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铁林说:“在有限的生产环境里,大部分学表演的人找不到饭吃。想进入这个行业的青年人太多,他们只看见赵薇一炮走红后白花花的银子进袋,他们很盲目地要做演员。”
有人开玩笑说,北京城真是艺术圣地,在这里,至少藏着10万个音乐家,10万个画家,10万个作家,当然,还有10万个演员。张铁林先生说得一点都不错,想进入表演行业的人太多,但哪个行业不是这样呢?凭直觉我就知道答案:都这样。
街头,有人骂乞丐:有手有脚的干点什么还吃不上口饭,如此下作岂不丢人现眼?——这属于骂得“文明”的了。但骂人的大概不知道一个现实,太多有什么有脚甚至有力气的人找个能“干点什么”的工作非常之难,大学毕业生每年还有很多人找不到活儿干呢。从这个角度看,我坚决支持大学扩招,至少能让孩子们晚4年出来工作,给大家留口饭吃。
从事表演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成功了,就是赵薇章子怡张国立张铁林了;不成功,也不至于比别的行当差。至于张铁林先生说,很多人只能当群众演员,一天才赚30块钱,我看也不少了,其他行业——比如种地,就没这样的收成。
就业年龄段内的人越多,老板们日子就越好过。京城10万群众演员算啥,沿海任何一个工厂招工都能让街道断流,你还别不信。
不过演员多了,敢于坚持自己艺术原则的人估计就少了。原因简单,找个活儿干不容易,哪敢不听话呢?《红楼梦》里,元春省亲时,喜欢小戏子龄官的演唱,通过贾蔷让她唱《游园》和《惊梦》,但龄官因这两出不是她的本角,坚决不唱,只唱了《相约》和《相骂》。这种风骨,除了张铁林先生这样现在自己能做自己和别人主的不算,哪个演员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