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不按规则出牌:中国人契约精神的缺失(2)

公元前四世纪的中国,处在诸侯割据的状态,历史上称为"战国时期"。处于战火中的各国,使用孙膑这样的谋略对付敌国,当然无可厚非, 所以,类似孙膑这样的"兵学"大行其道并不足为奇。《孙子兵法》十三篇,开宗明义"兵者,诡道也"。曹操注释为"以诡诈为道",可谓 得其精髓。在兵家看来,蔑视一切规则就是规则。在中国古代的战争中,很少见到电影《角斗士》中那种方阵对方阵、投枪对投枪、短剑对短 剑地认真拼杀。大多是几个宽袍大袖、手摇鹅毛扇的人在中军帐里谈笑风生,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一场大战役就搞定了。

然而,蔑视规则的习惯,从兵家辐射到了其他领域,就不值得称道。在中国,田忌赛马的故事,从来都是作为智慧的典范来传颂,为田忌出谋 划策的孙膑更是拥有众多的"粉丝",而很少有人批评田忌破坏了规则。这些"粉丝"们对以下两点津津乐道:一是田忌从破坏规则中获得了 利益;二是孙膑的安排是一种谋略、一种智慧。因而田忌破坏规则的做法往往会被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忽略。

这正是中国人缺失契约精神的表现。规则之用,在于遵守,而不在于破坏。破坏规则虽然可以得逞于一时,但结局却往往并不美妙。用破坏规 则的方法取胜,这样的胜利难以服人。虽然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越是竞争激烈越要遵守规则,否则就会陷入混乱和无序。如果所有 参与竞争的人都试图通过破坏竞争规则来取得利益,整个社会就会倒退为原始的丛林状态。

中国是一个以谋略著称于世的国家。从田忌赛马的故事受到全民追捧便可以看出,谋略已经成为一些人"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忌这场比 赛的胜利,是对游戏规则破坏的胜利,是阴谋家的胜利。如果纵容这种胜利,就必然要引出一大批效尤者。他们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可以不遵守规则,可以抛弃道德规范,甚至不惜采取卑鄙的阴谋,以致小人大行其道,社会陷阱处处,正直和诚实受到贬斥,狡猾和奸诈却受 到赞扬和追棒。"厚黑学"在社会中的盛行就深刻说明了这一点。请问各位:你们内心深处真的那么喜欢厚黑吗?

从管理学的层面上来看,田忌和齐威王之间的赛马应该是一种完全信息下的竞争,而不应该存在信息的隐瞒。双方应该遵守惯例,或在潜意识 中形成一个规则,以防止相互之间的猜疑。如果其中的一方或双方不遵守规则,相互揣测,把对方的行为看作是自己选择行为的依据,不断调 整自己的出马顺序,赛事就无法进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竞争都是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进行的竞争。市场主体之间 的竞争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不违背法律,接受道德的约束。田忌在这场赛马的游戏中,扮演了不正当的角色,其竞争行为违反了惯例游戏规 则,也违背了道德约束,是不讲信用的行为。孙膑作为田忌集团的一名员工,用不光彩的手段帮助他的老板赢得胜利,无可厚非。而作为管理 者的田忌如何看待并处理这件事,则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如果事后田忌奖励孙膑,就表明田忌赞许这种行为。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效应,使田 忌集团形成这样一种集团文化:为达到理性的目的,可以选择不合规则的手段。长此以往,田忌集团的每一位员工都会游离于规则之外去做事 。其后果是没有人愿意和田忌集团合作,田忌集团也就只能走向孤立和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