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年时刘备形势一片大好,比在淮南胜少败多的孙权的形势要好得多。孙刘同盟原本是孙强刘弱,现在已经转换成了刘强孙弱。刘备进位为汉中王,地域广阔,军队士气高涨。孙权内心底对同盟内部实力对比的快速变化适应不了。
东吴内部的人事变化也不利于刘备阵营。对刘备亲善、主持荆州事务的鲁肃英年早逝,出身行伍的吕蒙接替了鲁肃的地位。正是这个吕蒙,促进了东吴的军事矛头从淮南-徐州转移到了荆州。孙权在吕蒙的劝说中下定了进攻荆州的决心。
吕蒙在濡须战役后就密陈孙权:"如果东吴占领南郡、白帝、襄阳,再有水军万人游弋在长江之上,循江上下,应敌所在,那么我们还怕什么曹操,还依赖什么关羽啊?"孙权认为吕蒙的话很有道理,但在取徐州和取荆州之间还有犹豫。吕蒙说:"徐州地势平坦,交通发达,无险可守,是骑兵作战的主战场。您今日得到了徐州,曹操马上就来争夺。我们即使以七八万人守徐州,也还是令人担忧的。倒不如取荆州,全据长江,缓和东吴形势。"就这样,孙权与吕蒙就攻取荆州达成了共识。孙权终于失去了对蜀汉的耐性,放弃了同盟政策。
流向同盟的鲜血
吕蒙是个伪装高手。
吕蒙心里一直以关羽为假想敌。但当他接任鲁肃的职务之后,却将真实意图深深地隐藏起来。吕蒙上任后,表面上比鲁肃更加宽厚,与荆州更加友好。吕蒙还极力结好关羽。他将自己装扮成标准的盟友,尽管心里根本就没把关羽当做盟友。
在关羽北伐荆北之初,吕蒙就意识到机遇来了。他上书孙权说:"关羽北伐后在荆州还留有许多防备部队,这是在防范我们偷袭他的后方。我经常生病,主公可以以治病为由,让我带领部分军队回到建业。关羽听说了,肯定会抽调后备部队赶赴襄阳前线。到时候,我们大军浮江而上,昼伏夜出,偷袭关羽空虚的后方,这样肯定能夺取南郡,擒拿关羽。"
上书后,吕蒙就声称自己病重。孙权于是公开下达文书,召他回建业。关羽闻讯后果然放松警惕,逐渐把守备兵力调往樊城。吕蒙奉召返回建业的途中经过芜湖,定威校尉陆逊前来拜见他,提出了趁关羽北伐,出其不意,占领荆州的方案。吕蒙感叹英雄所见略同,回到建业后建议孙权假意提拔陆逊代替自己,参与偷袭计划。
陆逊平地一声雷地被提拔为一名大员。他到达陆口后,以自己资历浅、能力低,向关羽写了一封谦卑请教的见面信。关羽听说东吴任命了名不见经传的陆逊做自己的对手,又看了陆逊的来信后,愈发麻痹大意了。
陆逊将情报都传播到建业,东吴认为时机成熟了。十一月,孙权便任命吕蒙为大都督,率军隐蔽前出,进至浔阳。在那里,吕蒙将精锐士卒埋伏在伪装的商船中,令将士身穿白衣,化装成商人,募百姓摇橹划桨,溯江而上,直向江陵进袭。蜀汉江防士兵原本就兵力不足,现在猝不及防,一经接触就溃散投降。吕蒙招降了驻守公安的傅士仁,傅士仁又引吴军迫降守江陵的南郡太守糜芳。吕蒙迅速接收了刘备所占荆州各郡县。
等后方尽失,关羽才发觉吕蒙的袭击。吕蒙在荆州整军守纪,对关羽家属厚加抚慰。关羽军队得到消息后,军心涣散。在徐晃援军和曹仁守军的联合进攻下,关羽大败。
陆逊也参加了偷袭行动。他没有进入江陵城,而是径直率领本部兵马向西进军,进攻宜都,蜀汉宜都太守樊友弃城而逃。荆州西部诸城长吏和本地的蛮夷君长都向陆逊投降。陆逊迅速招降了宜都地区,就截断了关羽西逃和巴蜀军队东援的要道。关羽向驻扎上庸的刘封和孟达求援,遭到拒绝。关羽进退失据,腹背受敌,最后拜走麦城,被擒获斩首。
这是孙刘第二次荆州之争。结果是孙权占领整个荆州,同盟破裂。
孙权胜在蓄谋已久,关羽败在内政不修,举止失措。关羽个性上的问题导致内部官员离心离德,加上蜀汉原先积累的矛盾,最终使整个阵营失去了荆州。关羽争强好胜,个性不适,却被寄托重任,刘备不能不为此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