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三(1)

当过大少奶奶的淑贞还是第一次挑门过日子,哪里知道柴米之事,徐木匠走后,家里就断了粮,两个孩子饿得直哭。淑贞本不想花那点银子,但实在挺不下去了,就去了一家米行。

“掌柜的,给我称几斤小米。”淑贞惦记着家里的孩子,进门就说。

掌柜的抬头看了看淑贞,笑道:“这位大嫂,你可真不懂行市,米早就断货了。”

淑贞一听愣了,问道:“断货了?那人们吃什么啊?”

“吃草根、野菜、榆树皮。你没听说嘛,太古县有两家饿得把孩子都换着吃了,咱们祁县有多少人吃老榆树皮都吃死了。”

一阵恶心袭上来,淑贞差点吐了。“掌柜的,您行行好,我家里有吃奶的孩子,少卖我几斤小米吧,我有银子。”淑贞掏出几块碎银子递给掌柜的。

掌柜的摇摇头叹道:“这大荒年的,持金易粟,粟贵于金。我实在是没米可卖啊。”

淑贞真是绝望了。她拖着疲累的脚步回了家,一进门就见梁妻正端着一碗小米粥在喂小田青,田丹丹在一边眼馋地看着,直咽口水。“他梁大娘,又麻烦你了,这年头,薪如桂,米如珠啊。”

梁妻替小田青抹抹嘴说:“我是喜欢这孩子。再说,他能吃多少。”

“谢谢你了。”淑贞感激地说。

“妹子,你也太粗心了。孩子饿得哇哇直哭,你跑哪去了?”

“我……我是去米行想给孩子买小米去了。”

梁妻叹了口气:“我的傻妹子啊,祁县各家的米行早就没米可卖了。”

淑贞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梁妻一看淑贞哭了,也忍不住鼻子酸了。“妹子,你别哭啊。问句不该问的话,那个徐木匠是你哥,那你男人呢?看你这身穿着打扮,也不像小门小户人家出来的啊,怎么住到我们这茅棚草舍来了?”

淑贞见人家这样关心自己,也就说了实话,对徐妻讲了自己的身世。

“啊?要不你搬来的那天,我们家满囤他爹说见过你,说你是田家大院的大少奶奶,我还不信呢。闹了半天是真的!那个田大少爷,也太缺德带冒烟的了,把你输给徐木匠了?”梁妻问。

淑贞流着泪摇摇头道:“不是。徐大哥是我们娘仨的恩人。田耀祖把我输给了县里有名的浪荡公子夏三,是徐大哥把我救了出来。看我们娘仨无处落脚,才把我们带到这来。”

“是这么回事啊。你是田家大少奶奶,我把你叫妹子,你不介意吧?”梁妻的语气变得亲切了。

“大嫂,我不是田家大少奶奶了,我现在是村妇淑贞。我们娘仨无依无靠的,您就把我当成自己的妹子吧。”淑贞的心好受了一些。

梁妻抹起了同情的眼泪,“妹子,你的命怎么这么苦啊?以前在田家大院,穿金戴银,使奴唤婢,吃香的喝辣的。冷不丁过这种日子,你能过得惯吗?”

“大嫂,富贵好比花间露,滚落地上化为泥,我并不贪恋昔日的富贵,我只祈求苍天能让我们娘仨度过荒年,让我把这双年幼的儿女抚养成人。”淑贞掉下了眼泪。

“妹子,你这个样子,家中又没有个男人,你还拉扯两个孩子,可怎么度过这个大荒年啊。”梁妻摇头叹息着,“可怜哟!”她无可奈何地走了出去。

晚上,田青和田丹丹睡着了。淑贞睁大了泪光闪闪的眼睛望着黑乎乎的房顶,泪水淌在枕头上。她心里想,田耀祖啊田耀祖!你把我们娘仨丢下不管了。你可让我们怎么活下去呀!看着饿着睡着的丹丹,一个念头闪过脑海,她推醒了女儿:“丹丹,丹丹!”

“干什么呀,娘。你不是说睡着了就不饿了吗?干吗还弄醒我?”田丹丹揉着眼睛。

“丹丹,娘想跟你商量个事儿。孩子,你看看啊,我们一家三口人,就你徐伯伯留的那么一点儿钱。三张嘴再省,也吃不了多少日子。”

“嗯。”

“你,我,还可以挖点野菜、扒点树皮。可你弟弟田青不成,他太小,要不吃粮食,就没法养大他。你说是不是?”

“是。娘,我以后一粒粮食都不吃,全省给小弟。”她打了个哈欠要躺下。

淑贞拉起她,“听着,娘的话还没说完呢。丹丹,娘想省出一张嘴来。娘想……想把你送给梁伯伯家当儿媳妇。”

田丹丹一下全醒了。“啊?娘!你不是饿糊涂了吧?梁伯伯家就一个不会说话的 孩儿呢!”

淑贞哭了,“娘不糊涂。娘是没有办法呀!”

“娘,你别哭啊,往后,我真的一粒粮食都不吃了,再也不叫饿了,再也不烦你了。你不要把我送人,行吗?”

淑贞一下子把田丹丹搂在怀里。“我的好丹丹!娘是要拿你跟梁家换小米,给你弟弟吃。要不他就活不了啊!丹丹,为了你弟弟,娘只有狠心把你舍出去了呀!”

田丹丹扑在淑贞的怀里只管叫“娘”。淑贞也哭,她哪里舍得呀,手心手背都是娘的肉,她是被逼无奈呀,她要保小田青的命,她要等着儿子重振家业啊!她看梁家人挺和善的。将来,小满囤长大了,也一定是个老实人。女儿从小把他带大,他对女儿也一定错不了。

不知过了多久,田丹丹擦擦眼泪,离开娘的怀,“娘,你别哭了,丹丹听娘的,就去梁家做童养媳。娘,我们睡吧,明天我就去梁家。”田丹丹懂事地说。

淑贞紧紧地搂住丹丹,“唉!这也是我们一厢情愿。谁知道人家愿不愿意要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