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基础上,我将研究延伸到“企业管理模式”和“政府管理模式”中。在企业管理模式研究中,我着重于通过打造企业的自我管理平台来实现企业快速、稳健、持久的发展。这部分是我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读MBA期间的主要研究领域。在政府管理模式研究中,我致力于政府管理模式比较研究和政府行为经济学研究。政府管理模式比较研究是通过“2+10”的研究计划完成的。“2”主要指以中国与美国政府管理模式比较为主线,以“10”个国家 新加坡、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巴西、埃及的政府管理模式为参照系,通过同源政体比较、非同源政体比较和交叉比较,形成政府管理模式完整的理论体系。这部分工作是我在保加利亚索菲亚大学中国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和华中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中心工作的主要研究方向。第四个研究领域是未来的管理模式。在这个研究领域中,我全面分析和论证了影响管理模式演进的未来要素,以及未来的社会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后管理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再造。第五个研究领域是未来社会构想。通过对后资本主义、后社会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以及后现代社会形态的研究和探索,试图勾勒出未来社会的图景。这一研究领域与未来的管理模式研究呼应相连,互动融合,是我目前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索菲亚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菲律宾国立大学等从事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向。
《西方管理思想史》一书,自1999年9月初版以来,历时10年,仍畅销不衰,现已出至第四版。其间,我在欧美澳的学习、研究与工作经历丰富和完善了我初期对管理思想形成和发展轨迹与理论点演进的认识,对管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轴线和实践轴线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刻的感受。作为《西方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学者,除了对基本的管理学命题进行思考之外,还要对该领域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我将管理工作者划分为六种类型:管理学大师、管理学家、管理实践家、管理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者、管理培训师、管理理论与实践参与者。在这个金字塔形的结构中,每一名与管理相关的工作者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研究西方管理思想史要有一些较为严格的定义和划分,我们这里所说的“管理学大师”是严格意义上的、在管理学思想历史上有所突破、建立其完整理论体系的思想大师,这与一般意义上自称或者自封的所谓“大师”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从管理思想史的角度,到目前为止,真正能称得起管理学大师的在世界范围内一般不会超过20位。而“管理学家”也是严格意义上在管理学思想和理论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普遍为理论和实践所公认的卓越理论家和思想家。同样,从管理思想史的角度,到目前为止,真正能称得起管理学家的一般不会超过200位。而管理实践家,则是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形成有独特思想体系和管理模式的实践家。管理思想史研究的特定范畴决定了我们的研究对象是前面三个层次的思想家和实践家。对目前纷繁的理论和实践,我们只能予以关注,只有等待浮躁渐渐远去,历史和智慧的曙光重新普照知识的圣殿,并且荡涤掉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幼稚后,真正沉淀下来的有价值的思想才能进入管理思想史的殿堂。只有睿智的管理思想大师在管理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一座座思想灯塔,才是人类管理进步的航标,才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宝贵财富。
是为序。
郭咸纲
2009年2月8日识于保加利亚索菲亚大学
各位专家学者和各界朋友,如果发现书中的错误或愿意深入探讨有关西方管理思想史的问题,可与我联系。
E-mail:guoxiangang@hotmail.com手机:1371897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