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岁开始看《红楼梦》,到现在,它依然是我的枕边厕所书。说到红学,相关书籍读了不少,但依然看不出所谓的主流红学家有谁解决了红学的基本问题。
所谓主流“红学”,死结有三个:曹雪芹是谁的儿子?脂砚斋是什么人?续书的作者是谁?这是刘梦溪提出来的。
关于曹雪芹,实际上,这个人到底是否存在都不一定,就被当成了《红楼梦》的作者,红学家们确实有点不负责任了。那个跟敦诚、敦敏来往的黑胖子确实叫曹雪芹,但他跟江南曹家到底有没有什么关系,100年了,也没人敢下断语。所以,喜欢《红楼梦》的话,读书就是了,别被红学家忽悠了。
我第一次看脂砚斋批注《红楼梦》就一脑子糨糊,如此前言不搭后语的批注,居然困扰了红学界将近100年,也算匪夷所思。没见一个人抛开他,直接从《红楼梦》下手研究——很简单,脂砚斋是谁都不知道,红学家们怎么就当真了呢?假如有个无聊的人,拿着《红楼梦》残本,在上面胡写几句就被当真的话,是不是研究红学的人智商太低了点呢?考古学家也有上小孩子当的时候,比如一个生在3000年前的孩子,把一件5000年前的东西放在自己的玩具盒子里,而这个盒子一直保留到现在,考古学家会不会像红学家一样迷惑而感觉时空错乱呢?既然不知道脂砚斋是谁,他的批注就不该被当成真的,谁当成真的谁有病。
总有人嘀咕《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续书作者问题。我生也不幸,拿到的第一套《红楼梦》上,标着的作者是“曹雪芹高鹗”,让我先入为主,觉得后四十回大大不如前八十回。但随着读《红楼梦》次数增加,才发现,《红楼梦》是没人能续出来的。我们不可能有这样的幸运:居然拥有两个能写《红楼梦》的大师。实际上,只要用心读书,会发现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浑然天成,后四十回的成就如果不说有所超越的话,也绝不比前八十回低。
我来给主流红学家上一课:曹雪芹是谁的儿子——没人知道,别扯了;脂砚斋是什么人——没人知道,只能爱谁谁了;续书的作者是谁——该问的是《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续啥续,你续个给我看看?
下课,都下课吧,红学会最好的出路就两个字,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