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不要忙坏了。”朱江又开始甜言蜜语。
“不会的,老骨头还硬朗呢!”她很喜欢这个小伙子。
“你下午不是要来吗?”她抬头问。
“是的!”朱江笑着从包中拿出一包酥糖,递给老大姐。
“什么?”老大姐拿起一块放在老花镜前细看。
“是采芝斋的酥糖。”
“是的,我看清了。”她边剥边说,不客气地一口一口吃起来,吃得满嘴粉屑。
朱江递来一张纸巾,她接过擦了嘴。
“你真是体贴啊!”老大姐很满意朱江的举动,“下午早点来,可以多看一点资料。”
老大姐与他聊了二十来分钟,朱江看看快十二点了,说:“我下午再来,不打扰您了。”朱江很客气地告辞。
下午,朱江一到图书馆,老大姐就拿出一本期刊索引给他看。他看看后,勾出几十个书名,老大姐进去,一会儿就拿出了二十多本期刊。朱江把它们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工程机械企业和相关部门的期刊,如《中国工程机械》、《机械动态》;一种是工程施工单位和管理部门的期刊,如《中国工程期刊》、《施工期刊》、《江苏建设》、《山东建设》。
他高兴地向老大姐道了谢。在老大姐的指引下,他坐到里面比较偏僻的角落,把这些期刊摊开一本本一期期查看起来。这些期刊内容丰富,有很多正是朱江需要的:一种是国内工程机械动态和生产情况,另一种是国内建设动态,比如开工消息、施工情况
他如饥似渴地翻阅着,很快就到了下班时间,他和老大姐打了一个招呼出去吃盒饭,晚上又接着看。老大姐看到他这种刻苦的精神也十分高兴,赞叹道:“这样的小伙子如今少见了。”
朱江在图书馆呆了两天,收集到不少的长三角动态资料,可以说是满载而归。
二、叩门
营销人员要进客户的门怎么进?首先要认识人。
朱江先从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下手。首先是文新表哥、莉宝姐姐,接着是表妹、表嫂、表弟、姐夫,以及他们的子女。然后再通过他们向外扩展,如姐夫的同事、姐姐的女婿等。
这一招还真管用。
文新表哥向他推荐了市人大一位副主任,后来又推荐了另外一位红枫小姐,她是建设银行信贷科科长,如此一来就解决了信贷额度的问题。
通过亲戚朋友的关系,朱江少走了很多弯路,用他的话说:“我与苏州毕竟血脉相通。”
除此之外,朱江还有一个“见人熟”的本领。他跟关键人物的秘书、保姆、单位门房、值班经理,甚至保安都有接触。用朱江的话说:“不要小看他们,他们掌握了不少细节,不定哪天你就能从蛛丝马迹中发现有价值的材料,甚至可以帮你促成大事。”
这天朱江到一位亲戚家串门。
亲戚出去了,只有保姆在家。
“你来了。”保姆见到朱江说了这么一句。因为朱江来过多次了,与她也熟悉了。
她给他泡了一杯茶,然后边择菜边与朱江聊天:
“这种菜刚上市,很好吃的。”
“多少钱一斤?”朱江问。
“超市卖两块五一斤,在菜场小摊上才卖一块五。”
“哟,一斤菜差价就是一块。”朱江大呼意外。
“摊上的东西当然比超市便宜。”
“衣服也是这样?”朱江把买菜的话题转移到了买衣服上。
“当然!比如,一件羊毛衫,从产地碧溪拿货是二十块,到了招商城则是三十五块,到了超市就是四十五块,到了上海市场则可以卖到六十块。”保姆漫不经心地说道。
朱江眼前一亮,这些生活品竟然有这个市场规律,那么,其他东西是不是也有这个规律呢?受到启发的朱江跑到苏州机械市场去了解泵车节油阀的情况。果然,从工厂出来是一个价,到了经销商门市又是一个价,到了配件公司则是另一个价。这促使他写了一个报告,要求公司向客户直销,减少中间环节以保证客户的利益。
这是保姆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
秘书呢,知道的就更多,更值得结交。
某天,表妹介绍他认识寒雪,一个金融单位的信贷员。他们三个人在方塔茶室中喝茶聊天。
寒雪不知怎么讲到了模特儿,于是问:“小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