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掮客(2)

厂长接待了我们。吴天明拿出一大堆证件,大学文凭、中央直属大厂的工作证,过去搞过的什么发明、什么创造的获奖证书。我这些东西在火车上全丢了,什么也拿不出,只好谈自己的业务简历。厂长似乎对我更感兴趣,问我们两位是什么关系。

吴天明赶紧说:“我们是老乡,是同学,还是最要好的朋友!”

我说:“是,我们希望能在一块工作。”

厂长犹豫了一下,面有难色地说:“我只能留下你们一位。”

吴天明转身走了,我追出门去,拉住吴天明悄声说:“还是你留下吧,我本来也没打算找工作,只想来海南做全国起重机行业的掮客,那种自由的推销员。”

我拉吴天明又回到厂长办公室。

厂长说:“我只能留下你邰勇夫。我们正在找你这样又懂技术又会搞销售的人才呢,只是你的朋友吴天明——实在对不起!纯粹搞技术的我们已经有很多了。邰勇夫你明天来办手续吧。条件是先聘用3个月,然后正式办调转。”

我意外地找到了工作,成了海南特区急需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当我办好了聘用手续要离开海口的那天晚上,仍没找到工作的吴天明心灰意冷,掉了眼泪,比我在火车上丢了包还难过。他说如果找不到工作真不知道怎么回西安见领导和同事,因为他不比我,他来之前已经通过单位领导在海南寄给他的那张“人才交流表”的单位意见栏里签了“同意”并盖了章。

我赶回株洲,重型机械厂正在实施厂长的第二套改革方案。第一套改革方案半年前实施后,一批老的科室领导被国人长期以来惯用的“一刀切”像切韭菜那样齐刷刷地切下来做了普通科员,包括刘总工程师,又齐刷刷“一刀切”地启用了一批新人。当时曾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电视、报纸进行了系列报道。这第二套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原来的科长升为部长,车间主任升为分厂厂长,原来的行政科升为生活服务总公司,下设房产科、膳食科、总务科。原来我的两个邻居,一个烧锅炉,一个自来水管道维修工,他们都曾羡慕我是大学生,是正式的国家干部,见了我总是自愧弗如地直不起腰杆。这次见面不同往昔了,两位都腰杆子挺得笔挺。一个当了膳食科的科长,一个当了总务科的科长,他们原来的工作由农民工取代。我找到厂长,提出要去海南机械厂受聘。厂长脸黑黑地说:“不行,你才干几年,就想调走?”我也觉得挺惭愧:“那我怎么办?在销售科没事干,要不,我还回技术部门搞产品开发吧?”

“你没那本事,不行!”

我自尊心受到了伤害,那时,我还没学会忍耐,我争辩道:“不行?不行我能当全国联合设计组的副组长!不行,我一次谈判为重型机械厂增收80多万元非标费!不行,我京广线跑了一趟,吸引来那么多的大客户!你说我不行,让我走好了!”

“我这不是开旅店,说走就走。”

我托老厂长,老厂长给市工业局罗局长挂了个电话,罗局长就写了张条子给我。我把这张条子送给重型机械厂的“改革厂长”,“改革厂长”看了条子,在我面前第一次和颜悦色,而且追悔莫及:“小邰,你有这层关系,怎么不早说呢?其实你很有才干,你去吧,到海南干得好就干,干不好再回来,我给你个厂长助理或者是总工程师干干。”

海南受聘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成功了,而且厂里还连续发了我3个月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