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德小镇的聪明女孩
1954年7月17日,在德国北部港口城市汉堡一名福音教派牧师的家里,传来一名新生女婴的响亮啼哭。没有谁能够预算到这个女孩将来的命运,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她是那么地娇弱,粉嫩的小脸一脸无邪纯真,就像刚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红苹果。这个女婴就是安格拉·多罗特娅·默克尔,现任德国联邦总理。
默克尔,原名安格拉·多罗特娅·卡斯纳尔,其父亲是一名路德教会牧师,曾先后在海德堡和汉堡大学学习神学专业。在默克尔出生六个星期后,卡斯纳尔先生在柏林布兰登堡州的一个教区里谋得一个职位,于是举家迁居到苏联占领的东柏林(东德)小镇滕普林,并在那里长大。尽管当时柏林墙还没有筑起,但东西两边的世界全然不同。基督教在苏占区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落后的意识形态,早晚有一天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同教会一起消失。所以,一个教区牧师会因学识渊博而在教民中拥有很高的声望,但薪水却十分微薄。
默克尔的母亲受过良好的教育,性情开朗、活泼,她在汉堡曾是英语和拉丁语教师。但在东德,牧师妻子的身份使她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因为当局不想让她的“错误”世界观影响东德的下一代。于是默克尔的母亲将自己的热情全部倾注在对子女的教育和照顾上。
卡斯纳尔先生的牧师身份不仅影响了他妻子的社会地位,对他的儿女们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使他们有可能被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而成为性格孤僻的人。不过,好在这种不幸并没有发生在默克尔的身上。
默克尔在家中三个孩子中排名老大,她的童年在一所又大又舒服的房子里度过。那所房子建在一所神学院的青青校园里,默克尔的爸爸是神学院院长。校园里还有一个智障人教会学校。由于是家中的长女,默克尔喜欢发号施令,并且总能够让弟弟高高兴兴地为她跑前跑后,这就使她从小练就了一身领导才能。默克尔的牧师家庭常有一些特殊的客人来访,这使她很小就学会了跟社会不同阶层的人打交道的本事。默克尔的父母给默克尔创造了一个十分开放的成长环境,父亲堆满“禁书”的藏书室,使默克尔有机会阅读大量书籍,体味很多从没有过的新鲜经历,她的思想由此变得十分活跃。
默克尔的父母对她的期望颇高,总希望她出类拔萃。而默克尔显然没有辜负父母厚望,她是个非常勤奋非常聪明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她会利用等校车的时候学俄语,她从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科学方面的天才。在她14岁和15岁时参加过华沙条约组织国家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默克尔在数学方面的才能给她的数学老师汉斯·乌尔里希·贝斯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贝斯科回忆说:“在数学班上我从来没有见过她这样的女孩。她真的很少见——逻辑性强、分析能力强,注意力非常集中。”不过,这位老师特别说明:“要我说,她不是那种书呆子,她总是让别的孩子抄她的作业。”在学校,默克尔一向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欢迎。作为牧师的女儿,默克尔有点不可思议地加入了少先队,后来她又突破这一身份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体——“自由德意志青年”,并担任过宣传部总书记。
有人说默克尔加入“自由德意志青年”对她后来从政很有帮助,这个团体成为她进入政治舞台的第一个练兵场。但是,直到上大学,默克尔的政治才能仍不为人所见。在那个不鼓励有个人见解的时代里,默克尔和其他的东德青年没有什么两样,她大学时代的教授曾回忆说:“她(默克尔)从不表达自己的意见。”事实上,从1973年进入莱比锡大学到1986年获得物理化学博士期间,默克尔不仅并未表现出突出的政治才能,她给人的感觉甚至还有些害羞。
1973年,默克尔中学毕业,当时她有志于学习语言或心理学专业,但考虑到作为牧师的女儿,在东德学习这些专业很难有良好的就业前景,默克尔最终选择了物理学。那年,凭着数学、科学和语言几门功课的优异成绩,默克尔成功进入莱比锡大学物理系。1986年在柏林获得博士学位。
在读大学期间,默克尔结识了物理系的同学乌利希·默克尔,他们同居一年后结婚,“默克尔”是她的夫姓。大学毕业后,默克尔在柏林科学院的物理化学中心研究所找到了一份工作,成为一名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