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7)

犯罪的经理人

根据PriceWaterhouseCoopers和哈勒-维滕堡马丁路德大学联合组织的调查,2003至2004年间,在所有德国企业中,有46%的企业涉嫌经济犯罪。和早先的盖洛普报告相比,这一统计数字上升了7个百分点,为此造成经济损失6.22亿欧元。每三个案犯中有一个来自管理高层。最通常的犯罪行为为贪污(29%),其次为诈骗(23%)和工业间谍案或者说产品盗版行为(13%)。在绝大多数案例中,犯罪人为所涉及企业的员工。一旦其犯罪行为被败露之后,这些人大多被企业辞退。不过,由于犯罪分子的过错而造成的更多的后果,尤其取决于犯罪分子在其企业里的职位高低。对高级经理人所犯罪行的处罚通常要比对其他员工的更轻一些。在管理人员中,只有三分之一的违法行为遭到告发,而在所有其他雇员中,遭到告发的违法行为已经翻了一番。管理人员享有特权,因为企业不愿意将这种丑闻曝光,以免损害企业的声誉。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发现这样一种情况:犯罪分子在企业里的职位越高,他所造成的物质损失就越大。另外,由于这些典型案例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造成非物质的损失。

我的朋友曾经在一家工厂里安排过所谓的早餐对话。他发现,工人们一到早餐时间,总是来到餐厅,坐在那里,享用他们的早餐。有一天,他正好路过那里,于是就有了一次和一些员工进行的对话。他问,他们回答。他们也提出问题。就这样开始了一次非常有意思的对话。他发现工人们对企业理念、质量方案和其他东西知之甚少。他问员工他是否应该和他们不定期地见面,以便有个相互沟通的机会。现在,他每月一次参加早餐会,和工人们尽可能无拘无束地聊天。在这些对话中,他可以和普通员工,也就是和那些工人一起讨论他的许多理念。我的朋友认为,自己从这些谈话中获得了一些非常好的想法。其中有一个想法甚至成功地改变了工艺流程。

经理人如何成为领导者

论语8.2篇

(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意译)孔子说:“恭敬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烦扰不安,谨慎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胆怯,勇敢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违法作乱,直率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尖刻伤人。君子厚待自己的亲人,老百姓就会培养仁德;君子不遗弃自己的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待人薄情。”

孔子法则12:好的结果取决于良好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