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列举了几种情况,在这些情况下一个或几个简单的想法有效地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可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在做复杂的事情。我们的本意并非讨论怎样把那些复杂的事情——法律、医学、建筑、编程、教育,缩减成两三句简明的话语,我们当然也无法用一个简练的想法替代一个建筑学校(“为了防止房屋的坍塌”)。
这把我们引向了一个我们未曾讨论过的话题:怎样把一个新手变成一个建筑师?怎样才能让简单中包含复杂?我们将要讨论的是,巧妙地利用简练是有可能创造出复杂性的。如果对简单的想法进行正确的构思,它们会顺理成章地变复杂。
让我们来告诉你什么是“蜜柚”(如果你已经知道柚子是什么,最好先装做不知道)。以下是我们给出的一种解释:
解释1:蜜柚是最大的柑橘类水果。它的外壳很厚也很软,很容易被剥掉。去皮后的果肉呈浅黄色或珊瑚粉色,可能多汁也可能稍稍缺少水分,味道可能是带辣味的甜,可能有刺激性,也可能很酸。
请问:基于以上的解释,将柚子汁与橙汁按照1∶1的比例混合制成的饮料会好喝吗?你可能会有些许想法,可不过是模糊的答案罢了。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另外一种解释:
解释2:蜜柚大致是一种外壳很厚、很软的超大尺寸的葡萄柚。
这个解释相当于在你已有的概念(葡萄柚)上插了一面旗帜。当你得知蜜柚像葡萄柚一样时,你脑子里会反映出葡萄柚的样子。然后我们再告诉你其中的差别:“超大尺寸”。由此,你想象中的葡萄柚的样子得到了逐步完善。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把新的概念与你已知的概念联系起来。如此一来,“葡萄柚”便是那个已知的概念。它是你早就具有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是心理学中的术语,但它相当有用,我们认为有必要在整本书中对其进行讨论)。
心理学家将思维模式定义为某一概念或某一类别的一系列基本特征,思维模式由我们记忆中预先储存的大量信息组成。假如有人告诉你她看到了一辆新款跑车,你的脑中肯定会马上浮现出一幅由跑车的基本特征构成的图片,因为你大概知道“跑车”是什么样子。你勾勒出来的图片有较小的外形、两扇车门,可能还有一个可以拆卸的顶棚。如果这辆车子开动起来,它的速度一定飞快。它的颜色几乎百分之百是红色。同样,你对“葡萄柚”建立的思维模式也带有一组基本特征:黄粉色,味道很酸,形状像垒球等。
让你导出脑中的有关葡萄柚的思维模式,比起机械地向你灌输蜜柚的所有特征能让你更快地了解蜜柚的概念。还有另外一点,那就是回答关于柚子汁和橙汁混合饮料的问题也会更为容易。你所知道的是葡萄柚汁与橙汁混合制成的饮料味道很好,所以蜜柚模式从葡萄柚模式那里继承了这一特性(为了让我们的推理更为完整,顺便说一下,解释1本身就包含了很多思维模式。“柑橘类水果”是一种模式,“外壳”是一种模式,“有刺激性”也是一种模式。解释2之所以更容易用来分析,是因为“葡萄柚”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思维模式——一种包括了其他模式的思维模式)。
通过使用思维模式,解释2提高了我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现在让我们根据“倒金字塔”结构回想一下“蜜柚”的两个定义。什么是导语?在解释1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柑橘类水果。接下来没有明确的重要性划分,主要取决于什么能让读者的记忆深刻。他们可能记得关于外壳的信息(“很厚也很软,很容易被剥掉”),或者是关于颜色的信息(“呈浅黄色或珊瑚粉色”),或者是否多汁,抑或是关于口感的信息。
在解释2中,其导语是:类似葡萄柚。第二重要的是:超大尺寸。第三重要的是:外壳很厚很软。
最理想的结果是,人们在6个月后依然记得这个故事的核心部分。也就是说,一个故事让他们记住了“水果”或“柑橘类水果”。另一个故事让他们记住的是“葡萄柚”。很显然,第二个故事要成功得多——它没有判断性地下定义。
由此可以推断出,你以后可能最不想进行关于柑橘类水果的讨论。“蜜柚”概念可能不值得你刚才为它耗费那么多的脑细胞,这里重点强调的概念才是最关键的,这一概念能够让意味深远的简约成为可能。
好的教师凭直觉就能利用许多思维模式。举个例子,教经济学的老师会从精练的、经过拆解的经济案例着手,能让这些案例为那些没有经济思维模式的学生理解。“假设你种植苹果,我种植橘子,周围只有我们两个人。再假设我们都想吃两种水果而不是吃光其中一种,我们是不是应该交易呢?如果是的话,我们该怎样开始这笔交易?”
在这个经过简化的背景下,老师开始教导学生如何进行交易。如此往复,这种认识就会成为学生基本的交易思?模式。而一旦掌握了这种思维模式,学生便可以将它的意义延伸得更远。比如说,如果你突然变得擅长种植苹果怎么办?我们是否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交易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会想出一种思维模式并将它加以改进,就像我们把“蜜柚”从葡萄柚思维模式中抽象出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