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经济”创造职场财富
文璇和蔡黎本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同在一家单位实习。实习结束后各奔东西,在各人所就职的公司做了普通的文员。
文璇爱美,也很注意对自己的气质和外在的投资。在大学时代就曾做过车模,为一家小品牌饮料做过代言。进了公司后,她仍然很注重形象的培养。
蔡黎本来长得也不差,但不爱打扮,更注重个人内在实力。她工作努力认真,钻研业务勤奋,也颇受单位领导的重视。蔡黎的努力很快就见到了成效,工资长了不少,但工作也更忙了。更多的时候,她觉得很疲惫。
一个周末,她们老同学聚会,她抽空去参加了。在聚会上,蔡黎看到了自己的同学文璇,真是令她大吃一惊。文璇光鲜照人,本来她们长相不差上下,可现在蔡黎觉得自己完全就是那种走在人群中很快就会被淹没的普通女性,衣着平凡而暗淡。而文璇,打扮非常时尚美丽,举手投足间爽朗而自信,不夸张地说,她像个女明星。
蔡黎这才得知,文璇已经是他们公司的创意总监外加形象代言人了,收入早比初进公司时翻了好几番,可文璇觉得还不够,她自认为自己的美丽价值不止这么一点,公司还会给她提薪的。谁让她利用自己的美丽为公司创造了不菲的价值呢?
有时文璇代表公司去谈判,往往是轻易就把对手拿下了。用文璇自己的话来说:“美女嘛,加上还有点实力,对方多少会卖点面子。有时我们公司男同事搞不定的谈判,我一出马就搞定了。”
聚会结束,蔡黎回去把自己那些普通的衣服扔成一堆。她决定,从第二天开始,也要让自己做一个光彩照人的美女!而不是放着白白的天生资源不用,只注重内在的实力了。
“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这是上世纪70年代一部朝鲜电影中著名的台词。而这句话,在市场经济时代似乎得到了印证。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知识是有价的,美丽也是有价的。美丽的女人,她的脸蛋、身材、一颦一笑乃至风韵气质都有价。空有美丽,却不知道加以打造利用,纯属白白浪费了“美丽”这种难得的资源。
当然,仅有美丽,也换不来多少的经济。一个美女如果不够聪明,则如同浮在水面的荷花,容易以低廉的价格出卖了自己的美丽,而智慧的美女则知道如何让自己的美升值。“美女好办事”,虽然有些美女不一定是绝顶的聪明,但她们拥有一定的智慧,再加上美貌,就往往攻无不克了。
作家吴淡如讲过两个她身边的女友遇到的“不平等”事件——
在某食品公司企划科工作的她说:“我觉得我们的男主管好势利,明明我跟A小姐是同等级的员工,什么粗重吃力的事都叫我做,我像一头驴子一样默默耕耘,她却像一只花蝴蝶,只陪主管出去谈案子,吃香喝辣。我做了那么多事,都不被重视。”
在某银行担任理财专员的她也感叹:“唉,现在的客户都是以貌取人,我手上有五张执照,B小姐只有两张,我明明比她专业,可是只要她在,承接客户总是无往不利,她那张脸,胜过我的三张执照。”
对此,作家解释说——
我听过不少自认为很有实力的女人抱怨这世界现实,以貌取人,只注重表面功夫,不注重女人的实力。哀怨归哀怨,还是接受现实比较好。其实自古至今,表面功夫对女人还是很重要的。就算女人以实力崭露头角,还是不能不重视表面功夫。某人力公司曾发函给各大公司的人事主管,调查结果如下:
有70%的主管会注意求职女性是否懂得打扮;92%的主管表示,他们不会录取完全不化妆或妆化得很糟的求职女性;62%的主管认为女性会不会升迁与会不会打扮有关。
而各大公司的人事主管们普遍认为:只要是从事“公关类”、“业务类”、“客服类”、“秘书类”和“营销类”的女职员,一定要会打扮。
看来,会不会打扮和一个女人的职场前途还真的密切相关。如果打扮能够让人感觉自己重视这个工作,能够有助于业务推展,又何乐而不为呢?只是,万万不要把职场所需要的打扮,跟名牌Party里头粉雕玉琢的名媛模样混为一谈。
美女经济是个值得研究的现象。爱美之心人人皆有,利用好“美女经济”往往能为女人创造财富。哪怕你天生条件并不好,不能归属于美女范围之内,一样可以利用“美女经济”为自己赚钱。
比如,招聘美女为自己服务。现在有很多服装、化妆品、餐饮娱乐等行业在招聘的时候,往往要求五官端正,长得至美是最好的了。用美女来做招牌,说服力比什么都强。
我认识一家花瓶制造厂的女老板,她的厂里生产的花瓶古典而美丽,但销路不强。她就举行了一个选美活动,巧妙地把花瓶的促销和选美大赛结合在一起,结果既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又扩大了她企业的知名度。选美活动结束后,她的工厂生产的花?销得异常好。
美女经济时时存在于我们身边,像服装、化妆品等行业,活生生一个美女站在那里,等于就是一个活广告。
当然,一个女人光有美是行不通的,毕竟美女层出不穷。在美女云集的城市,“三步一个张曼玉,五步一个林青霞”,光靠“美女经济”来令你的财富递增,还是件相对困难的事。只有美女加才女,才是真正完美的超强组合。
一生死守一个工作,一份工资,你将错失这个世界更多的精彩。
探寻职业外财富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