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该了解他什么?(1)

近来,我比较频繁而深入地参与了一个有关解决情感问题的电视节目。作为该节目的情感心理辅导专家,我每次录完一集节目都觉得呼吸困难,郁闷地几乎无法再继续录下一集,原因之一是节目制作单位非常认真严谨,充分地让参与节目的来宾自由表达意见,因此,常有意见相左的情绪紧绷场面发生;原因之二是我无法相信,在我们周遭存在着这么多灰色的情感问题,有的情况甚至悲惨到让我无法承受。

可我想除了上述的2个原因之外,真正让我难过的是几乎每一个痛诉不幸遭遇的人都回忆他们曾经有过美好的爱情,曾经因两情相悦而步上红毯。而现在让他们百思不解的是:到底哪里出了错?那个曾经贴着我的心、理解我、爱我的人到哪里去了?

这个问题很难解释,也没有标准的答案。我年轻时,我的母亲说我不姓“金”而姓“碰”,意思是说我将来碰到了谁就跟着谁的姓。我的母亲是个传统守旧的女人,一生只有我父亲一个男人(在那个纯真而美好的年代,谁不是这样呢?)。可她并不落伍,每次到北京来玩都兴致盎然地和我们流连忘返于京城各个有名的酒吧街,有时甚至到夜里3点才回家,她的守旧与传统只表现在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上。

我离家北上初入大学时,母亲耳提面命告诫我选择男朋友的条件法则,“那个年代”,但凡女孩儿交男朋友就是打算要结婚的,因此,对于母亲的谆谆教导我当然是认真的记在心上,甚至乖巧到把它们当作规尺,只要遇到心仪的男孩,就先把他套进框框里看看有没有出格的地方,免得投入感情后才发现不合适而徒然伤神!虽然现在听起来年轻时的我有点不可思议地单纯(或白痴?),可这个方法确实帮助我清楚地看见我在寻找什么以及什么是适合我的。至今,我仍然感激母亲为我开立的择偶规则让我拥有完满幸福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