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情景法
第一节不露痕迹的考察
【案例】
意想不到的测试
李琳到某公司应聘财务经理职位,经过多轮笔试、面试,幸运地进入了5人的复试名单,由于等待复试通知,李琳还继续在原单位上班。
有一天中午她与同事出去吃午餐,回来时发现办公室坐着一个陌生男子,看到李琳坐回到座位后,便对她说:“刚才我看到您桌子旁边的地上有一张100元钱,就捡起来放在您桌子上了,你知道是哪位掉的吗?”果然,桌上放着一张崭新的没有折痕的100元钞票,李琳的同事张芳也看了一眼,说:“我的钱都放在钱包里,不是我掉的。”这时,李琳心想:是谁这么粗心,把钱都弄丢了,看来是一个收获意外之财的运气!于是装作疑惑状:“不知道是不是我掉的?”张芳提醒她说:“你上午动过钱包吗?要不要点一下数目?”李琳犹豫了一下,还是坚持了。于是,这张崭新的百元大钞就归李琳了。陌生男子起身告辞,李琳也连忙起身送他,
走出公司大门的时候,陌生男子停下来对李琳说:“我是您应聘财务经理职位公司的职员,按照公司的招聘流程来对您进行最后测试,您刚才的表现与公司要求素质不符合,我们不能录用您,请把刚才测试用的一百元钞票还给我。”
【分析】
在这个面试案例中,用人单位并没有继续在自己的公司里对应聘者进行测试,而是选择了在李琳目前工作的单位进行,有目的地设置了掉下百元大钞的情景,通过这个情景来观察李琳的反应。作为一名合格的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等都是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案例中的李琳不能随时克制贪念,所以在这样一场没有预示的面试中败下阵来,也在预料之中。
以上案例中的面试方式,普遍应用于国外跨国公司,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正在逐渐采用这种方法,用人单位能较大程度地提高招聘人员与岗位的适合度。所谓情景法即是设置一定的模拟真实环境,让面试者进入这个情景中,面试官通过记录和观察应聘者的相应行为表现来考察其潜能素质是否能够胜任或适应招聘岗位的工作。
情景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无明显提示的环境中观察应聘者的自然表现;另一种是通过设计一些特定模拟环境,让应聘者在这个环境中担当某些角色,要求应聘者对这个角色所遇到的问题或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1)情景法的特点
● 真实性
用人单位经过筹备,通常在应聘者不太在意的情况下就已真正开始面试。情景法创造的环境有些看似平常,有些充满挑战,有些则轻松愉快,相同的特点就是,这些环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有可能会遇到,在这些环境中,应聘者会自然而然地做出一些习惯性的动作,而这些动作大都反映其真实的能力素质或思维方式。
● 持续性
情景法在运用过程中,往往会穿插在面试的若干环节中,从面试前的引导、面试时的应对到面试后的退出等,都可以设计相应的情景来作为测试方案。同时针对在模拟环境中测试出的应聘者的某一项素质,可能还需要经过一轮甚至多轮的情景测试。
● 直观性
在情景法实施的现场,应聘者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被面试官看在眼里,行胜于言,观察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有时要比听他的夸夸其谈更能够了解这个人,面试官对应聘者行为动作的考察分析,往往比考察应聘者的面谈成绩、笔试成绩更为直观、更为准确。
● 灵活性
对于测试应聘者各类别的素质而言,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同样,即使是测试应聘者同一个方面的能力素质,也可用各种不同情景来实现。由于情景法现场一般没有设置限制应聘者的规则,应聘者可以在这个环境里自由自主地发挥,使情景法更具灵活性的特色。
(2)情景法的局限性
由于情景法需要设计相应的环境,所以准备时间比较长,如果模拟的场景较为复杂,也会产生较高的费用。在考察过程中很多时候面试官不是与应聘者面对面,而是从侧面观察,这就对面试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面试官能够在不影响应聘者的前提下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
基于此,情景法通常用于应聘者人数较少的招聘面试,如果同时对人数较多的应聘者采用这种方法,有可能会带来很大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同时,面试的效率和可信度也会大打折扣。另外,情景法有针对性地模拟环境通常只能测试出应聘者的一项或几项能力素质,所以情景法常常作为面谈面试的补充,能够起到面谈面试所不能达到的真实效果。所以,用人单位可以在使用情景法面试之前先通过其他面谈面试或笔试的环节对应聘者进行考察,也可以将情景法作为考察应聘者的首轮面试环节,还可以与其他面谈面试或笔试环节穿插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