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

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同时也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 泰勒

“南北战争”结束不久,美国很快便形成了一种新的工业发展气氛,不少的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大型企业。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提高生产率来说,管理成为最为薄弱的环节。尽管有一些人曾对管理进行了探索,但基本上仍然是凭传统的经验办事,管理十分粗糙。车间管理如劳动的专业化、操作的标准化和程序化都没有建立起来,更谈不上工作的协调化、一体化和系统化,不仅造成了极大浪费,而且效率低下,生产潜力得不到发挥。于是,有一批工程师、企业家对工厂、车间经营效率不高的原因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来寻求合理组织生产和发挥工人潜力的方法,并利用美国的机械工程师协会发表各自的看法,泰勒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走上历史舞台的。

泰勒对科学管理所作的探索

泰勒的生平

弗雷德里克·泰勒,生于宾夕法尼亚杰曼顿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律师,他的母亲生于清教徒世袭家庭。泰勒在这个家庭中受到了不寻常的教育,为他今后的工作作了素质上的准备。泰勒在早期教育中,大量学习古典著作及法语和德语。泰勒迷恋科学调查研究和实验,强烈希望遵照事实改进和改革事物。早期,他还对缺乏优良的方法充满了不满,并且发明了一些精巧的器具,这些都为他后期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础。泰勒的父母希望他能继承父业当律师,让他到菲力普斯·埃克塞特学院上学以便进入哈佛大学,由于泰勒学习刻苦,时常开夜车,使他的健康和视力受损,不得不辍学去费城的液压机厂做学徒,在那里干了3年。3年的学徒生活是清苦的,过着犹如苦行僧般的生活。在那里泰勒受到了非常严格的锻炼,使他在自我管理、自我控制方面获得深切的体会,为他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徒期满后,22岁的泰勒来到了大钢铁公司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做了一名机械工。由于泰勒工作努力且表现突出,仅用了6年时间就从一个普通的技工提升为总技师,并在1884年提升为总工程师。在这个过程中,泰勒深感自己没有系统地受过高等教育,因而他参加了新泽西州的斯蒂文斯理工学院业余学习班,于1883年毕业,并获得该学院的机械工程学位。他在米德维尔工作了12年,不断地从事关于管理和技术的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了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劳动所花费的时间。1890年,泰勒到一家制造纸板投资公司任总经理;1893~1898年,从事工厂的管理咨询工作;1898年,受雇于宾夕法尼亚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做咨询工作,在此期间他同怀特发明了高速工具钢并获得了专利。1901年以后开始无偿地做咨询工作,并不断地进行咨询、演讲并撰写管理文章,宣传他的管理主张。1906年,泰勒担任了声誉很高的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主席。1915年病逝,终年59岁。他的墓碑上刻着“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他的著作较多,其中最著名的是1895年发表的《计件工资》(Piecework)和1903年发表的《车间管理》(ShopManagement),以及1912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