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美国的银行不敢贷款,所以企业必须设法积聚现金,或是争取银行贷款或是吸引外部投资者。第三是准备投入。他们觉得现在还不是机会,认为2009年是合适的时机,一是投研发,投研发能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二是准备并购,并购的目标不要扩大规模,是要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和自身形成互补的公司、有技术的公司,前几年形势好的时候人家可能不卖,形势不好的时候机会和价格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可以预见,金融危机之后,像这样的优秀企业会变得比以前更强。中国的企业中有这样核心竞争力的太少了。我们生产的产品都有众多的生产者,需求一下降,马上陷入恶性竞争,把价格压得很低。所以,我感觉我们的企业主要还是渡过难关的问题,当然也有可能抄别人的底,但首先是保自身的安全。李兰:也就是说,如果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这样的企业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那您认为国内有没有这样的企业?邵宁:这样的企业肯定有,但不多,也许在某一些相对狭小的产品领域。但有些企业在经营方针上有特色,比如像海信这样的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会比较安全。因为海信的特点第一是财务上比较保守,扩张的时候很谨慎;第二是一直非常重视研发,研发投入很多。在经济很热的时候,海信不会大起,在经济萎缩的时候,也不会出大的问题。李兰:那么国有企业面对这次危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邵宁:其实2008年4月份国资委李荣融主任就开始向中央企业预警了,要求中央企业开始准备“过冬”,当时这个情况还不是特别地清晰,应该说这个预警是非常及时的。具体来讲,做三个方面的工作是最重要的。第一是调整到内涵发展的道路上,必须控制住资产负债率,保证资金链条不出问题。第二是要停止一切以扩大规模为目标的投资和并购。如果你还有投资能力,我想就是三个方面,一是改造、二是研发、三是增强核心能力的并购,而不是继续扩大规模的并购。第三是严格成本管理,争取在成本上有更大、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包括生产的成本、运营的成本和人工的成本。如果企业的负债率不太高,企业的现金不出问题,再把成本降一块,我想我们的企业是能够安然地渡过这个危机的,而且危机之后,我们的各项内部的管理能力会有进一步的加强。
政府应当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李兰:陈总,您所在的企业主要是从事房地产行业的,您对这次金融危机有什么思考?陈代华:我们最近也在反思,几年前房地产是一个绝对优势的行业,但是现在,面对宏观调控和经济危机,房地产肯定要由绝对优势进入一个比较优势的企业时代,就是说你的企业和其他企业相比较,必须要有优势才有生存的余地。李兰:实际上房地产仍然是一个非常具备发展潜力的行业,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一定时期内将会保持。不过最近房地产企业确实压力较大,整个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邵宁:政府有责任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增长。前一段当房地产价格上升过快的时候形成了泡沫,主要是诱导出大量的投资性需求造成的,所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调整。我个人认为,政府对房地产的责任主要是两个:一是通过调节供求关系保持价格稳中有升,限度是不能诱发过多的投资需求;二是保低收入者住房,让“居者有其屋”,而不是“居者有其产”。
面对金融危机,国有企业应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国有企业的
经营者还需要有一定的牺牲精神。陈代华:我们刚才说如何“过冬”的问题,现在有不少民营企业把裁员作为“过冬”的一个手段,但是极少有国有企业把裁员作为“过冬”的手段,但是实际上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国有企业来说,这次危机带来的困难是很大,也就是说国有企业在承担这种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邵主任,您对这个事情怎么看?邵宁: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应该的,应该提倡和支持,我国市场体系发育程度有限,且市场调节本身也存在弊端,如果没有一批主体出来平顺一下大的波动,经济和社会就会出现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