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征第一步2

“第一是宣传,我自己也曾拿着糨糊桶到处贴广告;第二是租借教室很难。最初的几年时间里,都是借用人民大学的教室。利用教室晚上的空当插空上课,我们的教室总是处在经常调整的尴尬中。”张永琪觉得那段日子特别不容易。

记得一个大雨滂沱的傍晚,人大的教室刚刚刷完地漆。50多个学生到了教室门口,管理员不让进去,要求必须戴鞋套。外面是电闪雷鸣,教室里油漆未干透,学生进不去出不来,场面混乱。这时距离开课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为了解决问题,张永琪和同事们只有一个选择:在黑漆漆的夜里冲进大雨中四处去买鞋套!费尽全身力气,鞋套算是买回来了,可个别学生不愿意穿,认为这是对他们不尊重。没办法,张永琪和同事们只好耐心劝导学生,总算每个学生都穿上鞋套进了教室。

碰巧这堂课的上课老师是位外教,由于雨大天黑,第一次上课找不到教室。几经折腾的学生进教室后又开始焦急地等老师。终于把外教接进来了,可这时已经比正常开课时间晚了差不多40分钟。学生有意见,觉得学校没有按时开课;外教也有意见,觉得学校没有安排人来接他,没有沟通好。有一两个学生因为外教来晚了还没有表示歉意,就当堂起哄。气得外教讲了不到10分钟,拍桌子就要走。

张永琪还没走出人大的大门,又被叫回来处理紧急事件。他再次向学生向外教解释、道歉,希望大家能够谅解,让学生给外教鼓个掌,鼓励他一下,保证今天的课能够正常地进行。最终,外教被学生的掌声所感动,被张永琪和同事们真诚的话语所感动,后半堂课讲得特别好。学生们也很高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矛盾就在张永琪号召的掌声中化解了。

一次课就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的确是让人终生难忘的。于是张永琪也下定决心,一定要有自己的校舍,有自己的教师,用严格的管理和优秀的教学质量创出自己的品牌。

1999年,培训班才正式注册,但是那也仅限于在工商局做了登记。毕竟当时在中国还没有出现“雅思”这个词语,只是知道这个英文考试的名字叫“IELTS”。当时是张永琪的合伙人以他的身份去注册,去承办学校、租赁教室的。当时还是很不规范,也没有什么正式的员工,给老师发课时费,从学生那里收培训费,除去租赁教室的费用,就是当时的利润了。刚开始的时候其实做得并不好,毕竟在那个时候参加雅思考试的人并不多,而这些要参与考雅思的人中再来参加培训的,更加是少之又少。一个月下来,挣的钱可以用“微薄”来形容。

1999年张永琪的合伙人注册的北京雅思学校,算是给雅思培训开辟了一个正确的方向。通过一个学校的形式去管理,对招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当时依旧没有什么正式员工,学校的主力还是张永琪和他的合伙人,但是,这种迈向正规化的做法,在今天看来是那么的必要—规范办学,这才是一个企业能够做大做强的基础。中国的民办教育需要这样的操作,诚信做人,正直做事,才能在企业的前进路上打造不朽的品牌。

北京雅思的成功开办,让张永琪为之一振,那个时候,他觉得北京雅思就像是他的孩子,他需要照顾好这个孩子,让他茁壮成长。1999年的时候,市场上依旧没有出现环球雅思的旗号,但是随着雅思考试的逐渐升温,北京雅思,当时在雅思培训市场上已开始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