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国门的民族银行(5)

2005年,《亚洲银行家》第一次将零售金融服务卓越大奖“最佳股份制商业零售银行”颁与招行;2006年,标准普尔评出了中国银行业50强,招行的排名在股份制银行中位列第一,仅次于几家大型国有银行;国际财经媒体《亚洲银行家》颁发的历年奖项中,招商银行三次获得“中国最佳零售银行”、五次获得“中国最佳股份制零售银行”奖。马蔚华凭借突出的业绩获得亚太区“年度最佳零售银行家”荣誉。

银行业是个易产生垄断的行业。单纯从理论上分析,银行的经营规模似乎越大越好,大银行具有较大的经营、竞争优势,可以凭借广泛的营业网点占有市场的重要份额,而成为拥有定价权的市场垄断者。大银行不仅可以获得规模效益,而且可以利用规模优势进行多样化经营从而降低风险。业务开拓能力越强,客户群分布越广泛,投资类型越多,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经营的安全性也越高。

对中小银行来说,因资产规模、资金实力、网点密度、人员素质等方面的不足,中小银行无力在传统的金融市场上以原有的金融手段同大银行竞争,因此在与大银行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相当一部分中小银行资产质量不佳,导致资本金不足,抗风险能力有限,无法像大银行那样自由地进行多样化投资,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

在当前内外交织、愈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对处在竞争“夹缝”中,在资产、规模、人才、技术等方面都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国内中小银行来说,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服务创新,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化水准,才能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在竞争中实现新的跨越。

从中小银行角度看,从产品性质角度讲,银行业经营的“产品”是货币,比起制造业中规格多样、品种繁多的产品而言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在这一点上大小银行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单个银行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是无限大的。

中小银行由于委托管理层次少,与客户地域联系密切,熟悉客户与经营状况等特点,决策迅速,容易监督,比较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从国外例子看,实力雄厚的大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服务等方面并不占优势,数量众多的中小银行才是其中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