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迷恋名人到何种程度

第5章

如何利用名人赚取点击率

Celebrity Worship Syndrome

为什么名人的性丑闻视频成为称霸搜索引擎的最快捷径?

我们到底迷恋名人什么呢?离奇死亡、多变婚姻……

人们对恐怖片痴迷到何种程度?

男人和女人在访问名人网站上存在哪些差异?

欧普拉在竞选关键时刻如何助奥巴马一臂之力?

当下最重要的时政新闻——无论是伊拉克战争这样的人祸,还是像海啸和地震这样的天灾,抑或像油价飞涨、房市低迷或次贷危机之类的金融风波,天大的事与名人屁大的事相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名人永远是人们乐此不疲的在线话题。安娜·妮可(Anna Nicole )猝死、帕丽斯·希尔顿(Paris Hilton )入狱、《美国偶像》选手安东妮拉·巴芭(Antonella Barba )艳照风波不断吸引人们的眼球,就连洪灾、饥荒或贫困都无法把人们的视线从这些名人身上移开。刚进军网络那阵子,我在搜索引擎公司身兼数职。然而,无论担任什么职位,名人效应对消费者网上搜索的影响之大,都令我惊讶。在这些检索中,我注意到某种类型的名人新闻更为抢眼。名人何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如此重要,这些搜索曲线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你迷恋名人到何种程度

在担任Hitwise 研究团队的总负责人时,我一直对名人热充满好奇。事实上,在我们掌握的162 种分类中,仅娱乐人物这一类,就包含了800 多个相关网站。在2005-2006 年的大半年时间里,这些网站访问量的比例加在一起还是很小,大约只占互联网总访问量的0.1% 。不过,在2006 年11 月,情况有了变化。

2006 年年底,访问名人网站的图表( 见图5-1) 上清楚地显示出一个拐点。PerezHilton.com 和TMZ.com 上的名人博客一夜剧增。2007 年2 月,关于安娜·妮可猝死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到2007 年10 月,仅仅11 个月后,名人网站的访问量和专门讨论名人新闻的网站增加了一倍之多,此类网站访问量已占互联网总访问量的0.24% 。放眼未来,美国名人网站将更加引人注目,与其相比,那些关于宗教、政治、健康的网站(其中也包括节食类的网站)只能甘拜下风。

为什么整个社会都对名人如痴如醉,我百思不得其解。我还记得2003 年底,我们曾对美国当时网络上最热门的话题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尽管世界上发生了许多大事,但是由于那时正在热播帕丽斯·希尔顿与妮可·里奇(Nicole Richey )主演的真人秀节目《简单生活》(The Simple Life),一时间希尔顿成为网上点击率最高的话题人物。她不仅在名人搜索中位居榜首,而且在所有搜索中都独占鳌头。

我们搜索名人的原因有很多,但如果你想寻找当红的网络明星,如果你想称霸全国各大搜索引擎,名人的性丑闻视频无疑是最快的捷径。事实上,在4 年后的今天,对互联网上所有色情短片的搜索中,帕丽斯仍占据了7.4% 。最常见的关于“帕丽斯·希尔顿”的搜索词条是“帕丽斯·希尔顿性爱视频”。

搜索偷拍名人照及视频越来越流行,调查数据表明这是一项男性主导的活动。与此同时,对名人的迷恋无处不在,不分性别、年龄及社会阶层。我刚来Hitwise 工作时,遇到过心理学家吉姆·贺朗(Jim Houran)。他当时在“正儿八经”(True Beginnings )交友网站有个令人好奇的头衔——首席心理执行官,他所在的这个网站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真心网”(True)。

此后几年,当我着手研究名人魅力这一话题时我又想起了吉姆。那是2002 年,吉姆·贺朗、麦卡契昂(McCutcheon )及朗(Lange) 等研究人员一同研发了人们对公众人物的迷恋程度,并将其称为“追星痴迷度”(Celebrity Worship Scale)。

一位富于创新精神的英国记者在报道中又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名字——“名人崇拜综合征”。吉姆·贺朗立即指出,他的同事们并没有把这种现象扩大到综合征的程度,与此相反,通过研究他们将人们对名人的迷恋程度划级分等。通过对2 万多名受访者的多年研究,吉姆发现,在名人崇拜症的三种类型中,所有的受访者都至少具有一种。

第一种类型称为娱乐社交型(entertaiment/social)。这是成熟理智的追星族类型,聊名人的八卦新闻是他们社交生活的一部分,以此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为办公室里的闲聊增添乐趣。

第二种类型为强烈个人型(intense personal)。从这种类型开始,人们对名人的兴趣就有了明显的增加。人们认为自己和名人有某种联系,宣称“我相信我的偶像是我的灵魂伴侣”,

“我的偶像使我神魂颠倒、难以自拔”。出于强烈个人状态下,人们从娱乐新闻中了解名人生活并以此获得满足,其行为表现常常脱离现实社会。

第三种类型为濒临病态型(borderline pathological)。人们对名人的痴迷程度达到疯癫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受访者声称,“哪怕我喜欢的名人让我做违法的事情,我也毫不犹豫。”而那些名人受搔扰的情况就常常出现于这种状态。

2002 年,当名人崇拜首次被提出时,尽管当时几乎没有历史资料表明这种现象曾经存在,但贺朗认为,其实名人崇拜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迄今为止,偶像一直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不过,直到互联网的出现,人们才开始对名人疯狂痴迷。在前互联网时代,人们渴望了解名人,但也只能通过报纸和名人杂志。而如今,名人的信息随处可见,无不令人啧啧称奇。无论你想了解哪个明星,只要通过登录他们的官方网站,浏览网络版名人杂志,或者搜索不计其数的娱乐博客、个人博客,甚至明星的个人官方博客,都能看到你所喜爱的名人最详细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