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慢》 如果这是你的公司……

绝不替我不喜欢的公司工作,一旦公司的文化、氛围、理念不是我能认同的,我会掉头就走,找一个我认同的组织去工作。

但只要我留下来,我一定保持良好的关系,绝不与公司为敌,甚至把公司视为我自己的公司,全力投入,这样工作才会愉快,工作才会有成就感。

一个老朋友谈起当年他的经验:当时他担任一家公司的业务经理,为了一个新产品上市,他提了数千万元的营销计划,这是气派恢宏的规划。他的老板看到计划后,找他来面谈,只问了一句话:“如果这是你的公司,你会这样做吗?”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于是收回计划,仔细研究,最后仍然没有把握,于是放弃这个大计划。

另一个故事是以推行“仆人领导”知名的美国西南航空(LUV),有一年西南航空的CEO赫伯•凯勒赫(HerbKelleher)寄出一份备忘录给员工,告诉员工当季公司的营运不佳,可能会赔钱,希望所有的员工,不论是机长、空服人员及地勤人员,每天每个人都能省下五美元。赫伯在信后署名“爱你们的LUV”。

结果西南航空在那一季营运成本降低了56%,公司转亏为盈。

这两个故事都诉说了员工与公司关系的最高境界:把公司视为自己的公司,去呵护、去照顾、去奉献。

或许以现在紧张的劳资关系来看,如此爱护公司,听起来像笑话。问题是,你可以不爱公司,但如果公司营运不佳,发不出薪水,或者发不出好的工作奖金,对工作者有什么好处?

我一贯的工作逻辑是,我绝不替我不喜欢的公司工作,一旦公司的文化、氛围、理念不是我能认同的,我会掉头就走,找一个我认同的组织去工作。但只要我留下来,我一定保持良好的关系,绝不与公司为敌,甚至把公司视为我自己的公司,全力投入,这样工作才会愉快,工作才会有成就感。

这是为什么当听到第一个故事,我感同身受,不论我的职位是什么,把公司视为自己的,做任何事,我会反复思索,是不是正确的决定?是不是对公司有益处?是不是会为公司带来伤害?

我无意要当老板的走狗,也并不是希望在组织中升官发财,只不过这样的态度比较简单,既然同样是做事,就务必把事情做到最好,用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成果。而且这是我认同的,不是想得到上司关爱的眼神,不是想得到物质的奖赏,只是因为我想要做好,而做好就是公司最大的利益。当然要有这样的认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假设自己是老板,公司是我的。

久而久之,这种态度让我得到最大的回报,通常我会变成组织中的主流,得到最大的肯定与机会,而就算没有回报,我也不会哀怨,因为我是心甘情愿,一无所求。

不过,真正的好处并不是在打工时得到的,而是事后在创业时,我发觉创业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心情上的调适,没有任何障碍,因为我早已用老板的心情在工作,一切要为自己负责,创业一切顺理成章。

假设自己是老板,假设公司是自己的,是自信、自主、自立、成就自我的第一步。

后记

这篇文章,让我成为老板的打手,我被认为是老板的同路人,替老板来洗员工的脑,让员工心甘情愿地替老板打工。

我不想解释,因为在我的一生中,大多数的时间我都不是老板,我是以经理人的身份执行业务,但我心中的确有创业的想法,因此我很习惯无怨无悔地为公司投入,就好像我是老板一样,这是我一厢情愿的思考,也是我成为老板前的自我模拟、自我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