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
国家强大以后,国民的地位是否有所提高,公民权利是否提升,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近现代国家和传统大帝国最大的不同所在。比如《大国崛起》中提到的所谓海上强国荷兰。我们都知道,荷兰就本土他只是寡民小国,从来也没有成为领土、人口意义上的大国。就算是在殖民地和势力扩张的那个时期,它也不能和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这些大国相提并论。
荷兰人在历史上就殖民征服而言他并不是很有能耐的,历史上真正比较有意义的荷兰殖民地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荷属东印度,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印度尼西亚。但我们知道它以前在北美洲有一些殖民地还是比较有意义的。比如,今天的纽约,最早就是荷兰人的殖民地,纽约是不太标准的译法,“New York”应该翻译成新约克,就像“New Zealand”我们把它叫做新西兰。纽约被荷兰人占领的时候被称作新阿姆斯特丹。除此之外,荷兰的殖民地,都小得不足挂齿。
但是荷兰人最终没有保住新阿姆斯特丹,也就是说,它在军事上并不强。荷兰人当时还被郑成功打败过,而郑成功当时并不是中国的政府军,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股反政府武装分子。当时清朝几乎征服了全中国,郑成功只是明朝残余势力。那时候实行海禁,进行海上交易是犯法的。郑成功是既算海商又算海盗的武装分子。后来他受了招安,成了总兵,一直支持明朝的残余势力和清朝打了很长时间的仗。在陆地上他打不过清朝,于是就要找一块安身之地。当时的台湾被荷兰殖民者控制着,所以郑成功就将荷兰人打败了。
在东方它打不过郑成功,在西方它也打不过像英国、西班牙这样的国家。
荷兰的移民也值得一提,西方国家移民有一个特点,就是移民出去的人要闹独立。北美就是英国移民,后来闹独立,而这一点荷兰人表现得最为明显。荷兰的殖民地除了印尼以外还有一块就是南非,荷兰移民从来没有爱国主义情操,他们到了南非以后就拒绝被称为荷兰人,而称自己为非洲人。也有外部人把他们称为“布尔”就是农民的意思。他们在南非成立了几个共和国,他们真正爱的是这些国家。
后来他们和英国发生了矛盾,于是就产生了历史上称为最早的两场帝国主义战争之一的“英布战争”。现在有些教科书上说,帝国主义的标志就是三场早期的帝国主义战争,就是美西战争、日俄战争和英布战争。
荷兰人不仅国家小,势力范围也不大,但我们为什么说它是强国呢?因为荷兰一些制度的创新,对世界而言,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他们的国民也因此很自豪。像股份公司、联省共和这些制度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而且,荷兰人的商业势力及文化影响力都被大家认可。
我们的东邻日本,曾经在很长一个时期,就把荷兰人当作西方人的代表。明治维新以前,介绍西方的学问称作“兰学”,就是因为日本人是通过荷兰人接受的近代文明影响。即使在他的霸权衰落后,荷兰人的富裕和文明,仍让世人称羡,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一点也不亚于当年。
如果要讲崛起,这的确是个问题。没有先天的优势,凭借自己文化制度的创新使自己位于大国行列。荷兰,在今天,依然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国家,一个不容小觑的国家。
瑞典
再举个例子。这是《大国崛起》中没有提到的国家——瑞典。
人们讲民主社会主义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瑞典。瑞典曾经有一度在欧洲是非常强大的。那就是在十七、十八世纪之交,他的军事政治实力在欧洲属于前三强,仅次于英法两国。它曾经把波罗的海变成了瑞典湖,兵锋曾经直指莫斯科,曾经把波兰变成了他的附庸,曾经干预奥地利的王位继承,在最厉害的时候,甚至横扫欧洲。
今天的瑞典是一个北欧国家,当时的瑞典军队曾经打到过东南欧,也就是说从欧洲的西北部一直打到东南部,最后与俄国的彼得大帝会战于南乌克兰的波尔塔瓦。这是欧洲历史上很有名的“波尔塔瓦战役”,瑞典战败。战后签订了《尼什塔德合约》,从此他的霸权彻底崩溃,而且从此再也没有恢复。但是,瑞典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却恰恰是在这以后才有了明显的崛起。
战败之后,瑞典人痛定思痛,废除了专制制度,开始了瑞典历史上著名的一个时期——自由时代。建立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都居欧洲前列的宪政民主制度,在没有任何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情况下,工业化后来居上,如果按人口平均来算,他的工业比美国还发达。他的文化也很发达,从诺贝尔奖的得主就可看出;他的社会福利制度更是独步全球——从摇篮到坟墓的瑞典模式,先是成为民主社会主义的世界性样板,在苏联解体后,又成为全球唯一还有号召感的社会主义样板。
今天的瑞典人,有谁还会怀念波尔塔瓦战败以前所谓伟大国王的光荣呢?如今瑞典人的光荣和自豪岂是当年的那些臣民可以比较的呢?
这就是大国风范——国民自豪感、制度建设都走在引领世界潮流上。
秦朝
有一些国家也很强大,国民的尊严和国家的强大同时存在,像美国、英国,国家都曾经是这样。这些还有一些国家和瑞典、荷兰这样的国家恰好相反,出现了“国强民弱”的现象,古代的中国就很典型。
古代中国,在秦朝统一六国时期,军事力量是很强大的,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军事强国,而且在人口数量和领土扩张方面表现也不俗。那老百姓的地位如何呢?
秦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法家思想,如商鞅、韩非子,以他们代表的法家思想是秦朝立国的理论基础。法家明确地说过:秦国的强大,是以百姓的软弱作为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