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车轮法
第一节方法介绍
一、什么是“车轮大战”?
车轮法面试,又被称为“车轮大战”,是指应聘者必须通过多轮面试得到面试官的一致认可,才能获得该职位的任职资格。虽然面试的流程不一定相同,规范化程度也有很大差距,但是这样的方法在很多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的招聘面试中都经常使用。
车轮法的组织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岗位要求和企业特点来选择,比较常见的是顺序性的面试和系列性面试。
顺序性面试(如图4-1所示)也叫渐进式面试,每一轮都淘汰不合格人员,是一种多轮筛选式的面试方法。因为每一轮都要淘汰掉不合格人员,越往后面试难度越大,面试官的级别也越高。这种筛选的方法效率比较高,一般通过越高级别面试的应聘者,其能力素质也是越高的。这种淘汰式的方式也给上层高级主管人员节约了时间和精力,应聘人员的数量逐渐减少,而能力素质却普遍提高。顺序性面试的缺点是基层的面试官容易对应聘者进行“误杀”,他们往往并不清楚上级主管或者老板想要招聘什么样的人才,而只是机械地根据一些门槛条件来对应聘者进行资格筛选,这样往往很容易将那些很有能力却有个别条件不符合的人拒之门外;已经通过重重考核的应聘者,也可能在最后的面试中被面试官一票否决,企业被迫开始新一轮的面试,产生较大的资源浪费。
系列性面试(如图4-2所示)是指让应聘者经历一系列面试,每次面对不同的面试官,同时也面对不同的考察角度,比较常见的是由部门主管、人力资源主管分别来担任面试官,这在大中小型的企业都是可以操作的,区别只在于: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如果应聘人数过多,需要耗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可能影响各部门的正常工作;如果是中小型企业,在人才紧缺、应聘者人数不是很多、参与面试的面试官也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可以对所有应聘者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用。
二、车轮法的特点
(1)考察全面、细致
不管是采用顺序面试还是系列面试,从示意图上我们都可以看出,通过车轮法来进行面试,可以实现对应聘者全面细致的考察。一方面,通过多轮独立的面试程序,可以对面试官的主观因素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避免因某一个面试官的认知偏差影响整个面试结果,有的企业在面试的同时就对应聘者进行评定,该轮的面试评分甚至可以在面试开始之前送到下一轮面试官的手中作为参考,如果应聘者在上一轮面试中有夸大事实的行为或者暴露出某些缺点,面试官可以针对这些疑点进行考察核实。另一方面,不同的面试官注重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可以让面试的效度更高,更加专业化。避免了出现门外汉面试专家的情况。
(2)对应聘者有一定的压力
多轮面试,不管是持续进行还是间断进行,对应聘者来说都存在很大的压力。持续进行的面试压力尤其大,应聘者需要面对不同方面的专业人员、不同的面试风格,以及可能长达数小时的“拉锯战”。车轮法面试,对应聘者的专业能力和心理素质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如果不是特别强调抗压能力的岗位,应该尽量避免故意给应聘者制造紧张气氛或者压力情境。对于其他的面试方法,面试官可以或多或少地对应聘者施压,以观察其反应。但是,车轮法面试本身就已经给应聘者带来很大压力了,面试官应该关注的是在这种考察方式下如何让应聘者得到全面的发挥。如果是初级职位,对应聘者的综合能力要求并不是很高的话,就没有必要进行这样复杂的面试程序,采用这种方法占用企业大量的资源不说,更有可能甄选到了优秀的人才,但是却跟岗位要求不是很匹配。
(3)需要动用大量的资源
“车轮大战”对于应聘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企业来说也一场人力物力大战。如果是采用顺序法的层层筛选,就需要做大量的宣传,保证参加初试的人数,否则人数太少的话,可能难以从中选拔出各方面都优秀的应聘者。一些大规模的企业像宝洁和华为,每年都要在全国各大高校拉开声势浩大的校园招聘,从校园宣讲会到广告宣传,从笔试到重重面试,但实际招聘的人数也许不多。面试的环节越多,企业付出的成本越大。
以宝洁的校园招聘为例,他们的招聘流程如图4-3所示。
图4-3 宝洁招聘流程图
(4)多轮面试环节共同组成一个整体
车轮法可以根据面试的主要内容以及难度分成多轮面试来进行,并且在形式上是相互独立的。每一轮面试的内容、方式、面试官甚至面试的环境和地点可能完全不一样,但是不管面试怎样安排,它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从多个角度和不同的深度来考察应聘者。因此,在内容上,各轮面试应该能够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覆盖对应聘者核心要求的方方面面。在难度上,也应该各有不同,有的重在考察能力,有的重在挖掘潜力。
【案例】
微软的车轮面试
在微软的面试过程中,应聘者可能要在几个小时的时间内,与5~8位面试官进行一对一的面谈,每个面试官都是各个方面的专家,各有所长,并且各自有不同的侧重点。
每当一轮面谈结束以后,面试官会马上将他的评估意见通过邮件发给其他的面试官。对于应聘者来说,下一轮面试是一个新的环节,可是对于面试官来说,在面试开始之前,他已经对应聘者之前的表现、优缺点都有了清楚的认识,面试官在面试中完全占据主动权,应聘者不要说是说谎,就算是在上一轮面试中随口说的话,可能也会在下一轮当中被“揪”出来穷追猛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