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机场跑道上的鲁莽决定(5)

当然,签订某种收费方式的电话业务,与特纳利夫岛的悲剧之间有天壤之别。毫无必要地花费一些美元是一回事儿,而没有接到塔台起飞许可就起飞则是另一回事儿。你会认为,在那种情况下,在攸关数百人生命的时候,机长会比正常情况下更加慎重地履行职责,他的行为会更为谨慎。这一假设将我们引向了第二条线索。正如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埃里克·约翰逊(Eric Johnson)教授向我们解释的,某个潜在损失越重要,我们对损失的厌恶也就越强烈。换句话说,所处情境越危险,我们越容易很快作出非理性的决定。

如果说有人确实很善于洞悉这类危险,那么,这个人就非乔丹·沃尔特斯(Jordan Walters)莫属了,他供职于投资机构美邦公司(Smith Barney)硅谷分公司。乔丹恰恰是你期望的那种理财规划师:他很沉着、体贴,而且还总是愿意花时间倾听。当我们坐在他的办公室喝着他拿给我们的听装苹果汁时,很容易忽略外面的情景。就在门外,他的同事们正在为数百万美元的股票交易提供咨询。

乔丹可不是个只关注数字的人,他还真诚地关心客户,当客户作出错误决定时,他会感到担心。他尤其记得他的一位客户的情形。“一个家伙走进来,”他回忆说,“他有一家自己创建的企业,那是个生物技术初创企业,后来成功地被一家上市公司收购了——他成功了!他可以退休了!可以去玛撒葡萄园岛玛撒葡萄园岛(Martha?s Vineyard),是美国马萨诸塞州外海的一个岛屿,著名的度假胜地,许多富豪在岛上拥有豪宅。——编者注了!”

毫无疑问,那个“家伙”已经飘飘然了。他很可能把自己获得意外之财的事情告诉了所有人——从园丁,到孩子的老师,以及大学同学们。

但是,乔丹告诉这位新客户,将自己财富的绝大部分都投资于他的生物技术公司,无异是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到了一个篮子里:“噢!这可太糟糕了!你的投资太集中,我们得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多元化投资才更有道理,于是,乔丹提出了一个可靠计划:将你持有的股份,每季度按预先设定的固定比例卖出。他建议那位客户:“这样,你的决定就不会受到情绪的影响了。”

但是,这位投资者想以更高的价格将自己的股票卖出。他刚刚卖出了自己的公司,他已经赚取了大钱,为什么就此止步呢?乔丹回忆说:“后来的情况是这样的,他到我这里时,股票的价格是每股47美元,我们将他的所有股票卖出了差不多10%。”

其后不久,股价开始下跌。“股价下跌到了每股42美元,他说,‘如果回升到47美元,我就再卖出一些。’”

感觉到金钱正在从自己的指缝间溜走,这位客户渐渐生出对损失的厌恶,其感受与范·赞藤的感受惊人相似。就像那位机长一样,因为全神贯注于及时挽回损失,所以,这位投资者挽回损失的愿望变得日益强烈,而且对其他方面越发视而不见了。

但是,乔丹意识到,这位客户太过迫切地想弥补损失,以至于忘记了自己承担的风险。“如果股价继续下跌怎么办?”他问那位客户。这时候,以乔丹的理性判断来看,每股47美元的股价并没有什么魔力,没人敢保证股价还能回到那个水平。相反,股价还有继续下跌的趋势。但是,对那位客户来说,以任何低于每股47美元的价格卖出股票都意味着损失——这可是应该不惜任何代价避免的灾祸。

“后来,股价下跌到了每股38美元,”乔丹回忆道,“那位客户说:‘你听我说,如果股价反弹到每股44美元,我就会卖出。’”股票经纪人将这种思维称之为“追逐损失”(chasing a loss)——这个时候,投资者会无视当前市况,已“戴上眼罩”,抱定了最大限度挽回损失这一唯一目标。

乔丹告诉自己的那位客户,持有这样的股份寄望于股价的反弹太过冒险了。但是,那位客户并不接受这一判断,他要自己来操作。他没有采纳乔丹的建议,而是坚决持有自己的股票。“(股价)最后下跌到了每股12美分。他从自己股票中得到的唯一收益,就是(他最初卖出的)那10%。”

或许,痛楚是难免的,可那位投资者本可以以每股42美元的价格卖出股份,虽然这意味着可能要放弃购置豪华游艇的梦想,不过,他依然可以保住大部分财富,并实现去玛撒葡萄园岛安享退休生活的计划。同样,范·赞藤本来也是可以接受自己准时美誉中的一个污点的,本可以留在特纳利夫岛过夜。对他们两人来说,只是为了避免遭受潜在的损失便甘冒一切风险——无论是一生的积蓄,还是乘客的生命——无疑是不值得的。你会认为,如果有很多东西都处在危险之中时,人们会谨慎从事。但是,正像乔丹谈到的:“你可能看不到,(股价)下跌的势头正在失控,我得说,你把市场理解错了。”这正是那些隐秘力量发挥效力的时候。

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了两个重要线索。第一,范·赞藤对潜在的损失产生了过度反应;第二,因为很多事情都处于关键时刻,所以,他更容易采取极其危险的冒险行动。但是,我们还缺少另一个线索。为了彻?破解特纳利夫岛灾难的迷局,我们需要去参观一下“沼泽地”(Sw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