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主管的团队学(7)

你的小事,我的大事

有的主管口口声声说“We are family”,我们是一个团队,但是主管真的重视部属吗?有没有把部属的小事当大事、当重要的事看待,是指标,反映所有的真相。

很高兴去参加一位老部属的婚礼。因为我和她现任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都是老友,本以为可以碰面聊聊,没想到一到现场,新娘子就要求我以长官身份代表致辞,因为她的两位大老板都没来,我变成她最亲近的长官,我当然欣然答应。

我不免好奇地问她,为何董事长、总经理都没到?不问还好,一问之下,这位个性开朗的新娘子立即眼眶泛红,幽幽地说:“一位在国外赶不上,另一位你知道的,是个名士派,怎么会参加我们这种小人物的婚礼!”

我自责莽撞,多此一问,但这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因为这位新娘子不但是独当一面的部门主管,年年获利,而且还是公司的创业元老;再加上新郎也在同一公司服务,也是高层主管,双重关系,我完全没想到他的两位老板竟然同时缺席,新娘子的伤心可以想象。

这件事,让我回想起我的婚礼。当时我在台湾最大的保险公司服务。婚礼中孤零零地挂着一幅我太太单位主管的喜幛,寒酸而突兀。事后公司的同事问我,为何不申请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喜幛,这是员工福利?那时我刚进公司,没人告诉我可以这么做,主管没理我,我当然不会知道。但随后不久,我就离开了这家保险公司。

从基层做起的工作经验,让我深刻体会了小员工期待老板关爱的心情,更了解被老板忽视的哀怨。我相信员工的小事,就是我的大事。关切员工福利的每一个小细节,这是主管该做的事。而婚丧这种员工的大事,更是我不能忽略的超级大事,因此对于不参加公司内高层主管的婚礼,我完全不能理解。

随着组织变大,我知道我不再能关切到每一个人,因此我按组织层级规定:每一个主管都要参加下一层级部属的婚礼,而我则参加最高层主管的婚礼,如此一来,人人都被照顾到,公司对员工的关心,人人可体会。

这只是个例子,婚丧只是其中的表征,实际上主管真正的关心会来自许多小事,而且真正的关心会来自“用对方的心情去感受”。我最常想的一件事就是:部属会怎么想?他希望我去吗?我不去他会怎样呢?这是所谓的“将心比心”,同理心,我当部属时,期待老板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待员工。

不幸的是,大多数的工作者虽然喜欢揣摩上意,却不愿“用部属的心情去感受”,以至忽略了那些真正为自己出生入死的部属。这是典型的“对老板是应声虫,对员工表现名士派”,当员工也对你耍心机时,公司的危机就出现了。

老板不需要像民意代表一样跑场子,但是建立起授权及层层的关心机制,就可以照顾到每一层员工的小事,每一层的主管各司其职,就形成一个有效的员工关系链,串起员工的心,也串联起团结与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