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博物馆(12)

她提前到了一会儿,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等着时间,这时电话响了。

“你好。”是馆长的声音。

“您好,我现在已经到我的办公室了。”

“那你就过来吧,我的办公室在305。”

何欢再一次感受到了老馆长的善解人意,她的确已经忘了馆长的办公室在哪一间。

305房间里,老馆长正迎门而坐。清健、消瘦,却精神矍铄,浑身上下充满了一种纯粹用丰厚的学识堆积成的气质,让人见之忘俗。他的眼睛清澈见底,何欢知道,那种清澈,只有经历了无数的风浪,荡涤尽了尘世间所有的泥沙后,才会出现。

何欢微微躬身示意,张馆长轻轻一扬手,作了一个请的姿势,示意她坐在办公桌斜对面的沙发上。何欢在坐下去的时候,迅速扫视了一遍整个房间的布局,她惊讶地发现,房子里竟然异常的空,书橱里的书很少,只有一些和博物馆有关的书籍,办公桌上,茶几上,屋角的小几上,墙上,都是空的,没有任何艺术品和点缀。现在这间办公室,和眼前这位充满学者风度的长者太不相称了。

看见何欢眼中不自觉流露出的困惑,张馆长的脸上浮现出了一抹愉快的笑意:“天海画阁的天才画商,果然名不虚传,进了这间屋子还不到两分钟,就看出了问题。”

突然听到张馆长说出这样的话,何欢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心里重重地震了一下。她的身体一丝一毫都没有动,眼睛仍旧望着眼前的茶几,但她能觉出来,自己全身的刺都竖了起来。

显然,张馆长也看出了何欢的变化,他轻笑了起来:“年轻人,别这么敏感,我刚才只是说出自己的感受,等你到了我这么大的年纪就明白了,当一个人老得快要退出人生舞台的时候,他说出的每句话都是真的,而且都是直白的、没有任何其他含义,你照着字面理解就可以了。因为他已经懒得再去口是心非了。”

不知为什么,这一番略显苍凉的话,由张馆长说出来,却显得那么的明朗、豁达。何欢相信了老馆长的真诚,有些歉意地放松了绷紧的身体。

“今天我叫你来,是有些事情想和你沟通一下。”何欢仰起头看着馆长,张馆长微笑着接着说,“你刚才的想法没错,这间办公室基本上已经搬空了,因为我已经退休了。”

不理会何欢眼睛中的错愕,他自顾自地接着说下去:“明天早上一上班,就要正式宣布这个决定,我不再是馆长了。我个人对这件事很满意,我已经老了,没有多少时间了,我想把有限的这点时间,都投入到我喜欢的事情中去。”

何欢觉得自己插不上嘴,只好静静地听着。

“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在这里当馆长吗?”

何欢摇了摇头。

看起来,张馆长也不是真想让何欢来解答这个问题,在何欢摇头的同时,他已经给出了答案:“因为我想建立一座集春秋文化于大成的博物馆。从我少年求学起,春秋时代就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崇拜那个时代,那时的艺术原始奔放,文化多姿多彩,人们重大义、轻生死,而且他们的思想上的桎梏非常少,这一切,都让我沉醉其中。后来我开始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我就想建立一个博物馆,里面专门展出春秋时代的文物、遗迹,讲解那个时代的文化。为所有研究春秋时代的人提供一个平台,为所有想了解春秋文化的人提供一个窗口。十年前,我第一次来这里鉴定春秋遗址,我就知道我找到了真正的宝藏,这个宝藏值得我去终生探寻。近两千年以来,它们脚下的这块土地,一直是人际荒芜的古战场,所以这些深埋在地下的春秋遗址,非常的安详,从来没有被破坏过,也没有被后来的文化浸染过。它们非常纯粹地记录着那个逝去的文明。正因为如此,这里是建立我梦想中的那个博物馆最理想的地方。所以,我就做了这个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