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否能明确一流和二流的差别在哪里?
第三,从哪里开始创一流?范围、地域或者侧重点是什么?
知道了什么叫做国际一流,与一流相比差在哪里,从哪里开始创一流之后,再把这些内容进一步划分,这就叫量化。
如果目标没有量化,每个人、每个部门都不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在工作中就会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这样的话,目标就只能是一种空洞口号,从而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
IBM信用公司曾经要平均花费7天的时间,通过一系列的部门和程序为客户提供一项简单的融资服务:现场销售人员——总部办公室人员——信用部——经营部——核价部——办事组——快递到销售人员。在等待的7天中,销售代表和顾客谁也不知道流程传递到哪一个“码头”,即便电话咨询也无法获知。由于在整个流程中没有将整个任务分解到每个部门和每个人身上,而是以部门之间的牵制来保证部门之间的审核,致使各个部门远离有效的信息,各行其是,造成审核效率的底下,严重拖延了服务的时间。
要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就要杜绝目标量化不清晰的局面出现,只有对自己的目标和每个阶段的定位进行量化,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清楚自己努力后的结果是什么。
作为员工来讲,自觉地分解自己手头的工作任务,使执行动作清晰细致,有助于自己对战略本身的更深理解,有阶段性地逐步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样既有完成工作的充实感和成就感,另外对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方法。
量化目标,就是用确切的数字来描述规划我们的目标,也就是用时间、货币或单位数量来换算。那么应该怎样量化目标呢?下面我们将进行具体分析。
量化时间,提高效率
在日常工作中,对于员工来讲,讲究时间效率是最重要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时间本身就是一种成本,谁能在更短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谁能提高工作效率,谁能迅速应对纷繁复杂的环境变化,谁就能占据优势地位。因此我们在强调做事情前都应该先做一个时间上的量化,就是要想方设法节省我们的时间,降低我们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