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人生目标,与政治结缘
赖斯16岁进入丹佛大学音乐学院学习钢琴,梦想成为职业钢琴家,但最终放弃了这一梦想。在著名的阿斯本音乐节上,她受了打击。赖斯碰到了一些11岁的孩子们,他们只看一眼就能演奏那些她要练一年才能弹好的曲子。她感觉到了自己与他们的巨大差距,那时她就认定自己是不可能有在卡内基大厅演奏的那一天了。于是,有一天,赖斯鼓起了她17年生命中所有的勇气向她的父母解释说:“对不起,我改变主意了。我不再想成为一个钢琴家。”父母们虽然非常失望,但他们还是表示接受女儿的决定。而赖斯自己的心中就像堵了一块石头。于是,她开始重新设计自己的未来。在她决定放弃钢琴的第二周,赖斯就发现了新的目标——“国际政治概况”。
春天的一次偶然的机会,赖斯参加了约瑟夫·科贝尔教授的讨论课。在课堂上,这位捷克外交家讲述了一段关于苏联和斯大林统治的历史。科贝尔教授是前中欧国家的外交官、前国务卿玛德琳·奥尔布赖特的父亲。他激发了赖斯研究苏联问题的热情。赖斯后来回忆说:“这一课程拨动了我的心弦,我突然有一种奇妙的感觉。这堂课让我有一种想要知道更多关于苏联政治的冲动,就像一见钟情一样……我无法解释,但它的确吸引着我。”
这是赖斯生命中新的转折点,约瑟夫·科贝尔和他的国际关系课,就像一块磁石一样牢牢地吸住了她。这位身兼学业上的导师和“明智的父亲”双重身份的人,像伯乐一样,发现了赖斯这匹难得的千里马,他对赖斯的思考能力、演讲才能和分析能力有很深的印象。他认为赖斯的才能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科贝尔倾其所能地指导赖斯,将她引向国际关系和苏联政治的领域。此时的赖斯对俄罗斯文化的一切,包括文学、艺术、音乐都十分感兴趣。已经掌握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的赖斯,开始迫不及待地学习俄语。因此,可以说科贝尔在赖斯的生活中扮演了一个决定性的角色。
也许是命运注定赖斯的一生要与政治结缘,与政治相伴。她19岁获得政治学学士学位,后又获圣母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及丹佛大学国际研究生院政治学博士学位。
赖斯当时对自己的未来有着很美好的憧憬。
1981年,27岁的赖斯取得博士学位后,进入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军控中心继续从事研究,她首次参加斯坦福大学一个以武器控制和裁减军备为主题的研究项目,不久,她就被提升为助理教授。1982年她加入了共和党。1985年到1986年期间,她是胡佛研究院的成员。在这里,赖斯得到了绝佳的研究机会。她的专业领域是中东欧政治、苏联和国际安全政策。她擅长的领域是中东欧政治、军事组织比较研究和国际安全政治,以及战略武器研究。这个领域有很多隐秘的专业术语,比如“投弹量”、“多重战场打击”等等。
1987年,赖斯成为了一名杰出的教授,当时她年仅33岁。那时候,不只是学生被她的杰出演讲才能、过人的分析能力所打动,连教授专家们也都对赖斯杰出的国际政治分析能力产生敬意。曾和赖斯共事过的布兰克说:“康迪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教师,她在教授别人的过程中从不会表现得骄傲自大。我认为,乔治·布什应该会对她解释世界的方法感到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