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峰回路转(20)

画的城市风光一样灿烂。朱江忍不住在脑海中勾勒与李总见面的情景:他拿出标本的顷刻,李总会如何惊喜。

这是孙子兵法的一种战法,在日常生活中,在生意场上,出其不意往往会收到意外效果。

他带着心爱的标本,飘飘然地回到了住处。

第二天早上,他刚打开手机,就收到了一条信息:“李总今天上午在办公室,沙。”

是沙小姐发来的。沙小姐真够朋友,可不能亏待了她!这么一想,朱江起床后就跑到家乐福,挑了一盒德芙巧克力。这是进门礼,许了沙小姐的愿一定要兑现。朱江对付女孩子还是有一套的。

赶到相城时,已经十点了。

他推开天建公司二楼办公室的门时,沙小姐迎了上来,她告诉朱江:“李总在构思写材料,我先去给你通报一声。”朱江将一个包装好的盒子轻轻递给她。

“巧克力,这是增加体能的,但不会发胖,放心!”

沙小姐接了,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两个酒窝越发美丽了。

朱江在门口等了两分钟,沙小姐和李总都出来了。

“李总,不好意思,冒昧打扰你!”朱江见面时寒暄了一句。

“不碍事,请进!上次来我不在,沙小姐告诉我三一重工朱经理来过了。”李总看起来很随和,不是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老总,不愧是曾经为人师表。朱江的心也放了一半下来。

李总让朱江坐下,喊沙小姐泡茶。

朱江装着环顾了一下四周,故作惊讶地说:“没想到李总的办公室布置得书香气十足,看不出是工程公司老总的办公室,倒像是教授的书房。”

李总笑起来了:“过奖了,过奖了,鄙人是投笔从工啊!”一句话就把自己的身世点题了。

“真是知识分子下海?”朱江补上一句。

“是的,我是教师下海。”李总坐在办公桌旁的椅子上,“我以前是教生物的。你看,我墙上挂了三只好看的蝴蝶标本。”他朝挂着标本的墙上望去。

朱江也不约而同向标本望去。

“蝴蝶是我最喜爱的一种昆虫,我去过大理、三亚、神农架和十万大山的广西,采集了不少珍稀标本,现在都还珍藏着。这些标本都是我自制的。”李总的确不同凡响,去的地方都有珍稀的动植物,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自己制作的标本也十分精致了得。

“你是不是在疑惑我为什么要弃教下海?”李总望着朱江不解的眼神,一下点出了他的疑虑。

朱江不得不佩服他敏锐的洞察力,于是点点头,笑了一笑。

“我是被改革大潮推下海的。九十年代初期刮起一股下海潮,我一位同事在惠州炒房,从几千元一下赚到了两百多万。我羡慕他发财,更羡慕他的魄力,我也就跃跃欲试下海了。不过,后来中央紧缩银根时,他的钱一下子就蒸发了,回来时还欠了六十万元的债,够他这辈子还的。而我凭关系拿到了一条二级公路的施工权,然后硬着头皮拉了几个泥水匠老乡上了马。没想到,由小做到大,不知不觉我竟然在这条道路上走过十五年了。”李总似乎还沉浸在回忆之中。

“你的经历像一段传奇故事,让人感慨。”朱江说。

李经理一下子拉回思绪,望着朱江问:“噢,我还没有问你的来意呢!”

“我上次来,听沙小姐讲你酷爱蝴蝶,又看了这几只可爱的蝴蝶标本,回去后我突然想起在表弟那看到过许多类似的标本,他还送了我一个蝴蝶标本。我不懂,今天就带来请你品评指点了。”朱江避开正题,把题切入到李总的兴趣上来。

朱江从包中拿出来一只小标本盒,站起身走过来,将标本放在李总桌上。

李总直起身子一看,“啊”地惊呼一声,眼睛直视朱江问道:“这是浪沧蝶,你是哪里得来的?”

“我表弟是苏大的老师,这是他送给我的。”朱江说。

“这是珍稀的蝴蝶品种,现在见得少了,你得来很不容易。”李经理显然已喜欢上了这只蝴蝶。

“其实,我对蝴蝶一窍不通,只是觉得还蛮好看,所以至今还不知道这是什么蝴蝶,产自哪里。”朱江淡淡地说,好像若无其事。

“我也寻访过这种蝶,但一直没有找到。后来我搞工程,念头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