之必然。但升为主管,带领一群人,似乎就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期待,有的人甚至质疑,做个能干的快乐工作者就很好,为什么要辛苦当主管,管一群人很麻烦。
确实如此。很多人期待自由、不喜负责、不愿被拘束,当主管当然不是唯一选择,因此我要仔细分析当主管的必要——因为主管是所有能干的人成功的必经之路。
社会中大致分为两种人:创业发薪水给别人的人和打工领别人薪水的人。这两大类都以主管为必经之路。
创业者在未正式创业前,以主管为跳板,学习如何自主、如何管人,这是必然的过程。而打工表现杰出,升成主管,是组织生态的必然,如果你不想管人,只想做个悠闲的工作者,那你要冒几个风险:
第一,因不想当主管,被组织边缘化,薪资一定被低估;第二,公司因你不想当主管,可能升个能力差的人来管你,以致整个部门绩效不佳,你也会被拖累;第三,外来一个空降者,万一进入不了状态,万一与你处得不好,你都会受影响。
基于这些理由,由一个工作者升成主管,是小职员出头天的最佳途径,每一个人都要去努力、尝试、学习,不当主管,就是和自己的职业生涯过不去,就是和自己的薪水过不去,就是和自己的成长空间、自由快活过不去,因此千万不要自我放弃。
彻悟主管的角色
一个派驻广东的部门主管,有一次在广州珠江畔闲聊时,向我表白,他决定做驾马车的车夫,不再做拉车的马了。
我一时会意不过来,他告诉我,当年他刚升为主管时我告诉他,好主管是车夫,坏主管是拉车的马,他以为当车夫太官僚、太作威作福,因此一直不想这样做;现在他想通了,当车夫是掌控全局、达成绩效、完成任务、带领团队找到极乐世界,因此他决定不再做牛做马,决定做车夫当个好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