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典管理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准备(7)

丹尼尔·麦卡勒姆

麦卡勒姆的管理经验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认识:

1.制定严密的管理制度,其原则如下:(1)适当的职责划分,进行明确的分工;(2)授予充分的权力以便能够充分执行责任;(3)要有能够了解是否切实承担起责任的手段;(4)极其快捷的报告制度,对一切情况能及时地进行反馈,如果出现疏忽和偏差,能及时地得到纠正;(5)通过每日的检查和报告反映上述各种情况。

这种制度的前提条件是不应增加主要负责人的麻烦,也不应减少主要责任人对下属的影响,而要使他不仅能及时发现情况,而且能找到失职人员。

2.制定一套十分详细的组织细则,来贯彻这些原则。采取的措施是:(1)依据任务把工人划分和确定为不同的等级,要求每个工人都穿规定的服装,带上表示他们等级的记号。(2)制定广泛的规章制度条例,并为职工拟定职务说明书,规定职工必须遵照职务说明书进行工作,不得各行其是。例如,火车司机必须按规定亲自下车检查调车场的道闸是否正确,以保证行车的安全。(3)麦卡勒姆为了使其措施得以贯彻,他绘制了一张正式组织图,在这张图中直线权力是绝对的。这张图像一棵树,上面标出了权力和责任的层次,各业务部门的劳动分工,以及报告制度和控制的联络路线。树根代表董事会,树枝代表五个业务部门,以及机车的修理、车厢、桥梁、电报、印刷、司库和秘书办公室等参谋机构,树叶是各个地方的货运部和售票处、下级监工、乘务员、领班即其他的基层人员。(DanielMcCallum,Superintendent sReport,p.102.)麦卡勒姆的组织图将整个铁路系统全部控制在董事长的手中,力图达到高效运转。他强调:“执行一项严格的纪律制度 是取得成功所必需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所有的下级只应对他们的顶头上司负责,并接受他们的指导,如果负责基层班组领班,受到上级官员直接向下属公布的命令的干扰,那么这种命令是得不到遵从的。”(4)麦卡勒姆还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反复核对的控制系统,利用铁路的电报信息系统,要求每小时对每一列火车的行驶地点作汇报,每天对客货运行情况作日报,以及每月为制订计划、运价和控制提供管理信息,并要求货运和客运列车员报告列车运行装货、货运和损失的情况。通过这些报告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不一致的地方,从而找出不诚实的现象,这个控制系统不仅加强了对铁路运行的管理,而且把当时的信息管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资源得到了较充分地利用。

亨利·普尔

亨利·普尔(HenryVarnumPoor)长期担任《美国铁路杂志》的著名编辑,他是麦卡勒姆的知音,并且在麦卡勒姆管理铁路时,他是麦卡勒姆最主要的支持者,而麦卡勒姆的成果之所以产生巨大影响应归功于普尔和他的杂志。

普尔在法约尔提出统一指挥原则60年之前,就认识到最高管理层的问题就是要使下级能对组织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认知。领导人不仅要了解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还要了解所有的人。普尔在泰勒之前提出了管理制度问题,在梅奥之前提出了对人的因素的认识问题,所以普尔在管理思想史上是一个卓越的人物。雷恩在其《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中指出:普尔“透彻地研究了更广泛的管理及环境问题,他所论及的问题既是今天管理部门面临的问题,也是今后管理会碰到的问题。他认为政府所应起到的作用是保护而不是控制,这个见解说明了反复出现的企业同政府的关系问题。他曾努力要在混乱中建立秩序而又不破坏个人的积极性和尊严,而这也是当前所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