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件事就是招行沈阳分行的挤兑。银行最大的风险就是挤兑,这意味着公众对银行不信任,如果所有的客户都一齐涌来,再好的银行也会倒闭。由于海南发展银行被关闭的负面影响,导致了沈阳分行发生大规模的挤兑事件,每天3-5亿元人民币的存款被提取。那一天招商银行董事会正好在香港开会任命马蔚华当行长,马蔚华只能在香港用电话遥控,两天之内紧急调拨了17亿元资金去沈阳满足提取,以示招行并不存在信誉危机。挤兑风潮经过十几天最后才平息下来,一触即发的金融风潮终于没有变为现实。
在招商银行似乎步入风平浪静的航道之时,马蔚华依然在思考着明天将要面对的问题。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入和市场化进程,银行不再是国内企业唯一的资金来源。企业可以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来融资,那么银行的明天将会如何?业务转型已经成为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05年,招商银行在国内率先开始战略调整,着力发展零售和中介业务,改变了国内银行以贷款业务为主,利润主要来源于存贷款利息差的状况。随着金融危机的来临,这一转型的意义和价值显得更为明显。招行,在马蔚华领导下创造了中国银行业的无数个第一,成为了行业的“吃螃蟹者”。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他一根足够长的杠杆,他就能撬动整个地球。马蔚华不是杠杆,因为我们不能抹杀数万名招行员工和管理者,以及前人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但是,他可以说是那个关键的支点。因为他,招商银行实现了在良好基础上的起跑和加速,并因此改变和影响了中国银行业乃至整个中国社会。
矢志不渝,做中国最优秀的银行
从1999年至今,马蔚华已经率领招商银行走过了10年的坎坷岁月。这10年,正是招商银行羽翼丰满、展翅高飞的10年,这家新兴的银行先是借力三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资本运作,脱胎换骨,成为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领军者,继而在同业中率先实施了业务的战略转型,占据了国内银行零售市场的优势地位,并在国际化进程中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成为新的法律环境里第一家获准进入美国市场的中资银行。
如今中国银行系统包括4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11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12家城市商业银行、758家城市信用社、35544家信用社,还有外资营业性金融机构184家。谈及总资产,招商银行1.8万亿,难望资产总额36.5万亿元的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之项背,但在一些最能说明经营质量的指标上,招行却远远领先于它的大小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