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过来,客人则对安子多了一份欣赏、一份理解、一份关爱。
安子23岁生日的那天晚上,成为安子生命旅途中的一段温馨的记忆。
客人邀来深大的同学和蛇口的诗友,为安子搞了一台生日诗歌朗诵会。
碧涛苑门前的草坪上,大家围坐在一起,玩起丢手帕的游戏,谁输了谁就朗诵自己的诗歌。
最后的节目是安子点生日蜡烛。
随着烛光的燃起,《祝你生日快乐》的乐曲回荡在空中,一声声美丽的祝福向安子涌来。
长了这么大,平生第一次得到这么多人的祝福,安子的心灵颤动,不由得热泪盈盈。
客人毕业后,分配在深圳市委机关工作。
每逢周末下午6点,客人必定会在市委附近的《深圳特区报》阅报栏旁等安子从蛇口赶来约会。
一曲生命之恋总想于风情中唱给一位生命中的有情人。
暂别的日子,客人就给安子写信。
这些信有的写在一片大的树叶上――“每次我都为你洞察了我的某种感觉而大感惊讶,继而我不得不承认你是我生命中最纯情、最宝贵的部分……”
;有些写在一张特别的卡片上――“回顾往昔,一如步入灿烂如花的岁月,我看着对面人群中走来的你,深知这些平凡日子的幸福需要彼此好好珍惜……”
;有的写在一张五颜六色的纸上――“……柔柔的桔黄色的灯光下,我写完了这封信,却写不完对你的爱意,时光会磨损记忆,也会加深恋情。
当我们老时,再来读这封信,让我们彼此从心灵深处说一声:感谢生活!”而安子呢?则更多的是把对客人的思念写进日记――我将以我的生命去钟爱一种感觉,聆听你青春的回音。
若这种感觉值得我钟爱一生,我将付出我的全部…………挥挥手,就这样看着你远去,仿如情人节午夜的风吹过蛇口港,卷走半个温馨,留下半份依恋。
此刻,我多想你就在我身边,让我把头埋进你怀里,默默地听你讲那让人落泪的故事…………站在你的窗前,凝视海面,轻拂过来一阵温柔的风,我心里悄悄在许愿……记得那天你的眼神里我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看到了希望。
后来常常在你的眼睛里看海。
看海的日子里,你所讲述的寓言使我产生痛惜的缠绵之感……爱不在于两人互相凝视,而在于一道向外朝一个方向望去蛇口――深圳,20多公里的路途是安子的一条长长的梦。
雨水很美,梦幻更美!1990年3月,客人因公赴港,与安子小别。
安子的心便被客人牵到了界河那边:“……我站在岸上看着你轻轻、轻轻从我的心港驶出。
如帆的日子,我倚窗眺望蛇口的雨景,眺望遥远而又神秘的香港灯火。
哦,许许多多像我这样出门在外的女子在眺望‘又一村’的相思人……”
她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无法像以前一样,使劲甩一下头发,抛开一切说“我不在乎”;无法再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地逍遥自在,心中分明有些东西无法割舍。
一个人忽然在一瞬间变得对你重要起来,亲近起来,让你渴望,让你思念。
原来,爱是一种牵挂,一种等待,就如一杯清醇的酒。
勿忘我,那一朵蓝色的小花,是岭南山野给予的馈赠……对于一个人永远敞开心窗,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
那以后,安子感到整个的生活和世界都变了,她不再是以前那个女孩了,少年时的单纯、明朗与快乐只是不完全的人生,她知道了什么是思念、牵挂、等待、离别,在大悲与大喜之间,在欢笑与流泪之后,她体味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和幸福,生活从未有过的丰富和美丽诱惑着安子深入其中,去发现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自己,而这一切都源于那初恋的夏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