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如何培养契约精神?(1)

第五章 如何培养契约精神?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行为是具有契约精神的表现呢?我们认为以下行为最能够体现契约精神: 建立互信,只有彼此建立互信,我们才能坐下来签订契约; 坚守承诺,保证结果,没有了对承诺的坚守,没有了对结果的保证,我们的契约无论多么的完善都是一张废纸; 无私奉献,许多时候为了完成契约赋予的责任,我们有必要作出一些牺牲。虽然这在当时看来是一种个人利益的损失,但是我们却为此赢得了 别人的信任,树立了自己遵守契约精神的良好形象。而这未尝不是一种高于任何物质利益的精神回报。

1?互信:像相信自己一样相信别人 2009年2月5日,联想发布的截至2008年12月31日止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季内,联想集团全球个人电脑销量同比下降5%,本季度来自持续经 营业务(不包括已出售业务)的综合销售额同比下降20%,为35?9亿美元。第三季度亏损9700万美元。这个数据告诉人们,联想已经到了危急时 刻! 同时,联想宣布,柳传志复出担任联想董事局主席,杨元庆接替威廉·阿梅里奥担任CEO。

对于此次柳传志的复出,智融集团董事长施振荣评价说:"企业的政策系由董事会来敲定,并由执行长予以落实,当面临竞争激烈的客观环 境时,如果内部的默契不足,则企业政策要落实执行就会有困难。"柳传志-杨元庆"组合跟"杨元庆-阿梅里奥"相比,前者的优势在于其 共识与互信基础深厚,有利策略的落实执行。

"中国企业国际化需要借助国际人才,但由华人主导的企业,需与这些外来的人才形成互信基础,并对企业策略有共识,对公司有信心,而且 互信基础需要长时间的培养,且面对文化背景的差异,则挑战更大,如果企业规模太大或环境竞争太激烈,则更不利于互信基础的建立及共识 的形成。" 契约精神的核心是守信。契约从习惯上升为精神的伦理基础就是守信。只有彼此互信,才能够达成契约。正因为如此,在现代各国的民事法 律中,都把诚实信用作为"帝王条款",作为"君临全法域之基本原则"。在契约未上升为契约精神之前,人们订立契约源自彼此的不信任,契 约的订立采取的是强制主义;当契约上升为契约精神以后,人们订立契约源于彼此的信任。当诚实守信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主流时,契约的价值 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1)互信是和谐的基础。

朝鲜半岛无核化、防扩散不仅是美朝双边问题,更是地区问题,关乎有关各方的安全利益。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建立互信是融化美朝关系坚冰 的关键。15年前,卡特访朝在扭转朝核危机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由当时朝核危机的形势所决定的。当今的克林顿平壤之行虽然难有 立竿见影的突破,但是如果美朝双方能有机会触及实质性解决双边歧见的可能,为未来通过多边平台化解朝核危机建立信心,那将有利于朝核 问题的最终解决。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杨毅表示,内地和台湾两岸关系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固有的分歧和矛盾,以及政治、军事等敏感问题,这些问题不解 决或解决不好,将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瓶颈。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重要的是要建立互信,为逐步破解这些难题累积共识,创造条件。

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团队的重要基础。只有广大成员之间建立起了高度互信,和谐社会与和谐团队才能够真正成为现实 。但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人们之间的信任缺失而导致的社会问题甚至悲剧,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和谐社会与和谐团队的构建。

2007年11月21日,已怀孕9个月的李丽云因呼吸困难被"丈夫"肖志军送到朝阳医院京西分院治疗。医院建议做剖宫产手术,肖志军却拒绝签字 。当天19时25分,因未得到家属签字无法进行手术,李丽云和腹中的胎儿双双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