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职员出头天
2007年4月,我在出版社的要求下,把在台湾《商业周刊》长期写作的专栏,集结成书出版。这个人生中的意外,开启了一段不可思议的旅程。
读者意外的认同,让《自慢: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成为当年度台湾本土创作中最畅销的经管书。超过10万本的销售量,让我走在路上,需要注意自己所有的言行,因为随时会有读者认出我。
一个老友告诉我:“没想到你会写书,而且如此发人深省,我买了三本,自己读之外,还给在美国的儿子、女儿各一本,这是他们需要的人生必修课。”
一个企业主买了1500本,除了员工人手一册外,还分赠关系企业,并举办了读后感写作比赛,我用一场坦诚交心的演讲,表达了我的感激。
无数的团体、企业邀请我演讲,到了影响我正常工作的地步,不得已,我婉拒了大部分邀约,但心中的亏欠,不知如何补偿。
历经这些意外,一向下笔神速的我,专栏写作变得瞻前顾后,千难万难,怕的是我的“一家之言”,经不起行家的检验;怕的是我个人的体会,给了别人错误的示范;怕的是我不严谨的文章,辜负了大家的期待。
因此,我用加倍的努力写作,我用更诚实的态度来面对;我更深刻地体会人生,我更努力地读书学习,只希望还给读者更多,不让大家失望!
人生三部曲:工作者、主管、创业
第一本书虽然是在我同事的催促之下出版的,但我内心有一个小小的愿望,不敢说出来,那就是如果还有第二本、第三本,我会写主管,也会写创业。这是我人生体验的三阶段:工作者、主管、创业。
我在心中偷偷给这三本书取了名字:“人生自慢三书”。从自慢做自己(工作者),到自慢做主管,再到自慢做老板(创业)。
自慢做自己(工作者)谈的是一个工作者最基本的人生态度、生活及做人处世哲学,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如何看待公司、如何应对老板,这是我从跨出学校就不断在探讨的课题。
虽然我很快升为主管(不到一年的时间),但主管却是我最挣扎、最困惑、最无所适从的角色。原因无他,因为我是自慢的工作者,不需要主管的督促要求,因此我当了主管也不知道要管理督促同事,我用做工作者的方法做主管,这当然是个大灾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