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你做,明日我想
──主管必修的未来策略课
主管不只要完成今天的任务,也要完成明天的规划;有时今天的困难根本就是因为昨天没准备。未雨绸缪、预设未来,是主管责无旁贷的工作。
20世纪90年代末期,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许多行业都受到冲击;而一旦典范转移,有的行业或角色可能一夜消失,这引发了许多人的危机意识,但真正找到对策的人并不多。
以平面出版业为例,纸张的消失、电子出版的威胁,每天都有有心人不断提醒。可是有人真正采取应对措施了吗?试想:如果未来这些预言真的实现,而许多的平面出版业者因而消失,工作者也丧失工作,谁该为这个悲剧负责任呢?结论很清楚,在这些公司担任主管的领导者都难辞其咎。他们肩负股东及员工所托,却在该变应变时,错失良机不作为,导致企业走上末路,他们缺乏长期的策略规划与行动,根本不具备主管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今日你做,明日我想”,这是主管绝对应有的核心价值与认知。完成公司所交付的任务,是主管必须完成的“急”务,规划未来则是主管的“要”务。而通常“急务”要由所有团队成员共同来完成,有时候甚至把当前的急务完成已不可得,谁有空设想未来呢?
主管最常犯的毛病,就是老在当前的工作中无法自拔,有的人甚至说,在企业追逐效率的大前提下,工作团队根本不够,人员编制更是不足,因此主管不得不身先士卒,绑在每天的例行工作中,而设想明天的事,根本无暇顾及!
这是绝对的错误。今日的事通常是具体的劳力工作,会占用许多时间;“明日的事”则是分析、想象、规划,重点在于有没有去想,而不在于规划完善,谁敢说对未来的规划一定准确无误呢?明天的事,是心智活动,长期放在心上后,有时甚至可能顿悟完成!
个人的未来,自行负责;组织、单位的未来,主管及领导人要负责,要有远虑、要有远见、要有预判、要有预应,组织才有机会长治久安。
不能设想明日的另一种状况是,主管对今天的事太过亲力亲为,以至根本变成一个工作者,而不是主管;两手拿满了东西时,当有任何状况发生时,主管绝对是无能为力的。
把所有的工作分配给所有的部属,自己一件工作都别留,这是主管的最高境界,空着手当救火队,空着手灵台清明地预想未来、规划明日。只有在今天空着手,你才能真正想明天!因为“今天你做,明天我想”,是一个真正负责且英明的主管该做的事。减轻部属的工作,只会累死自己,宠坏部属,只会让主管变成一个不被认同、不被尊敬、没有明天的滥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