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组织机构配备合适的人员。决定某种目的需要一些什么活动,并把这些活动分成小组,必须用一种冷静的、超然的态度来对待组织,如同绘制一份工程图纸那样,应考虑到目前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必须没有任何倾向性地确定相应的组织机构,然后再采取步骤为组织配备合适的人员。
2.一个最高的主管或一个人管理的原则。即由一个人承担管理职责,不能用委员会来管理。
3.统一指挥原则。例如,一个仆人不能同时侍候两个主人。
4.专业参谋和一般参谋并用的原则。一方面要坚持一人管理的原则,另一方面由于组织规模的扩大,高级主管人员需要越来越多的专家和专业的工作者来协助他们工作,而参谋人员的增加又会涉及协调的问题,在专业问题上专家职能主要是作为高层管理当局的咨询人员,而不应拥有行政指挥的实权。除了专业参谋以外,还需增加一般参谋,以便帮助最高主管人员承担指挥、控制和协调这些中心职责,他们不以自己的身份,而只是作为上级的代表来指挥,而且只限于上级决定的范围。
5.工作部门化原则。在组织中划分部门,主要依据以下四种划分方法:(1)依据组织目标实行部门化,(2)依据作业实行部门化,(3)依据所涉及的机构或服务的人和事来划分,(4)依据地区来划分。
6.授权原则。领导者要能够把某些职责授予下级人员,缺乏恰当的授权勇气和如何进行授权的知识,是组织失败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授权是高级主管人员进行有效工作的最重要的条件。
7.职权相符原则。只把责任加到管理人员的身上是不对的,要把相应的权力赋予他,在各级管理人员中责和权都是相称和明确的。
8.控制幅度原则。这项原则的精神实质是,一个主管人员直属的下级人员的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每一个上级领导人员所管辖的相互之间有工作联系的下级人员不应超过5~6人。
以上八个方面基本上代表了古典管理理论管理原则问题上的观点。
古典管理理论总结
20世纪初,古典管理理论由泰勒、法约尔、韦伯从三个不同角度,即个人、组织和社会来解答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宏观和微观的管理问题,为资本主义解决劳资关系、生产效率、社会组织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管理思想的指导和科学理论方法。
古典管理理论对管理思想的发展
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资本主义从萌芽到18世纪建立再到20世纪初,在世界范围内占据统治地位,历时500余年。而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古典管理思想,也经历了近500年。其间,从思想、理论和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准备,终于古典管理理论在以泰勒为代表的一代管理学家们手中得以创立。它的建立为现代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开启了思想之门、智慧之窗,并且在管理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古典管理理论提出管理的重要性和普遍性。有组织存在就需要管理,管理的普遍性和社会有组织活动的普遍性同样重要。无论是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等都需要管理,管理的普遍性意义就在于管理的重要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对管理实践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古典的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原则和管理职能存在于社会之中,通过科学方法能够发现这些原则。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的开展,使管理摆脱了传统的经验式和凭感觉进行的方法。这对管理思想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古典管理理论提出了一些管理原则和管理职能,并且极力主张这些原则和职能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对经济管理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也为总结管理思想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4.古典管理理论奠定了管理学发展的基础,当代管理技术与管理方法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学派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些仍然是当今管理上所要研究的问题,如对总计划和策略计划的研究、战略的研究、组织形式方面的研究、工作和环境方面的研究,等等,都是对古典管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