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主管的用人学(4)

万般有罪,罪在朕躬──主管必修的一人决胜课

中国用来形容皇帝的两句话——“万般有罪,罪在朕躬”、“一人有庆、兆民赖之”都可以用来解释主管的角色。第一句话形容主管的错,第二句话形容主管的对。错与对,都在主管,就像皇帝影响全国一样,主管关系到组织团队的成败。

一个团队历经了7年的亏损,但我们从来没有对它丧失信心,原因是产品的定位正确,合乎潮流发展。因此7年来,我们不断地修正、调整工作方向,人员整编、主管更替、流程改造,能改的几乎都改了,但是这个团队只有偶发性的改善,一段时间营运变好,但随即打回原形,又回到不稳定的状态。

日子久了,我不得不仔细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我们几乎做了所有的事,却没有明确的进展?

从我们过去所做的调整,我推出一个结论:问题一定出在没有被调整改变的地方,而这个团队哪里没有改变呢?那就是“我自己”,我始终在这里,我应该就是营运不善的凶手!

我决定开除我自己,看看这个团队的营运会不会改变。很不幸,也很幸运,在我离开之后,这个团队开始逐渐改善,速度虽然不快,但慢慢向上。10年之后,这个团队变成台湾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营运团队,这就是台湾《商业周刊》的故事。

我无意贬抑自己,我只是在描述一个组织内最敏感、最不愿意被面对的真相:领导者可能是组织问题的核心根源!

我仔细回想这个过程:当一个单位营运不善时,所有的事情都会被提出来检讨,而且我们也确实找出了许多问题,那还真是一连串纠缠不清的问题串。再仔细分析,这些问题串又可分为核心问题、延伸问题及细节问题。核心问题才是真正的关键,延伸问题则依附核心问题产生,只要核心问题改善,大多数问题都可迎刃而解,因此找出核心问题才能改善营运。

但是,如果核心问题是发生在领导者或主管身上,则很可能被刻意忽略,以致永远无法改善。《商业周刊》的改变过程,就见证了领导者自己的盲点,要不是我自己猛然觉醒,很可能《商业周刊》仍深陷困境。

领导者眼睛向外找问题,而不知道自我反省、自我检讨,这是常态。如果领导者是老板,事业是你的,你爱怎么做就怎么做。你当然有理由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但是如果亏大钱,你也要自己负担,所有不想长期亏钱的老板,就要想想自己可能是亏损的凶手,如果不想长期亏损,你就要自我了断,虚心想一想 “万般有罪,罪在朕躬”,贵为皇上,必要时下诏罪己,也不能迟疑。

如果你只是个小主管,那这种自我检讨反省的态度就更不能少。如果你在检讨完别人之后,仍然未能改进,而你能及时醒觉可能是自己的问题、自己的错误,那你还有机会自我调整,以免于被撤换的命运,而不能自省的主管,被推出午门斩首,为时未远。

面对组织的绩效不彰,领导者必须免除有缺点、甚至可能是组织里最大的问题人物,午夜梦回,不欺方寸,是领导者要常常面对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