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颠覆:管理新转型(3)

房地产:金矿还是陷阱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房地产业的持续火爆,银行间的房贷竞争已呈白热化趋势。而房贷也是零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很多普通百姓来说,“贷款买房子”是他们唯一从银行借钱的经历。而中国人普遍重视买房置业的观念和按时还款的良好信誉,使得房地产个人按揭贷款成为银行的稳定生财途径。当然,这是在危机没有爆发的情况下,毕竟海南地产泡沫破灭的年代并不遥远。

随着房地产业在全国蓬勃发展,开工楼盘越来越多,银行贷给开发商的资金也越来越大。由于房贷规模巨大,事关银行市场份额甚至自身安危,因此各家银行纷纷推出新业务以吸引个人贷款,通过争抢个人贷款来降低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长期以来,房屋按揭贷款在我国是被列为优质贷款的范围,这块业务也成为银行间争抢的一块“肥肉”。就是说,贷款买房的个人越多,房地产开发商就越安全,银行贷给开发商的款也越安全。

如果是一笔面向中小企业的5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虽然贷款利息可以向上浮动一些,但是仍然要涉及一系列管理费用,并且涉及反复的放款回款,在抵押品上可供选择的也不多,银行毕竟不是当铺,并不擅长处理抵押品。

如果是一笔50万元30年期的住房按揭贷款,银行自放款后第二个月起就能获得平均7.83%的利息收益。在现实环境下,城市白领违约成本越来越高,银行实际上是获得双重保障。

招行凭借自己良好的口碑和客户资源积累,在2005年以来的地产爆发式增长中获利颇丰,招行的优势在于不管贷款年限是多少年,均按3年浮动利率计算,且随时都可以提前还款和缩短还款年限,没有违约责任,十分灵活。招行的放贷业务对贷款人来说是最优惠和灵活的,至2007年3月,招行个人贷款余额首次超过1000亿元,该规模仅次于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独占鳌头。

2005年5月,招行率先向市场推出了个人住房循环授信业务。该产品具有一次授信、长期使用,循环授信、随时使用、担保不变的特点,贷款人可以随贷随还,额度内的贷款不限于个人住房贷款,还包括汽车消费贷款、装修贷款和助学贷款及其他消费贷款。

2006年,招行推出国内银行首个固定利率住房贷款业务以及入住还款法业务,并率先推出了理财型个人房贷产品“随借随还”业务,不仅提供了最便捷的借款和还款途径,而且使贷款成为家庭理财的核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