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判断既说明现状,也说明美国仍然有实力在未来继续获得铸币税,它还要继续实行发行美元、贬值美元的战略。铸币税是历史给美国的利益,它不会把这个利益放弃掉。尽管美国完全照搬过去的做法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发行美元、贬值美元从而获取铸币税的基本战略是不会改变的。我们必须立足于这种判断来制定中国的应对战略。李兰:我看到有部分人称您的这种说法带有点“阴谋论”的意味,您怎么看?许善达:我反对把世界货币市场上各国为获取利益的争斗一言以蔽之为“阴谋论”的说法。不能说没有阴谋,没有一个国家把自己的决策过程全部公开,但统统说成是阴谋不符合实际,也会误导我们的决策。我认为美国人这个战略不是阴谋,而是“阳谋”。用英语说是“intentional”而不是“conspiratorial”。美国这个战略是公开宣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35美元对一盎司黄金,谁借35美元就要准备用一盎司黄金归还。固定比价1971年废除了,以后美元一直在超量发行、一直在贬值。经过多次衍生的金融产品的实体价值任何人都不知道。这些都不是阴谋。对于进入世界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国家和企业来说,面对美国这个战略,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在世界财富增长和分配里面来获得你应该得到的份额。多得到了是你有本事;没得到是你无能。所以我不赞成一些文章说,美国搞阴谋欺骗了全世界。超量发行美元、贬值美元作为美国的国策,是阳谋而不是阴谋。中国在这么多年里,在加入全球化的过程中,在世界商品市场我们是获利的。有人说中国是在全球化过程中获利最多的国家。这个判断是不符合事实的。真正获利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我们可以说中国是获利较多的国家之一,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也必须承认在世界货币市场之上,我们是向美国和欧盟缴纳铸币税最多的国家。在这方面,我们国家利益的损失是不小的,无视这一点是愚人之见。当然总体上我们还是获益的,在商品市场上我们获益,在货币市场上我们吃亏,但是总体上国家实力增强了、经济发展了。
中国应当抓住机会,加快实施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李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许善达:我认为中国也应该有一个国策,就是在世界货币市场,中国要减少向别人缴纳的铸币税,而获得应该得到的铸币税。换句话说,我们的人民币也应该作为世界储备货币之一、作为世界结算货币之一。应该使更多的国家愿意储备人民币,使更多的企业在贸易中用人民币结算。如果出现这样的格局,我们中国也能够获得人民币的铸币税。别人也得把实际的财富送给中国来换人民币。我们的GDP占全世界的6%左右,贸易占20%左右,我们应该得到多少世界外汇储备的份额呢?应该得到多少结算货币的份额呢?当然,我们能够得到多少,在世界范围内能占到多少,那是需要努力的。赵小刚:也就是说我们也应当在货币全球化的过程中争取自己的利益,也要通过人民币国际化来获取铸币税。许善达:对。但同时我们应该知道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人民币获取铸币税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不是说人民币国际化了,大家就都用人民币作外汇储备了。刚才我说了全世界外汇储备中美元占60%多,欧元占20%多,而日元、英镑等虽然都是自由兑换,但是作为储备货币量不到10%,人民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中国的人民币确实在世界上已经具备了外国央行用作外汇储备的需求,也具备了企业用作贸易结算货币的需求,现在已经有这个需求了。我们应该让人民币逐渐地、稳妥地国际化,但当前要加快速度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这是我们中国国家利益所在。过去我们想做,没有实力做。现在我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了,我们应该使得国家获得这个利益,来减少向别人缴纳的铸币税。这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战略。李兰:也有一些学者提出,利用这次调整机会扩大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为人民币的国际化作准备。许善达:粤港澳经济区的整个规划里面,已经包含了一部分这方面的内容,包括现在允许在香港地区发行人民币债券。可以说中国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战略已经启动。深圳是毗邻香港的特区,第一它跟香港毗邻,第二它是特区,有个实验探索的功能,我认为深圳要好好地研究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里面能够在哪些方面先行一步,在哪些方面进行探索,这种探索既能够为国家战略服务,同时也能为深圳的发展率先走出一步,我相信这对深圳本身的发展一定也会起到很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