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创新能力。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我们在座的不管是在企业还是在事业单位,创新和每个人都有关系,是全世界非常看好的能力。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呢?并不是说办个培训班教你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就能提高,比如说我们真的办个提高创新能力的培训班,同一个老师讲课,回去后每个人的能力各不相同,因为素质各不相同,听老师讲课以后,理解能力、举一反三能力、付诸实现的能力都不相同。
创新能力和好几个素质有关,其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发散素质。在精神素质中分十几项,比如理想、意志等等,其中有三项是描述思维性质的,一个是发散素质,一个是理性素质,一个是求实素质。描述一个人的思维模式的时候,会涉及到发散素质和收敛素质,发散素质是对一个问题会产生层出不同的联想、会有不同答案的思维模式,收敛素质是对一个问题只能产生一个答案的思维定式。创新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最好的办法往往是几个办法中的一个,首先要能想出好几个办法,不能想出一个办法就认为是合适的,能想出几个办法的思维就是发散思维,思路非常开阔。发散思维按照通俗理解就是想象力,说明你的想象力很丰富。
我们有些高智商或者是高学历的人往往都会走向收敛思维的误区。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个速算家到一个城市表演,他计算速度特别快,给出正确答案的速度特别快,很多人出了很多题目都难不倒他,后来有一个人出了一道题目让速算家瞠目结舌答不出来。这个人问一辆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出发时有1000名乘客,在第一个车站上来几个下来几个,在第二个车站上来几个下来几个人,如此说了很多个车站,然后问速算家:这辆火车经过了多少个车站?速算家答不出来,因为他以为肯定会问他最后到站时车上有多少人,他在别人问的时候就已经把答案假设好了。其实这个问题简单得小学生都能算出来,但却让速算家当众出丑,不是速算家速算思维不好,而是因为他是收敛思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往往用传统的概念去解决,百思而不得其解,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都可以归结到思维模式上去。苏格拉底带弟子们出游时看见一片湖水,苏格拉底问弟子们这一湖水有多少桶?有的弟子说要求先量出湖的体积然后进行计算,有的弟子说要用桶舀干湖才能知道。苏格拉底问他最得意的弟子柏拉图,柏拉图说那要看桶有多大,如果是像湖一样大的桶那么只需要一桶,如果是像湖一半大的桶那么需要两桶。柏拉图的答案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为并没有告诉你桶有多大。一说桶我们就想到日常生活中的桶,日常生活中的桶也大小不一,不能一说桶一遇到问题就想到日常用的办法。微软公司招聘人才进行考试,比尔?盖茨亲自出了一道题目,在纸上画个三角形,让你用笔画一根直线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连结起来。答案就是用一根比三角形还粗的笔把三角形画下来,生活中的笔各种各样,为什么一定要用细的圆珠笔呢?这不是脑筋急转弯,是考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在微软公司设计软件,要运用于各个领域,如果软件设计者本身是收敛思维,设计的软件不可能运用于各个领域,所以微软公司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是发散思维。如果你在生活中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用的是传统的办法,没有再想另外一种办法,说明你的思维模式是收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