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童的蜕变1

如今,当你看到架着黑框眼镜,文质彬彬的张永琪,很难想像他小时候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说句毫不过分的话,在初二以前,他除了在让老师头疼方面首屈一指外,各方面都表现平平。

张永琪从小就跟着父母来到了长沙,在山清水秀的城市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长沙早在春秋时期,就是楚国雄踞南方的战略要地之一。当年毛泽东在长沙的橘子洲头写下那篇著名的《沁园春·长沙》,更是为长沙增添了一份豪情壮志。可是张永琪小时候却是极其平凡,没有显示出过人的才华和学识,而跟随外婆留在北京的哥哥,却素有“小神童”之称,更是1985年北京的理科数学高考榜眼,成为了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的高材生。哥哥从小就显得天资过人,以至于小时候张永琪觉得哥哥将父母的优良基因全部继承了,而自己却只能做个普通人,导致各方面都不能得心应手。由于学习成绩不算太好,加上又顽皮捣蛋,张永琪总是老师点名和关注的对象。

从初中开始,张永琪就给了老师们淘气的印象,几乎所有给他上过课的老师都知道这个小淘气包,张永琪却也自得其乐。不过张永琪毕竟还是生活在教育世家,虽然平时比较顽皮,但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知错就改。在初二的时候,班上来了一位刚毕业的女老师,负责教英语。看着新来的老师,张永琪满不在乎,经常在课堂上和同学打打闹闹,这对一些想认真学习的同学是不小的干扰。刚来的小老师多次发出口头警告,可是这招对影响课堂秩序的小捣蛋们完全不起作用。有时候,出于维持课堂安静的需求,小老师会走到这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桌前,敲敲桌子,提醒他们安静。这一招还是比较管用,看着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张永琪的腰马上挺得特别直,两只手整齐地叠放在桌子上,教室里也能获得暂时的安宁。可是,捣蛋却是张永琪和那群小伙伴们的天性。有一次,在老师转向黑板的一刹那,五六支粉笔头齐刷刷地向女老师射去。张永琪射得最准,正中小老师的后脑勺,他得意极了,差点没在课堂上与朋友击掌相庆。可是还没来得及高兴,让全班同学诧异的事情发生了,老师的一双大眼睛齐刷刷地流出了泪水。张永琪看到这一幕,也顿时傻了眼。在他的小脑袋瓜里,他总是认为,老师是统治者,顽皮的结果总是被罚留校或叫家长,老师怎么会哭呢?

当天放学的时候,13岁的小张永琪一直忐忑不安,白天发生的那一幕一直在他脑海里久久不能散去。回家的路上,小张永琪低着头,一路沉思,他知道自己伤害了别人,他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父母从小就教育张永琪要尊敬老师,英语老师委屈的泪水给他带来了深深的震撼。张永琪开始意识到,绝对不能再这样调皮下去,而应该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临近升初三,就要面临考高中的时刻,张永琪的成绩却是排在班里倒数十名以内。如果继续下去,最后的结果也许就是初中毕业后,再勉强读一个职业学校,然后靠父母托关系安排工作,开始按部就班的生活。其实,在人生战场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很多人只想改变别人,而不愿意改变自己,只向外突破,所以失败。如果你不能突破自己,斗不过自己的人性,就很难成功。只有向内突破,改变自己,才是真正的突破。张永琪可能不懂这样的哲理,但是想要取得好成绩就只能靠自己,这浅显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女老师的泪水唤醒了张永琪的自尊与自强,他顿时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开始挑灯夜读,开始奋起直追,逐渐成为了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所有的老师都对张永琪的改变感到无比的惊讶,而张永琪更是通过勤奋刻苦的学习,打下了英语的良好基础,进入了高中10个班级中的前2个重点班,同时也为今后从事教育事业埋下了伏笔。

初中时代的这次刻骨铭心的事件,让张永琪的学习成绩逐渐变得优秀起来,他也很顺利地考上了高中,并且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按照当时国家的分配制度,张永琪可以被安排在湖南省商业厅,从此开始安逸的生活。可是张永琪并没有按部就班地去工作,他想起了高中时看过的一篇文章—《别让别人偷走你的梦想》:

比尔·克利亚是美国犹他州的一名中学教师。有一次他要求学生以自己的《未来理想》为题写一篇作文。

一个名叫蒙迪·罗伯特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写下了自己的梦,他梦想将来有一天拥有一个牧马场,他描述得很详尽,画下了一幅占地二百英亩的牧马场示意图,有马厩、跑道和种植园,还有房屋建筑和室内设计图。

第二天他兴冲冲地将这份作业交给了克利亚老师。然而作业批回的时候,老师在第一页的右上角打了个大大的“F”(差),并让罗伯特去找他。克利亚打量了一下眼前的毛头小伙子,认真地说:“蒙迪,我承认你这份作业做得很认真,但是你的理想离现实太远,太不切实际了。”

蒙迪一直保存着那份作业,正是这份作业鼓励着蒙迪,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超越创业的征程。多年后蒙迪·罗伯特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