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友对Twitter用户的称呼。
在Twitter上每天都要过滤掉很多鸡毛蒜皮的琐事,有人会说昨天晚上做了个奇怪的梦,早餐吃什么,有人抱怨今天办公室的空调坏了,有人把自己家里宠物的那点事儿说个没完,有趣新闻链接、音乐推荐,等等。有人则拼命转好友们发的信息,你可能又会嫌弃这些“杂七杂八”的信息过于琐碎或太平淡无奇……可是,当你关注上一天,这些信息开始有点儿像篇短文了;关注一个月,它们就变成了一部小说。不要小瞧一位整天说自己做的各色菜肴的“推客”,当你把她在Twitter上发的消息连在一起看时,会发现这就是一本相当不错的私房菜谱。
QiQi通过Twitter渐渐发现了许多朋友生活当中不为人知的一面。她的一个看上去很“闷”的同事——按QiQi的话说就是“反正就是看不出是Party动物,平时几乎不怎么联系”——居然也常去酒吧玩Party,于是在Twitter上她自然而然地知道了她打算去哪个酒吧玩或正在哪个酒吧玩,于是她们常常结伴一起去,有好的Party互通有无,关系超过了一般同事,并且也得以扩展各自的社交圈子,认识了更多有意思的朋友。
SNS社交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尽管难免有很多鸡毛蒜皮的事,但是这并非毫无必要,就像日本社会学家伊藤瑞子在手机用户中注意的现象:在不同城市工作的情侣常常会整夜互发短信,汇报自己的点滴动态:“我在喝红酒”、“正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他们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打几个小时的手机既不舒服也不经济,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也发现这种来来回回的短消息比通电话更能让人感觉亲密无间。在某种程度上,SNS社交网络已经大大降低了我们使用短信和IM的频率。
有时,加入SNS社交网络圈子就像是加入一个酒会,你零距离感受着与你相似的人,与你不同的人,同行或者非同行,善于表达的人或者不善于表达的人,在快速的对话中,一个微小的情绪,你都能比通过其他方式对他了解得更多、更直观。此前IM、Email都是一对一的关系,BBS是以话题为中心,博客是以个人为中心,而SNS以人的关系为中心,它把网络发展前期所出现的Email、BBS、博客、论坛、即时通信等社交工具的功能整合在了一起。
这种整合爆发出了超乎想象的力量,从改变生活进而改变世界。比如,在Twitter上的短短140个字符的信息,究竟能有多大能量?前不久,伊朗因总统选举被指舞弊而引发大规模的民众示威,当局采取强硬手段进行封杀,阻止境内外的信息流通,Twitter于是成为了民众向外发布信息的工具:一方面让外界及时知道这场流血冲突,另一方面寻求获得国际支持。人们猛然发现,140个字符其实已足以撼动整个世界。
美国流行歌曲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前不久离开了我们,他去世的消息首先通过一家名人网站爆出,然后通过Facebook、Twitter等SNS社交网络迅速地“一传十、十传百”。按照知名博客SEOMoz的观察记录,在清晨5∶30,拥有200万跟随者的“CNNBrk”在Twitter上公布迈克尔•杰克逊被送到医院,一分钟之后他Twitter上的好友几乎全部都知道了!清晨6∶34,杰克逊去世的消息在Twitter上已经讨论到发热,平均每分钟被提及2 000次,相当于在当时发出的所有讯息中,有20%是与杰克逊相关的。杰克逊在Facebook上的主页已经吸引了650万歌迷前来访问,成为Facebook上最热门的“粉丝主页”。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大学一直关注SNS社交网络的哲学教授香农•瓦勒表示:“人们第一个去阅读的是SNS社交网站,而不是传统媒体。许多人将传统媒体作为获悉消息之后获得更多详细内容的一个渠道。”
在前SNS时代,“网络使人们更容易获得的是自己喜欢的信息,而拒绝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信息,事实上人们得到的是窄化的信息。”(《网络共和国》),这就造成了日本社会学者三浦展在《下流社会》中所担忧的那样,对互联网的依赖,“在‘缩小的世界’里不经意间筑起‘傻瓜的围墙’”。“网络也使得人们减少了与他人见面的次数,还缩小了人们活动的范围,从而将真实的世界缩小了。换句话说,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世界原本就已经很狭小,如今则面临着将变得更小的‘危险’”。
而现在的情况则是,SNS社交网络让这种担忧看上去好像是多余的,通过社交来获取信息,不仅强化了我们与真实世界的关系,而且使我们很容易就跨出了自己的圈子获得多样化的信息。人们通过SNS社交网络进行的信息传播渐渐承担起一个媒体的角色,这种基于用户关系形成的信息流已经需要我们将自己的大脑调整到一个新的节奏,来接受已经发生的一切。这也是为什么Facebook、YouTube、MySpace、Twitter这些SNS网站也被称作为“社会化媒体”的原因。
新一届的美国国务院便?面拥抱这种崭新的社会化媒体,视其为“外交箭袋中的一支新箭”,不仅将前总统小布什执政时期的国务院网站升级改版,而且也像奥巴马竞选时所做的那样充分利用Facebook、YouTube、MySpace、Twitter、Flickr等SNS网站宣传美国外交政策,重塑白宫形象。美国陆、海、空军也将Facebook、MySpace、Twitter等SNS社交网络当作他们的“网络征兵站”,为此他们还专门建立了“在线社会媒体部”,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个传递信息、招募新兵的新渠道。
第4节SNS达人的小众生活圈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
——萧伯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