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杰出的故事家(4)

下面的技术要求运用你的音乐能力。但不要担心,除了你自己,没人会听见。

音乐思维

在脑中形成一个经常会让你烦恼的消极自我评价,比如:“我是个傻瓜。”现在,在脑中坚持这个想法,尽可能地相信它,大概做十秒钟。注意它是怎样影响了你。

现在仍然想着那个念头,并用《生日快乐》的调子在脑中默默地对自己唱。注意发生了什么。

现在回到这个念头的最初形式。再一次在脑中坚持这个想法,并尽可能地相信它,坚持十秒钟。注意它怎样影响了你。

现在想象着用《铃儿响叮当》的曲调唱这个念头。在脑中默默地唱。看看发生了什么。

做完这个练习后,你可能发现此时你已不那么重视这个想法了;你不再那么相信它了。注意,你根本没有挑战这个想法。你没有试图摆脱它,辨别它的真假,或者用积极的想法替代它。那么发生了什么呢?你基本上已将它缓解。通过用音乐呈现这个想法,你认识到它只是由文字组成的内容,就像一首歌的歌词一样。

大脑是杰出的故事家

大脑喜欢讲故事,实际上它从没停止过。每天从早到晚,它都在跟你讲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喜欢什么,在生活中应该干什么,其他人怎么看你,你的世界出了什么问题,将来会发生什么事,过去出了什么问题,等等。你的大脑就像永远不会停止广播的收音机一样。

不幸的是,这些故事中大多数是非常消极的--比如“我不够好”,“我很蠢”,“我讨厌我的大腿”,“我的生活很糟糕”,“这段关系完蛋了”,“我对付不了”,“我永远不会幸福”,等等。

这没有什么不正常的。正如前面谈到的,研究表明,我们80%的思想中都有一定程度的消极内容。但你会看到,如果把这些想法视为事实,它们很容易就会促发焦虑、抑郁、愤怒、低自尊、自我怀疑和不安全感。

大多数心理学方法认为,消极故事是主要问题,因此在怎样消除它们上大做文章。这些方法建议你设法:

● 检查事实,并改正每一个错误,使故事更加准确;

● 重写这个故事,让它更为积极;

● 反复讲一个更好的故事来摆脱这个故事;

● 分散对这个故事的注意力;

● 推开这个故事;

● 与这个故事争论它的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