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自己,训练部属
──领导者的自我学习与团队学习
主管要注意两种不足:自己能力的不足及部属能力的不足。自己的不足,要私下努力学习;部属的不足,则要设定时限,要求部属学习改进,必要时更要提拨预算给予训练。
新上任的主管,通常洋溢在升迁的喜悦中,因此往往急于一显身手,期待能用新人、新气象营造耳目一新的气势。这当然无可厚非,也是新主管展现能力与实力的必要作为。
但投入工作、展现能力,只是主管的一部分功能,一个领导者要长期获得认同与肯定,自我训练、自我学习与团队训练、团队学习同等重要。
严格来说,没有主管是完人,每个人都因为有某些优点,所以才能获得升迁,这些优点是升迁的理由,但绝对不是主管能长期被肯定的原因。每个主管也会有许多缺点,这些缺点通常会在优点的光芒下被忽视,但缺点并非不存在,也并非没影响,在许多关键时刻,这些缺点往往容易变成致命的伤害。
因此,了解自己的优点、了解自己的弱点、了解自己的问题,之后再通过自我学习、自我训练,才是主管能长期绩效表现卓著的原因。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自主性”,因为主管已经是个领导者,虽然还有更上层的主管,但基于尊重,给予“主管”更大的空间,因此就算“主管”能力有所不足,通常大家也只是看在眼里,期待“主管”自行改善,很少会有外来的规劝或提醒。
训练部属是主管必要的责任
领导者往往是孤独的,要有足够的冷静,要能看清楚自己的弱点;也要有足够的谦虚,要知道不论有多大的丰功伟绩,背后仍然潜藏着问题。针对自己的弱点,设定时间限期改善,不能有任何的怠惰,也不能轻易妥协,这是主管的自主学习、自我训练。
在训练自己之外,训练部属则是主管另一个必要的责任。部属能力强,工作表现就好,因此改善部属的工作能力,是提高绩效的根本办法。对部属的训练,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进行:第一,盘点部属的能力,找出部属的缺点;第二,明确告知部属有何缺失,并要求限期改善;第三,对无法改善的部属进行处理。
第一个步骤,讲究的是对部属未来升迁的想象。许多工作者表面上看起来没缺点,但如果从未来升迁的可能推估,就完全不同,主管的责任不只是发觉部属现在的问题,更应该未雨绸缪,逼迫部属成长。
第二个步骤,强调的是沟通与达成改善的协调。不只告诉部属问题,也告诉他如果这些缺点能改善(或者能力能增强),公司可能会给予他更大的发挥空间。这种带有期待与奖励的训练与改善要求,往往能迫使部属快速成长。
第三个步骤则是最困难且最有学问的。对不能如期改善的部属如果不加处理,则前功尽弃,甚至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这时候,主管的决心是部属能否改变的关键。通常一个好主管会以非常坚决的态度告诫部属,如果不能限期改善,公司绝不容忍任何没有自我学习成长能力的人,并设下最后的改善期限,不得延误。
训练自己或是训练部属,虽然不是最急迫的事,却是领导者不断自我突破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