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单的鸟儿有苦恼
——沟通能力与自我发展
我们确实活得艰难,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还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我们感奋不已。
案 例
我想与别人交朋友
小青现在终于换了一间宿舍,如释重负。不久,小青就与同宿舍的晓琳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姐妹,原因是她们俩有共同的爱好,都喜欢看文学书籍,她们非常喜欢在一起聊聊诗词,渐渐地,她们与宿舍里面的其他人都疏远了,晓琳也不与宿舍其他人一起活动了,比如逛街、逛超市。
晓琳觉得这样挺好的,即使宿舍里面其他人不与自己说话,也不觉得孤独,因为有小青陪着自己,但是小青却不这样认为。一段时间后,小青觉得两个人脱离集体不妥,于是拉着晓琳与大家伙一起逛街,一起逛超市,一起去K歌。有一次宿舍和联谊宿舍去K歌,晓琳不想去,非要小青陪自己去图书馆看书,小青硬是把晓琳拉去了,晓琳纳闷了:“我们两个人一起聊聊天不挺好的么?干嘛还要和大家混在一块儿啊,我又不喜欢唱歌。”小青“教育”晓琳说:“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嘛,大家总是需要朋友的,别和宿舍里面的姐妹闹僵,以后咱们还是多参加点集体活动。”晓琳不得不答应了。
小青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以前的宿舍生活中经历了惨痛的教训。在大一的时候,她处理不好和同学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宿舍同学的关系。还记得第一次宿舍里面的人集体决定去哪里吃饭的时候,大家一致都决定去吃马兰拉面,唯独小青不同意:“马兰拉面有什么好吃的,没吃过面条啊?要去你们自己去,反正我不去。”长此以往,大家再有什么集体活动都不敢叫小青了。
有一次,宿舍里面的王静喜欢一个男孩,王静便在宿舍里面和小青说到这个男孩,小青头也没抬说了一句:“这个男孩有啥好的?个子矮,普通话还说不标准,真佩服你的眼光!”王静无语了。
渐渐地,宿舍里面的同学都不太喜欢和小青讲话了,每次讲话总会被她“刺”回来,小青也发现不太对劲,有的时候她会主动跟别人说话,别人不是敷衍她几句,就是见她进门之后就躲开。
后来,宿舍换了两拨人,但是没有一个人能把她当成朋友,或者说她和所有人都有过矛盾。开始小青总希望大家都喜欢自己,但是最后大相径庭。很多人见面也不和她说话。后来小青发现自己处于一种被孤立的状态。
小青为此非常烦恼,她也在背后问过一些同学,别人都说她会给人们压力,和她在一起不快乐、很累。小青就认为别人不喜欢自己了,于是就会问别人为什么,别人就会觉得她很烦,而且有人会觉得小青伤害了她们。原来小青宿舍有一个同学陈晨,小青认为自己和陈晨会是一辈子的朋友,于是与陈晨走得非常近,形影不离,对陈晨非常依恋,只要陈晨与其他同学多说一句话,小青都会担心,害怕陈晨不跟自己好了。
但是后来陈晨也不愿意理小青了,有一次陈晨过生日,小青送给了陈晨一个小抱熊,当时陈晨收下了,可是过了几天之后,陈晨又把小熊还给了小青,小青为此非常非常伤心,虽然自己一直尽量很用心地对陈晨,好好地珍惜她,也许可能自己也伤害过她,只是自己不觉得。陈晨现在见到小青也不愿意理她了,而且很有芥蒂了,甚至没有笑脸。陈晨还很认真地对小青说:“我们不可能回到从前了。”
小青觉得心一下子跌到谷底。那段时间小青做什么都没有热情,一想到曾经与这个好朋友的关系就想哭。小青真的不想失去朋友。其实小青很在意她,陈晨有什么问题,小青帮她到网上提问,求助别人,什么好东西也都给她,什么都和她说,但是有一次陈晨问小青“你给我什么了?”弄得小青非常难堪。更难接受的是陈晨还说她觉得小青很虚伪,很难以接近。
小青想对别人好,但又怕遭到拒绝,后来干脆就谁都不理了,每天都是独来独往,成了真正的独行侠。
经过一系列事件之后,小青开始总结原因——自己平时说话做事确实只顾当时痛快,很容易伤人。有时喜欢故意和别人叫劲儿,从小就这样,小刺头一个,事实上自己总是受欺负,越是这样,自己就越想着要防御。有的时候说话也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很自我中心,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总希望能把别人说服,很多时候对别人的说法不屑一顾,认为别人说的话都没有道理,不值得一提,有人也说过小青很清高,不太好接近。
这次换了宿舍,小青总结足够多的经验,不能太清高,不能太忽略别人的看法,别人讲自己观点的时候,即使自己不同意,也不能随便指责和批评别人,更不能因此而攻击别人。小青还深刻地了解到,一定要和宿舍里面的同学都搞好关系,有的时候她会尽量地让自己去想?对方的优点和好处,多夸对方,反正不能再做那只单飞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