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他只能在心里暗暗地叫苦。
“彭坦,你等会儿写一个通知,把这件事通报一下。”
“哦,好的。”他支支吾吾地答复道。
结果正如彭坦预料的那样,两位主管果然以为是彭坦从中作梗。
也许他们心里并不会多么记恨彭坦,但是情绪上显然已经十分不愉快了。乔桧宇是彭坦的好朋友,当初也是通过他的引荐,自己才来到这家公司的。现在,公司的事情恐怕已经影响了朋友之间的感情了。彭坦原本想给乔桧宇和李爽分别发一封邮件,短短的两行字却经过了半个小时的推敲,他实在不知道该说多、说少或者怎样说才能消除误会。
最终,他还是放弃了,因为子虚乌有的事情越解释,结果只会越糟糕。
公司的事情让彭坦连周末也未能舒心地度过,他给乔桧宇打了个电话,只字未提工作的事,而是问他有没有时间出来聚聚。对方随和地说要去买考研资料,语气中听不出有半分郁闷情绪。挂了电话之后,彭坦开始上网投简历——的确,他有些无法忍受了。虽然已有一个月时间,但他仍然不能适应这家公司的工作方式、氛围、人际交往等。他一边投简历一边想,或许马上就要离开这家公司了,无论问题出在哪里,毕竟自身的原因都要多一些,他现在的心态有一些逃避的成分。这个时候,他不希望丢了工作又损失一个朋友,因为走进社会之后,想要交到一个真心待人的朋友很不容易。于是,彭坦打开电子邮箱,给乔桧宇发了一封电子邮件,首先告诉他离职的前因后果,然后把两个人之间的误会解释清楚。点击“发送”之后,彭坦的心情好了很多。
晚饭过后,彭坦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乔桧宇”。原来,他上完培训班回家,看到了邮件,马上便打电话给彭坦,说他周日没课约好次日见面。
第二天,彭坦在“老舍茶楼”一边看报纸一边等乔桧宇。忽听一声招呼,抬头看到满脸笑容的乔桧宇正快步走来,与他同行的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