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女性友人谈恋爱了。
她谈过很多次恋爱,由于自恃条件不错,迷人特质很多,也很懂得操控爱情的节奏,她都在毫发无伤时闪人。我们以为,她是一个爱情中的狠角色。
但这一次,狠角色似乎不太一样,她碰到了一个比她在谈感情时,手法更暧昧的人。
她常打电话来问我:“喂,他说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想我呢?还是不想我?”
或是“他到底是在跟我玩真的?还是玩玩而已呢”?
在我听来,他发给她的一些短信,如“你好吗?要好好照顾自己,别饿着了”,只是寻常问候与关心,并没有什么意思。至于“昨晚睡得好吗”,稍稍超出问候的范围,但也不代表他已表明了心意。
她也很想问他,你到底有意思没有?却不敢直接开口,怕他看出她着急地要个承诺,万一他说他没什么特别意思?只是想把她当成一个红粉知己,那她就尴尬了。
她却心慌意乱,好像被爱神的箭射中,而箭尖毒液已流进她的血脉里。
“我想要不理他,看他会不会急,可是,却办不到。”她说。
我认识她好些年,没有看过她如此迷惑。
看来她也还是会遇到比她更狠的角色,更会玩爱情里的暧昧游戏。
暧昧期的人们很奇特,很像在玩躲猫猫。只不过游戏规则变成你躲我、我也躲你,看谁先表明心迹,好像先露出心绪的人,就是输家。
猜来猜去猜太久,压力极大,大部分的人都是玩不起的。除非一点也不喜欢他,或只是因为某些理由接近他。
很多人在暧昧期时,都魂不守舍、睡不安宁,为一句话失魂落魄。于是,人们都把暧昧期当黑暗期,希望赶快度过,重见光明,如此一来,两情相悦这件事就变得水落石出,爱情终于有了安全感。只不过,在爱情有了安全感,不必再玩你猜我猜的游戏时,也就是爱情里头的激情成分渐渐下滑的转折点。
有习惯,才有安全感。当爱情有了安全感之后:亲吻会变成习惯仪式,拥抱会变成无法让心跳加速的正常招呼,爱就变成关心,爱人便渐渐成为亲人。
亲人很安全,但激情已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