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老先生对中国花鸟画作出了非凡的贡献,如潘天寿的《秋蟹图》真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凡林的一席话把朱江带入了花鸟画的艺术境界之中,给他增添了不少关于花鸟画的知识和情趣。
“我想物色的这幅画是用来送人的,这个人是文人、老师,对画有好感,但不精通,因此,你给我的画只要在精、气、神上说得过去,而且物有所值就可以了。”朱江一口气说出了要买的意图和要求。
凡林听懂了,笑着说:“其实,有这种要求的人不止朱先生一个,都是拿去送人的。给你的画就挂在这里,请看。”
这是一幅《秋高清气爽》,一只鸟站在那里望着上面的莲蓬,寓意很深。旁边还有一行题字:“秋高清气爽,无事一身闲。”
字里行间有着传统的功力,画面也有一定的意境,书法题款与画面用笔较为和谐。
朱江一看就喜欢上了这幅画,他说:“请问凡林先生开价多少?实价多少?”
凡林伸出五根手指,朱江有数了,追问:“实价呢?”
“三万。”凡林一口价。
“好吧,对外说五万,我把实价给你就是了。”朱江边说边从皮包中抽出三叠一百元的钱,整整三万,递给凡林。
“给个收条吧!”
凡林笑笑:“理所当然,你准备报销吗?”
“这种钱单位是报不了的,只能自己出。”朱江苦笑了一下。
凡林将画卷好,放进画筒里,交给朱江。
朱江将这幅画连夜送到李总家去了。
朱江进门时说了一句:“李总,恕我冒昧登门。”
李总看到他带了画筒,估计是画,笑了一笑,随即请他进了屋。
在大厅里,朱江对李总说:“我上次听你说你喜欢花鸟画,恰好龙龙处有一幅,我就拿来了。他反正是画山水的,对花鸟感触不多,你可能对花鸟欣赏比他还强一点。”
朱江从画筒中抽出立轴,递给李总。
李总接了画慢慢展开,边展边看,等完全展开时,他盯着细看了半天,再看落款,是“虬峰”所作。
他笑了笑,脸上绽放出满意的笑容:“这个人我知道,后起之秀啊!”
“我不知道真伪如何,我还没有到汲古阁去鉴别一下。”朱江提醒他。
李总点点头:“有此一说。”
李总把画卷起来,向朱江道谢了。他心中有数,此画是属于拿得出手的,不然朱江也不敢送来的。
“朱江老弟,你们展示会开的时候通知我一声,我想去看看泵车,有现货吗?”
现在李总对朱江的话语又升了一级,开始称兄道弟了。朱江心中暗喜:“有戏了!”
“一定!大约是三天后,地点定在雅都酒店,也有现货,你可以来选购。”朱江恳切地告诉了李总。
李总点点头,他们两人一起海阔天空地聊了一个多钟头,朱江见夜已深,就告辞了。
展示会如期举行,李总在展会上当场购买了两台37米的泵车,价值五百万。
展会结束后,朱江独自转悠。路过观前街时,他顺便到太监弄汲古阁去坐了一会。凡林给朱江泡了一壶茶,朱江在端起杯子时,抬头看见《秋高清气爽》挂在那里,他惊异地望着凡林,询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凡林见他这种神情,笑了,笑得很灿烂:“道理很简单,它又变成钱了,孔方兄对这些人来说最实惠。”
噢!明白了。用物变钱,用画变钱,比收钱安稳,风险小,话讲出去也脱俗、清雅。
3. 夫人?模特
营销人员在这个光怪陆离、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要时时保持清醒、处处动脑筋,以应付不同的客户,如此才能取得成功。朱江就经常改变市场营销策略,用迎合客户需要的思维去公关、去谈业务,并与时俱进,因而屡屡取得成功。由此,他认为“迎合思维”是营销过程中的一种创新思想。
今天他又遇上了一位不同凡响的客户,他还是用迎合思维与他周旋 迎合他的思想,满足他的欲望,目的是求得合作,取得一个大单。
上海宁明房地产公司老总叫宁明,在数次接触后,朱江发现这个上海人确实与众不同,精明、爱打小算盘。他们公司在松江(现在叫浦东新区)的营寨,朱江已去过两次了,了解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