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面试(11)

习惯的养成也许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很多人由于没有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形成好的习惯,所以很多事情需要后天的“恶补”才能完成。学会敲门,也是面试成功的技巧。认真地对待每一件细小的事情,是人生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功课。

■ 2008年12月1日 过于紧张

到一个新的环境,让人紧张是一个正常现象。能在一个新环境中泰然自若的人,肯定是一个“久经沙场”的人。大多数人去一个公司面试或多或少还是会紧张的。紧张一点儿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过于紧张就会影响到面试的效果了。

上一个面试的人刚走,同事又领进来一位面试的先生。这位先生进来后就站到我的桌子面前,一句话也没说,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我微微一笑,主动打招呼:“你好!请坐。”他左右环顾一下还是没动,紧张地看着我。无奈之下,我指着一个凳子说:“请随便坐,不要紧张。”他这才坐了下来,坐下以后似乎不知道手该放在哪里,一会儿放在腿上,一会儿拿下来。为了让他放松下来,我随便问着他问题,聊了一会儿他终于自然一些了,回答问题不再眼睛看着别处、眼神游离不定,终于敢对着我的眼光了。我心里清楚:这个人太紧张了。他本来可以表现得更好,可是由于紧张对很多问题的回答都不尽如人意。没办法,我们不能聘用这样的人,以后他怎么能面对他的客户呀!如果每次面见一个生人都这么紧张,时间久了还不得弄出精神问题来啊。

过于紧张,是心理素质太差的表现,就像一个平时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一到考试的时候就紧张得一塌糊涂,考试成绩与平时的学习有天壤之别一样。我的一位数学老师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命’?‘命’就是你永远也考不出你的真实水平的考试。”一语中的,这是多么精辟的总结啊!所以,紧张是你生命中最大的敌人,一定要克服紧张心理,才能冷静地处理发生在你身边的任何事情。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紧张能够导致失败,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应对紧张呢?要想让自己不紧张或者少紧张,就要进行心理调节,平时要进行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学会用一些心理学的办法让自己能够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

■ 2008年12月2日 对薪金、待遇如何了解

每个人关心自己的薪金、待遇问题原本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了解薪金、待遇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下。既不要在刚面试就提出来,也不要都上班半个月了还不知道自己挣多少工资。那么究竟应该在什么情况下来了解清楚这些问题呢?我认为应该在面试通过后、上班前把薪金、待遇问题了解清楚。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段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其一,如果见到招聘官就提出薪金、待遇问题,会引起招聘官的反感。招聘官心里会说:“不知道能不能干好工作,对待遇倒是蛮上心的。这是一个比较自私的人。”很快招聘官就会把这个人从招聘名单中“pass”掉。如果这工作没有你的份儿,了解了薪金、待遇也与自己无关了,所以问的意义没有了。也许不问,可能还有机会获得这份工作呢!

其二,如果招聘官已经看好你,而你不了解薪金、待遇问题,你自己也不能决定是否接受这份工作。毕竟,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我有一个亲戚的孩子到一个公司已经工作半个月了,还不知道自己能挣多少钱。结果,当知道自己的薪金、待遇后就迅速离开了那家公司,因为公司给的薪金、待遇与他的心里底线相差太远了。结果,耽误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其三,通过以上对“早问”与“晚问”的分析可以肯定,最佳的询问时机就是“不早不晚”。在面试快结束的时候,而且从招聘官的语气中感觉到自己有可能被录用,那么这时候就可以客气地问:“不知道您方便不方便告诉我关于薪金、待遇方面的问题?”任何一个招聘官都会非常乐意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招聘官也清楚不告诉应聘人关于薪金、待遇的问题,人家也不会选择来本公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