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端起桌子上的矿泉水饮了一口,继续讲道:
“不知道你们当中有没有这样的人,最讨厌做销售却偏偏选了这行。他们在短暂的新鲜感过后,很长时间都会处于痛苦的心理挣扎之中——究竟是走还是留呢?我也曾做过这样的选择题,最终我选择了留下——生活窘迫的我迫切地需要一份工作糊口。公司早期开发的是本地客户,对意向客户进行上门拜访必不可少。那个时候,我最发怵的就是上门拜访,因为我害怕在和陌生人交流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难以应对的突发状况。我担心他们看不起我,把我当作一个为了赚钱而喋喋不休的跳梁小丑。第一次登门拜访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它没有我臆想中的成功或失败,好戏还没开场就结束了。因为我没有见到那位客户,他在我到达半个小时之前已经外出,没有留给我哪怕几秒钟的交流时间,打了一晚上的腹稿却完全没有派上用场。
事后,我沿着附近的一条人工河慢慢踱步,心中五味杂陈——有轻松,有失落,有尴尬,有疲惫……这个客户在电话里说得那么热情,我甚至可以通过电话看到他脸上的表情。当时,这样的客户太少了,对于习惯了被其他客户挂电话和恶语相向的我来说,他简直是让我诚惶诚恐、感恩戴德。那个时候,我也天真地认为,这样一个给点好脸色的客户就一定是意向客户,于是我把全部的热情和信任都交付给他了。
如今,他却让我白白地跑了一趟,别说解释,连个借口也没有就‘逃之夭夭’了。早知如此,何必答应我呢?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被他人轻视的屈辱感。
生活不会因为你的糟糕心情而裹足不前。为了下个月的房租和生活费,我强打起精神继续干这份工作,但状态一直不好。在整个销售过程中,总会有一两个环节让我感到吃力和厌恶。其实,我知道问题的关键出在哪里——潜意识中,我并没有将这份充满挫败感的工作当作我的事业,父母高额的教育投资让我觉得从事销售充满了罪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