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解放似乎不费一枪一弹,但事实是三大战役打得如火如荼,辽海战役已经结束,天津已经解放,傅作义把握的北京孤掌难鸣,只有投降一条路,不投降只能送死,死了也没有意义,傅作义部队的死仍然不能挽救蒋家王朝。是因为其他战场的胜利导致这一次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能说是整个战争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共产党和国民党刚开始在三年解放战争较量的时候,共产党告诉国民党最终要失败让他们投降,北平就能和平解放吗?是通过三年时间把国民党军队消灭得差不多的时候,才出现北平和平解放。军人千万不要认为军人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三十六计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选用三十六计?为什么是三十六而不是七十二、八十一呢?这和三十六计编者深受易经影响有很大关系。在中国的易经八卦里有两个数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数字是九,一个数字是六。在周易里九是阳数里的最大数,六是阴数里的最大数,九个九是八十一,六个六是三十六,意味着阴数里的极限数字是六个六。在中国古人看来计谋一定是属阴的, 所以人们会说阴谋诡计、这个人和我玩阴的,背着阳光的是阴,古人认为计谋是见不得人的,想实现一个事不能告诉别人就是阴,在背地里在黑暗中在暗室里,所以现在有一个词叫暗箱操作,这都是属于不能让别人知道的操作办法。计谋是在阴处使用的,在阴处使用的数字的极限是三十六,三十六计就等于是计谋的极限。其实并不见得是这样,三十六计选择了三十六个成语,中国成语能够进入计谋的何止三十六个?但编者认为三十六已经是极限数字,具有象征意义,所以选择了三十六条计。三十六计是如何分配的呢?分配了六个套盒: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胜战计是当你具有优势的情况下你完全可能取得胜利的时候应该使用哪些计,敌战计是和敌人势均力敌的时候要使用哪些计,攻战计是进攻的时候可以使用哪些计,混战计是混战成一团的时候可以使用哪些计,并战计是要兼并敌人或者兼并自己的兄弟友军的时候使用的,败战计是处在下风劣势的时候应该使用什么计,有些东西并不是十分科学。三十六计有一个序论,非常短的一句话“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机不可设,设则不中”,在这个数字中隐含着计谋,在计谋中隐含着数字,事先不能设定,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超出客观实际设计都做不到,因为客观不具备条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去设计计谋,但如果符合客观规律,计谋就可能实现,甚至有些人的阴谋诡计都可能得逞。
三十六计的总论讲得很清楚,中国的这些计谋几千年来延续到三十六计划了一个完整的句号,从此以后中国人的兵学传统基本上就断了香火,近现代以来很少再有经典的兵法问世,基本都是解释前人的兵法思想。从汉代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赵普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有一个逻辑,人怎么能成为国家的人上人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呢?通过哪种途径能做到呢?孔子教给你的办法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把自己家管好,就能管好一个国家,这是孔子开的一个药方,在宋朝朱熹后才有非常明确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