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企业信用担保融资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资金的限制和制约。在诸多的融资方式中,银行贷款是一种风险小、成本较低的融资方式,所以是企业遇到资金困境时首先想到的融资方式。但银行贷款对企业信用是有严格要求的,为了安全规避风险,即使对市场前景很好的企业也很难提供贷款支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企业难以提供符合银行要求的贷款担保。那么,信用担保模式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同时为银行分散风险,成为中小企业的一种合理可行的融资方式。利用信用担保进行融资,中小企业必须达到担保公司要求的条件,所以,熟悉担保公司的担保条件、程序和流程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
一、企业信用担保融资的概念
信用担保是指由专门的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向银行提供贷款保证服务,接受担保服务的中小企业向信用担保机构交付一定担保费用的担保方式。当被担保的企业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信用担保机构对贷款银行代为履行债务。信用担保是保证担保的一种特定形式,与自然人保证和普通法人组织的保证不同,信用担保是一种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保证结合在一起的中介服务活动,它介于商业银行和企业之间,担保人对商业银行作出承诺,为企业提供担保,从而提高企业的资信等级。通过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可以建立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良好的关系,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程度,推动我国信用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同时,作为我国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近期内主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长期目标是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促进技术创新以及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作用。
以信用担保为中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主要发展和成熟于欧美、日本等地区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迅速涌现出各有特色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已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有担保机构3 366家,其中政府完全出资的688家,参与出资的629家,民间出资的2 049家。截至2006年底,全国担保机构共筹集担保资本金总额1 230多亿元,其中政府出资357.46亿元,占担保资金总额的29%。自1998年以来,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为37万多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担保总额达到8 000余亿元,全行业累计实现收入257.7亿。这些信用担保机构的建立对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起了积极作用。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官员曾这样评价担保业:“担保机构以现金形式为企业担保,架起了银企合作的桥梁,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放贷门槛,弥补了中小企业信用不足的缺陷,提高了中小企业获贷的几率。”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