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系安全带习惯的国家,如果朋友开车,他没系安全带,你一上车先系了。他八成冷冷地问你一句:“你不放心我开车?”
我有个朋友到某战乱国家,那开车的“军事强人”差点为此拔出枪来:
“老子亲自为你开车,你还不信任老子?你给我下去!”
?筅 数钞票的技巧
在讲人情、好面子的社会更敏感。
某人给你一沓钞票,告诉你是多少钱。除非他坚持要你数一下,如果你自己打开来一张一张数,他八成鼓着眼睛盯着你看,就算不说“放心!不会少你的”,也一定在心里暗骂。
至于你,看他那样子,一紧张,手底下更可能失准,少数一张,或数少一张,怎么办?
你能再数一遍吗?
?筅 中途离席要小心
别以为进步的社会,人就不敏感。
我有位美国朋友,公司开会时一个一个地报告,他因为临时有事,中途离开了。后来那在他离开时报告的人居然特地去找他,问他是否不同意自己的观点,所以中途离席表示抗议。
还有位朋友,坐飞机,位子很空,突然上来个黑人,坐在他旁边。
正巧他看后面有整排的空位,就起身换到后面去。
没想到那个黑人,转过身,狠狠地盯着他,一副想赏他两拳的样子。
?筅 你暗指我吗?
连学校里都有这类事——
有个学生对我诉苦,说某日上体育课,大家都出去了,只有他和另一位同学留在教室里。突然有人跑进来找东西,说抽屉里重要的东西不见了。
他立刻说:“我没拿!”
另一位同学却冒了火:“你没拿,难道我拿了吗?”
两个人竟因此不高兴了好一阵子。
?筅 怕太太的好处
你或许要问,碰上这些情况怎么办?
太简单了!
如果开车的人不系安全带,你可以伸手过去帮他系。
他如果先系上,自然不会介意你系。
如果他拒绝系,则八成会说:“你习惯系,你可以系。”
这时候,你则可以笑道:“对不起!不是我不放心,是我怕老婆,太太严格规定我,非系安全带不可。”
于是他大不了,揶揄你是PTT(怕太太)。
?筅 退一步的方法
别人给你一沓钞票,你可以说,我不是不信任你,是不信任自己,因为有一回朋友给我多了,我竟然没发现。
你甚至可以交给对方,说你不会数钱,请他再数一次,别给多了。
于是你可以盯着他数。
?筅 进一步的方法
至于开会,如果你事先知道要提早离开,最好先跟那位要报告的人说一下。你也可以事先算好,可能在谁报告的时候,或谁上台之前得离开。
于是,你先过去跟他打个招呼,告个罪。
而且你这动作得让大家看见。免得他上台报告之前,你离开,使他没面子。
相对的,如果今天是你讲话,而你知道某人得先离席,为了避免对方尴尬犹豫,也为了避免自己没面子,你最好先主动讲:“某仁兄,我知道您有急事,请千万别客气……”
这样做不是既避免他为难,又显示了你的体贴和风度吗?
?筅 先征求同意
那位坐飞机的朋友,如果能在换位子之前,先对旁边的黑人说:“对不起,因为我想看那边窗外的风景,如果您不介意,我是不是能移到后面去?”
黑人何尝不希望坐松一点,原来生气只是由于伤了自尊,现在听人这么问,当然会欣然同意。
至于留在教室里的学生,如果能讲点技巧,说:“教室里只有我和他,我相信他没拿,但是我也没拿。”
不是表现了体贴与风范吗?
?筅 一语解人疑
看到这儿,你或许要问前面故事里的小章能怎么办?
这也简单哪!
他可以找个借口,先开口说:“糟了!我的手机是不是忘在餐厅里了?”然后探头对芳芳说,“你帮我看看,在不在口袋里?”
芳芳还会因此多心吗?
?筅 无关痛痒,影响大局
这种讲一句好像无关痛痒的话,却能解除别人多心的情况真是太多了。
再举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吧!
几个人一起去吃自助餐。有人先去拿,已经回来开始吃了。
这时候你要去拿。
如果你带了皮包,你要不要提着?
别人正吃,你当着他的面把皮包提走,他会不会心想:
“哼!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宝贝?提着皮包去拿东西,多不方便?她是不放心我,非提着不可。”
这时候,如果你能先说一句:
“我还是把皮包拿着吧!因为我动作很慢,免得你吃完了,还得帮我看着包包。”
你不是既表现了体贴,又避免了对方多心吗?
当然,如果你放心,更可以朗朗笑道:“皮包交给你看了!”
显示你对朋友多么信任!
换做你是他,听到这句话,能不有些开心吗?
?筅 小心人多心
提到皮包,让我想起还有位女士跟我抱怨过她的朋友来访,两个人坐在沙发上聊天,朋友要上洗手间。已经进去了,又匆匆忙忙跑出来,把沙发上的皮包提进去。
“一共两个人,有什么东西见不得人?一副怕我偷她东西的样子,太不信任人了。”
想想,就算她朋友的包包里有秘密,怕她偷看,如果能在提包包之前,先说一句:
“哎呀!我得补个妆,出来一天,脸上都花了。”
不是什么问题都没了吗?
?筅 龟毛有方法
我甚至听个女中学生说过,她自从在公车上被扒,就总不安心,隔一下便得打开包包检查一下。
她的同学竟然认为她太“龟毛”,伤了大家自尊,排斥她。
如果她能用低姿态,以退为进,先对同学们说:“我现在好可怜,自从被扒,精神就不安,总不自觉地要检查背包,请你们谅解。”
大家不是反而会更同情她、关爱她吗?
?筅
无论你是社会人或学生,学习处世的第一步,就是——怎样避免别人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