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什么是中层(5)

有一次,我去一个公司开一个简单的讨论会,会上,那个公司的老板对着圆桌边上的18个干部说:“各位,我们今天非常荣幸地请到余教授,来这里给我们主持一个讨论会。各位在座的职业经理人,好好地跟余教授交流。”这句话其实不是非常正确,一个公司不可能每个干部都是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这个词十几年前传到国内,后来我发现,很多人有一个错觉,以为凡是做干部、做主管的就是职业经理人。如果是这样,怎么能够体现职业化呢?其实职业化有职业化的条件。很多干部在坐上这个位子的时候,还谈不上职业化,因为很多公司的做法是,干部先坐到这个位子上,至于是不是职业经理人以后再说。根据调查,在一般的公司里,职业经理人最多只有一半,有的公司1/3都不到。

职业化的内涵及养成

我们前面说过,干部只有经过不断地培养,才有可能成长为职业经理人,也就是职业化的干部。那么到底什么叫做职业化?我认为,职业化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职业化的技能,就是像个做事的样子;

第二,职业化的形象,就是干一行像一行;

第三,职业化的态度,就是用心把事情做到完美;

第四,职业化的道德,就是坚持品牌责任。

我把这四个方面诠释一遍:

第一,你觉得你们公司的干部像个做事的样子的有几个?

第二,你觉得你们公司的干部,如果不跟别人说他是哪一行的,大家猜得出来吗?我认为国内现在只有三个行业职业化的形象比较突出,分别是酒店业、航空公司、银行,其他的就不太明显了。职业化的形象不是自己讲出来的,是人家一看就猜得出来你是哪个行业的,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第三,这是我们的弱点。一般人做事情做到七八十分就认为可以了,想要把它做到90分、95分的非常少。举个例子,中国是丝绸大国,从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使用丝绸,但很可惜,现在很少有人把中国的丝绸产品定位为高档产品。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用心把事情做到完美。比如做一条丝巾,中间要经过很多道严谨、细致的工序,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买了我们的半成品,到他们那里再加工,一条丝巾就卖1000元人民币,而在我们苏州和四川,一条丝巾也就卖100元、50元。原因是我们没有用心做事情,生产出产品后,只粗略地看看,认为没有大毛病就可以了,自然卖不出高价钱。

第四,在你心目中,我国有30年、50年以上历史的品牌有哪些?我认为我国50年以上的品牌非常少,我们其实没有多少真正很强大的品牌,这就证明了职业化是不容易做到的。

所以,虽然很多人都以为干部就是职业经理人,但其实不是,很多干部都是先升上去,再看职业化做得好不好。结果,不称职的经理人其实不少,因此,我们要尽快地弥补他们做得不足的部分。

在这里,我给各位提两个建议:第一,这四个职业化每个25分,总分100分,只要分数在75分或80分以下的,都不能叫做职业经理人,充其量只能叫做经理人。第二,这四个分数里面,一定有一个非常高的和一个非常低的,如果最高的分数跟最低的分数差15分,就表示反差太大了,用统计学的术语来讲,叫做标准差太大了。我觉得反差不可以太大,说句开玩笑的话,一个公司要不好就都不好,要好就都好,不要有的地方很好,有的地方非常不好,否则这个公司给人的感觉是很奇怪的。所以要把这四个分数中最差的分数找出来,那就是公司的短板,完善公司要从最差的地方开始弥补。

例如,你们公司很有职业道德,注重维护品牌,做事很认真,大家也能用心地把事情做得非常完美,而且像个做事的样子,偏偏形象不好,很多员工在办公室里抽烟,衣服穿得很邋遢,皮鞋上面都是灰,办公桌也不擦。职业化形象的分数太低,这样,即使其他三个分数都很高,也势必会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如果我看到你们公司形象这么糟糕,你还要说你们都在用心地做事,像个做事的样子,我真的有点不太相信,我只会感觉到,你那个工厂里面做不出什么好东西。这样,短板的分数就破坏了你的其他三个分数,所以如果你的短板太明显了,分数太低了,其他三个分数再高也没有用,它会把你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