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开始联系学校,最后美国的四所大学录取了他: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没有奖学金要自费四万美元)、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排名第二的政治学院,给了他一万八千美元的奖学金,但是自己还要掏两万美元),还有美国的一个州立大学,给了他全额奖学金。
从他的家庭状况来考虑,他想选择给他全额奖学金的州立大学,但我们给他分析说:从一般的学校毕业出来,你的身价就不可能太高。既然可以选择,那就去世界一流的学府。最后,他四处借钱去的哈佛。
到了那边,他学习极度刻苦,通过一年的努力,从全班最后一名上升到第一名。他吃了一年的方便面,穿了一年的旧衣服。因为成绩优异,第二年,哈佛就给了他4万美元的奖学金,紧接着第三年毕业后就被世界银行抢走了,给他开出的年薪是税后七万五千美元。
再后来,他的最高理想变成:未来能成为中国总理或者副总理级的管理干部。很狂吧,那他现在在做什么?是某个财政厅的厅长,他今年只有40岁,离他的目标越来越近,而他的前景也越来越好。
他就是这么一步步,靠着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怀揣着自己的梦想逐渐走向的成功。谁还会再提起眼前这个风度翩翩、说一口流利英语的中国男人是中专毕业生呢,谁都不会,而这就成功了。
人生命的目标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衔接起来往前走的,没有人可以一步登天。有很多人问我“新东方”是怎么做成的?我说,就是每天做着重复的事情,但是心里却始终想着“新东方”能够变成一个大的机构。因为心中有了“质变”的想法,才有可能重视量的积累,从而有新的突破和飞跃。
这个故事也许大家都已耳熟能详:
两个人都在那儿搬砖头,有人就问他们:“你们搬砖干什么呢?”
一个人说:“我们搬砖是为了把砖搬到那边去,搬砖就是为了搬砖。”
另外一个人说:“我们是为了造一幢美丽的大楼。”
十年以后,第一个人还在那儿搬砖,而第二个人已经变成了建筑总设计师。
假如当初我就是想每堂课赚点钱,那么“新东方”现在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培训学校,但是我是想要把“新东方”做大做好,做成一个能够为中国学生服务的机构,最后能够变成中国留学史上有影响力的机构,能够对中国未来的教育起点作用的机构,这种东西就是质变的催化剂。
我就以这样的勇气,每天教书十个小时。教上整整十年以后,“新东方”果然就产生了质变,成了美国的上市公司。所以,“新东方”有了另外一句话,叫做:拿美国人的钱回来办中国人的教育。
这句话一点不假,因为“新东方”首先从美国融资,随着“新东方”上市,它起到了一个成功的示范作用,世界各地的教育基金迅速进入中国,现在大概有四到五个亿的教育基金。这也支持了中国的一部分民办教育发展。
所以我就觉得正确的确立短期目标比只有一个终极目标重要。另外,不管你现在处在什么状态,都不能放弃理想和渴望成长。
你所走的每一步都会有一个理想,就像爬山一样的。
当你爬完一座山以后,站在顶峰你会发现,遥远的地方还有一座更高的山峰,但当你没有发现遥远的地方有更高的山峰时,就意味着你要走下坡路了。
人生不仅仅只有上坡,还要能下坡,然后再攀登另一个更高峰,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而能够支撑自己这样往前走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你的理想。
我从来没有过宏伟的理想,我通常都是走一步看一步。但是,我把每一步都看做是对我理想的实现。
没上大学想着上大学,从北大毕业以后想把自己变成一个优秀的老师,最后想出国。不过我的出国理想没有实现,但是我也挺为自己骄傲的。
当一个理想完全没有可能实现的时候,我迅速转了另外一个理想,进入了中国的培训界。当初也没有想到会把“新东方”做得这么大,只是希望自己能够赚到去美国读书的钱;当赚到这笔钱了,就决定要把北京“新东方”做得更大,实现这个目标后就决定要开拓市场,让每个城市都有“新东方”。之后,又有了教育图书公司、有了中小学基础教育、有了远程教育,再后来就成立了股份制教育公司,紧接着在海外上市,做成了国际型的教育公司。
当然我们还有下一步要走,比如说把“新东方”做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好,这是我们要做的,但是这不能算是我的理想了,我就要建立一个还能让我激动起来的理想:后半辈子除了为“新东方”培养接班人以外,我还要办一所完全非盈利性的私立大学。
当然,我将来要办的这样一所私立大学肯定没法和北大、清华相媲美,但我愿意把多余的钱都用来办这所学校。学校一旦办成以后,我的目标就是通过游说我的朋友,让他们跟我一起共同建立大学的基金会,我希望它的起始资金至少能达到二三十亿人民币,如果说运作正常的话,每年能产出四五亿人民币的余额,就可以用这个余额来资助贫困学生上学。
这个理想足够让我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过得充实、踏实、认真。
帮助他人,这也是一种幸福,说到底也是为了获得自己心灵的满足,又是一种以利他主义的方式来完成自我感觉的行为。所以,人不能没有理想,而且这个理想在别人看来要相对崇高,反之就不是理想了。
另外,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渴望成长。
现在我就特别感谢自己办了一个“新东方”,感谢它让我陪着它一路成长,使我从原来的一个普通英文老师到“新东方”的校长;从对企业管理一窍不通到美国的“萨班斯”法案、“四零四”的内控标准,学会了如何与世界的投资者打交道,学会了如何跟资本家讲我自己的故事,学会了怎样抓住机会为自己的企业赢得地位和生存的空间。所有的这些,都是在我随“新东方”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的。
当我们不再渴望成长的时候,你的生命就停止了。我在《赢在中国》中讲过一段话:人有两种活法,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一种是像树一样活着。同样都是活着,可是草长不大,不容易被人看见,容易被践踏,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常常是这么产生的;而树,必然会长大,哪怕只是一粒树种,它也会努力吸取泥土中的养分,慢慢长成参天大树。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片绿荫,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树,活着是美丽风景,死后依然是可用之材,这就是渴望成长的本质意义。
只有当我们渴望成长以后,生命才会像大江大河一样一路往前奔流。只要你敢于往前奔流,早晚有一天你能流向大海,你的生命也会变得广阔无边,变得更加的丰富、深邃而有意义。
我们应该努力成长,不惜一切代价使生命变得成熟,为了成熟我们应该去经历。经历自然、人文、社会和历史,使我们的生命变得完美;我们需要使命感,虽然这一使命也许各不相同,但从终极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一致的,是为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在和谐自然的世界中更加幸福地生活。
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追求的东西。
所以,生活其实并不难过,最重要的是你的心态。我希望大家能够像树一样的活着,能够不断的成长。
成功没有尽头,生活没有尽头,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对我们的考验没有尽头,在艰苦奋斗后我们所得到的收获和喜悦也没有尽头。当你完全懂得了“成功永远没有尽头”这句话的含义时,生活之美也就向你展开了她迷人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