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每个人又有亲近他人、与人交往、得到他人认可的需要。人与人的心灵距离到底有多大?心灵可以零距离吗?心灵的密码怎样读解?建议你不妨先来读读小刺猬的故事:
在冷风瑟瑟的冬日里,有两只困倦的刺猬想要相拥取暖休息。但无奈的是双方的身上都有刺,刺得双方无论怎么调整睡姿也睡得不安稳。于是,它们就分开了一定的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又相互凑到了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取暖,又不至于刺到对方,于是舒服地睡着了。
这个故事不禁让我们想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应该是多远呢?
人不是刺猬,人有自己的需要,有自己的头脑、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特别是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渴望与人交流、分享悲伤与快乐。在多年来日常的心理咨询实践工作中,有关人际交往的问题一直占来访问题的首位。如宿舍人际关系的冲突、与老师交往的困扰,恋爱中交往尺度的把握,朋友之间误解的烦恼……看似是生活小事,但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质量。学习与人交往不仅对大学生朋友今天的学习生活有用,对明天的恋爱、婚姻、亲子关系,工作中与上下级的沟通、合作与共事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是一所大学,人际交往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交往和成长中学习,在学习交往中成长。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一致性地表达与沟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积极的情绪为我们开启成功交往之门,而不良情绪只能成为交往中的拦路虎。因为情绪具有感染性,它影响人际认知,左右人际行为。不良情绪是人际关系的危机源,破坏人际关系。如愤怒使人失去理智,悲伤使人失去活力,恐惧使人失去机会,烦躁使人失去冷静,变得粗鲁,疏远人际关系,甚至激发矛盾。人在社会中生活,难免有消极情绪出现。在人际交往中,只有我们学会把握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才有利于人际交往,才有利于在生活中体验更多的愉快与幸福。
人际交往不是简单的关系学也不是厚黑学,而是人生的一种艺术,与人的心态、情感表达、情绪控制等都有关系。厚黑学则是为着某种功利目的而言不由衷。
一次演讲会上,在座的都是一些业内的翘楚,还有著名专家学者。一位年轻教师在公开讲演中使用了这样的开场白:“无论是头脑学识,还是见识经历,我都比不上在座的各位前辈。所以,我的演讲中难免有浅薄可笑的地方,还请多多包容,不吝指正赐教!”短短几句话就把大家的期望值降到了最低。这是谦虚的态度,也是为人处世的技巧,或称为艺术。这个道理非常简单,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验来说明:给你三杯水,一杯冷水,一杯热水,还有一杯温水。当你先将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去时,会感到温水很热;而当你先把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去的时候,你却会感到温水很凉。同一杯温水,却让人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冷热水的心理效应。在人际交往中,这种冷热水效应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每个人在人际交往中都会面临不同的处境,也可以巧妙运用冷热水效应。当事业上滑坡的时候,不妨预先把最糟糕的事态委婉地告诉别人,这样即使没有做好也不会招致厌恶;当要指出别人问题的时候,不妨事先做个铺垫,让对方有个心理准备,这样就不会引起强烈的反感,使他人体会到你的用心良苦。
一直很喜欢冰心的一句话:“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当我们用自己的点滴力量去播种爱、用心去传播爱时,人与人之间会相互支撑,人与人的关系就会简单而和谐。
本册主编 聂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