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小荷才露尖尖角(2)

安子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没有这么近去看过他们,有多久没有和他们谈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

他们苍老了许多,疲惫了许多,头上也添了不少白发。

看着他们,安子心中涌出一阵阵酸痛。

安子回到家乡,想收拢疲惫的翅膀,可她很快发现,家乡人已把她当成了深圳人,对她寄予期盼。

而深圳人总是把她当作外地人,加以拒绝。

安子真有一种生存在夹缝里的感觉。

父母开的小饭馆,每天早餐一碗米粉就卖一块钱。

安子坐在那里,看着父母为了几角钱的微利,眼巴巴地盼着客人入店时,安子的心深深刺痛了。

看到父母亲的这种生存状况,看到家中贫困的生活,安子再一次告诉自己,永远都不要再选择回到他们的身边,将来有能力把他们接到自己的身边来,照顾他们,让他们过好一点的生活。

于是,安子决定再次走入深圳。

走出村口时,父亲把钱塞给安子:“别回来,这是爸爸给你的读书学费。”安子没有说话,扭过头,却哭了。

安子又一次来到了深圳。

她看到深圳的路灯很辉煌,感到这些灯火在不断照亮自己的理想,点燃自己的信念,她一下子找到了热爱深圳的理由。

因为惧怕过父辈一样贫困的生活,使安子拥有了在深圳一定要成功的信念。

蛇口已没有了立足的地方,安子惟一可以投靠的人便是客人。

她给客人打了一个电话,要她在路口等她。

思想像田野,不播粮食就长荆棘当安子从公汽上下来时,客人已足足等了一个小时。

客人说想多感受一下等待的滋味……为客人这句话,安子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客人用满腔的柔情收留了安子。

听到安子失业的消息,客人并没有感到突然。

“炒老板的鱿鱼和被老板炒鱿鱼并没有什么两样。

以前你经常炒老板鱿鱼,现在被老板炒,你只是心里不平衡罢了。

洒脱一点,就像自己又炒了老板的鱿鱼。”客人对安子说。

是啊,月亮落下了,还有太阳。

如果是一片辽阔的天空,迟早总会升起灿烂。

“对于一个视人生感受为最宝贵的人来说,欢乐和痛苦都是收入,命运的打击会因心灵的收获而得到补偿。

你不妨学学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赌场上输掉的,却在他描写赌徒心理的小说中极其辉煌地赢了回来。

经历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财富,你该好好利用这笔财富。”客人的提醒深刻而富有哲理。

安子的思路打开了:“我有独特的生活经历,是外界并不所熟知的打工者的经历,我可以写身边的打工姐妹们。”从客人居室的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一株高高的木棉树。

在那烟树参差的春日里,花红点点,它牵动了安子的灵感,撩拨安子的文思。

安子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创作了一篇小小说,故事的大意是:一个参加成人高考的打工妹落榜后痛哭流涕地烧了全部的复习资料,发泄说:“就当他妈的一辈子的打工妹吧!”客人读了后建议把这个打工妹的遭遇改写成落榜后继续奋进的故事。

这样一来,小说的主人公就成了一个生活的强者。

它启迪人们: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安子的这篇小小说发表后,碰巧被一个落榜的打工妹看到了,她找到安子,对她说:“安子,我从你的小说中得到了启示。

我会像你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积极进取,决不让你失望。”安子开始感受到文学承载着的社会功能。

木棉树的最后一叶花瓣凋零了,人们对它的嘉许也遗忘在往昔的记忆中,可是三角梅却成长了,那火焰般灿烂耀眼的红色向人们昭示着生命的更迭与延续。

安子在寻找新的工作之余,又尝试着写《蛇口打工妹》,周围普通工友的喜怒哀乐都成了安子笔下所表现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