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飞行,希望能够将各位准点送到上海。”客机加速飞行,但是票价并没有增加一分钱。飞机多烧燃料油拼命地飞,把我们送到上海,只延迟了5分钟。那架飞机一天要排好几个班次,把我们送到上海后,它还要再从上海飞到香港,再从香港飞回上海,再从上海飞到香港。那个航班一天有四班,如果第一个班次误点不管,后面的班次全部误点,早上误点5分钟,最晚的那个班次就可能误点两个小时。而有些航空公司可能就一直延误下去,因为它们永远就是一句话:“没有办法。”而港龙航空对偏差看得很重,并积极弥补这种偏差,所以它成为最佳航空公司是理所应当的。
什么叫差不多,差一分也是差,差九分也叫差;什么叫过得去,过去就是过去,没过去就是没过去;什么叫还可以,可以就是可以,不可以就是不可以。作为一个工作态度认真,执行力强的人,永远都不会讲“差不多”、“过得去”、“还可以”这样的话。
在我们国家,“差不多先生”到处都是。在业绩考核中,如果得了80分就很满意了,而不是去争取得到85分、93分或96分,对成绩和结果无所谓,所以导致很多工作都浮于表面上和口头上,许多目标都就此搁浅。
不注重细节,不追求完美
中国人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愿把小事做好的人太少。一个做事不追求完美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而要做事完美,就必须注重细节。
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话强调做大事业不要忽视微小的细节。然而,环顾我们周围,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作风随处可见,“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好像、几乎、似乎、将近、大约、大体、大致、大概、应该、可能”等等,成了“差不多先生”的常用词。就在这些词汇一再使用的同时,许多决策都只留在了纸上,许多工作都停在了表面上,许多宏大的目标都成了海市蜃楼。
提高执行力,就是要树立一种严谨些、再严谨些,细致些、再细致些的工作作风,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各项重大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把小事做细,把细节做精。
有一次我买了一瓶国内出产的名酒,准备送给我父亲,因为怕路上被砸破,我仔细用毛衣包好,放在皮箱里面。等回到家拿出来准备送给我父亲的时候,却发现瓶里只剩下1/3的酒,2/3的酒被毛衣“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