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4)

“管理是文化的产儿”,(同上书。)管理理论发展是和文化紧密相连的,并且根据各种不同的文化底蕴酝酿产生的道德准则和制度变化而向前演进。管理思想的发展既是一个文化的过程,又是文化的产物。管理理论沿着文化的轨迹演化主要有三条线索:一是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TheProtestantEthicandtheSpiritofCapitalism)中提到的管理理论的文化基础,理论家们在这个基础上构建了古典组织管理理论;二是环境地域文化(主要是美国文化)氛围形成的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三是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渗透成为当代管理理论的主要特色。“文化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必将使管理走出管理理论丛林 成为当代管理发展的大趋势。”(谢雪华:《文化管理:当代企业管理发展的大趋势》,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管理文化的最优境界极有可能是东西方文化最和谐的融合。

管理学是研究在一个管理系统中为了达到管理目标,使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趋于最优境界的问题。管理系统存在着最优境界,这个最优境界是实现管理目标的最佳路径。它是由三个层面的最优组成的:一是管理所形成的力场和被管理所形成的力场在达到完全重合时管理达到最优,因为在这种状况下任意一点的管理强度最大;二是当管理文化达到完全和谐与融合时,其组织文化的氛围达到最优;三是个人的理性和组织的理性完全一致时管理达到最优。当一个管理系统达到了这三方面时,管理的最优境界就实现了。而通过理论探索建立管理最优境界的理论体系,就形成理论管理学的基本架构。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始终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着这种管理的最优境界。(郭咸纲:《企业多级动力机制分析》,载《江海学刊》,1998年第2期。)

管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角度

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可以梳理出三条线索:第一条,从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管理原理和方法,这是目前管理学发展的主线,我们可以称之为应用管理学。第二条,以基本的人性假设出发构造的管理理论,每一个新假设的提出和新理论的出现都对管理思想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种从假设出发构造的管理理论体系我们称之为理论管理学。第三条,以企业管理案例(如MBA案例)研究为主要代表的管理学,这一条线索实际上给管理提供了一块试验田,使每一位受教者把自己假想为管理活动中的一员,对管理环境进行假想式的试验,以求各种可能的管理结果,我们称之为实验管理学。不同的管理学其研究方法是不同的。

在管理行为中贯穿于其间的是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同时对于管理行为中人的研究的深化是对连续的过程模型进行不断改进的基石,并由此不断揭示管理世界的一些真理。

管理的研究领域是一个多约束的领域,管理从已建立的社会科学范畴中汲取了许多营养,并且将面向商业团体的具体运作作为整个管理理论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因。理论的和经验主义的知识主要来源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数学和统计学。而对管理理论来说,它们相互协调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来源的多样性的直接后果是客观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而复杂的管理实践使管理者不被狭隘的理论和经验传统所束缚,他们能从广泛的方法中进行选择,并能在具体的管理项目中从多个学科的角度把相关的方法和知识加以整合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