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二十一世纪的顾问(2)

西方国家的公司和企业所面临的基本问题,看起来是完全的货币化引起的。一切以金钱来衡量。甚至自我价值观也以金钱作为衡量的标准。由于缺乏其他的价值尺度,人们变得放荡不羁了。为了成为成功人士,他们无所不用其极。

企业将股东价值视为惟一的企业价值,就会出问题了。对他们而言,企业仅仅是体现货币价值的机构,为其销售额所左右。因此,才会发生许多出售企业的事件,才会经常性地出现令管理人员心情沉重的重组事件。沉重的心情将迅速地蔓延到所有员工的层面上。民意调查结果始终反映出了这一普遍性的规律。2005年,从化学工业管理人员协会VAA的一份民意调查中得知,在重组或恰恰被并购的企业内不满意度在经理人中表现尤甚。

企业董事们特别重视这样的民意调查,当然也是为了争夺最优秀的经理人。满意度最低的企业将面临很快失去其高尖端人才的危险。尽管这已经成为过去,但人们还是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在上面提到的民意调查中,最后一名是排名第22的化工企业Lanxess。拜尔集团将其利润最差的化工业务汇集到了这家企业,并将其公开上市。民意调查其满意度的得分情况,Lanxess管理人员得分为3.9分(分值从最好的1分到最差的6分)。Clariant公司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这家企业平均分为3.8分,为倒数第二名。Clariant公司很大一部分由赫斯特集团(Hoechst)被拆分的化工业务组成。这家企业曾多次实施过裁员计划。而拆分Basell公司是尤其糟糕的。Basell公司原是巴斯夫集团的子公司,被转让给了一家金融财团。化工与医药集团拜耳公司结束了历时三年多的集团重组,显然从中获益良多-也因此解决了董事会将公司战略性地引向何方的不安全感问题。企业面貌得以随之焕然一新。

绝大部分资产为家族拥有的企业,其得分情况尤为出色。作为一匹黑马,勃林格殷格翰公司(Boehringer Ingelheim)得分为2.1。紧随其后的有瑞士罗氏诊断产品公司(Roche Diagnostics)、拜尔斯道夫公司(Beiersdorf)和汉高集团(Henkel)。

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平安无事、风平浪静将提高经理人的满意度。我们假设,心满意足的经理人可以更有成效地工作。

不仅在化工世界中,可以观察到企业衰落、员工变动或者遭到解职的情况。我们完全可以将这种行为称为风险资本主义。其结果就是造成巨大的不稳定。在历史上,经理人特别遵循这样一条金科玉律:一切为了利润,一切为了证券行情,惟有数字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