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有抱负的人都忽略了 积少可以成多 的道理,一心只想一鸣惊人,却不去埋头耕耘。等到忽然有一天,他看见比他开始晚的、比他天资差的人都已经有了可观的收获,才惊觉自己在这片园地上还是一无所有。
很多新人初入职场,都难免会有这样的想法:自己做事当然是为了老板,为他人挣钱。再说,公司给我的待遇又不优厚,就这么一点点薪水,没必要那么卖力干。或者,老板既不重视我,又不欣赏我,哪有心情给他干。其实,这是年轻人对于薪水还缺乏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种回报方式,还有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工作后面的机会、成长环境、技能和经验等。
有一句话说得好: 今天的成就是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有赖于今天的努力。 无论身处何处,你都要对此有清晰明了的认识,并且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为自己设定一个更高的标准。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激发出身上的潜能,把工作做得更好,赢得一番成就。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负责的任何工作都能够尽心尽力,做到问心无愧,并时刻想着怎样更多而不是更少地回报公司,这样的人,想不优秀也会很难。
不敬业就失业 ,这句话对于职场中的每一个人来说,都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警示。
9.要做就做最好
如果大家都以任期长短来判断我干得好坏,那我一定设法使我的任期超过前面任何一任。既然我已经出任这个职位,我就是最好的。
唐骏
我们常常因为对环境不满而怨天尤人,甚至消极怠工,一蹶不振。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一个环境是完全如意的,这时与其强求环境,不如先改变自己。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身在哪一家公司,只要想在该行业中站稳脚跟,想在公司内作出一番成就,就必须积极进取、时刻进步,不仅要具备精到的专业技能,还要始终以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1992年,微软开始在北京设立办公室,一直到唐骏2002年就任微软(中国)区总裁,微软在中国的历史已有10年之久。然而,这10年来,微软在中国 很受伤 。有人说: 微软对中国信息化发展的贡献并不比IBM小,而IBM在中国既赚到了钱又赢得了声誉。相比IBM,微软在中国既没赚到钱,也没赢得声誉和起码的尊重。中国的用户一边免费使用着微软的软件,一边痛恨着微软。
这一状态在唐骏上任之前一直没有好转,直到2002年3月15日这一天,唐骏当时正在上海任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总经理。这天他像往常一样打开了电子邮箱,然而此时却让他看到了一封出乎意料的E-mail 微软(中国)公司总裁高群耀离开微软。
看到这封邮件,唐骏很伤感,所留的E-mail地址也变成了高群耀的私人邮箱,不再以 microsoft.com 结尾。唐骏立即拨打了高群耀的手机,却已关机。唐骏只好马上给高群耀回了一封E-mail: 你的离职让我很伤感,很不希望你离开微软,你对公司很好,公司也需要你。你能不能重新考虑一下? 但是,唐骏自始至终都没有收到高群耀的回信。
一个团队不可能没有头领,一个公司也不可能没有领导。在高群耀辞职后的第3天,各大媒体便出现了 高群耀辞职 的相关报道。又过了两天,微软也出面证实了这一报道的真实性。到了第8天的时候,唐骏收到了微软高层给他发的一封E-mail: 将有紧急电话会议召开,你一定要预留时间参与。
看过E-mail,唐骏已经知道:微软总部意在让他接替高群耀微软(中国)总裁的位置。然而,唐骏的第一反应却是 不能 ,要对微软说 NO 。他知道,微软在亚洲的管理层设置存在很多问题,既设置了微软大中华区总裁又有一个微软(中国)区的总裁位置,这种重复性的设置,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很难协调,杜家滨、吴士宏、高群耀的相继离开已足以证明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