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界迈向政坛

从商界迈向政坛

大部分女性,她们整天围着家庭转,相夫教子,过着相对平静安宁的生活。但对于从小就有着强烈的“领袖欲望”的季莫申科来说,这样的生活并不是她想要的,即使她已为人妻为人母。她并不满足于当个腰缠万贯的女大款,她对政治感兴趣,她要走一条“商而优则仕”的道路。于是,季莫申科开始向政坛进军了。当然,季莫申科的想法得到了全家人的鼎力支持。

季莫申科的政治生涯始于20世纪90十年代中期。1992年,季莫申科的公司成为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农工综合体提供石油产品的特供商后,随着生意上的往来,她结识了时任该州州长的拉扎连科。拉扎连科长期为季莫申科提供生意上的庇护,并将这个美女富豪引进了基辅的上流社会,进而引入乌克兰政坛。不久之后,他成为乌克兰总理,而季莫申科也开始“平步青云”。她当选为乌克兰人民代表,并以这样的身份访问美国。

1996年,36岁的季莫申科开始竞选基辅格勒地区的议会议员。基辅格勒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地区,有90多万选民。由于贫富差距造成的鸿沟,人们一开始对季莫申科这个女“暴发户”心怀疑虑。最初季莫申科与民众的沟通颇为困难,但她是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她放下自己的新贵架子,以一个平民代言人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她向选民讲述自己贫困的童年生活,讲述自己白手起家的经商经历,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富裕生活。她信誓旦旦地说:“我有足够的知识、能力以及经验,所以只要我进入政界,就会尽我所能使你们过上好日子。”季莫申科终于赢得了选民的信任,最后以高达92.3%的得票率顺利当选。

当时拉扎连科组织了反对党“村社党”,季莫申科也马上加入了该党,与总统库奇马对抗,成为了反对党的中坚力量。1997年夏,拉扎连科因被指控贪污巨款而被解除了总理职务,最后逃离了乌克兰。眼见自己也要受到攻击,聪明的季莫申科暂时收起反对的锋芒,宣布同当局讲和,并设法得到了库奇马总统的接见。之后,季莫申科退出了“村社党”议会党团,成立了名为“祖国”的新党团。此后几年,她凭借迷人的外表、出众的工作能力和游刃有余的交际天赋,获得了大批追随者,也得到了越来越多政界要人的青睐。

季莫申科这一以退为进的策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998年,季莫申科再度当选乌克兰议会议员,并出任乌克兰国家预算委员会主席。在国家预算委员会工作的两年中,季莫申科制定了一套全新的预算规则,成功地改变了收支比例,构筑了积极的补助金系统。

1999年底,她迎来了仕途上的一座高峰:被任命为政府副总理,主管能源部门的工作。而政府总理就是她后来最密切的政治搭档维克托·尤先科。季莫申科回忆说:“提议我当副总理的是当时的总理尤先科,他了解我,决定让我当他的副手。我和尤先科有着纯朴的友谊。”

在传统观念看来,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季莫申科这个出生在第聂伯河畔的乡下姑娘,能担当起一国副总理的重任吗?对尤莉娅在政治上的迅速崛起,人们颇有争议,但她的经济管理能力确实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她充分运用了自己的经济学知识和多年的经商经验,大胆地管理乌克兰经济。她大刀阔斧地在经济领域推行改革,主张推行市场经济,加快大中企业私有化进程。在她的领导下,乌克兰解决了拖欠俄罗斯数十亿美元的债务问题,恢复了与其他国家在机械制造、管道工业等领域的经济关系,使乌克兰向俄罗斯的工业产品出口几乎翻了两番。季莫申科管理经济的能力不能不让大多数人刮目相看,她也因此获得国际经济学专家评出的“世界最优秀的危机处理经理人”称号。

可以齐心协力地干革命,却不能心平气和地分享权力,这似乎是千百年来人类政治生活里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2005年9月8日,这个规律在乌克兰得到了全新的演绎:

由于在改革等问题上矛盾激化,乌克兰总统尤先科解除了刚刚当了8个月总理的季莫申科的职务,宣布解散以季莫申科为总理的乌克兰政府,从而结束这对“政治情侣”为时7个月的短暂“蜜月”。此次乌克兰的高层权力危机,主要源于季莫申科和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波罗申科两人的争执。他们是尤先科的左膀右臂,是尤先科周围尖锐冲突的两大派别,早在革命胜利之初就为总理宝座进行了激烈争夺,随后又在各种国家事务中矛盾不断,日前愈演愈烈,最终两败俱伤。但根本的原因,在于尤先科与季莫申科的意识形态冲突。尤先科坚持乌克兰走建立在民主与自由基础上的欧洲发展道路,而季莫申科则主张以“家长作风”和“民粹主义”走出一条特殊的道来。因此,她总是擅自行事,不承认总统的绝对领导地位。

他们之间的分歧在能源问题上集中体现出来,从而恶化了双方的矛盾。2005年春开始,乌克兰的能源价格一直居高?下。季莫申科利用常见的行政措施,为能源价格设置重重限制,结果造成乌克兰能源严重短缺。尤先科认为,季莫申科采取的一些措施违背了市场规律,触怒了俄罗斯石油供应商,反而使危机加重。另外,乌克兰还出现了经济危机:工业生产增长率从13%下降到了2.5%,肉类和面包的价格上涨,经济投资急剧减少,资金大量外流。尤先科认为,所有这些都是由季莫申科政府擅作主张、一意孤行造成的。

面对2006年3月乌克兰议会大选,季莫申科表现出来的政治野心更令尤先科不安。季莫申科计划得到议会450个议席中的301个,从而控制议会,修改宪法,拥有解散政府、弹劾总统的权力。所以,在被解职后,季莫申科在首都基辅发表公开演讲:“尤先科与我将在平行路线上走向选举,然而,我不会与如此失信于乌克兰的人联手参选。”

可以肯定的是,对季莫申科这样曾经在贫苦线上挣扎、很早就明白“自己的命运该由自己决定”的女人来说,她的奋斗是不会就此止息的。然而,无论季莫申科未来的政治命运如何,无论乌克兰再爆发多少次革命,乌克兰的政治生态中的一些痼疾——对经济采用行政命令的管理方式;用不光明正大的手段对付反对派;对亲信及支持者采取特殊游戏规则——并不会有任何革命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