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动作,省工省力
所谓“细节”,是指动作、步骤、做法的规范。什么叫做动作的规范呢?动作的规范包括动作研究和省工原理。
那么什么是动作研究呢?比如,在工厂里,每一个工人的动作是不是经过了优化,可以用最少的动作来获得最大的效率?对连续弯腰的动作有没有发现改进的余地?对连续转弯到后面去拿东西的动作有没有改进的余地?公司的电话铃声响了,响一声就拿起来,会把人家吓一跳;响五六声才拿起来,人家会觉得反应太慢,所以标准的动作应该是响两到四声时,就要拿起电话来。下班的时候,工厂的机器和工具是否都摆放在指定的位置了?新员工来公司上班,电脑应该摆在哪里?文具摆在哪里?参考书摆在哪里?电话摆在哪里?这些都叫做动作研究,也就是说要研究怎么做最省力、最节省时间、最能提高办事效率。
省工原理又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我们的动作是怎么操作的,这样操作可以省多少钱、省多少力或者省多少时间,我们称之为省工原理。我们常说要降低成本,其实就是要节省费用、节省人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那就需要把这些目标细化、分解到日常的行为或流程中。
规范步骤,严格要求
所谓步骤的规范,就是按照标准步骤的要求,一丝不苟、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完成目标,把对目标的要求细化到每一个步骤的要求中去。
我们先来看什么叫标准步骤。飞机在跑道上回旋的时候,厦门航空的地勤人员会左手拎着一个灭火筒,因为如果飞机在跑道附近发生意外,在没有大面积燃烧和发生爆炸以前,手上的这个灭火筒可以发挥很大的功效。右手则把飞机的插销或其他任何一个重要的工具或零配件上的红丝带聚起来,因为航空公司都有一个规定:飞机“肚子”底下如果飘着红色的丝带,表示这架飞机正在进行维修作业,不可以起飞;如果红丝带上的插销被拔下来,就表示飞机的地面工作都处理完了,可以起飞了。厦门航空特别要求每一个机场的员工,在这些地方都要做到位,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标准步骤,其实就是一个细节问题。最近流行一个词叫做SOP(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s),意思就是按照标准步骤去做。这里就涉及几个问题:第一,这个标准步骤是否已经确立;第二,这个标准步骤是否量化到细节;第三,有没有不断地坚持这个细节。很多企业都认为自己已经有标准作业程序,问题是能不能做到以上三点,并真正落实到细节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