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二(4)

李义点点头,“小姐那天给我的糖人真好吃,还有那块点心,要不,我就饿死了。”

淑贞一下想起了面前的这个少年,“孩子,你的爹娘下葬了吗?”

李义点点头说:“我用少奶奶给的银子,给我爹娘买了口红松棺材,他们躺在里面一定很舒服,也一定在念少奶奶的好。”

淑贞摸摸李义的头,“好孩子啊,百善孝为先,你长大了错不了。”

“少奶奶,我认识您就是我的福气,我说过等我埋葬好了爹娘,就来田家大院当牛做马报答您。”李义感激地说着。淑贞的眼圈又红了,“好孩子,田家大院没了,我不能收留你了。”

李义看了看田家大院高高的院墙,巍峨的大门楼子,门口蹲着的两个大石狮子,有些没听明白。“少奶奶,您收下我吧,我什么都会干。我不要工钱,只要给我一口吃的就行了。”

淑贞的眼泪刷一下流了下来。田丹丹告诉李义:“田家大院叫我爹输给人家了,我们也不知道去哪安身呢!”

“孩子,真是对不住了。”淑贞掏出几枚铜钱塞给了李义。蒙古汉子看到这个善良的女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他知道要不是她救下了自己,自己说不定早没命了,可惜啊,这么好心的女人竟碰到了那么败家的男人。

李义跪在原地木呆呆地看着淑贞一行人走远

……

蒙古汉子领着淑贞娘仨走到了中午,路过一家小饭馆时他停住了。“从早起到现在,还没吃饭呢,我们进去。”

“我……我……”淑贞身无分文,不知如何是好。蒙古汉子已经拉着田丹丹走了进去。淑贞只好跟了进去。

小伙计拎着大水壶给每人倒了碗茶:“几位客官,吃点什么?”

蒙古汉子看了看淑贞,“少奶奶,想吃点什么?”

淑贞看着这个脏兮兮的小店,真有点不知所措。“你们这都有什么啊?”

“各种小炒家常菜,冷盘凉拌菜,最有特色的就是咱们山西的刀削面。”

淑贞看看蒙古汉子,“那就要三碗山西刀削面吧。”蒙古汉子点点头,“三碗刀削面。”

田丹丹喝了口茶,刚喝到嘴里就吐了出来。“娘,不好喝,我要喝冰雪玫瑰茶。”

淑贞叹了口气,“丹丹,你不再是田家的小姐了,这里没有冰雪玫瑰茶。我们娘仨能够活下去,都得感谢老天爷了。要怪只能怪你摊上了这么个不争气的爹。”

田丹丹懂事地点点头,“娘,我再也不要冰雪玫瑰茶了。”说着捧起大海碗。喝完了还抹了抹嘴,“娘,这茶真好喝。”

淑贞的眼圈红了,爱抚地理了理丹丹的头发。

小伙计把刀削面端了上来,蒙古汉子把一碗面放在淑贞面前,“少奶奶,请用吧。”

“我现在不是田家的大少奶奶了,就叫我淑贞吧。这么多天了,也没问问您姓什么,从哪儿来?”她已经把他当成自己人了。

“我从口外的四子王旗来。知道四子王旗吗?那地方,从归化往北走,过了大青山再往北。我有个蒙古名叫宝音,汉姓姓徐,我以后就打算用祖传的木匠手艺挣口饭吃,您就叫我徐木匠吧。”

“汉姓?您不是蒙古人?”淑贞有些奇怪。

“嗯。我很小就跟着我爹走西口去了蒙地,从小喝奶茶、吃奶豆腐和手扒羊肉,跟蒙古人摔跤、放牧。不知不觉地养成了许多蒙古习惯,可我骨子里还是个地地道道的汉人。”

“那口外也算是您的第二故乡了,怎么又回来了?”淑贞关心地问道。

徐木匠看了一眼淑贞有意回避着,“来来来,快吃面吧,要不面都坨了。”

淑贞见状不便多问,端起碗吃起了面,吃了几口又放下了。

“怎么?不合口味?”徐木匠关心地问。

淑贞摇摇头,她现在还挑什么口味,是一点儿胃口也没有。徐木匠心里清楚,就问道:“少奶奶,往后您打算去哪里安身?”

淑贞摇头叹息,“我也不知道。”这些天来她一直就靠着这个男人安排,她太累了。

“您娘家没有什么人可以投靠吗?”徐木匠小心地问着,生怕再伤到她的心。

“我娘是我爹的结发妻子,我爹还娶了两房姨太太。我娘只生了我这么一个女儿,那两房姨太太都给我爹生了儿子,我娘就渐渐失了宠,年轻轻的就郁闷而死。我爹前两年也故去了。家中的几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姊妹,为了争夺家产,与我形同陌路,早已没有什么来往了。君子安贫,达人知名。我虽不是通达之人,但我知道这都是命,谁能跟命斗啊。天地间,我们这些个人,还不都像一粒沙子,风把我们吹到哪里就到哪里。”

听到这,徐木匠站了起来,“少奶奶,我在小田家村刚买了处农家小院,有正房厢房一共七间。房子虽破了点儿,可我会木匠活,我能修好。?要是不嫌弃,就先住到那里去吧。”

淑贞眼圈红了,从田家大院一出来,她就像根随风摆的草,心里虚虚的,这时才有了根。“我就叫您徐大哥吧。丹丹,快给徐伯伯跪下,谢谢徐伯伯收留我们娘仨。”

田丹丹扑通一声给徐木匠跪下了:“谢谢徐伯伯!”徐木匠赶紧扶起田丹丹:“孩子,快起来!少奶奶,您这是干什么?我这条命都是您救的。”

“您怎么还把我叫少奶奶啊?我不是了,我从今以后,就是个地地道道的村妇了,要不叫我淑贞也行,您就把我看成是自己的妹妹。”她真诚地说。

徐木匠乐了,“行。妹子,走,我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