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5)

读书会值得推广

在外国几乎每一条街或是每一个小小的朋友圈中间,都组织一个读书会,太太、先生都一同参加,每个月共同决定读一本书,下个月大家轮流报告。平常我们能够偷懒,但是该你报告心得,就非好好读书不可。有些人加入好几个读书会,每个读书会性质不同,有专门研究莎士比亚的,有研究哲学的,有研究宗教的;大家凑在一起聚会,定期报告读书经过,用这种方法来读书更好。

台湾的读书风气很令人惭愧,我们常把Ph.D叫做博士,说实在我们有很多的“专士”,却没有“博士”。现在要得到博士学位,常常拿最小最小,简直是钻牛角尖的小问题来做博士论文,所以造就了专门人才,而没有“通儒”。通儒是念书念通了的人,念书念通的人他知道过去的事,也知道现在的世界大势。他背负历史的责任,为国家万世谋太平。这样的人才不可能不博览群书。

有酒柜无书柜

在中国台湾,富庶的家庭里有很漂亮的酒柜、很坚固的保险箱,但是,很少在这些人家中找到书架。偶尔也有书架,都是精装书摆在那儿,用玻璃罩上,我相信连拿下来掸掸灰尘都不用,更不用说拿出来看了!前几天作家何凡有个报告,我们每年每人花在买书上面的钱平均是三百八十元台币,还不够在好饭馆里吃一顿自助餐!虽然我们的书店这么多,杂志这么多,但比起国外来差得很远。

美国要独立的时候,为了茶叶税跟英国翻脸。当时英国政府认为移民到美国的人没有枪也没有武器,怎么可能搞革命呢?派一旅皇家军队去,把他们解决掉就是了。那时候西方文化中心在巴黎,民主思想发源于法国,法国的《民约论》为先驱。《民约论》是根据什么写的?根据孟子写的。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齐王问孟子什么最要紧?他说,当然人民最要紧,没有人民哪来国家?没有国家,哪来领袖?这样的思想孕育出《民约论》来,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当时有一个英国人警告英国政府说:“你知道吧?

美国每周从欧洲运过去的书多过我们英国从欧洲进口的书,假如这么严肃的书都有那么多人肯读,而且持续不断地读下去,那么这个地方不得了。知识就是力量,什么都可以打得倒,知识击不倒。”所以他说,千万不可以对美国轻举妄动,但是当时没有人肯听他的话,结果华盛顿七十二战,虽然战无不败,最后还是胜利独立了。

中国台湾的富庶无话可说,太平洋的彼岸加州,也知道我们很阔。一个孩子开名牌的车子,他们说:“是台湾来的吧?”台湾去的人在美国买房子都是付全额,很少分期付款。我们不要再夸富了,再夸富只有让盗贼更多。你看那些犯法的,都是十几二十岁,既然大家都说财富最要紧,那么人人都要,管它怎么得来的,所以盗贼横行。我觉得,现在我们应该提倡读书而少谈财富。一个国家的人民不读书是最可怕的,这个危险比什么都大。

爱书的人不怕寂寞

总结来说,我认为读书除了上面所说的好处,还可以避免许多毛病。我们发现,现在的人常觉得无聊,不知如何打发时间,所以,孔子说宁可他们赌博、下棋,也比“小人群居为不善”好些。太闲的话,即使不做出犯法的事,也会精神出毛病。

“人非有品不能闲”,没品的人一闲下来,不是去玩,就是去挥霍,造很多孽,最后没有不害惨自己的。最好打发时间的方法就是读书,没有弊病,也没有祸害。

总之,我们真正读书,就不会怕寂寞,不会依赖别人。如果我们把兴趣、时间、情感都投注在我们以外的人身上,像做妻子的,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丈夫身上,依赖性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