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面试方式就像约会的情形一样。哈弗库特深思熟虑地说:“有多少人在第一次约会以后,就对约会对象形成了某种印象,并与对方交往,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才看到了那个人的真实面目呢?第一印象可能是完全错误的。你后来会想:‘见鬼,我当时是怎么想的?我怎么没看到这些呢?’是的,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面试的过程中。你们相互接触的时间很有限,应聘者会展示出自己最出色的一面,经理也会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对方。所以,在20分钟的时间里,你没有发现对方的真实情况并不奇怪。”
采用这种面试方式从事聘任工作的专业经理,与坐在宿舍里对男女恋情做幻想的大学生有很多相似之处。正如加拿大两位心理学家塔拉·麦克唐纳(Tara MacDonald)和迈克·罗斯(Mike Ross)最近发现的,当信息与他们希望看到的不符时,学生们会拒绝接受客观数据。在他们的研究中,麦克唐纳和罗斯与大学生们——正处于一生中最令人激动时期之一的大学生——进行了交流,话题就是大学新生刚刚坠入情网时期的心理。
研究者让大学生们对他们浪漫关系的质量作出评价——评价的内容无所不包,从信任到忠诚,从沟通到总体满意度,等等。之后,他们问每位学生:你认为,两个月以后你还会和你的恋爱伴侣在一起吗?6个月以后呢?1年以后呢?5年以后呢?你认为你们会结婚吗?你认为你们会终生厮守吗?
是的,我们都曾有过同样的经历:爱得神魂颠倒,感觉幸福至极。当然,学生们对自己浪漫关系的未来也会表示乐观。但是,调查并不止于此,研究者征得学生们的同意,找到了每位学生的室友和家人,并问他们:他们认为这名学生的浪漫关系质量如何,这种浪漫关系可以持续多久。这些人都是从外部来观察这名学生的浪漫关系的,他们没有恋爱者那种极其乐观的心理。的确,总体而言,学生们对自己浪漫关系的未来,都比他们的室友更为乐观。而乐观程度最低的,是学生们的父母。
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过去了——课程学完了,约会也有过了,架也吵过了。6个月以后,当麦克唐纳和罗斯再次拜访学生们的时候,61%的人依然还保持着原来的浪漫关系。又过了6个月,也就是最初访谈的一年以后,依然与同一个伴侣保持着浪漫关系的学生比例下降到了48%。
当他们分析这些结果的时候,麦克唐纳和罗斯发现,明智的室友和爱管闲事的学生父母,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比学生本人的判断更准确。就预测一个浪漫关系的寿命而言,室友和父母远比学生本人更出色。但是,令人惊奇的是,麦克唐纳和罗斯发现,即使学生们预测自己的浪漫关系将会长久时,他们也认为,浪漫关系的问题会出在金钱上。学生们对那些已经让浪漫关系变得紧张的事情并非看不见,不过,当他们预测未来时,对那些事情就是视而不见。无论学生是否看到了早期警示信号,他们都过高估计了他们浪漫关系的寿命。当我们作出判断时,我们都会陷入三种错误或者说三种陷阱之中,而无视事实就是其中的第一个。
如果你曾经在市场上寻找过新房子,或许,你对这个陷阱并不陌生。你看到了一则售房广告,房子坐落在你喜欢的社区,如果在你将来每天开车上下班的路边还有成行树木的话,那么你会再给那所房子加一分。你会立刻和一位房地产经纪人约定见面。你确信,那就是你梦寐以求的家园。
当你真真切切地看到那所房子的时候,它的状况比你最初的梦想要差些——卫生间需要彻底拆毁重新装修,储藏室比两个卧室的面积还大,还有,后院简直就像个乱糟糟的丛林。但是,考虑到你已经将它视做了梦想中的家园,那么,你会更关注房子的毛病呢,还是会用宽绰的厨房、出色的邻近校区和美轮美奂的海湾景观来提醒自己呢?
恋爱中的大学生会扭曲信息,以便让自己确信,他们的浪漫关系将会天长地久;满怀憧憬地购买新房子的过程,或许会让我们的行为比平时更缺乏理性。这些并不难理解。但是,你会认为,专业经理的头脑一定会更清醒。然而,哈弗库特解释说,结果表明,经理在招聘人员时,尤其容易忽略相关性很强的信息。头脑发昏的大学生们,会因为过于乐观而缺乏判断力,而负责聘任工作的经理则会“净提些拙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