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之路,成长的学问
资本决定规模,先天弱小的招商银行必须在国内外巨头的压迫下迅速壮大自己。不惜千金引进神秘外援,并购同行增加业务,苦心经营进行扩张。
布局全国,编织网络
相比于其他商业银行,招行的地理战略布局显然技高一筹,因为他们认识到中国经济增长的龙头集中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这三个地区,只要抓住这三个地区的客户,就等于把握了中国未来的财富源头,这就比其他商业银行到处圈地、投入重金搞场地建设要优势得多。招商银行宁愿不去西部的省会去开分行,也要把开分行的指标放在长三角、珠三角的二三线城市,以抢占这些地区的市场。
作为中小型银行,招行的分行没有国有银行那么多,但把网点建立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每一个网点都体现效益,就比其他银行的效益高。
在90年代初,浦东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迅速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而此时,意欲冲向全国的招商银行也把发展的眼光瞄准了作为全国经济和航运中心的上海。董事长袁庚在看望率团到香港招商引资的上海市长朱镕基时,就向他汇报了招商局准备在浦东投资的几个项目,还提出了招商银行想在上海设分行的打算。朱镕基听了当即就表示支持,不过提出这家分行一定要放在浦东。
得到了朱镕基的首肯,招行打破了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能在异地省市开设分行的禁锢,在上海设立了其第一家异地分行,并成为第一家将分行设在浦东新区的商业银行。此时的浦东还是乡下地方,对于上海人来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是这个时期的真理。为了找到一个能够办公的地方,六十多岁的行长马祖辉找到了几间偏僻的仓库作为最早的办公场地,又租了延安东路联谊大厦90多平米的楼面,作为浦西的营业处。
然而,眼看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招行上报央行的关于设立异地分行的申请始终没能批下来,倒是央行上海分行私下里批准招行先行试营业。于是,招商银行上海分行于1991年4月悄悄开始了试营业。开张不能举办开业典礼,没有人知晓,也就没有客户。行长的一位老朋友特意在试营业当天前来祝贺,一笔10万元的存款让招行上海分行开了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