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是知识的源泉。上世纪人们的幻想、梦想在这个世纪都得到了实现,首先必须想到,才有可能做到。我们有很多新产品的开发,往往并不是运用了多先进的技术,而是设计者具备了发散思维。瑞士一个企业的CEO海瑞克说,“把强大的技术和6岁儿童的幻想结合起来就能创造奇迹”。为什么不把强大的技术和60岁人的想法结合起来呢?60岁的人经验丰富,但思维往往收敛,6岁的儿童思考问题海阔天空,没有不敢想的没有不敢问的,有时候他问的天真的问题大人都回答不了。我们现在发展的很多产业包括文化产业、旅游业、广告业,并不是要用多么先进的技术,主要是靠设计这种发散思维来取胜。给大家举一个非常普通的产品即枕头,日本人发明的“男体枕头”获得了专利,作为一个新产品开发。枕头的形状像男人的半个身子,是倒U字型的,这种枕头是专门给独身女人用的,让她们可以枕着男人的臂弯安然入睡。中国人用了几千年的枕头,从未想过改变枕头的形状让它更人性化更符合人性的需要。如果让我们农村老太太去缝可能缝得更好看,但我们没有想出来。这样的例子非常多,一项产品的发明主要是靠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在日常管理中间,有时候大家比较迷信专家,喜欢让专家出出主意,专家在某个领域可能的确是专家,但专家的思维往往走进收敛思维。圆珠笔是日本人发明的,最初发明圆珠笔时像毛笔那么长,当油墨用到一半时笔头坏了,如何提高圆珠笔头的质量呢?怎么搞都不行,最后这个问题被一个普通工人给解决了,他说把圆珠笔芯剪短一半,圆珠笔芯用完的时候笔头才坏。在日常生活、管理中间,这种思维模式所起的作用无处不在。有的企业出现质量事故安全事故,说没有想到,可能是不认真,也说明你的思维模式是收敛的。山西煤矿发生事故,水把人淹死了,煤矿主人说只以为瓦斯爆炸会造成煤矿事故没想到水会把人淹死,一想到煤矿出事故就是瓦斯爆炸,这就是收敛思维。今天早晨我看新闻,山西煤矿又出现事故这次是炸药爆炸,管理者思考问题是收敛思维。
在抗战时期,郭沫若曾经给周恩来总理送过一副对联:思考问题水密细地,处理问题电火响风。思考问题时像水倒在地上无孔不入非常严密非常周密,说明周总理的思维模式是发散的。思考问题非常周密,在很多情况下才能化险为夷。家务、日常生活、工作管理需要发散思维,政府的管理也需要发散思维。我们知道美国9?11事件,在发生之前美国的安全部门已经得到准确情报,说恐怖分子会驾驶飞行器撞击建筑物,但是美国安全部门做梦也没有想到恐怖分子会劫持民航客机撞世贸大厦。事发后美国军方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恐怖分子还可能用别的什么办法袭击美国本土,在高层机密会议上请来另外一部分人,这些人不是反恐专家也不是军事专家,而是搞游戏搞动漫的。让游戏家想恐怖分子会怎么袭击美国本土,这些人思维决定是发散的,有的人说恐怖分子会从下水道去,有的人说恐怖分子会把导弹绑在老鹰身上飞来,而美国军方一想到恐怖袭击就是导弹。发散思维各行各业都有,维护正常安全维护正常的工作也需要发散思维。9?11事件导致世贸大厦倒塌后,在几分钟后就有几家公司正常开业了,因为他们对重要资料做了备份。四川地震也是这样,有些单位有些企业的所有资料都毁于一旦,世贸大厦倒塌后这几家公司的数据没有丢失可以迅速展开工作。我们在别的方面在正常管理包括生活管理都需要发散思维,这是非常重要的。