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从知青到银行行长
金融被称为最复杂的游戏,驾驭游戏的人需要有深厚的阅历和学识积淀。从插队知青到银行家,其间需要的经历和面对的考验常人难以企及。
在政坛:天之骄子的历练
1949年6月,马蔚华出生于中国辽宁省锦州市。这里地处辽宁省西南部,北依松岭山脉,南临渤海辽东湾,扼辽西走廊东端,联通东北与山海关内,是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明清时代,一代名帅袁崇焕在这里指挥宁远保卫战,留下不朽英名,解放战争时期的锦州攻坚战更是新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马蔚华有着与其出生地东北相匹配的个性,是一个豪爽而容易感情用事的人。这片土地养成了他的个性,而人生中若干个重要片段更影响了他的道路。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大规模展开,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全部前往农村扎根落户。于是,文革中先后有1600多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
在大时代背景中,高中毕业后的马蔚华同千万个同龄人一样,打起行囊来到辽宁省北镇县长兴店公社状元堡插队。在一些人看来,知青到这里来就是和社员争工分、争口粮,农村并不需要他们。在节奏缓慢的农村生活里,马蔚华凭借着自己的文笔成为了一名小有名气的报道员,初步表现了他的职业才能。此时年少的他做了当一辈子农民的精神准备,却并没有预料到未来历史的变革轨迹。
下乡四年之后,马蔚华参加了招工考试,随后他幸运地回城成为锦州铁路局大虎山工务段的一名工人。在那个时代,工人阶级是有政治地位和相对可靠收入的群体,而锦州铁路局也是个不错的单位。锦州铁路局1949年成立,由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一直担负着沟通关内外的运输重任。东北的粮食、钢铁、煤炭等物资由此支援全国,全国的粮油、轻工业品由此支援东北。当时锦州铁路局是全国10多个铁路局里最先上新设备的,成为全国效率最高、运输成本最低的铁路局,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锦州铁路局的职工从4万多人增加到8万多人,半个锦州市几乎成了铁路局系统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