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逆境顺境都需要正向思考(1)

正向思考具有良好的结果导向性,如果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往往可以扭转乾坤,创造奇迹。因此身处逆境的人们往往会借助正向思考的力量,帮助自己驱散人生中的阴霾。但是在顺境中,却很少有人会想到运用正向思考。因为在不少人看来,顺境之所以称作顺境,说明其中的一切都是向上的、美好的、充足的。但是人们却恰恰忘记了一点,那就是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人们一旦在顺境中放弃运用正向思考,负向思考就有可能侵入,顺境也就无法得到持续。

培根曾经说:“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韧。”正向思考在顺境中,就是起到了一种节制的作用。得意、欢乐虽然都是顺境中的感受,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就会物极必反,得意而忘形,乐极而生悲。

小故事

有一个老者,他早年丧妻,生活贫苦,独自抚养两个儿子长大,受尽了磨难,但是仍然坚持让两个孩子上学,因为他总想着未来会有翻身的一天。两个儿子也很争气,学习一直非常用功,为人忠诚,受人喜爱。在一年的科举考试中,兄弟俩分别考取了探花和榜眼。听到这个结果,老者激动得不得了,感慨自己终于有了翻身的机会,可以摆脱贫苦了,于是再也不去劳作,处处向人炫耀。但是好景不长,还没等两个儿子做上官,老者就因大喜过度而卒然去世。

老者终究没有真正体验到翻身之后的生活,辛苦劳作一生也没能抵过这一次大喜。逆境的确需要我们借助正向思考去扭转,去战胜,但是顺境更需要正向思考作平衡、作保护。失去了正向思考的力量,人生就容易迷失方向,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需要正向思考,只有牢牢握住这个积极因素,我们的人生才能永远朝向正面。

(1)行动改变境遇

思考决定行为,只有思想明确才能行动明确,但是有句话说:“心动不如行动”,心是指向,行动直接导向结果。无论是顺境逆境,我们都需要付诸行动。其实我们随时都在行动,随时都在被思想所控制。比如你在一条马路上行走,走到一半时你看到前方有一个障碍物,你可能会继续行走越过它,也可能选择另外一条路绕开它,这就是行动,而不同的行动必然导致不同的结果。

小故事

有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每到冬天,他都会觉得很难挨,因为他没有厚实的棉衣,也没有温暖的房子,他一直非常羡慕那些可以吃饱穿暖、有着温暖房子的人,认为那样的生活就像天堂。一天,他正在修补自己那间破旧的茅草屋,忽然,他的面前出现了一位老者,这位老者告诉他,自己可以实现青年的一切愿望,只要青年站在自家门口,默念三遍自己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了,接着老者便消失了。

青年按着老者的话照做了,就在他一眨眼的工夫,他的茅草屋变成了一个结实的小房子,他走进房子里,发现有足够的衣服,还有许多粮食和物品,这让青年人欢喜不已,他感觉自己真的走进了天堂。

青年人感到很知足,于是便快乐地生活起来,就这样过了一年。一天,他经过一个村子,看到一户人家正在举办婚礼,一个男人领着一个美貌如花的女人走进了气派漂亮的大房子,青年人看了便觉得特别羡慕,便想:如果能够同一位如此美貌的妻子住在这样漂亮的房子里,就算是死了也值了!

于是青年在回家的路上一直想着那漂亮的女人和高大的房子,回到自己门前便默念了三遍自己的愿望。转眼,青年人的房子成了一所漂亮的公寓,在门口还站着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年轻人欣喜不已,心想:这回死而无憾了。

又过了一年,一天早上,他走在街上,看到一个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从街上经过,街上的人大都为其让路,于是他便想,哎呀,原来做大人物可以这样威风。于是,青年又站在门口默念了自己的愿望,如他所愿,他成了一位风云的人物,成了他所居住地区的最高统治者。

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开始苦恼起来,因为没有任何管理经验,他管辖的地区经济越来越差,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低,很快整个地区的人们都来声讨他,把他驱逐出了这片地区,他的妻子也离开了。最后,青年彻底失去了一切,又回到了穷困潦倒的生活。

只想不做的青年人虽然暂时得到了老者的眷顾,但是这只是一种侥幸,俗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好的结果都需要通过行动去实现,思想不可能逾越行动而直接到达结果,无论思想是多么正面。思想是路,行动是脚,没有行程就没有长远,没有速度就没有成绩,我们只有沿着正确的思路,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思想才不是空想,结果才能真正显示思想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