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半工半读圆舞曲(6)

安子希望这位女孩留更多余地、留更多灵气,写浓墨重彩的人生。

这是安子在梅姐之后,又一次当了回“心理医生”。

晓路看到安子的信后,精神大为振奋,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勇气。

后来,这女孩考上了省内的一所师范大学。

是决心而非环境在决定你的命运1988年9月,安子在深圳大学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

深圳大学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综合性大学。

1983年成立,当年建校,当年招生,被邓小平同志称为“深圳速度”。

###十分重视特区大学的创办,选派原清华大学副校长、两院院士张维出任首任校长,中国人民大学方生教授出任副校长,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名校抽调一批名师担任系主任。

安子白天要在蛇口那家印刷公司拼版,晚上则到深圳大学听课。

安子考上夜大时,没钱交学费,就写了封信叫家人速寄1000元钱来。

家里人东拼西凑也只凑齐了800元。

一边打工,一边学习,这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原因是你在工厂打工不但几乎没有业余时间让你自己支配,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下了班只想倒下来睡一觉,累得你简直连话也不想说,别说读书了。

另外,外企和私营企业的老板要的是效益,不会允许员工去分散精力读书,你干不好工作他就炒你的鱿鱼,这是非常现实的事。

但是安子既然已经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她就下决心采取行动。

认准了路就咬住不放,这就是安子的个性。

她利用休息时间补习初高中课程,宁愿放弃工作也要把书读完。

安子所在的制版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试产后,正式投入了生产。

北京的师傅走了,换来了一批香港师傅。

在香港师傅手下干活,叫你加班时,没事也不能走。

安子晚上要请假上课,未得到批准。

安子只得在车间没事找事的干。

但她的心定不下来。

就在这时候,安子出了一个重大的差错:一个客户在制版公司印制宣传资料,清样定稿后,又送来一行小字,要安子临时加上去,由于事情繁杂,安子竟然忘了这件事。

资料开印了3万张,才被师傅发现了问题。

香港师傅是老板花两万元月薪请的,他手下人出了差错,他自然要承担责任。

安子心里发怵,知道大祸临头,连当月的工资也不敢领,偷偷地逃走了。

在一位高中补习班的同学介绍下,安子跳槽到了一家装饰公司。

此时这家公司正要承揽设计某集团公司的庆典广告画册。

安子是从制版公司出来的,年轻气盛,向总经理承诺可以把这一单货搞掂。

装饰公司刚好缺这类人才,安子就从缝隙中冒了出来。

安子设计的版面挺有新意,得到了总经理的赞赏,不久被封为总经理助理。

此后,当公司的其他女孩经常陪总经理出入深圳的茶楼、歌舞厅,与客户谈生意时,安子大多留守在公司处理日常事务。

安子与一位叫阿虹的女孩同住一屋,两人慢慢地成了好朋友。

突然有一天,阿虹悲哀地告诉安子,她怀上了总经理的孩子。

总经理找到安子,对安子说是阿虹有病,通知她一个月后再来上班,240元的工资照发,一副慷慨大度的模样。

其实在这之前,阿虹已把真相向安子和盘托出:总经理叫阿虹去做人流,阿虹不肯,他便塞给阿虹一张“金牛”(1000元港币),打发阿虹走。

说叫阿虹一个月后再来上班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

总经理是不想让手下人知道这件事。

安子默默地打量着这个长得英俊潇洒的男人,忽然觉得他很恶心、很丑陋。

阿虹在深圳苦苦挣扎、拼搏了几年,到头来仍是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