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完美,只有完善
——社会比较
相识与友谊的关系恰似调情之于恋爱——兴奋,但却又不满足。
案 例
不能承受之“高”——完美主义的美丽陷阱
“怎么现在才出来呢?每次都是这样磨磨蹭蹭的,已经是21世纪啦,你这速度也就是停留在山顶洞人时代……”今天我老乡小美约我一起出来逛街,本来心情很好的:老乡相聚,可以聊聊家乡话,出去吃些特色小吃,到路边的小店淘些漂亮又便宜的衣服,其乐无穷。但是言传小美这人比较难相处,但我想既然都是老乡,再加上自己也正好要去逛街,应该没有什么可避讳的,就答应了。但是刚见到小美,就被她兜头一顿“炮弹”敲得满头包,真是郁闷。其实也没有晚多长时间,不就是迟到了几分钟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又不是去开国际会议,缺了自己一票联合国就又要多一任理事国,你说用得着吗?不过怎么说确实是自己迟到了,再说一会儿还要一起逛街,不要闹得太不开心,我做了自己半天思想工作,低着头,运了气,终于把自己的满腔怨气压在了胃部以下。
“行了,您久等了,一会儿请你吃冰淇淋算是补偿,好不好?”我笑笑说。
小美也笑了,撇撇嘴说:“得得,我可不是为了你的冰淇淋。现在社会对人要求比较高,第一就是要守时。时间是什么?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一寸光阴一寸金啊,我等你十分钟,你算算你要赔我多少钱吧!”
“你不要得理不饶人啊!我就不信你就一次没有迟到过!”
“我迟到过,不过也只有一次。小学时候有一次早上闹钟没有响,妈妈也忘了叫我,结果睡过了头。等去学校的时候,已经开始上课15分钟了。我就一个人众目睽睽之下,鼓足了勇气喊‘报告’,像做贼一样偷偷溜进教室。那种尴尬足以让我记住一辈子再也不迟到。”
“哇,天哪!有那么夸张吗?我也迟到过,可是从没有立过这样的壮志!”
“像你这样懒懒散散的人当然不会有那样的体会了!”小美也许听出了我话中揶揄的味道,非常不客气地说。
我现在终于领教了小美的厉害。小美比我高一届,我们毕业于同一个初中,同一个高中。虽然上大学以前并没有直接接触过,但对她也有一些了解,因为她在高中是一个很“风云”的人物:人长得漂亮,气质也大方,学习还好,而且是门门学习都好。学校中各科都不缺乏高手,但是像她这样差不多门门都学习优秀的学生还是凤毛麟角。那个时候还是很敬佩她的,但是每次校园里遇到她,总是不敢上去搭话,总觉得这个人身上有一些什么东西是难以接近的。到了大学,在老乡会上遇到,也总是发现她没有什么太好的朋友,经常是聊几句,参加一下活动,很早就走了。老乡们都说这是一朵“带刺的玫瑰”,比较容易扎手,今天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一路上我谨小慎微,怕万一自己再说错什么话,闹得大家不痛快。终于到了闹市区,我的心情一下子愉悦起来,很久没有逛街了!我看见路边大大小小的商场、服装店,心里很是高兴,仿佛看见了自己穿着美丽的衣服走来走去的样子。小美也满脸的兴奋,于是我们就一起冲进了商场。
里面的服装真是琳琅满目,色彩纷呈。“乱花渐欲迷人眼”,我挑来挑去,看中了几件,就跑去试衣,并叫小美给点意见。小美倒是尽职尽责,我一穿出来,就给了我一些意见:“这件似乎有些土气,你什么眼光啊”;“你的皮肤比较黑,这个颜色和你的肤色不搭配”;“这个也太幼稚了吧”……虽然心里有些不舍,但我觉得小美的评价还是有些道理,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接着逛吧,总能选到适合自己的!虽然逛街的热情被几件不那么得体的衣服打击了,但我还是给自己鼓劲。而小美自己也是一样两手空空。她经常是看了半天,把嘴一撇说:我们走吧,这家店的衣服不怎么样。然后就走,终于挑了几件去试穿,还没等我评说,她就自己嘟囔开了:这条裤子显得我的小腿好粗啊!这个颜色不是我喜欢的,虽然很接近,但我还是不能接受这个颜色。这个有些贵,性价比太不划算啦……和小美逛街,我第一次知道不选择一件衣服有那么多理由和标准。在我看来,咖啡色和棕色有那么大的差别吗?小腿粗能怨裤子吗?颜色太亮的不行,太暗的不行,中性的没有特色,那什么样的合适呢?在我眼里,衣服就是一件衣服,不能指望它穿起来就能让自己倾国倾城,喜欢就好了,何必那么多要求呢?
逛了一会,我就在这样的打击中没有了逛下去的兴致,于是提议我们回去吧。小美倒是一副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架势,请求我再陪她逛一会儿,她不想这样两手空空、毫无战果地回去。她说如果什么东西也没有买到,她会非常郁闷,觉得浪费了一下午的时间。“好吧,那我们就再逛一会儿,但是要抓紧时间,人家也要下班?啊!”于是我们又执著地走了很多的地方,终于在服务员下班的催促声中,小美购买了一件。我自己觉得已经很不错了,但感觉离小美的标准还差得远。天哪!我真是为自己的低品味感到汗颜。不过,如果像小美这样买衣服,我还是做不来,真是太累了!
华灯初上,我和小美拖着累得已经麻木的双腿往回走,一点没有采购归来的兴奋。望着往来如织的人流,我忽然觉得对这个世界还是少一点要求比较好,这样容易快乐。“知足常乐”,我应该把这句话告诉身边的小美吗?
和小美一样,晓月也是一个要求很高的人,只是她是对自己。从进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到像高中一样优秀和出色!宿舍里的姐妹们纷纷入住,大家互相客套地聊天,渐渐熟悉起来,不免问起以前高中的学校,高考的分数。晓月留心记着大家的分数,和自己的分数比较,虽然不是最低的,但也不是最高的。“一定要好好学习,我要继续努力,争取期末的时候超过她们!”奋战一个学期,期末考试,发现自己的成绩还是没有超过她们,而在班上也只是排了个第12名。这样的成绩让晓月感觉很挫败,以前自己从来没有到过第3名以后。现在的这个人还是曾经的我吗?
夏天到了,周围的女同学都像花蝴蝶一样穿起了漂亮的衣裳。晓月的家庭条件并不怎么好,况且她觉得自己的皮肤没有娜娜那么白,身材没有姗姗那么高挑,眼睛不大,发型不时髦……“即使漂亮的衣服穿在我身上,也不会好看的!所以不要穿上花哨的衣服作怪丢丑啦,还是让大家都不要注意到我的好。”晓月的衣服一律都是灰灰的,一如她的心情。
参加班级的活动,晓月也经常好像是一个不相关的外人。其实一开始晓月并不是不想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意见的,只是担心自己的想法还不够成熟,观点不够新颖,言语还没有组织好,一直不敢去争取发言的机会。结果想说的话被别人说了,自己就觉得也没有说的必要了。就这样,晓月终于变成了沉默寡言的听众。
大家都说大学的岁月是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而晓月的青春却是那么忧郁的灰色。曾经是那么骄傲的一个人,现在走在大学的校园里,只是那么的普通。迎面遇上热切注视的目光,都是慌慌张张地逃开,认为自己没有一点值得别人欣赏的地方。学习不如A好,相貌没有B那样出众,才艺也没有C那样精通,家庭也不像D那样有背景,我拿什么献给你,我的大学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