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美丽情感动画(2)

看到这句话,安子的心不禁为之一震:这不正是我苦苦奋斗的动机吗?这时,客人转过身来,正好与安子的目光相遇,安子的心仿佛被电击了一下。

安子所梦想的惊心动魄的那一刻,却在这蓦然回首之中的平静无声的夜色里,那个前世既定的缘,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在安子面前漾出一脉情海,无边无止。

也许是天意,安子与客人相识的这天,正是客人相恋已久的女友跟他分手的一天。

安子的到来,为客人分解了因失恋而带来的痛苦。

很纯朴,这是安子给客人的第一印象。

此时此刻,安子的纯朴成为客人超越想象的一种让人心神安宁的东西,是一种浓妆艳抹在它面前也会黯淡失色的可贵光彩,它自然而然无须任何装饰,它沉静的气质不掺杂一丝矫情。

正如善良并非软弱一样,纯朴不是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无论欢天喜地还是身陷泥泞时,总能感觉到的不远处那一双充满爱意凝视着自己的温柔的眼睛。

安子崇拜客人在《雪季和雨季》中的那种“以爆然之姿拥住整个世界”的奇异诗情。

她询问,一个打工妹,可否走入文学的圣坛?客人相信和这个农村户口的打工妹有缘分有真情,悄悄地当上了她的“导师”。

初次相识,这位要做太阳的中文系学生会主席、名噪一时的诗社社长就给安子捧出一大堆个人浪迹丝绸之路的明信片。

这些明信片全是客人深入大西北的见证。

每到一个地方,客人就把在路上的见闻、感受、时间、地点记录在明信片上,然后把明信片贴上邮票,丢入邮箱,给深圳的住地邮去。

客人还未回家,一叠明信片便先期到达。

安子细细地读着客人在明信片上的《丝绸之路浪迹札记选》:在青海湖鸟岛,客人写道:“总是怀着爱情,怀着期待,怀着歌与梦,在那个群鸟降临的季节,你羽毛一样的声音到处喧响。

那蓝色绸缎似的湖水一波一波向你涌来,向你诉说着家园的色彩……”

在“广州――西安”的列车上,客人激情喷涌:“在你的背后,我把黑夜一饮而尽。

……夜路匆匆,我举着火把而来,然而你又是谁?”

在新疆石子河,客人说:“瞧,我像一个孩子似的,猜着你躲在绿叶后面的倩笑……”

这是一位刚刚经受了一场刻骨铭心的情感裂变洗礼的诗人的心灵之语。

诗人在西行途中苦苦漂泊,难道仅仅是去追寻那已逝去的甜蜜梦幻?然而就是《札记》中散发出来的这种飘逸空灵与清丽秀美强烈地冲击着安子的心扉。

安子似乎本能地感悟到了客人那颗傲岸不羁的诗心充盈着的温柔波涛。

面对客人,安子的感觉如同是千百次等待中的一种契机,一种包含着迷人光辉与神秘韵味的偶然之果,一种多少次稍纵即逝的守候中勇敢者果断的伏击,这是安子灵魂幸运的撞击,不然安子与客人怎会在相视的那一刹间就有着无可选择、别无选择的坚决,如赴一个心灵之约一般死命地认准对方,正如所有的生命在一瞬间已决定了它的未来。

在他乡,两个说着客家话的青年男女一见如故。

他们没谈诗歌,没谈艺术,兴致勃勃一直说的是故乡的山水,以及外面世界的精彩和无奈。

安子不知道布什是谁,还说这姓布的,这是她第一次听客人说起这个名字。

那时安子甚少读报,又没电视可看,视野有点闭塞。

但安子知道很多打工故事。

安子向客人谈起打工生涯里往左跳往右跳的那种感觉,很无奈也很有趣。

安子在谈这些的时候,客人友善的眼睛一直盯着她。

客人感觉到,安子虽然普通和平凡,但她心中有一种很内在的积极向上的东西。

客人当时就预感到,通过她自己的历练,一定能够一步一步地走向新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