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硝烟的“南北战争”
——地域性格与宿舍人际关系
案 例
宿舍里的故事
学生宿舍5号楼231室里面住了6位大一的同学,刚好三个南方人,三个北方人,也就自然地分为南北两个部落。宿舍长叫尚斌,是个典型的山东人,古道热肠,做起事来精明能干,在宿舍里经常代表北方人发言。班里的学习委员叫吴迪,也住在这个宿舍,他来自苏州。吴迪学习成绩很好,说起话来慢条斯理,有根有据,在宿舍经常代表南方人表态。
刚入学的时候,大家都意识到一个宿舍的同学要一起过上四年,相互的支持很重要。因此彼此之间都非常客气,但不久这种相敬如宾的日子就被打破,很快宿舍里就爆发了一些小小的冲突。比如,三个南方人一直没有睡午觉的习惯,而三个北方人必须睡午觉。所以到中午的时候,宿舍就一边倒下三个睡觉,另一边的三个要么看书、上网或是用耳机听音乐。偶尔,三个南方人忍不住嘀咕几句,有时候会吵到正在睡觉的三个北方人,这个时候就免不了要爆发一场“南北战争”,争论一下午休的重要性和尊重每个人在宿舍里权利这样的问题。当然吵也吵不出个结果,几次辩论双方不分胜负。但宿舍里的火药味逐渐浓了起来。
看到这种情况,尚斌皱起了眉头,对宿舍生活有了一种担忧。他想了很久,最后决定组织一次宿舍聚餐,进行一次“南北对话”,以加深彼此间的了解、消除隔阂。吴迪算是三个南方人的代表,要做这件事有必要先和他商量一下。一听说起要举办一次聚会改善宿舍的关系,吴迪也很高兴,他也觉得宿舍里的六个人老是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大家有必要联络一下感情,缓和一下紧张关系。
尚斌的计划是找个周末大家一起去外面好好吃顿饭,喝点酒,然后再一起出去唱卡拉OK。吴迪一听到尚斌具体的计划,就一个劲地摇头说“这得花多少钱呀”。尚斌就说,“大家高兴嘛,聚一聚,花点钱算什么,不要那么小气”。吴迪说:“不是小气,我们拿家里的钱是来这里读书的,不是来这里吃喝玩乐,明明不用花钱就可以办好的事情,为什么非得大手大脚地浪费?”
吴迪觉得这样有点浪费,他的想法是,不如找个晚上大家一起买点水果、零食什么的,然后一起打打牌,聊聊天,也就行了。尚斌听了,觉得本来很热闹的吃饭、唱歌计划被改成打牌了,心里有点不高兴,冒出一句:“哪有男生买零食的,男生都是去喝酒,只有女生才买什么水果、零食。”吴迪一听,脸腾地就红了,气得一时说不出话。结果两人谁也说不服谁,最后不欢而散。
尚斌被这件事情搞得很闹心,第二天就找到一位高年级的老乡王新去诉苦。王新听后就对尚斌说:“我看你这是好心办坏事。本来南方人做事就很经济,你偏偏非得大大操办一番。这样你倒是高兴了,可人家不一定喜欢。”尚斌很不服气,就说:“什么呀,几个男生,喝点酒把话说开了,不就什么都解决了吗。偏偏不同意,这不是拆我的台吗,小气鬼!”
王新看到尚斌这样,就给他倒了杯水,对他说:“一样米养百样人,人和人都不一样,你喜欢的,对方未必喜欢,你觉得好的,不见得也适合别人。咱们都是山东人,在一起喝喝酒就把事情谈开了,不见得哪个地方的人都愿意这样喝酒谈事情,而且就是咱老乡也不见得都爱在酒桌上谈事情啊。更不用说人家还是南方人。再说了,你搞这些为的啥?还不是为大家在一个宿舍里和和气气的。可现在,你看你搞成啥样了,比原来还不如。”尚斌听了这番话觉得确实有道理,就急忙问:“那咋办,总不成真的买水果、零食啥的!”“只要大家愿意,有啥不行的吗,关键是大家在一起热闹热闹,只要大家愿意,什么样的形式不都行吗!”
听了王新这番话,尚斌一下开窍了,只要大家觉得可以,不一定非得喝酒吃饭吗。想到这,心里面有了谱,谢过老乡王新,就急忙赶回宿舍。刚好宿舍里只有吴迪一个人,尚斌定了定神,上前和吴迪道歉:“对不起,昨天我有点太着急了,态度不好,你别往心里去。”吴迪见状也不好意思起来,连忙说“我也不对,不应该那样说你”。两人言归于好。后来两个人商定,提出几个方案,让全宿舍成员一起商量后决定。当天晚上宿舍会议,大家商量的结果是,这个周末先一起去外边吃饭,然后买点水果、零食回来一起打牌,直到12点熄灯。当天晚上熄灯之后,大家还兴奋地讨论和交流着,周末的时候会吃什么菜,自己的家乡什么比较好吃,一直到很晚还可以听到231宿舍里传出的笑声……
这次经历过后,大家彼此之间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理解,尚斌和吴迪趁机提出制定一个宿舍公约,把卫生值日、打开水、大扫除都制定出了一个详细的规定,其中也包括有人在午睡或是因为其他原因在睡觉的时候,其他人要保持安静,大家对此?都表示认同。至此231宿舍的生活终于跨越“南北战争”走进“南北合作”的和谐生活。
通过这件事,尚斌也充分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生活习惯、做事风格,性格特点有很大差别,因而开始特别注意和别人的交流,在后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