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是在说谁对谁错,而是想指出工作中的现实幻觉。眼见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因为我们更关注事情对我们的影响。
在南非两个女人的交流开始前,安托瓦内特·戈比在塞琳娜·马哈奇卡拉心中的形象就是:她让人信不过,盛气凌人,还不友善。
在交流中,马哈奇卡拉确定并更改了戈比对她的影响。这样,她对总经理的态度开始转变,从冷淡到友好。第一项法则说的就是某个情况或某个人的影响如何与行为联系到一起,而这些行为包括对未来行为的接纳和承诺。
想想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尤其是那些没有起作用的部分;想想在工作岗位和在家的事例;想想你以前定义的那些挑战。认真思考之后,如果你能意识到事情和我们看到的不一样,那你就会去改变他们——不是尽量改变,而是真正改变。现实幻觉会让你自以为是,但是与我们对待其他人一样,看起来真实的事情其实是事情本身对我们造成影响之后的表现。
第一大法则告诉我们有两个根本元素:表现(Performance)和环境的影响。这两个原则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贯如此,绝无例外。
第一条法则与未来
龙茗铂业公司的另一位员工叫劳郎·菲利(Laolang Phiri),他住在马里卡纳附近的小区。
劳郎身材魁梧,肌肉发达,浓眉大眼,很有大学足球队跑卫的风范。他的性格开朗,这与他的家乡人民的生存状态有点不相称——一个贫民窟,时至今日失业率仍高达40%,而且还有80%的家庭住在破旧的平房中。
多数采矿公司从几十年前开始营业到现在依然沿用着当初的方法:从其他国家雇佣工人——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赞比亚。这些外国工人都是背井离乡,住在矿工宿舍——有些人发现自己上的一直是“夜班”:他们的白天是在地下3 500英尺的矿井度过,等下班回到地面时天色已晚。
还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有很多人开始吸毒、酗酒和嫖娼。到目前为止,政府对艾滋病仍然无计可施,艾滋病仍然在这个国家肆虐。龙茗铂业公司的25 000名员工中有25%的人HIV药检呈阳性,而在2005年这个工地有67人死于艾滋病及相关疾病。
在一次访问中,我们坐着一种T型的椅子进入了劳郎的工地。我们没有向上走,而是顺着30度的斜度进入地下。随着不断深入地下,黑暗渐渐袭来。我们身后是一排排的工人,每个人都坐在一把T型椅子上,有人还吸着烟,只有头盔上的矿灯可以照亮他们的轮廓。由于要进行爆破作业,所以洞里面的空气闷热潮湿,还带有爆炸物的黏性残余。照明设施是一排排的灯泡,主要是为了避免工人踩到路边的机械设备。这就是劳郎的世界。
如果你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背井离乡过着这样的生活,你便不难想像劳郎还有他的工友们会是怎样的郁闷和寂寞,所以他们认为生活条件恶劣,不满矿场的管理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这里的工人认为管理者把他们当成工具,”他告诉我们,“我们没有做人的感觉,我们好像是工具,是随时可以被替换的工具。而那些经理的心态却是‘这是我们开的矿场,我们不会为这些工具担心什么’。”
“这里是黑与白的对决,一直都是。”他继续说,“如果你是黑人,你就是苦力;如果你是白人,你的地位就会不同;如果有黑人爬了上去,那大家都会认为他们一定是出卖了同伴。”他笑道。
“我们感觉白人社团可以随心所欲,呼风唤雨,我们却处处碰壁。”他停了下来,脸上的笑容渐渐褪去,咬了咬牙,接着总结道:“我一直不顺利,我知道以后一直会是这样。”之后劳郎成了一名工会代表,也许这样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变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