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单个人是可以取得最大效率的,集体的行为反而导致效率下降,科学管理是使单个人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
在今天看来这三个前提都有问题或缺陷,然而,以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是具有相当的客观性的,是符合当时社会现实的。泰勒所做的科学管理试验就是建立在这三个假设的基础上的,并取得了圆满的结果,只不过还不全面,需要补充罢了。
两个基本原理
在泰勒所进行的科学管理实验中始终依据两个基本原理:
1.作业研究原理
这一原理包括: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并以合理利用工时为目的。泰勒认为,要让每个人都用正确的方法作业,就应把每次操作分解成许多的动作,并把动作细分为动素,即动作是由哪几个动作要素所组成。然后,再研究每项动作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据此决定去掉那些不合理的动作要素,并对保留下来的必要成分,依据经济合理的原则,加以改进和合并,以形成标准的作业方法。这就是作业研究原理。
2.时间研究原理
在动作分解与作业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工人完成每项动作所需要的时间,考虑到满足一些生理需要的时间和不可避免的情况而耽误的时间,为标准的作业方法制定标准的作业时间,以确定工人的劳动定额,即一天合理的工作量。这就是与作业研究原理相对应的时间研究原理。
三个基本出发点
第一,效率至上。即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为了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可以采取任何方法。在各项工作中,要挑选一流的工人,在作业过程中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作业的环境也是标准化的,不用考虑人性的特点,将人训练成为一种肉体机器。
第三,劳资双方应该共同协作。为追求最高效率,管理人员和工人都要实行重大的精神革命,在工作中要互相协作共同努力。
从上面的三个基本出发点可以看出,泰勒自身是站在资方立场上的。尽管在其著作中和听证会上他作出了声明,说其与工人有共同的利益,但是在科学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中,总是以牺牲工人的利益来达到他所讲的共同利益的,这也是许多人认为他在晚年对待工人像野兽的原因,尽管他的本意并不是这样。
科学管理的四项任务
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传统的经验方法。
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学会工作。改变过去由工人任意挑选自身工作的做法,并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自我培训。
第三,与工人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按已形成的科学原则去办。
第四,资方与工人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进行分工,资方做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从而改变过去那种几乎将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工人身上的管理方法。(泰勒:《科学管理原理》。)
这四项任务,第一项讲的是对作业进行科学研究,以便制定合理的工作定额;第二项则在第一项的基础上将视野投到了工人身上,试图从工人素质上找到管理赖以发挥长久作用的基础;第三项将管理者与管理对象高度统一起来,以便各项管理措施得以顺利实施;第四项实际上已经将企业中管理的职能与一线工人的作业职能区分开来,并且强调了由于这种分工导致管理者和工人之间承担的责任不同。
科学管理内容
前面的假设、基本原理、基本出发点和基本任务共同构成了科学管理的基本框架,概括起来科学管理的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作业管理、组织管理和管理哲学。
作业管理是泰勒制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是由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所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