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再看2

现在你懂了吧!

为什么明明可以两点多送完的信,非拖到四点半以后不可。因为照邮局规定,四点以后就算加班。你准时回去,非但没有加班费拿,而且因为不能呆坐在那儿,还得自己找点“活儿”做,不是亏上加亏吗?

?筅 你神、你棒,你滚蛋!

你甚至可以想,当部属工作太忙,迟迟归来的时候,局里的主管也得陪着“加班”,于是长官也有好处。怪不得局长会骂小袁,要他去问问别人怎么做。这不是骂,是暗示!

或许有人要怪我把人教坏了。

没错!做一分工,领一分报酬,本不该多拿钱,拿不该拿的就是贪污。

问题是,以诈止诈,总要教你别人的诈,否则你有一天被踢出去了,都弄不清怎么回事。一个人既然在社会上做事,就要懂“社会的伦理”、“行里的规矩”。

“行里”就像高速公路,你不能开得太快,也不能开得太慢。路上有一定的“速限”,也有一定的规矩。

同样的道理,假使今天你到个车衣厂工作,你的手脚利落,别人一天才车十件,你本事大!你车二十件。

显得你行,对不对?

问题是,当你一个人车二十件,其余九十九人都只能车十件的时候——

你的老板要怎么说?

说你真棒,可以一个人当两个人用?

说别人真差,甚至当众表扬你,要那九十九人好好检讨,否则把他们开革?

笑话!他能把他们开革吗?剩下你一人,一天车二十件,他的工厂非垮不可。

你老板敢得罪那九十九人吗?

进一步想,当那九十九个人不爽,有一天联名对老板说你不走,他们就走的时候,会是谁走路?

?筅 小心孤芳只能自赏

在《我不是教你诈》里,我曾经谈到怎么把“锋头”留给长官,免得功高震主,“芳兰当户,不得不锄”地被宰。

今天我则要强调:“千万别得罪大家。当你在一个公司里表现太突出,把同事都比下去的时候,可能最后自己吃亏。”

我自己就犯过这毛病——

当我二十四岁,刚进电视公司新闻部的时候,第一天跑新闻,就自告奋勇跑了六条。

同一时间,别的记者只跑了一条、两条,甚至有的半条都没跑,因为被我“跑掉了”。当我累得半死,临截稿,终于把新闻都交出去的时候,我听到的是一片喝彩声,还是揶揄?

“小伙子厉害!”

“年轻人就是不一样!”

在这些赞美的背后,是什么?

当然——不是滋味。

?筅 哪朵莲花不站在泥里

接着,我立了个功,被公司表扬。

因为我跑影视新闻,照例,电影公司、制作人,甚至明星们的“星妈”,会塞红包。

我怎么推都推不掉,人家最后藏在我摄影记者的器材袋里,或塞进了车窗。(我的司机偏偏又不听我喊停,径自把车开走。)

我回公司就缴了上去。

缴一次、缴两次。

于是有了声音:

“奇怪了!以前我们跑这一线,怎么都没红包?你一接手,就有红包?”

请问,换做是你,你还听不懂吗?

请问,我还能自命清高,把红包缴上去吗?

还有,请问,当“首映会”、“开镜记者会”里,主办单位送红包的时候,我能大叫“不能拿,不能拿”吗?

我叫,我会得罪谁?

我得罪一屋子的同业啊!我以后还要不要混哪!

所以我后来都拿了。但是到新闻部年终同乐会的时候,我用新闻部的名义捐给了“中广公司”的“雪中送炭”。

没人知道是谁捐的,除了我跟我老婆。

说完这故事,我承认我是拿了不该拿的钱,但我不认为我的做法错,因为在当时,在那个时代的工作环境中,我这样做才能活下来。

所以我常说:“不负我心,不负我生。”

?筅 你是好人,别人就成了坏人

各位初入社会的年轻朋友!请恕我教你这些,呈现给你许多社会的黑暗面。

问题是,有光就有影,黑暗面总是存在的,你不能不懂。

记住:

当你自命“清高”的时候,就是对比别人“浊下”。

当你和几个朋友一起旅行,各人分别给导游小费,如果你给得特别多,最好先说一声:

“对不起,因为我私下托他办了不少事,所以稍稍多给一点,你们千万不要跟。”

否则,恐怕有人当面就要说:

“天哪!你给那么多小费!”“按说他们已经将服务费算进去了,咱们根本不该再给小费。”

至于背地里,则成了:

“某人是摆阔。”“某人坏了规矩。”“这些导游就是被他那种人惯坏的!”

如果可能有这样的结果,你最好别“超水准”给那么多。

?筅 想想有一天你也会亏

行有行规,做生意更是如此了。

你有本事、会管理,员工又特别拼命,当同业的净利都不到百分之五的时候,你能高达百分之十五。

没错!你应该据实申报。

问题是,你也要知道国税局是根据同业平均的净利与毛利率来查税的。

明明别家公司生产的东西跟你一样,为什么你的利润那么高,能上缴那么多?不是你“膨风”,就是别人“逃税”,对不对?

有谁会自愿“膨风”,多缴税啊!(除非他想向银行贷款,为了美化账面。)

于是国税局会对别家公司怎么想?他如果因为你的“优良示范”,把对同业的标准提高,到头来,你会挨谁骂?

你在同业间还能混吗?

而且,今天可能因为你走运,单子接得多,研发和人员支出少,改天,当你的公司老了,研发经费增加、人员效率差,不得不多聘人的时候,你的净利可能由百分之十五掉到了百分之三。

你早先立下的“超水准”对你有好处吗?

我绝不建议你逃税,只是在有“非常获利”的情况下,你是否该加强研发、增添人手、扩充设备、安排在职进修,“提早瘦身”以维持健康?

?筅 想想有一天你也会老

“超水准”正是个关键词,任何一行都有个“平均水准”,如同高速公路有个平均速限。

今天你在行里,就要抓住那个“水准”,保持那个“水平”,否则“超了速”,不是你撞别人,就是别人撞你。

现在让我们再想想小袁的邮局。

会不会有些临退休的老鸟,他们体力不行了、手脚不健壮了,硬是得用小袁一倍的时间递信?

还有,小袁今天年轻,可以在山坡上用跑的,但是他总有一天会老啊!

如果你是小袁,你能天天“超水准”、“超水平”吗?

写到这儿,我要再一次请道学夫子见谅。

我是教了诈,但考虑再三,这些话我不能不对年轻朋友说,否则会像我当年一样,吃闷亏。

你可以学我啊——

明里同流,暗里不合污;人前拿了,人后捐给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