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Motivation 动力
“坐而言而不起而行”是我们都容易犯的错,行动力和决断力是商业行为中领导人重要的素质,对于生命它也一样重要。如果我们能倾听自己的声音,勇敢的正视它、实践它,充满热情地过日子,会发现行动其实不难,难的只是把想象付诸行动的过程,是那个“模拟”的过程让我们耽溺太久,以至于消磨了我们的热情,助长了我们心里的恐惧。此外,成功的人不仅能激励自己的动力,也能激发身边的人对生命的热爱。
4. Intention 意图
你有成功的意图吗?当然,要不我那么努力干嘛?!Margaret微笑地请所有的同学把笔放下,舒服地靠着椅背。然后她说:“请拿起笔来。”我们听话的都拿起笔来。她又说:“放下,现在请你们试着拿起笔来。”我们照做了。接着她又说:“现在放下,请你们真的很努力的试着拿起笔来。”我们狐疑地拿着笔。没想到这次她近乎生气地大声说道:“放下,我这次真的要你们答应很努力、很努力的试着拿起笔来。”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除了拿起笔来还能做什么?最后,她闪着凌厉的眼神说:“看见了吗?你只有拿起笔或不拿起笔这2种结果,没有所谓“努力试过”的问题。”呼!我们都惊魂未定地跌入椅背,在怦怦的心跳中认真地开始思考:我真的有成功的意图吗?从今天开始,我不敢再说我努力试过了!
5. Willingness 意愿
事情还没结束!Margaret进一步逼问我们:“扪心自问,你真的有意愿成功吗?”意图是意志力的表现,是通过理智的思考而愿意去做。意愿是发自内心,是来自心底最真实的声音。我们常常叹息事情达不到期望的结果,却没有意识到其实这个让人失望的结果却是我们心底真正想要的。我们害怕成功,因为成功带来的改变是我无法应付的;我们害怕成功,因为要付出的代价如此巨大;我们害怕成功,因为害怕事实证明我只配得失败;我们害怕成功,因为相信我不会如此幸运地拥有成功。因此,我们活在渴望成功的假相里,自以为努力追寻,潜意识里却暗自祈祷它不会发生。
Margaret请我们回答3个问题,并希望我们每3个月重新检视一遍自己的回答。
1.我有意愿拥有意愿吗?
2.我有意愿为成功创造条件吗?
3.
意愿还有另一层更深的意义。请先安静地解读这句话:”You cannot have what you are not willing to have not”(你不会拥有那些你不想不拥有的东西)。什么意思?同学们在老师的鼓励下发表自己的认识,最后,在越绕越糊涂的迷雾中,Margaret举了个浅显易懂的例子:有一对年轻的夫妇,几年来试过各种怀孕的方法,都徒劳无功,最后,他们终于决定放弃所有的努力,开始认真而开心的规划只有两人的生活时,却发现她怀孕了!
哇!这不是中国先人的智慧,所谓的“无欲则刚”吗?是的,当我们确知已付出绝对的努力之后,就必须学会放手,学会仰望,学会坦然承受结果。因为只有在不患得患失的心情下,我们才能真正勇敢地迈出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