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班之后,孔巍在部门晨会的时候宣布了一条新制度,即《业务员等级考核制度》——这是他利用周日的时间赶制出来的,或多或少也是受到那位老人的启发。部门不能再招聘新员工了,而内部又没有适合的“鲇鱼型”人才,只能通过制度来“网罗”或者也可以说培养具有这种潜质的人才。根据这一制度,所有员工都将以下一个季度的业绩作为等级考核的标准,业绩不同,薪资待遇以及受限程度也都不一样。标准越高的员工,可以享受“约束少”的制度以及部门季度奖金的待遇。这个制度一经公布,有的人便唉声叹气,有的人便暗暗不服,也有的人便开始摩拳擦掌起来。虽然对新制度的态度不一样,但是其中薪资待遇的部分还是深深地吸引了他们。
一个月之后,一位新员工首先展示了他的才能,完成了10万的业绩,占个人的1/5,部门的1/12。孔巍在开会的时候不但对其进行了表扬,还当着所有人的面兑现了当初承诺的事情,将他的等级放在了B类,每月工资比同级同事多了500块,迟到三次之内不扣全勤奖。由于这样的决定有据可依,所以其他人也能心服口服。
随着时间的推移,孔巍发现问题似乎迎刃而解了,秘诀就在于“竞争”二字。他曾经阅读过美国最大的零售商山姆·沃尔顿所写的自传《富甲美国》,吸取了一些管理理念和一些具有哲学性质的管理方式。
然而,却始终不明白山姆一个部下在回忆与其一起工作时所说的那句话——山姆喜欢我们竞争,如果他看不到竞争,便会十分恼火。如今,孔巍明白了,竞争是为企业带来创意、生机的一种生存手段,对员工如此,对企业亦然。
等级制度引发了员工的不平衡心态,同时他们又被丰厚的利益所吸引,在制度的约束下,便产生了竞争。通过观察,孔巍渐渐地找到了可以培养成“鲇鱼型”人才的员工。这样的员工很快与其他员工对立起来,形成了强烈的竞争趋势,整个部门的活力都被激发了出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