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实战训练:把执行上升为合作关系的5个心理技巧

5实战训练:把执行上升为合作关系的5个心理技巧

心理学研究认为,在与人交往与合作中,什么样的时机出现什么样的状态尤为重要。一旦在不恰当的时机出现了不对称的状态,情况就会失控。这并非是危言耸听,因为人际交往的驱动力固然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但人们的心理状态对交往进程和结果的影响也非同小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依据人的不同心理情绪状态给予不同的帮助,在最恰当的时机做最正确的事情——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角色理论”的启示。

当一个职员与领导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关系后,事实上是完成了一个角色上的重大突破——这一点是客观的。很多人无法与领导建立起这样一种关系,因而通常只能处于接收指令然后执行指令的职业状态中,这显然对自我的成长不利。但是,要完成这样一个角色转换,下属首先应该做好每一个角色,在不同的状态中保持对应的角色状态,得到领导的信任,甚至某种程度上的依赖。

为了更好地让你与领导建立真正的职业合作关系,我们提供了下面6个方面的要点,希望你能认真地领会。

充实自己的能力,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是否能够受到领导的信赖,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有能力的人很多,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得到信赖。而能力一般的人,也有可能获得更高的信赖,这是为什么呢?对这个问题加以深入思考,就必然会涉及领导判断一个人的内在心理特征。其中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便是,领导总是重用那些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的人,即使这个人的能力相对较弱,但重视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态度。

下面,我们提供一个案例,希望你能就此案例回答后面相关的问题(不要贸然地作答,要用心地体会)。

情景模拟

小施是公司的新员工,也是公司职务最低的员工,但是,他从第一天进公司就发现,部门经理下班后还会继续在办公室里工作,于是小施就决定每天下班后也留下来,虽然没有领导要求他这样做,但他坚持留下来,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在经理需要时,还为经理提供一些帮助。经理经常需要找资料、打印文件,原来都是经理自己做,但发现小施也在办公室里后,就请小施代劳,没有多久,经理就重用了小施,让他做自己的助理。

小施作为公司新员工,能得到快速升迁,关键在于他能善于观察领导,注意到领导的工作习惯,并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做。要做到领导需要你,肯定要付出比其他人多的精力。

心理体验

就上面的案例来说,很多人会认为小施是逢场作戏,或者拍马屁,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看法。表达自己的助人之心,何以就是拍马屁呢?领导并不是糊涂的,如果只懂得拍马屁和一味逢迎,那这个人绝不会得到重用。所以这中间必有其他的原因。现在请你抛开这样的成见,想想下面的问题,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如果你是领导,你会怎样看待小施的行为?

•如果抛开成见,小施的行为反映了哪些优秀的品质?

•小施的行为表现,激发了领导哪些积极的心理感觉?

•倾听你的内心,如果你也这样做,你认为有何不妥吗?

对解决重要事情的方法要及时汇报,寻求共识

这是一个方法论上的问题,但也与领导的心理感受息息相关。这一点,前面我们已经有过论述。现在,我们从领导的内在感受出发,体会一下。假如一件重要的事情发生,比如一项非常艰难的任务,而且这项任务关系到公司经济、社会效益;你的领导是一位副总,对这件事情超出想象的重视。

现在,这位副总将工作委派给你,要你去完成它。请你把你的工作思路写在下面。

•你认为你怎么做,领导才能够放心?

•中国人习惯讲“修己安人”,并认为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你认为,类似上面的情况,如何做才能算是做到了“修己安人”?

•假设现在你接手了这项任务,一往无前地向前冲,尽职尽责,而且费尽心血。你在事情完成之前却没有跟领导汇报过,你认为,这会让领导产生怎样的心理反应?

•通过以上的总结,现在有一个命题:过程与结果两者在领导的眼中是怎样的?通

常会引发领导怎样的心理反应?把你的简单认识写在下面,这应该成为你下一步工作的重要指导。

注意过程:即使你很诚恳,也需要让时间来证明

心理学的研究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时间会让一切变得美好。

比如,我们现在知道充斥于各个频道的丰胸、减肥类电视购物广告已经禁播了,很多人都很反感它。为什么呢?

