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当我们以一颗包容理解的心,去接纳、尊重、支持周围的人时,朋友的温暖和友谊自然会像小溪汇入大海一样,暖暖流入我们的心中。当我们对某些人的做法心生不满的时候,当我们因自己被误解愤愤不平的时候,当我们对周围的人和事抱怨不停的时候,……我们要反观一下自己的内心,是不是因为自己的狭隘、偏执遮住了眼睛。那么怎样才能修炼出宽广的胸怀呢?
(一)树立高远的人生目标
古人有云:“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当心中怀有目标的时候,就会积极行动,寻找相应的资源支持自己去实现理想。在这个过程中所接触的人相对来说比较多的是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因而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更少产生争执和误会,避免出现“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的尴尬。另外,如果志存高远,就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为了琐屑的事情斤斤计较。
(二)换位思考
人际间出现的很多冲突和误解,绝大多数是因为言语不慎,或者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触犯了对方的心理敏感区而造成的。真正有意进行伤害和报复的是绝对少数。所以当别人的一些说法或者做法在你看来是对你的伤害和触犯的时候,先不要过快下结论,针锋相对。先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他(她),从他(她)的角度和立场思考这个问题,会有什么结论?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就不会出现吹毛求疵,对他人过于苛刻的言语和行为。当矛盾或者摩擦发生了的时候,要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得饶人处且饶人。将心比心,如果你无意冒犯了别人,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宽容不仅给别人机会,更是为自己创造机会。互相谅解,互相尊重,互相宽容是得到真正友谊的前提。
(三)提升自我修养
对人的理解和宽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因为人的气度和人的知识修养、思想境界有很大的关系,而这些不是靠一天两天的学习就可以养成。当一个人有充实的内心的时候,就会对很多事情洞若观火,具有开阔的胸襟和气度,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境界。自我修养差的人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眼光短浅,气度狭小。如果事事斤斤计较,时时争强斗胜,处处患得患失,不要说交不到好朋友,自己活得也很累。
大山不语,是因为它的宽容,才有和谐动人的自然风景;大海蔚蓝,是因为它的宽容,才有深邃博大的底蕴。“帮别人开启一扇窗子,也就是让自己看到了更完整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