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隆银行是香港的一家小银行,截至2007年底名列香港第四大本地独立银行,在香港银行业中排名第十,拥有总资产930亿港元、总贷款419亿港元以及总存款705亿港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0.9%、1.5%以及1.2%。旗下拥有保险、财务、证券、信托、期货等多家子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多个领域。2008年5月,马蔚华执掌的招商银行以193亿港元收购永隆银行53.1%的股份,创下了过去7年来香港银行业最昂贵的一次收购。此举进一步加强了招行国际化发展的竞争力,加速推进了其在港的业务布局。
永隆银行竞购战始于当年3月初。此次收购可谓一波三折,在第一轮报价中,招商银行因出价低而被淘汰。在招商银行与永隆银行的所有者伍氏家族取得直接联系后,伍氏家族直接把招行重新拉回竞标团。在第二轮招行却以比第一轮低的出价战胜对手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澳新银行。“诚意”被认为是招商银行胜出的重要原因,招商银行承诺保留永隆银行传承75年的品牌,并且不会在交易完成后的18个月内解雇现有管理层员工。
2008年5月30日,招商银行与永隆银行控股股东伍氏家族成员代表正式签署了协议,招行对香港永隆银行的收购事件最终落定。与国际银行界动辄上千亿美元的收购案相比,招行本次收购的总规模并不算大。收购永隆银行,不仅是招行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并购,同时也是国内银行第一次标的在40亿美元以上直接进行控股权的并购。
几乎是基金品种必配的招商银行一向被视为“基金第一重仓股”。然而,对于此事项,多数基金公司认为,招行只是用过高估值买了一个在香港市场增长率较低的银行,收购价格略高,收益率偏低。如果公司全面收购永隆,则资本充足率降低到8.86%。
收购永隆非但不会给招行带来当期利益,近200亿元现金收购甚至会引发市场对招行再融资的担忧,进而短期拖累其股价走势。按照香港证券监管法律的规定,招行拿到永隆53.1%股份后,必须向永隆的其余股东发出收购的提议,这些股东有权按照相同的价格将股份卖给招行。如果全面要约收购100%完成,则招行的总支出将达到320亿元人民币。
消息传出,著名的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宣布,将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信用评级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标普认为,由于招行在香港的经营经验有限以及海外收购经验匮乏,管理并整合永隆银行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汇丰银行认为,香港零售银行业务的竞争相当激烈,招行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以技术领先为导向、强大的零售银行业务和较好的信用卡文化,但这些竞争优势在香港市场未必具有独特性和显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