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人的气质与性格(1)

【实例 个性派】

日本棒球选手王贞治的血型为O型。他创造了还垒球756号的世界纪录后,名列国民荣誉奖的榜首,进而将纪录提高到800号,随后又将纪录提高到868号,至此挂起了球棒,功成身退。

O型的热情从那些专心致志的人身上更能感觉出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王贞治也是热情的O型人中最为典型的代表。

王贞治的确是一位专心致志的人。成为职业选手后的第四年,他便开始采用一种特殊的打法,随后他一成不变地攻打右翼。王贞治的对手一般都采用固守右翼的战术。王贞治如果改打左翼,只要打中球就可得分。但对此王贞治毫不介意,他仍然不断地将球打向右翼。

一般说来,O型人性情不够稳定。O型的棒球打手多采用防守打法。王贞治、张本等都是这种类型,时常出现反常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都劝王贞治改变打法。巨人军的教练川上哲治曾说: 如果王贞治改变打法,成绩一定会有很大提高。 川上本人是A型。A型人重视基础和传统方法。有些A型运动员在一生中改变两三次姿势或打法。这也许就是他们那种追求准确、完美和正义的自我变革的愿望。

O型人尊敬前辈,而王贞治却断然拒绝这种说法。他在一次谈话中说: 我就是我,我不可能改变打法,如果不能坚持现在的打法,我的体育生命也就结束了。

前面说到O型人尊重个性,上述一番话就是壮烈的个性化宣言。O型人的专业性很强,但这并非人为分类的专业,而是不模仿别人,沿着自己的路勇往直前。这种始终如一的个性,唤起了人们的感动和共鸣。

所谓个性突出,就是不像其他任何人而是像自己一样生活。从这种意义上讲,O型人的个人主义最为严重(必须指出的是,O型人的集体观念也最强,这也许是O型人双重性的一种表现)。

王贞治在前面提到的那次谈话中又说: 自己理解时就打,不理解时就不打,我不是为棒球迷或其他什么人才打球的。 可以说在日常意识中,没有人比O型人更为重视自我。

向数字挑战是激励O型人王贞治奋勇向前的另一个因素。王贞治说: 对工作的要求是无限的,尤其是棒球,棒球是数字的世界,数字是无限的,因此,我要不断追赶,至死不渝。

对于纪录,王贞治并不喜欢一位数一位数地提高。对王贞治来说,纪录就是目标,756号以上是800号,或者说年均完成40本垒打、一万打数等,这样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使自己努力去达到这个目标。这就是所谓的目的志向性。这种目的志向性是O型人最基本的气质之一。目的明确后,O型人力量倍增,实现目的的能力也很出众。目的越为具体,与自己的人生越为密切,这种倾向表现得就越发明显。相反,当目的不明确时,O型人则会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意志消沉。

摄影家白川义员为O型,曾因拍摄喜马拉雅山系列作品而获得每日文化奖。

白川是一位初出茅庐的青年,当做出拍摄喜马拉雅山的决定后,为筹集巨额资金他不屈不挠、全力以赴,排除了各种困难,不断向目标接近。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系列作品中最精彩的部分,拍摄地点位于海拔6000米的高山。白川不是登山运动员,从最后一座帐篷出发的那天早晨,他已被高山反应折磨得奄奄一息了。白川对向导说,无论如何也要把他背到拍摄地点。他忍受着绳索勒进肉体所带来的痛苦,最终昏迷在向导的背上。醒来时,他发现回到了原来的帐篷中,正在后悔自己的失败时,他突然发现自己拍摄了数十张照片,从焦距、曝光到结构都无可挑剔。

据说在拍摄地点,白川从向导背上下来后,矇眬之中固定好相机进行拍摄,更令人吃惊的是他还命令向导说,把他背到再高一点的地方去。

白川对上述事情全然不知,无意中拍摄的作品竟成了他喜马拉雅摄影集中最精彩的一页。

听完白川的故事后,我不禁问他是不是O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