这类电视广告一是严重名不副实,二是凭借所谓“专家”之名,凭广播员三寸不烂之舌,对受众?行狂轰滥炸,同样的解说词重复多达十几遍,这样的强度早已超过普通人的耐受力。此类广告臭名昭著,人人喊打,其产品销量却一直是有增无减。

国外消费行为学家研究表明:过多地重复广告信息虽然引起受众的反感,但却不影响受众对信息的记忆及日后的商品购买行为,这些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的一面将随时间的推移而不复存在,只有广告信息本身牢牢地保留在消费者的记忆深处。

上面反映的就是心理学中的“睡眠效应”:人的心理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乐观肌体,只要你处在不断的进步中,时间总会让对方忘记不愉快的记忆。在与领导的合作关系中,你也需要善用睡眠效应的影响力。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强训练。

增加你输出信息的可信度:停止负面信息输出是第一法则

当你希望改变的时候,先从终止你自己的负面信息开始。这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这种信息的输出不停止,领导一直感受着这种负面的信息,那就永远没有改变的希望。

现在,想想你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把它们写下来,作为你日后行为的禁忌。

改变留给对方的坏印象:不要争辩,不要沮丧,持续改善即可

如果因为一次失误,你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千万不要因此耿耿于怀或者破罐子破摔。你不需要为那一次失误做辩解,只要在以后的接触中表现良好,一段时间后,对方会忘记你曾经留给他的不好印象。

冷却偏见,给对方认识你的机会:让时间助你找到新的突破口

冷却是指从一开始认为“很好”到后来可能认为不怎么样的这段冷却期。反过来,起初认为“没有什么好处”的坏印象也可能变为“应该有用”的好印象。当领导对你有偏见时,你不用理会他,争取下一次的良好表现,让领导有再一次认识你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改变,他总会接受你的。

最根本的改变:你传递的信息应该是对方认为有价值的

虽然有人讨厌脑白金广告,但脑白金的质量确实不错,因此人们才会接受它。如果你传递的信息对领导没有任何价值(比如你没有进步、没有改正你的态度等),却又希望通过睡眠效应改变对方的态度,那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除非私下聊天,否则必须做到就事论事,抛开自我

“自知者明,知人者智”。能否正确地认识和了解他人,并做出客观的评价,是职业素质的一个充分体现,也是一种让人感觉信服的智慧。这种智慧并不仅仅是你个人的成长需要,也是领导喜闻乐见的。

因而,与领导沟通和交往的时候,必须准确客观地提供你的看法,而且要做到就事论事(有一种情况除外,私下里领导希望听到你个人的看法,这是另一回事,在这种情况下,你也必须诚实地说出感受)。

要做到客观,你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加以训练(列举你生活中的成功或失败的事例,并把改善方案写下来)。

不以第一印象作为取舍的标准:避免先入为主

不因一时一事评价人:承认他人一时一事失误的正常性

不要用你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承认多样性存在的合理性

不要带着感情色彩:不要让情绪左右自己的判断

上述四个要点的反面,是我们与人交往时经常会犯的错误,可以理解成我们的人性弱点。在与领导的交往中,你必须有意识地克服这种弱点,建立对他人、对事情进行客观评价的心理模式。

透明化处理:涉及自我得失的事要有所申明,做到光明磊落

要提高他人对你的信任度,首先要增加你的人际透明度,这就是心理学上的“金鱼缸效应”。金鱼缸由玻璃制成,透明度很高,不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可以一目了然地观察到缸内金鱼的活动情况,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金鱼缸法则”。它是一种比喻,也就是极高透明度的人际交往模式。

在与领导的合作关系中,你需要提高你的透明度——这是让领导产生信任和安全感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针对那些与自我的得失相关的事情,就更应该如此。

加强透明度的行为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我们需要认真地加以体会。

加强沟通:增加沟通频率

加大信息沟通的频率,和领导一同分享你的喜乐和悲伤,会逐渐缩短你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是建立深厚情感基础的重要前提。在这个过程中,你的透明度会不断增高,领导对你的信任度也会逐渐增强。

循序渐进地自我坦白:不要操之过急,也不要停滞

这个方面可以配合睡眠效应来综合运用,善用时间的影响力。

表达你全部的感受:不要隐瞒

所有的感受,只要你觉得能和朋友说的,都可以大胆地向领导全部说出来。

目光和语言:注意非语言信息的传达

表达自己时,目光和语言很重要。你需要看着对方,用深沉的语气对他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