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有间爱无间

亲密有间爱无间

——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彼此恋爱,却不要做爱的系链。

——纪伯伦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徐志摩

案 例

手机=轰炸机——她的爱让我窒息

曾经一位朋友对我诉说了他的爱情故事:

象牙塔里的时光总是美好而短暂的。除了正常的学习生活,我们也在进行着情感海洋里的初次尝试。初恋时,少有阅历的我们经常会天真地认为,今天的如胶似漆可以代表未来的天长地久。可是当七彩的肥皂泡一个个破裂之时,我们或许能体会到徐志摩这句话的真实内涵。

大二时在图书馆里认识了霞,霞的那种温柔美丽气质一下子把我迷住了,从此便与她成双成对出入于食堂、宿舍边、荷塘畔。初涉爱河,我们并不会多考虑性格是否合适,不会刻意牺牲自己的一部分去迎合对方,更多地只是凭借着一份感觉来维系这段感情。

我们曾经手挽手看着广场上一个孩子在欢快地放风筝,她告诉我,真羡慕这个孩子,风筝在他的手中控制自如,徐徐上升。而我回答她,风筝固然漂亮,但总是没有生命力,我更喜欢天空中的苍鹰,鹰击长空,翱翔万里,无拘无束。当时的我们没有想到,我们最终的感情破裂正是源自于这种对风筝和苍鹰的不同认识。

我们曾经相约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见面。礼堂里放映新电影,我们会相伴在影院。周末的悠闲时光,我们会在校园里的草地上面对面坐着对望,天空是那么的蔚蓝,她会默默地注视着我,而我的余光,却总能瞥见不远处肆意鸣叫着的小鸟。在感情上,她是绝对主动的,而我总是被动地迎合着她,尽量满足她提出的所有要求。在她看来,爱情重在争取,而在我而言,爱情意味付出。这种性格上的互补,曾经让我们在最初的一段相处时光充满了赤橙黄绿青蓝紫,显得五光十色。但我们或许都忽略了,感情固然在于争取,在于付出,这都是不错的,但是不能肆意迁就,更不能勉强。无论在校园里,还是在社会上,再亲密的情侣,也终究是两个独立的自然人,我们都会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不可能做到完全重合。而我们最终做不到互相理解。

打篮球时,她会含情脉脉地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投球入网时,她会大声喝彩,投偏或失误时,她也会不停地叫唤。似乎在我的运动世界里,我的唯一观众便是她,而其他人都被她霸道地赶出了观众席。而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我只是想为自己打球,在一天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后,放松自我。

在水木清华BBS上,当我在热火朝天地灌水时,她总会发来MSN,问我在哪个版游荡。于是我在发表文章时,总会感觉背后有双眼睛正静静盯视着我。每当我回MSN稍慢一些,总会在信箱里收到她的质问信,“刚才你偷偷去哪个版了?有什么不能告诉我的?”终于,我不得不申请无数的“马甲”来回避她的窥视。而她是学计算机的,这难不倒她,顺着ip地址,她依然能知道我躲在网络的哪个角落。于是,我又接着学会了隐藏ip地址。在现实中紧密相连的恋人,在网络中玩起了猫抓老鼠的游戏。而这种游戏,很快就从网络回到了现实。

我们进入了一个快节奏的手机时代,一个让各自性格差异放大得愈加明显的时代。不久,我们就用打工的钱各自买了手机。手机的加入,使我们的交流更加方便,却也使我们的分手变得更加迅速。

每天清晨一缕阳光从教室射进来时,我的手机铃声便清脆悦耳地响起。霞发短信来了:“亲爱的,学习顺顺利利!”也许很多人认为这很温馨,是的,温馨得让我觉得幸福,却也逐渐觉得沉重,因为这份温馨会伴随着我一天的学习,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网上聊天论坛可以做到随便换身份(ip),而手机则不行。手机号不可能随便换。因为,在她而言,无法忍受手机关机、不在服务区等等之类的情况。短信飞来,我就必须回,电话过来,我就必须应答。一天24个小时,不能例外。甚至我一度觉得,我身边的这部手机简直就是一架“轰炸机”。

我统计过,一小时之内我会收到大约15 条这样的短信。我曾经尝试着每条必回,但事实证明,我做不到。望着课桌上考研复习资料,我感到学习的沉重,而望着一条条雪片般飞来的短信,我也只能感到爱情的无奈。渐渐地,我选择5条一回,10条一回,乃至20条一回。

在一次向老师讨教一个问题时,我的手机依然在不停振动,此时的唯一选择便是关闭手机,避免招来更大的麻烦。数小时后她站在了我们系的办公楼下,面对她的满眼哀怨,我无力反驳。

我无法否认,她在时时刻刻关心着我。天冷会叮嘱我多穿衣服,生病会提醒我按时吃药,加班时要我注意休息。然而,与此同时,我却痛苦地发现,自己的空间正在一点一点地缩小?我甚至会揣测,她在窥视着我的整个世界。如果晚上我晚回了宿舍,她甚至会问我是不是和女孩子在一起约会。

有一次和一个师姐相约在快餐厅里讨论课题进展,讨论之中,手机响起,她问我是不是和别的女孩在一起。我回答和师姐在讨论课题,正待解释,那边的电话已经怒气冲冲地挂了。

有天夜晚,我已经在床上入睡。这时电话响起,她说想我,希望这个时候能和我约会,为了满足她,我去了,这个结果直接导致我在第二天上自习时趴在桌上睡了一上午。

这段感情只维系了大约一年就结束了。临别时,她发短信问我:我是如此的关心你,为何你还要这样?我回给她的最后一条短信这么写的:真诚地谢谢你这一年对我的关心,但是你没有给我应有的空间,也没有给我足够的信任。

那天在图书馆里偶然看见物理书上写到:随着两个粒子距离的拉近,会逐渐产生引力,而当粒子之间距离过短时,就产生了斥力。诚如斯言。

在这个喧嚣的校园里,孤独感会伴随着每一个为生活而奔忙的人。于是人们尝试着互相靠近,互相安慰,于是便有了朋友,便有了情侣,便有了夫妻。而这种情感的维系是一个永恒而难解的话题。如果可以丈量心与心之间的距离,那么这个距离不可过长也不可过短。过长则嫌关心不够,过短则显信任不足。

究其原因,再亲密的情侣,也永远是社会中的两个独立的个体,而这两个个体自身的空间不可能也不必要更不能强求相互重合。使情侣之间的情感不致断裂的纽带不是锁链,而是信任。你的情侣并非你的提线木偶,事事都要被你掌控。如果你足够爱她,请给予她足够的关心,但同时也一定给予她足够的信任。

我们都是世俗社会的一员,我们做不到柏拉图式的恋爱,更不会有牛郎织女般的伟大。但这绝不等于两位必须一体。记得爸爸在出远门时总会和妈妈会心一笑,微笑中,我读出了关心,更读出了信任。

因为关心,感情很小,世界很大。因为信任,感情很大,世界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