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过冬”至少要准备三套战略方案(6)

如果企业只准备了过“严冬”的方案,而没有考虑三个月以后经济复苏的情况,那很有可能就失去了一次很好的发展机会,别的企业把市场都占领了。其实细心的人都能看出来,麦肯锡这样的国际咨询公司在做战略方案的时候,每份报告的前面都有一段话来说明这个战略规划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给出的建议,比如假定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维持在8%~10%,全世界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经济危机,然后才会说如何制定战略。所以说,企业在制定战略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全,要有几种预案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李兰:那么您认为什么样的企业能赢得未来?在这一轮的大浪淘沙中,什么样的企业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金占明:我觉得,首先企业要有清晰的战略并能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其次企业所在的行业要有持续发展的潜力,是一个有长效市场的行业;第三,企业要有比较强的创新和适应能力;第四,企业要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并且善于调整这种能力。联想能够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善于调整管理,所以联想的组织结构是不断变化的,这也是行业的特点。

中国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企业家成长的外部环境。李兰:纵观改革开放30年,我们企业的成功,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家个人英雄的成功,因为企业家个人对企业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而中国企业想要赢得未来,必须要改变这种状况,要依靠整个团队和制度、文化的力量,也就是由“个人英雄”超越到“团队英雄”。那么,金教授您认为是英雄创造了制度,还是制度造就了英雄?金占明:我认为刚开始肯定是英雄造就了体制,而这个体制反过来又能培养出英雄。举个例子,美国人非常怀念他们的开国元勋,为什么呢?因为那些英雄创造了美国的民主体制。这个体制建立起来以后,也经历了不断修补和完善的过程,并且它保证了美国不会出一个特别差的总统。因此我希望中国的企业也能建立这样一种制度,保证选出来的领导者是优秀的。但是如果没有这种机制,那就得依赖个人英雄了。李兰:这种机制其实是一种企业家的培养机制。您刚才说到松下幸之助是“经营之神”,我也发现在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的企业界都有一些德高望重的优秀企业家,他们对当地的企业界有非常大的影响和榜样作用。那您认为中国目前的外部环境是否已经能够催生出这样一批优秀的企业家?金占明:我觉得现在中国也有一些类似的企业家,比如联想的柳传志和海尔的张瑞敏等。不过从企业家的成长环境看,我觉得应该听一听姜总的看法。姜俊贤:从我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外部环境对于企业家的成长是非常的重要。为什么20、30年前没有张瑞敏?因为那个时代、那个环境、那个机制产生不了,只有在改革开放的情况下,外部环境变了,才能有张瑞敏的出现。因此这个时候我们考虑的是,外部环境能不能给企业家的脱颖而出营造一种氛围。不过从我个人的体会体来说,我觉得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今天企业家成长的外部环境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但是我觉得还需要改革,还需要完善,很多企业家对现在的环境并不是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