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法的应用(1)

第五节结构法的应用

【面试现场】

某大型国有制造企业想要在高校招聘一批应届毕业生,以销售岗位为例,人力资源部门经过岗位分析,确定了一些核心素质,主要包括:成就动机、分析能力、影响力、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积极乐观的个性,并根据这些核心素质确定了标准化的面试题和评分标准。

问题1:你能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主要考察应聘者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是否通顺并且能够有的放矢,同时考察应聘者自我介绍内容中是否有存在不适合销售岗位的信息,例如应聘者喜欢独处、不擅交际,或者喜欢安定的生活、不喜欢挑战等。如有这样的迹象,面试官应该详细追问加以确认。

问题2:我们提供的职位这么多,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岗位呢?

考察应聘者对应聘岗位和自身特点的了解程度,看应聘者如何从自身特点出发分析岗位和自身的匹配度;同时还考察应聘者是否善于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选好说服面试官的理由和角度。

问题3:你的简历上显示你曾参加过很多学生活动,这些活动中有没有一些竞争活动呢? 能够详细描述一下吗?

通过让应聘者分析他所经历过的竞争场景来考察他对竞争的适应程度。在此不能接受竞争压力或者过度强调竞争不善与人合作的应聘者都是不合适的。

此外,描述的详细程度也很重要,面试官应追问应聘者在STAR原则之下的具体情形,同时观察应聘者在描述的时候是否产生了情感流露,描述的细节是否真实合理。

问题4:你怎样影响其他人接受你的看法?

考察应聘者的影响力有三个角度,第一是应聘者是否有影响他人的意愿;第二是应聘者影响他人的能力有多大;第三是应聘者能否很快地举出具体的实例来证明。通常有意识来影响他人的应聘者都能够列举出实例,通过实例面试官可以看出应聘者说服他人的自信和技巧。

问题5:在做口头表达方面你有哪些经验?

考察应聘者的自信心和口头表达能力。如果应聘者本身有相当多的演讲经验并且擅长于此,则是最好的。还有一些可能天资不够好,但是能够意识到这项能力的重要性,做过很多的尝试,并且不断进步的应聘者也是合适的,这样的应聘者能够很诚实地描述曾经失败的经验。

如果应聘者觉得这方面不重要或者经验不够,则不太适合销售岗位。

问题6:你觉得自己在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上哪一方面比较强呢?

由于这个岗位的要求不仅仅是销售,还包括根据业绩报表做出市场分析、参与重大投标项目的策划等,因此应聘者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样重要。应聘者在这个比较的问题上可能会做出倾向性的回答,肯定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这都是不合适的。

问题7:在大学期间,你做过的最让你骄傲的事情是什么?

这个问题主要是考察应聘者的动机,根据应聘者的回答来看他们的价值观。关键是看他们是否有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经历,至于获得的是什么样的成功反而不重要,每个应聘者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

比较不合适的是应聘者回答对自己不满意,没有值得骄傲的事情。

问题8:如果入职后你的上司对你很不友好,你应该怎么办?

主要考察应聘者在企业的等级结构中能否适应,是否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必备的技巧来处理工作中的冲突。如果应聘者对此没有思想准备,可能会盲目乐观,相信自己可以和上司成为好朋友,而成熟的应聘者能够从工作的要求出发,正确面对工作中的冲突,注重于如何和上司沟通,解决问题。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